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40 | 哪些人还在银行存款?

Vol.140 | 哪些人还在银行存款?

2024/8/1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丁山
周茂华
张旭
徐林
数据
肖宇
董希淼
黄娅
Topics
黄娅:存款利率大幅下降,与30年前相比缩水严重。1993年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高达11%以上,存款曾是其安全感和底气来源,并成为其长达二十多年的习惯。 徐林:幼年存款经历使其工作后告别存款,转向高风险投资,例如股市、基金等。积极理解各类市场新出的投资方式,评估风险并适时进入是他的致富之道。 丁山:对存款的看法从负面到正面转变,开始重视存款的长期收益。经历市场波动后,开始重视存款,成为“存款特种兵”。 周茂华:存款利率下降与国内经济金融环境变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关。银行合理调降存款利率,有利于降低居民和企业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 肖宇: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基准利率时代、管住上限向下浮动、放开上限、自律管理加市场化推进。 董希淼:贷款利率下降和银行减费让利导致银行利润和净息差下降,下调存款利率成为无奈之举。未来银行存款利率仍有调降空间。 张旭:2024年存款利率可能出现多轮下降,大行带头,股份制银行快速跟进,其余银行有序跟随。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中国近30年来存款利率的变化,以及居民理财方式的时代特点。通过几位不同年龄段的受访者经历,展现了存款利率从高位下降到如今“1时代”的全过程,并分析了导致这一变化的因素。
  • 1993年存款利率高达11%以上
  • 目前存款利率已基本进入“1时代”
  • 30年间一年期存款利率缩水超过963个基点

Shownotes Transcript

Translations:
中文

十分钟 帮你 理清 一个 正在 发生 的 商业 逻辑。 从 依赖 存款 到 告别 存款, 再到 爱上 存款, 每个人 对于 存款 的 记忆 似乎 都 刻有 特殊 的 时代 烙印。 各位 听众 大家好, 欢迎 收听 本期 的 异才 播客。 30年 间, 中国 的 银行 体系 发生 了 翻天覆地 的 变化, 而 个人 手中 的 一张张 存单 也 成为 经济 变迁 大 浪潮 下 的 一个个 缩影。 本期 我们 跟着 第一财经 的 采访 视角, 聊聊 近 30年 来 存款 利率 发生了什么 变化? 居民 的 理财 方式 又有 哪些 时代特点? 你 现在 理财 吗? 又有 哪些 理财 方式? 欢迎 留言 区 讨论 推荐, 我们 将 为 点 赞 最高 的 三位 听众 送上 惊喜 礼品 哦。

近期, 市民 黄 娅 在 银行 的 一笔 大额 存单 到期, 客户经理 打电话 告诉他, 这笔 存入 时 利率 在 3% 以上 的 大额 存单, 如果 续存 三年, 最新 利率 只有 1.75%。 7月25日,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 邮政储蓄银行、 中国交通银行 分别 宣布 下调 人民币 存款 挂牌 利率。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整存整取 存款 挂牌 利率 均 下调 十个 基点, 分别 是 1.05%、 1.25%、 1.3%。

52年、 三年、 五年 整存整取 存款 挂牌 利率 也都 下调 了 20个基点, 分别 是 1.45%、 1.75%、 1.8%。 而在 7月29日, 兴业银行、 光大银行 等 十家 股份制银行 跟 降 存款 挂牌 利率 多 调至 2% 以下。 这么说 起来, 国有 大行 及 大部分 股份 行 挂牌 存款 利率 已 基本 进入 一 时代。

对于 黄 娅 来说, 目前 一 字头 的 利率 只是 他 30年 前 存款 的 零头。 他 至今 还 清晰 地 记得, 1993年 时, 他 存 的 银行 定期存款 利率 高达 11% 以上。 当时 他 工作 一年 攒 下 1000元, 基本 全部 放入 银行存折。

