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68 | 一边裁员一边转型,合资车企的中年人有多难?

Vol.168 | 一边裁员一边转型,合资车企的中年人有多难?

2024/9/12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易才播客
Topics
易才播客: 本期节目探讨了合资车企中年员工在当前行业变革中的困境,他们面临着裁员和企业转型的双重压力,许多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职业规划。一线城市合资车企出现大量离职潮,二线城市员工则感到迷茫,难以抉择是继续留在公司还是另寻工作。 王传福的预测以及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等车企销量的持续下滑,印证了合资车企面临的严峻挑战。 付强强调上汽大众必须在转型期内保住百万辆的销量规模,这体现了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求生欲。然而,即使守住百万辆的规模,也远低于巅峰时期的销量,这反映出合资车企整体面临的巨大压力。 曹可讲述了本田合资公司温情裁员背后的悲观情绪,销售人员士气低落,公司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和清晰的未来规划,信息的不透明加剧了员工的担忧。本田以往依赖外方主导产品、中方被动参与的模式已不再适用,其保守的策略、全球战略与区域市场战略的冲突、合资公司研发能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其竞争力下降。 陈斌分析了通用在华销量持续下跌的原因,虽然产品质量等方面有优势,但中国品牌进步迅速,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滞后。电动车兴起改变了游戏规则,智能底盘等技术让中国品牌有机会弯道超车。合资车企承认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存在不足,正处于痛苦的转型和补课阶段。合资车企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其过去优势主要源于时代的红利,而如今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均落后于中国品牌。 田江河描述了大众面临的产能过剩和人员优化的挑战,公司内部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大众在中国市场仍有优势,德方股东认知上的变化是关键,唯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大众将积极争取市场份额,并采取降本增效措施。 John Smith: This is a placeholder for John Smith's core argument. It should be at least 200 characters long and include multiple paragraphs to fully explain his viewpoint. Remember to use proper formatting and grammar. This is just an example and needs to be replaced with actual content from the transcript. This is a placeholder for John Smith's core argument. It should be at least 200 characters long and include multiple paragraphs to fully explain his viewpoint. Remember to use proper formatting and grammar. This is just an example and needs to be replaced with actual content from the transcript. Jane Doe: This is a placeholder for Jane Doe's core argument. It should be at least 200 characters long and include multiple paragraphs to fully explain her viewpoint. Remember to use proper formatting and grammar. This is just an example and needs to be replaced with actual content from the transcript. This is a placeholder for Jane Doe's core argument. It should be at least 200 characters long and include multiple paragraphs to fully explain her viewpoint. Remember to use proper formatting and grammar. This is just an example and needs to be replaced with actual content from the transcript.

Deep Dive

Chapters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半年前预言合资车企市场份额将大幅缩减,如今大众、通用、丰田、本田等头部车企销量持续下跌,印证了这一预言。上汽大众执行副总经理付强表示,公司必须在转型期保住百万辆的销量规模,展现出合资车企的困境与努力。
  • 王传福预言合资车企市场份额将大幅缩减
  • 大众、通用、丰田、本田销量下跌
  • 上汽大众力争保住百万辆销量

Shownotes Transcript

Translations:
中文

十分钟 帮你 理清 一个 正在 发生 的 商业 逻辑。 有人 不惜一切 代价 维稳, 有人 体面 的 裁员, 合资 车 企 正 经历 着 前所未有 的 至 暗 时刻。 各位 听众 大家好, 欢迎 收听 本期 的 易 才 播客。 一线 城市 的 合资 车 企 已经 出现了 大量 的 离职 潮, 二线 城市 的 合资 车 企 员工 则 有些 迷茫, 他们 中的 不少 原计划 在 公司 工作 到 退休, 但 官场 和 裁员 不断 发生 的 当下, 他们 拿不定 主意 该 继续 待 下去, 还是 背井离乡 谋 一份 新 工作。 本期 我们 来 聊聊 那些 困 在 合资 车 企 的 中年人, 他们的 困难 和 无奈。 你 现在 职 场上 遇到 哪些 瓶颈 呢? 欢迎 评论 区 留言 分享。

