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68 | 第一批利用DeepSeek的金融骗术已经出现了

Vol.268 | 第一批利用DeepSeek的金融骗术已经出现了

2025/3/4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D
DeepSeek
冯华清律师
张鹏律师
播音员
主持著名true crime播客《Crime Junkie》的播音员和创始人。
Topics
播音员:目前已出现三种利用DeepSeek进行诈骗的案例:高仿网站、虚假付费课程和投资陷阱。这些骗局利用DeepSeek的热度,通过伪造信息、夸大收益等手段,诱导用户参与,最终造成经济损失。 张鹏律师:使用DeepSeek生成选股策略并收费或诱导交易属于违法行为。根据证券法,未取得资质向投资者提供具体股票建议属于非法荐股,可能构成犯罪。监管部门应加强打击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冯华清律师:DeepSeek本身是一款强大的AI工具,其应用的负面影响源于使用者而非工具本身。监管部门需要有效规范DeepSeek在应用层面的灰色地带,防止其被不法分子利用。 DeepSeek:作为人工智能助手,我不具备推荐股票的资质。我的目标是帮助用户了解市场,提升风险意识,而非替代专业投资建议。我只能帮助用户建立理性的投资观念,引导他们走向合法稳健的财富之路。 播音员:DeepSeek的火热也带来了新的投资风险,例如一些机构或个人利用DeepSeek进行荐股,承诺高收益,实际上是诈骗。我们需要警惕这些新兴的诈骗手段,并学习如何理性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张鹏律师:利用AI进行荐股的利弊并存。一方面,它可以提升研究效率和范围,弥补中小股民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另一方面,AI的输出基于算法和过往数据,无法预测突发事件或市场情绪,其信息和分析结论的准确性有限。股民应保持理性分析,切勿盲目跟风。 冯华清律师:AI大模型推荐股票的行为与传统荐股有所区别,但客观上存在隐患,监管部门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考量是否需要进行细化监管。 DeepSeek:我呼吁大家共同守护市场的公平与透明,让投资回归本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非风险的源头。

Deep Dive

Chapters
围绕 DeepSeek,三种主要的诈骗手段正在兴起:高仿网站、付费课程和投资陷阱。这些骗局利用 DeepSeek 的热度,通过虚假宣传和恶意软件等手段欺骗用户,造成经济损失。
  • 高仿网站:利用相似的域名和界面误导用户,传播恶意软件或窃取信息。
  • 付费课程:内容低劣,质量差,价格从 9.9 元到 599 元不等。
  • 投资陷阱:通过伪造收益截图夸大 AI 的预测能力,诱导用户高额投资,最终卷款跑路。

Shownotes Transcript

第一批打着DeepSeek的幌子而精心设计的骗术已经开始冒头了。

3月1日,DeepSeek暴利数据引发热议,理论上DeepSeek每日最高日赚346万元,成本利润率高达545%,虽然官方称理论收益并非实际,但这依然引发大众的热烈讨论。而在用户使用方面,一批围绕着DeepSeek的骗局却在悄悄展开。本期,我们来聊一聊AI有哪些骗局,我们又该如何理性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各位听众目前使用过哪些人工智能大模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57 三大骗局

02:28 AI不是提款机

04:14 Deepseek荐股犯法吗?

05:25 “AI选股”热潮背后的利与弊

07:10 DeepSeek自己怎么说?

文字作者:安卓 阿贵

播客编辑:阿贵

监制:yoiyo

这是一档由第一财经推出的播客节目,专注解读热点商业资讯、财经事件,分析背后逻辑,提供干货,在这里,你可以听点你想听的。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