对于 今年 54岁 的 黄燕 而言, 存款 曾经是 她 安全感 和 底气 的 来源。 他 至今 还 清晰 地 记得, 刚 开始 参加 工作 没多久, 家里人 就 早早 向 她 传授 了 存款 的 神奇 魔力, 存 进 100元, 第二年 本金 和 利息 就 变成 110元, 再 过 一年 变成 122元。 在 1992年至2000年 期间, 每个 月 发 了 工资 后, 黄 亚 做 的 第一件 事 就是 把 工资 中的 100元 存 进 银行。 100元 的 复利 成为 独 属于 他的 数字游戏, 无数个 100元 一点点 累积到 了 2000年, 他的 本金 和 利息 已经 接近 2万元, 刚好 成为 他的 小家庭 第一套 房产 的 购房 资金。 身 在 三线 城市 的 他, 买下 了 1套到70平米 的 商品住宅, 安 了 家。 虽然 2000年 以后 存款 利率 开始 波动 下行, 但 黄 亚 对 存款 的 依赖 还在 持续, 并 成为 他 此后 二十多年 的 习惯, 同时, 他的 存款 期限 也 开始 越来越 长从, 一年、 2年到5年。

与 黄 娅 不同, 上世纪 80年代 末 出生 的 徐林 对 存款 的 感觉 更 复杂。 从 他 记事 起, 小时候 最开心的事 就是 拿到 压岁钱 后, 爸妈 带着 他 去 银行 存钱, 银行存折 交给 爸妈 保管, 而 每年 的 利息 就是 她的 零花钱。 但 不久 之后, 虽然 压岁钱 越 存 越多, 这笔 零花钱 却 日渐 捉襟见肘。 在 徐林 的 印象 中, 八岁 的 时候 他的 零花钱 达到 阶段性 高峰 30元, 九岁 突然 跌 到了 28元, 而 随后 的 几年, 他的 零花钱 一度 下降 到了 只有 几元。 也许 是因为 幼年 被 存款 伤害 的 痛苦 记忆, 徐林 工作 后 告别 了 存款, 开始 信奉 积极 投资。 凭借 对 股市 敏锐 的 嗅觉, 他在 上涨 行情 中 收获 了 很多。 而立之年 的 他 仍有 30% 的 资金 配置 在 股市、 基金 等 中 高风险 投资 上, 剩余 的 是 理财 保险, 其中 存款 占 比 仍然 不高。

和 他们 相比, 1996年 出生 的 丁山 则 对 存款 从 嫌弃 到 真 香。 从 有 记忆 以来, 在 旁人 的 只言片语 中, 丁山 对 存款 的 印象 就是 跑 不赢 通胀、 贬值 等 负面 标签。 在 他 早前 的 认知 中, 最 厉害 的 投资 是 大城市 的 房产, 周围 最 不 缺 的 就是 在 大城市 买房 后 暴富 的 案例, 而 最 失败 的 投资 则是 把 钱 放在 银行 呆呆 的 吃 利息。 但 进入 工作 以后, 丁山 对 存款 的 印象 慢慢 转变, 从 真土 变成 了 真 香。 他 第一次 意识到 存款 真 香 是在 2022年, 当时 他 工作 多年, 大部分 的 资金 都 放在 理财 和 基金 中, 在 突如其来 的 市场 波动 下, 理财 收益 大幅 回撤。 丁山 说, 他 反复研究 理财产品, 折腾 了 一年, 收益率 不到 2%, 还 不如 大额 存单。 从那以后, 他 开始 给 自己 制定 严格 的 存款 计划, 希望 趁着 利率 相对 较高 时, 存款 锁定 长期 收益。 而 他们 三人 的 经历, 都是 这么多年 来中国 存款 利率 变迁 的 缩影。

据 中国人民银行 数据, 1990年至1996年 期间, 三年期 人民币 存款 基准利率 大多 在 7% 以上, 1993年 7月达到 了 阶段性 高峰 12.24%。 从 2000年 开始, 三年期 人民币 存款 基准利率 基本 降至 5% 以下。 到了 2015年 10月的 时候, 三年期 人民币 存款 基准利率 已经 降 为 2.75%。