半年前, 当 比亚迪 董事长 王传福 在 财报 会上 说, 未来 3到5年 内, 合资 车 企 的 市场份额 将 从 40% 大幅 缩减 至 10% 时, 许多 人都 以为 这 只是 营销 话 术, 或者 提振 资本市场 产业 练 信心 之 举。 但 如今, 随着 大众、 通用、 丰田、 本田 的 月度 销量 以 看似 难以 遏制 的 速度 持续 升、 跌 时, 越来越多 的 人 开始 接受 这种 观点。 加上 奔驰宝马 奥迪 在内, 外资 品牌 在 华的 整体 份额 会 缩减到 20% 左右。

2024 成都 车展 期间, 上汽 大众 销售 与 市场 执行 副总经理、 上海 上汽 大众汽车 销售 有限公司 总经理 付强 表示, 直管 会 中外 成员 有一个 共识, 上汽 大众 必须 在 转型期 的这 两年 留在 百万 俱乐部 里面。 富强 表示, 这是 战略 阵地, 必须 拿下, 不惜一切 代价, 只要 塔山 不要 伤亡 数字 只有 把 这 两年 百万 俱乐部 成员 占 住了, 2025 下半年 到 2026年 才会 迎来 完全 不一样的 上汽 大众, 在 合资 品牌 一片 哀鸿 的 背景 下, 富强 的 讲话 犹如 旱地 惊雷 般 振聋发聩。 但 需要 注意 的 是, 上汽 大众、 一汽大众、 上汽 通用 年销量 最高 时 都 超过 了 200万辆, 是 中国 车, 是 巨无霸 级 的 存在。 这 也 意味着, 即便 上汽 大众 守住 了 百 万辆 规模, 与 巅峰 时 相比 也 相去甚远。 事实上, 今年 市场 最 突出 的 变化 是 曾经 发生 在 福特、 现代、 P S A 等 二线 合资 品牌 上 的 断崖 式 销量 下跌, 如今 发生 在 大众、 通用、 丰田 等 头部 车 企 上。

处在 中外 股东 夹缝 之间 的 合资 车 企, 还 背负着 外方 股东、 中方 股东、 地方政府 各不相同 的 重托。 中方 母公司 转型 新能源 和 智能化 需要 大量 的 资金, 虽然 乳汁 日渐 干涸, 但 合资 奶牛 仍 仍然 要 极力 为 股东 贡献 利润。 八月 至今, 第一财经 记者 采访 了 德系、 日系 和美 系 头部 合资 车 企 的 多名 职员, 试图 通过 他们的 经历 和 思考 来 为 这 一轮 行业 巨变 写下 注脚。

五月 至今, 本田 两家 合资 公司 温情 而 体面 的 裁员 成为 行业 佳话, 但 在 公司 内部, 悲观 的 情绪 却在 不断 蔓延。 一家 本田 合资 公司 的 员工 曹 可 告诉 第一财经 记者, 销售 人员 不愿意 去 走访 经销商, 因为 到 终端 听到 的 大多 是 埋怨、 诉苦、 退 网, 而 公司 也没有 更多 的 政策 给 到 经销商 来 帮助 经销商 多 卖 车 或 提高 收益, 员工 们 也 不知道 未来 公司 有 什么样 的 产品 和 技术 来 支撑 公司 继续 发展, 这些 产品 和 技术 有没有 竞争力。 信息 的 不 透明 加剧 了 内部 的 担忧 情绪。

迄今为止, 公司 仍 延续 着 之前 的 产品 导入 方式, 也就是 外方 主导产品, 中方 没有 太多 话语权, 在 新能源 车 崛起 之前, 本田 的 产品 整体 上 比较 受欢迎, 中方 在产品 导入 上 不做 太多 干预, 也能 跟着 本田 赚 的 盆满钵满。 即便 日方 强制 要求 导入 一些 很 明显 不会 畅销 的 车型, 但 考虑到 已经 有 几款 收益 不错 的 核心 车型 了, 对此 也就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 如今 这种 方式 显然 不再 适用。

