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始祖鸟,机场的“救命鸟”

始祖鸟,机场的“救命鸟”

2025/5/8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D
DT商业观察
节目主持人
Topics
节目主持人: 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高端运动品牌进驻机场,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商业逻辑?机场对于这些品牌来说意味着什么?消费者在机场会购买高端运动品牌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DT商业观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过去两年,Lululemon、始祖鸟、迪桑特等高端户外品牌加速进驻机场,安踏旗下的多个户外品牌也在机场渠道进行组合式扩张。Lululemon积极扩张机场门店,从一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都有布局。机场店的特点是货品齐全、商务化和强互动,部分品牌还针对机场客群推出轻量化产品,满足差旅需求,并通过一些活动来吸引顾客。 机场比很多商场更好逛,这吸引了高端运动品牌进驻。许多机场已经升级成为集餐饮、购物、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圈,越来越多的机场引进奢侈品品牌,提升了机场的商业氛围和档次。机场商圈的优势在于客流量大、目标客群精准,有利于品牌提升曝光度和转化率。机场的商务旅客消费能力强,且价格敏感度低,与高端运动品牌的受众群体高度契合。机场的高净值客流和封闭的购物场景,有利于提升销售转化率。 机场也需要高端运动品牌来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机场收入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非航空性收入对机场盈利能力至关重要,而特许经营收入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机场希望引入高盈利能力的品牌,以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而高端运动品牌符合这一要求。奢侈品牌和免税业务曾是机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近年来面临挑战,高端运动品牌成为机场商业的新选择,以弥补奢侈品和免税业务的收入下滑。 未来机场将可能成为融合运动、健康、休闲、社交等多种功能的新型生活方式中心。 DT商业观察: 我们观察到,过去两年间,Lululemon、始祖鸟、迪桑特等高端户外品牌正在加速进入机场,这并非偶然现象。Lululemon从2021年开始布局机场,到2025年已完成从一线到新一线机场的铺开,体现了其积极扩张的策略。安踏旗下多个户外品牌也采取组合式扩张,在机场渠道上形成合力。 机场店的优势在于货品齐全,消费者更容易买到其他门店断货的产品,产品陈列更偏向商务和通勤风格,以满足商务人士的需求。部分品牌还针对机场客群推出轻量化产品,满足差旅需求。此外,机场店会通过一些主题活动和互动游戏来吸引顾客,提升购物体验。 机场选择引入高端运动品牌,与机场自身的商业逻辑密切相关。机场的客流量巨大,且拥有高消费能力的商务人群,这对于高端运动品牌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机场的高净值客流和封闭的购物场景,有利于提升销售转化率。 另一方面,机场也需要高端运动品牌来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机场收入分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非航空性收入对机场盈利能力至关重要,而特许经营收入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机场希望引入高盈利能力的品牌,以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而高端运动品牌符合这一要求。奢侈品牌和免税业务曾是机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近年来面临挑战,高端运动品牌成为机场商业的新选择,以弥补奢侈品和免税业务的收入下滑。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有没有留意到,越来越多的高端运动品牌正在把门店开进机场。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一财播客。这个五一假期,当你拖着行李穿梭在机场出发层时,也许会突然发现,机场里多了很多高端品牌店,其中高端类的运动品牌最突出。比如上海虹桥T2航站楼,始祖鸟的登山包与冲锋衣陈列在通道转角,迪桑特的中岛店紧挨着70号登机口,不远处的40号登机口旁边,还有即将开业的可隆品牌。

本期我们将跟随《DT商业观察》,来看看作为交通枢纽的机场,怎么就成了户外中产的购物天堂?高端运动品牌们迁徙潮的背后,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为什么机场成为了品牌必争之地?机场店对于品牌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你会在机场消费高端品牌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59高端运动品牌,排队开进机场

02:08机场店货品齐全

03:31机场店不光带货,也在努力“整活儿”

04:13机场比商场还好逛?

05:29机场商圈的优势可圈可点

06:53机场:航空性收入+非航空性收入

10:18重塑机场的商业逻辑

文字作者:林美汕 | DT商业观察

播客编辑:派ris

监制:yoiyo

这是一档由第一财经推出的播客节目,专注解读热点商业资讯、财经事件,分析背后逻辑,提供干货,在这里,你可以听点你想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