另外, choice 数据 援引 世界银行 的 数据 显示, 1993年至1995年, 中国 的 一年期 存款 利率 约为 10.98%, 到 1998年 时, 这一 数据 指标 降低 为 3.78%, 此后 多年 都在 3% 以下。 近 五年 来, 此项 存款 利率 指标值 稳定 在 1.5%。 值得 我们 注意 的 是, 最新 一轮 存款 降息 后, 国有 大行 一年期 定存 利率 再次 下降 十个 基点 至 1.35%。 以此 粗略 计算, 30年 间 一年期 存款 利率 从 1994年 的 10.98% 下降 到 2024年 的 1.35%, 缩水 超过 963个 基点。

长期以来, 存款 成为 中国家庭 财富 中 某种 稳定 的 锚, 承担 着 资产 配置 中 最底层 的 支柱。 但 在 不同 的 年代 存款 的 无风险 收益 之外, 居民 也 在 寻求 更高 的 投资理财 收益。 70后的 黄 亚 表示, 年轻 时 除了 存款, 最 流行 的 就是 炒股。 在 2000年 后, 黄 娅 和 丈夫 开始 托人 将 少部分 资金投入 股市。 不过 黄 娅 说, 因为 不懂 基本知识, 怕 亏 钱, 投 的 也 不多。 而 对 当时 的 黄 娅 来说, 更 接地气 的 投资方式 是 民间 的 标会, 当时 在 福建 一带 较为 流行, 然而 这种 方式 类似 于 民间 借贷, 合规性 及 安全性 无法 保障。 而 80后的 徐林 工作 后 发现 了 更 广阔 的 理财 市场, 各种 新产品 层出不穷, 他 不断 转战 股市、 基金理财 等 多个 战场, 无论是 什么 产品, 收益 最高 的 阶段 往往 是 人迹罕至 的 初期。 他 总结 下来, 积极 理解 各类 市场 新 出的 投资方式, 评估 风险 并 适时 进入 是 他的 致富之道。

对于 90后1代 的 丁山 而言, 在 他 毕业后 的 两三年, 徐林 曾 重仓 的 那些 赛道 似乎 都 已经 不 香 了。 他 表示, 由于 基金 收益 波动 加大, 股市 下行、 信托 暴雷 不断, 就算 是 低 风险 理财 也有 净值 回撤 风险。 而在 今年 裸辞 后, 丁山 曾在 某 社交 平台 开设 了 一个 账号, 记录 自己 每个 月 的 存款 利息、 投资收益, 以此 测试 能否 就此 躺平。 他的 结论 是, 光靠 这些 是 远远不够 的, 即便 是在 惠州 海边 这类 便宜 的 地方 租房 旅居 也 还得 贴钱。 丁山 计算 发现, 三 十多万元 的 理财 存款 基金, 每个 月 只有 不到 1000元 的 收益, 甚至 有 一个月 他的 股票 持续 下跌, 本金 1万元, 损失 近 1000, 直接 将 他 理财 积累 的 当月 收益 蚕食 殆尽。 于是 现在 他 也 开始 成为 存款 特种兵, 在 全国各地 寻找 相对 较高 利息 的 银行 存钱。

那么 存款 利息 是否 还会 持续 降低 呢? 光大银行 宏观 市场部 研究员 周 茂华 表示, 当前 存款 利率 大幅 低于 上世纪 的 利率 水平, 这 与 国内 经济 金融 环境 变化 有关。 同时, 这 也 呈现出 利率 长期 下行 的 趋势。 上世纪 存款 利率 高 与 贷款利率、 全社会 投资回报率 相对 水平 相匹配。 而 目前 市场经济 发展、 供需 关系 变化、 社会 综合 投资回报率 降低、 金融市场 快速 发展 等 都 推动 了 存 存款 利率 下行。 周 茂华 认为, 尤其 近几年 宏观 经济波动、 银行 身处 复杂 的 经营 环境, 净息差 收 窄 较快, 银行 积极 优化 负债 结构, 为 存款 合理 定价。 银行 合理 调 降 存款 利率, 有利于 降低 居民 和 企业 融资 成本, 促进 投资 和 消费。 同时, 存款 利率 下行、 经济复苏、 金融市场 情绪 回暖, 将 进一步 降低 企业、 居民 储蓄 倾向, 促进 市场主体 优化 资产 配置, 增强 资金 流向 资本市场 的 动力, 助力 股市 企稳 回升, 增加 金融市场 活力。 而 从 更长 的 时间 维度 看, 存款 利率 30年 变迁 的 背后, 也是 利率市场化 改革 的 步步 前行。