本田 开发 的 商品 竞争力 比不过 中国 对手, 同时 本田 依然 保持 了 长 周期 的 商品 节奏, 相对于 中国 车 企 高密度 快速 迭代 的 打法 完全 跟不上。 曹 可 和 同事 们 都 清楚, 想要 打败 中国 对手, 必须 要 加大 本土化 的 研发 投入。 但 如此 就 产生 了 几个 新的 问题, 第一, 本田 的 全球战略 与 区域 市场 战略 的 冲突。 对于 本田 来说, 开发 一款 车 在 全球 售卖 是 性价比 最高 的 方式。 针对 某 一个 区域 市场 单独 开发 车型 不是 不可以, 但 要 仔细 的 核算 投资回报率 以及 投资风险。 虽然 中国市场 规模 很大, 但 如果 与 其他 市场 相比, 同等 投资 情况下 收益 要 少 很多。 本田 会 考虑 自身 的 资金 投到 哪个 市场 更加 划算, 尤其是 当前 中国市场 油车 和 电车 高度 不同 权 排放 法规 异常 严苛 的 情况下, 对于 中国市场 倾注 多少 资源 才 合适?

第二, 如果 本田 不愿意 针对 中国 开发 专属 的 产品, 合资 公司 有没有 能力 自行 开发? 事实上, 除了 上汽 通用 和 东风日产, 中国 绝大多数 合资 公司 都 更 接近 于 代工厂 的 身份, 产品 规划 部门 和 研发部门 的 话语权 都 非常低, 更多 的 工作 是 修修补补 型 的 产品 本地化 以及 降本, 也就是说, 合资 公司 自身 不 具备 很强 的 产品开发 能力。 第三, 借助 中方 股东 或 合作伙伴 的 技术 能力 来 为 合资 公司 导入 产品。

福特、 马自达、 丰田 都 采取 了 这种 策略, 但 本田 相对于 上述 公司 更加 保守, 随着 对 中国 对手 研究 的 深入, 曹 可 和 同事 越来越多 的 感受到 本田 的 保守 与 中国市场 之间 的 脱节。 但 在 本田 保守 的 体制 之下, 想要 做出 变化 也是 异常 困难。 比如 本田 过去 畅销 的 原因 之一 是对 质量控制 和 品质 管理 的 高度重视, 方 有一个 专门 主管 产品 检测 的 岗位, 产品 想要 下线, 必须 得到 这个 岗位 负责人 的 同意, 公司 总经理 都 无权 干涉。 在 过去, 这种 保守 的 体制 是 本田 品质 高 水准 和 商业 成功 的 保障 之一, 但 在 当下, 这种 体制 又会 让 本田 失去 灵活性 和 速度。 曹 可 表示, 日本 股东 派驻 的 日方 管理层 也 想 适应 中国 的 速度 和 节奏, 但是 公司 的 体制 本身 不适应 这个 环境。 日方 的 管理层 也很 痛苦, 他们 发现 努力 了 之后 也 于事无补, 不知道 该 用 什么 办法 来 扭转局势, 最后 只能 痛苦 地 选择 躺平。

多名 本田 合资 公司职员 认为, 本田 已经 放弃 了 中国 市 占 率 的 目标, 更 看重 的 是 利润, 卖 一台 赚 一台。 但 另一方面, 在 企业 已经 很 困难 的 情况下, 不得不 官场 裁员 的 同时, 地方政府 还 希望 企业 能够 开动机器, 为 当地 解决 就业 的 压力。 中方 股东 也 希望 合资 公司 能够 咬定 年初 制定 的 销量 和 利润 目标 不 放松, 为 集团 的 增长 和 所需 的 资金 做出 贡献。 一名 离职 的 本田 合资 公司员工 这样 向 记者表示, 他们 自己 也很 困难, 也 需要 转型, 转型 也 需要 资金 的 投入, 好的 时候 集团 把 利润 抽走, 不好 的 时候 集团 也 不支持, 反而 叫 他们 支持, 他们 该 怎么 发展 才 会有 未来。

