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77 | 谁在买宇树?我们和三个用户聊了聊

Vol.277 | 谁在买宇树?我们和三个用户聊了聊

2025/3/17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车浩轩:作为科研用户,我选择宇树机器人主要是因为它的性价比高,价格比其他品牌便宜一半左右,并且功能够用。开源的特性也方便我们进行二次开发和定制化改造。宇树还提供了工程师支持,方便我们解决机器狗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团队前后购买了Core、B2和Go2等型号,并对B2加装了机械臂以增强其功能。总的来说,宇树机器人作为科研工具,在特定场景下性价比很高,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陈正祥:作为一名硬件创业者,我购买过宇树的电机、激光雷达和转换板等零部件,用于参加黑客马拉松比赛。我的体验并不理想,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价格便宜。但是,宇树的产品完成度不高,例如电机缺少刹车盘等基本功能,需要用户自行实现一些基础功能,增加了使用难度和成本。在电动轮椅项目中,宇树的关节电机无法通过软件接口直接实现一致的电机转速,这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接受的。总的来说,宇树的硬件产品并非一个完成度很高的产品,我之后应该不会再购买了。 徐辉:我购买了一台宇树人形机器人G1用于租赁,目前已经完成了五单生意,赚取了近四万元的租赁费用。大部分客户都是企业,他们需要机器人来提升活动现场的吸引力。我判断大概接八单就可以回本。虽然G1无法进行二次开发,可玩性有限,但我利用其流量效应,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目前,我正在考虑购买第二台机器人,但由于开发版本的成本较高(19.9万元)且工期较长(60天),我还在犹豫是否继续投资。 袁帅:宇树机器人目前面临着流量红利消退的挑战。虽然宇树建立了工程师对接群和开源社区,但开发者生态尚未形成良性循环。高效用户的定制化改造案例难以复制,因此宇树需要推出更多标准化解决方案,提高产品在不同领域的适配性。宇树应该构建消费级和工业级两条产品线,一方面保持消费级产品的性价比,另一方面建立平台加定制的工业服务模式,开发更多模块化能力,满足企业需求。守住成本优势,构建技术壁垒,是宇树未来市场拓展的关键。

Deep Dive

Chapters
本部分探讨了宇树机器人对科研用户的意义,以大连海事大学先锋科技实验室为例,介绍了他们使用宇树机器狗进行科研工作,并分析了宇树机器人在科研领域的性价比和优势。
  • 大连海事大学使用宇树机器狗进行环境监测
  • 宇树机器狗性价比高,开源友好
  • 宇树提供工程师支持

Shownotes Transcript

站在机器人流量池最高点的宇树,真的做好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准备了吗?

一群机器人身穿大红袄子,跳着统一的舞蹈,凭借春晚的流量,宇树收割了一波消费者的目光。这家公司至今未披露过销量数据,而流量光环下,是成为中国机器人的引路者,还是变为国产机器人进化史中的注脚,本期,我们跟着三位用户的视角,聊聊他们对宇树机器人的使用体验。各位听众了解过宇树的机器人系列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本期,你将听到以下内容:

00:53 科研用户:“5万元要什么自行车?”

03:00创业者用户:零部件产品完成度不高

04:57租赁卖家:租十三次即可回本

06:01流量消退后,宇树该如何走?

播客编辑:阿贵 嘴不瓢的李同学

监制:yoiyo

这是一档由第一财经推出的播客节目,专注解读热点商业资讯、财经事件,分析背后逻辑,提供干货,在这里,你可以听点你想听的。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