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分钟 邦尼李七一个正在发生的商业逻辑硕士毕业生进入银行从事会员岗位的情况已普遍存在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一彩播客
近期,一份银行里录用名单冲上热搜,10 名硕士应聘银行贵员和客户经理,其中不乏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 985 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本期,我们就来看看银行为何会被高学历应届求职者挤爆。金融毕业生们都是怎么说的?为何不去基金、券商等金融池子?你是否在银行业工作?有什么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近年来金融圈就业竞争加剧正在成为现实硕士毕业生进入银行从事会员岗位的情况已普遍存在
一方面,研究生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高学历人才比例的提高使得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尤其是金融等热门专业的研究生数量激增。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资本市场行情影响,一些投行、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减薪、缩编、收缩校园招聘规模。银行管培生岗位成为名校金融应届毕业生们为数不多的优质选择。
从业内了解到通常大型银行都会要求新入职的营销港员工在贵源港位轮港半年至一年时间不过与以往相比近年来大城市银行网点一线营销港或管培港的校招员工学历提升较为明显一定程度上导致高学历轮港中的贵源数量激增
一位金融专业毕业的高校生刚经历了胶着的招聘季他表示大一刚入学时名校的金融专业总是盛传着许多励志故事比如某届毕业生毕业以后进入投行工作两年不到就攒了百万资金在北京上车买房资产翻倍增长那时金融专业也是高考中分数线最高的热门专业之一
但 7 年后当他毕业求职时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招聘过程中金融行业只有银行还在大量释放对口岗位的招聘需求大量的金融应届毕业生涌向这道窄门而他早在一年前就已经提前备战就业了 2024 年暑假经过一轮比试后他与 600 人竞争 20 个暑期实习名额
实习一个月后他通过了流用答辩最终斩获一家城商行总行管培生的 offer 这一岗位仅暑期实习的报名竞争比就达到了 30 比 1
与实习留用相比,校招金融类岗位的海投已经是一片红海这位毕业生表示,2024 年 7 月以来,粗略估计共海投了 186 家公司,只拿到了一个 offer 他表示,非金融名校硕士很难找到好岗位,硕士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做银行柜员的情况很常见事实上,名校毕业生向下兼容,涌入银行一线营销岗位的情况正在不断增多
中国银行日前公布了 2025 年校招第一批你录用人员名单在 6103 名录用者中 985、211 高校毕业生达 1246 人占总人数的两成
其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48 人中国人民大学 46 人北京大学 43 人清华大学 21 人位居前列中信银行公布的 7 批 2025 年秋招录取名单一共 3453 人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其中 985211 毕业生占到总人数的 4 成
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秋招中,一位硕士毕业于香港知名院校的同学在通过一轮比试、三轮面试后过五关斩六将,拿到了一家股份制银行营销港的 offer 根据其所在分行的培养方案,他将从一名贵园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他同一批你录取的人员中,甚至有美国长青藤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他还留意到同岗位前几年录取的人员中许多是双非本科生而现在却大多录取硕士生他说现在的就业市场学历贬值的速度比个人学历提升的速度更快实际上几年前的竞争还没有这么难一位在某股份银行的对公客户经理就说到五年前他毕业时就业市场已有一定压力但并不明显当时简历投递了十家银行其中有五家进入中面环节
最后拿到了三家银行的 offer 搜索教育部数据可以发现 2023 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 130.17 万人同比增长 4.76%其中招收硕士生 114.84 万人同比增长 4.07%从毕业生规模来看 2023 年硕士毕业生为 92.76 万人相较于 2019 年的 57.71 万人四年间硕士毕业生人数增长了六成