按照 2030 战略, 本田 将 会 在 2026年 推出 全新 的 电动车 产品, 全球战略 激进 等 向 纯 电动车 倾斜。 这 意味着 本田 既往 在 燃油车 方面 的 优势 可能 不在, 但 另一方面, 本田 立足于 全球 开发 的 电动车 在 中国 是否 具备 强大 的 竞争力 是个 问号。 陈斌 是 通用 在 华 一家 合资 公司 中台 部门 的 主管, 鼎盛 时, 通用 在 华 销量 一度 超过 200万辆, 长期 是 中国 车市 to p 3 的 存在。 但 在 过去 几年 里, 通用 在 华 销量 连续 断崖 式 下跌, 通用 乘用车 合资 公司 上个月 销量 只有 一 万多辆, 同比 下滑 超过 80%。 在 一些 研讨会 上, 通用 的 高 管 强调 产品质量、 操控、 底盘 与 安全 超过 对手。 陈斌 认为, 公司 领导 说 的对, 但 另一方面, 吉利、 长安 等 中国 品牌 在 这些 领域 的 进步 也 非常 快。

此外, 电动车 兴起 后, 游戏规则 发生 了 变化。 举例来说, 燃油车 的 底盘 更 接近 于 纯 机械 结构, 车 企 的 调教 能力 过去 几十 上百年 的 经验 和 数据 的 积累 就 显得 非常重要, 这些 积累 创 到了 外资 品牌 底盘 和 操控 的 性能 优势。 但 如今 不少 新能源 车 采用 了 智能 底盘, 用 cdc 电磁 悬架、 空气 悬架、 线控 转向 电机 等 更加 精密, 可以 通过 软件 控制 管理 的 电子 部件 来 逐步 替代 传统 的 机械 部件, 配合 摄像头 把 前方 道路 情况 传递 给 控制器, 控制器 对 车辆 的 底盘 部件 的 参数 进行 快速 的 调整, 从而 实现 操控性 和 稳定性 动态 的 调整。 陈斌 认为, 在 这种 情况下, 新能源 车 在 燃油车 传统 优势 的 部分 是 有 机会 弯道 超车 的。 就像 华为 问 界 在 9月10日 要 推出 的 新 M9 的 更新 之一, 就是 通过 电子 的 方式 去 解决 刹车 点头 和 起步 抬头 的 问题。 过去 传统 车 企 通过 发动机 和 变速箱 的 配合, 刹车 到 油门 的 响应, 再到 转向 力度 和 悬架 的 软硬 等 系统性 配套 才能 解决 的 问题, 新的 车 企 可以 用 软件 来解决 掉, 这 相当于 改变 了 游戏规则。

陈斌 表示, 两年 前 他们 信心 还是 很高, 电动 化 能 行, 智能化 也能 搞, 现在 是 承认 失败 的 状态。 所有的 合资 车 企, 他 相信 大家 都 已经 承认 自己 在 智能化 和 电动 化 方面 还是 比较 欠缺 的, 现在 处在 痛苦 的 转型 和 补课 阶段。 通用 在 华 合资 公司 去年 至今 进行了 极大 的 人事调整。 陈斌 认为, 公司 正 走 在 正确 的 道路 上, 规划 的 新产品 比 之前 好了 很多, 更 注重 中国 用户 的 需求, 竞争力 不会 比 现在 市面上 任何 一款 同级 别的 车 差。 由于 泛亚 的 存在, 该 公司 行动 较 其他 合资 公司 更加 迅速, 唯一 的 不确定性 是, 如果 对手 的 进步 更快, 变化 得 更快, 这 可能 导致 规划 的 产品 面市 时 竞争力 会 有所 下滑。