中泰 证券 固 收 首席 分析师 肖宇 在 研 报 中 分析 了 我国 存款 利率市场化 进程 的 几个 重要 阶段, 第一个 阶段 是 基准利率 时代, 也就是 20世纪 90年代, 此时 存款 利率 由 央行 发布 的 基准利率 决定, 既 无 上浮 也 无 下调。 第二个 阶段 是 管住 上限 向下 浮动 的 2004年到2015年, 这个 阶段 与 贷款利率 下限 管理 同步, 实行 了 存款 利率 上限 管理。 第三个 阶段 是 放开 上限 的 2015年到2019年, 在 2015年 10月, 央行 宣布 对 商业银行 和 农村 合作 金融机构 等 不再 设置 存款 利率 浮动 上限。 第四个 阶段 是 自律 管理 加 市场化 推进 的, 2019年 至今, 在 2022年 4月, 央行 指导 利率 自律 机制 建立了 存款 利率市场化 调整机制。 利率 自律 机制 成员 银行 参考 了 以 十年 期 国债 收益率 为 代表 的 债券市场 利率 和 以 一年期 贷款 市场 报价 利率 为 代表 的 贷款 市场 利率, 合理 调整 存款 利率 水平。 而 近年来 存款 利率 下行 多 基于 市场 利率 定价 机制, 例如 2022年 5至8月, 一年期 和 五年期 以上 贷款 市场 报价 利率 分别 累计 调 降 5基点、 30基点。 随着 贷款 市场 报价 利率 的 下调, 在 2022年 9月中旬, 部分 国有银行 以及 股份制商业银行 将 活期存款 利率 下调 五 基点, 将 三年 定期存款 利率 下调 15基点, 将 三年期 以上 定期存款 利率 下调。

时机 点招 联 首席 研究员 董 希 淼 表示, 今年以来 贷款 市场 报价 利率 的 两次 下降, 以及 商业银行 加大 向 实体经济 的 减 费 让利, 都 不能 避免 对 银行 利润、 净息差 产生 压力。 一季度 末, 我国 商业银行 净息差 已经 降至 1.54% 的 历史 低位。 虽然 前期 金融管理 部门 整改 违规 手工 补 息 以及 部分 政策 利率 有所 下调, 但 如果 利润 和 息差 继续 降, 银行 持续 减 费 让利, 稳健 发展 的 压力 较大。 在 这种 情况下, 下调 存款 利率, 压降 负债 成本 成为 商业银行 无奈 但 现实 的 选择。 当前, 多数 业内人士 认为, 未来 银行存款 利率 仍有 调 降 空间。 董 希 淼 表示, 下一步 银行 可能 还将 采取 包括 下调 存款 利率、 优化 存款 结构 等 在内 的 更多 措施, 继续 压降 资金 成本, 努力 保持 息差 基本 稳定, 继续 保持 稳健 发展 态势, 保。 持 服务 实体经济 力度 不减。

光大证券 首席 固定收益 分析师 张旭 在 研 报 中 判断, 2024年 内 存款 利率 较 有 可能出现 多轮 下降, 且 会 采用 大行 带头、 股份制银行 快速 跟进, 其余 银行 有序 跟随 的 模式。 他 预计, 下一阶段 还将 建立健全 自律 约谈 和 通报 机制, 更好地 维护 存款 市场竞争 秩序。 好了, 本期 节目 到此 就 结束了, 未来 你 还会 选择 银行存款 吗? 你 又 如何 看待 存款 利率 的 下调 呢? 欢迎 留言 讨论, 喜欢 我们的 节目 欢迎 转发 和 分享, 我们 下期 再见。 贫穷 的。 富有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