随着高学历人才比例的提升就业市场的竞争随之加剧岗位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当前录取情况来看大多数招聘热门的银行总行录用的大多为本硕均为 985 高校的毕业生和少数本科 211 硕士头部 985 的毕业生非技术类管培生岗位更是海归硕士和 985 硕士扎堆银行被高学历应届求职者挤爆的另一面是基金、券商等金融求职的池子已满
前面提到的那位毕业于香港知名院校的同学他表示自己毕业前理想的职业路径是做一些与投资相关的工作比如去基金公司但他还是低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这条路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更窄更拥挤
从目前校招岗位来看基金公司招聘方向主要包括投研、市场、科技、运营等四大类多家机构在岗位要求中提出应聘者应为重点院校金融、经济、财务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毕业
以恒生前海基金 2025 年校招为例其机构销售经理助理岗的职位要求中明确提出岗位面向 2025、2026 年毕业的国内 985、两才一貌硕士及以上学历要求本科为 211 院校及以上海外院校的世界大学排名要在前 100 名金融、经济、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优先
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录取流程也更为复杂和严格应聘者往往需经过往深在线比试、面试和两三个月的实习考核最终才有可能拿到录用资格除了准入门槛高之外券商和基金面向应届生招聘的岗位也更少即使是曾在基金公司和券商实习过两年多时间的高校毕业生也没能挤进这道窄门
事实上目前有不少金融机构都在裁员和缩招能够通过实习留用的人极少据招聘公告不完全统计 2025 届校招公营瑞信基金共招聘 35 人彭华基金招聘 68 人嘉氏基金招聘金融业务人员 10 人华裕证券开放了三个岗位的招聘每个岗位仅招聘 1 至 2 人
有求职者就表示自己也曾经打算去券商投行或者基金私募大展拳脚但近年资本市场环境下很多岗位都在缩招或者优化衡量下来银行已经算是为数不多的最优选了
与券商投行、基金、私募等机构相比,银行招聘规模更大,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以国有四大行为例,2025 届秋季校园招聘总人数约为 7.6 万,与往年人数基本持平。其中,中国银行今年招聘约 1.3 万人,建设银行招聘约 1.9 万人,工商银行招聘约 2.1 万人,农业银行招聘约 2.3 万人。
除了招聘规模更大,在近年的金融机构降薪潮下,银行机构的薪资与券商、基金的差距也正在缩小。券商等高薪金融机构降薪趋势明显。万德数据显示,2023 年,25 家券商的人均薪酬为 57.11 万元每年,与 2022 年同期的 57.32 万元每年相比微降 0.36%。
投布公司降幅更为明显 2021 年至 2023 年中金公司员工人均薪酬由 116.42 万元下降至 70.04 万元中信证券员工人均薪酬由 94.7 万元下降至 79.19 万元华泰证券员工人均薪酬由 88.57 万元下降至 61.75 万元与之相比银行的降薪幅度并不大
根据 Choice 数据统计,2023 年,41 家 A 股上市银行的人均薪酬为 43.7 万元每年,与 2022 年同期基本持平。国有 6 大行中,2023 年仅有建设银行的人均员工薪酬出现下降,其余 5 家银行的人均员工薪酬均上涨,上涨幅度在 1.63%至 6.69%不等。
在某股份行的对公客户经理就表示自己的薪资稳步增长 2020 年初当时该股份行某南方一线城市分行给到的 offer 是 18 万元一年当时轮榜贵人期间实际到手工资约为每个月 1 万元左右
刚刚结束的 2024 年他盘点完一年的薪资与绩效后发现自己实际到手的金额达到每年 25 万元比刚入职那年的打包价增长近 40%而且稳定也是周围很多同事咬牙选择留下的关键因素薪资也基本和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正比
那位毕业于香港知名院校的同学选择银行业也是基于类似的考虑他表示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及券商太卷了而且受市场大环境影响都在降薪虽然银行赚的相对没那么多但福利待遇不错又比较稳定不过大家都在卷真管赔生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能搜到经验帖确定是真管赔的分行内卷程度甚至超过了总藏
还有效益好的分行发达地区的承商行都非常卷在他看来真管赔升是指那些拥有较为完整管赔体系轮岗以后有较大确定性能回到总部的岗位部分管赔体系不完善的银行可能分配到基层以后就很难再被调回来了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轮岗柜员时的枯燥和一线营销的压力也有管培生选择提前离开有案例表明同期进入银行的 20 多名管培生中约三分之一已经选择跳出围城
好了本期节目到此就结束了你怎么看高学历的人才在银行轮岗做贵员你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有哪些求职经历想要分享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