对于 公司 的 未来, 陈斌 认为 不会 再 回到 200万辆 的 量级, 他 更 倾向 于 认为 属于 合资 公司 的 辉煌 时代 已经 结束了。 宏观 上 来说, 他 认为 合资 在 中国 一度 能够 占据 半数以上 的 江山, 霸占 近乎 所有的 高 价值 市场 的 核心 原因 是 时代 的 红利。 其次, 放眼 全世界, 除了 美国, 但凡 本国 汽车工业 比较 强 的 国家, 外国 品牌 的 份额 都 不太 大, 日本、 德国、 韩国、 法国 都是 如此。 陈斌 表示, 他 觉得 从 他们 这 一代人 开始, 对于 合资 品牌 没有 父辈 那种感觉 了, 也就是说 合资 品牌 广泛 的 群众 基础 没有了。 最后 就是 上半场 的 电动 化, 合资 品牌 基本上都 没有 跟上, 下半场 智能化, 除了 美国公司, 绝大多数 外资公司 都 跟不上。

不过 作为 从业者, 陈斌 却 比较 乐观, 本土 车 企 的 强势 崛起, 为 行业 提供了 很多 研发 和 高级别 管理 岗位 的 需求, 合资 车 企 为了 应对 竞争, 也 加大 了 中国 本地化 研发 投入 和 本土 人才 的 吸纳。 如果 还是 像 以前 一样, 合资 品牌 占优势、 占 主导, 对于 他们 这些 从业人员 或者 整个 行业 来说 是 更 不利 的, 因为 他们 不会 在 中国 提供 这么 多 的 研发 岗位 和 这种 高级 别的 岗位。 他们 这 一代 做 汽车 的 人, 整体 还 算是 幸运。 田 江河 是 大众 合资 公司 的 老 员工, 其实 他的 年纪 不算 大, 40岁出头, 但 由于 公司 近期 一刀切 地 对 部分 50岁以上 的 员工 集中 清退, 使得 他 成为 了 部门 里 年纪 最长的 人。

在 过去 二十多年 里, 大众 一直 是 中国 车市 少林武当 级 的 存在, 最高 时 占据 了 市场 约 20% 的 份额, 年销量 超过 400万辆, 牢牢 占据 着 市场份额 第一 宝座, 这一 历史 在 2023年 被 改写。 比亚迪 以 一家 之 力 超过 了 南北 两家 大众 合资 公司 的 销量 总和, 从 规模 上 看, 大众 合资 公司 今年 预估 还有 100万辆 的 销量, 比起 通用、 本田 的 境况 要好 很多。 但 公司 内部 的 危机感 非常 重, 就像 上汽 大众 新 上任 的 销售 公司 总经理 富强 所说, 合资企业 一旦 躺平 就 再也 站不起来 了, 而且 届时 回来 付出 的 代价 比 当初 不 躺平 继续 站 着 的 代价 多得多。 市场 已经 把 这个 品牌 遗忘 了。 富强 说 他们 一定要 坐在 饭桌 上 吃 菜, 而 不能 成为 饭桌 上 的 菜。 这是 大众 营销 团队 包括 直管 会 成员 的 共识。 博世 中国 前 总裁 陈 陈玉 东 也有 相似 的 看法, 他 曾 对 第一财经 记者说, 如果 外资企业 在 这 一轮 中国 的 竞争 中 不能 取得成功 的话, 以后 当 中国 的 对手 进入 海外 市场 的 时候, 会给 外资企业 造成 极大 的 麻烦。

田 江河 把 公司 所处 的 阶段 定义 为 穿越火线。 他 表示, 德 方 股东 认为 智能 电动 化 这 把火 虽然 目前 只是 在 中国 烧, 但是 这 把火 一定 会 烧 到 全世界, 大众 一定要 身处 其中, 并且 不能 被烧死。 所以 大众 的 两家 合资 公司 都 制定 了 非常 坚决 的 战略。

如今 最大 的 挑战 是 公司 产能 过剩 了 近一半, 需要 对 产能 和 人员 进行 优化。 与此同时, 公司 还要 承担 社会 责任, 每年 招聘 一些 毕业生, 这就 导致 一些 优质 的 老 员工 流失 了, 新 招进来 的 大学生 还 不能 完全 胜任。 田 江河 说, 其实 人员 优化 本身 也 存在 悖论, 因为 能 走 的 人 往往 都是 有 竞争力 的, 没 竞争力 的 人 不会 主动 走, 这是 第一第二。 50岁以上 的 老 大众 员工, 他们 中 不少 能力 其实 非常 强, 是 新 入 职 的 人 完全 比 不了 的这 是 人员 优化 过程 中的 风险。 在 转型 的 时期, 这种 风险 比 平常 更大 一些, 非市场 因素 的 影响 在 此时 让 公司 更加 无奈, 比如 有些 地方 仍然 希望 大众 在 当地 多 生产 一些 车, 哪怕 只是 10万辆, 产值 就 达到 了 100亿, 加上 整合 带动 的 产业链 产值, 实际 能够 带动 的 往往 达 1000亿。 除此之外, 虽然 公司 不 缺钱, 但 有些 银行 为了 完成 贷款 任务, 求 着 给你 贷款, 公司 不得不 背负 几个 点的 利息。

如果 仅 看 公司 内部, 田 江河 对 穿越火线 的 成功 概率 很 有 信心, 一方面 大众 在 中国 根深蒂固 的 用户 与 渠道 基础, 其次 是 大众 在 这 一轮 转型 中的 决心 与 投入。 田 江河 并没有 拿 大众 投资 小鹏 与 地平线 组建 合资 公司 来 举例, 反而 是 提及 一件 相对 小 很多 的 事情, 去年 年中, 德国大众 同意 合资 公司 自行 开发 插 混 汽车。 外方 认知 上 的 变化 在 田 江河 看来, 是 大众 未来 能够 获得成功 的 关键。 他 表示, 外部 的 人 可能 没什么 感觉, 但 他们 整天 和 德国人 打交道 的 知道 这 意味着 什么, 德国人 承认 自己 不行, 承认 自己 失败 了。 在 此前 的 采访 中, 富强 也 透露 了 上汽 大众 积极 加入 价格战 的 背后 原因, 他 表示, 市场预测 未来 中国市场 最终 生存 的 可能 只有 不到 10个汽车品牌。 如果 这个 预测 是真的, 那么 进攻 是 上汽 大众 唯一 的 策略, 而且 唯有 进攻 才是 最好的 防守。 在 富强 看来, 上汽 大众 正在 转型 的 最 关键时期, 需要 销量 来 撑住 整个 销售 网络 和 大众 的 品牌 定位。 所以 公司 不以 一两年 的 利润 得失 为 主要 的 衡量标准, 而是 必须 在 这 两年 留在 百万 俱乐部 里面。

田 江河 说中国 的 发展 是 不 均衡 的。 有些 区域 市场 的 用户 还是 很 认可 合资 品牌, 对于 他们 来说 相当于 有一个 战略 缓冲期, 市场上 有 一些 车 企 和 品牌 也 在 快速 出清, 相当于 空 出来 了 一片 市场, 给 了 所有 合资企业 一个 战略 缓冲区, 就 看 谁能 吃 得 掉, 谁 先 把 谁 打。 对于 大众 来说, 油车 肯定 是要 尽量 去 吃 日系 的 份额, 如果 能把 日系 的 份额 多 占 一些 下来, 就可以 至少 维持 100万辆 的 体量。 只要 能 维持 住 100万辆 的 规模, 他们的 渠道 就 不会 被 打散, 就有 机会 卷土重来。 也 因为 此, 除了 采取 积极 的 营销策略 外, 上汽 大众 还在 加快 降本增效, 包括 产能 与 人员 的 优化, 稳定 经销商 队伍。 值得注意 的 是在 被 问及 一款 大众 电动车 会 否 导入到 中国 时, 富强 表示 还需要 做 大量 用户调研 才能 决定 该车 是否 引进, 以 什么 价格 上市, 这 显示出 在产品 导入 方面, 合资 公司 更加 务实, 不再 是 简单 的 拿来主义。

可 时光 啊, 不听话。

好了, 本期 节目 到此 就 结束了。 你 如何 看待 当今 合资 车 企 的 现状? 你 更 愿意 买 新能源 车 还是 油车? 欢迎 留言 分享, 喜欢 我们的 节目 欢迎 转发 和 分享, 我们 下期 再见。

眼泪 回不去 啊。 闭上眼睛。 一切 的。 盛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