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 帮你理清一个正在发生的商业逻辑花费几十亿 语术 智源 小鹏的机器人量产都卡在哪了各位听众大家好 欢迎收听本期的一财播客
从赤字数亿元自建精密加工产线到锻造小单快繁敏捷制造能力一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卡位战已经开始如何配合本体厂商迅速迭代迅速调整本期我们来聊聊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遇到了哪些压力和困境你们了解过人形机器人这个产业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在过去几年中人形机器人的本体厂商进场通过博人眼球的前后空翻舞蹈动作赚足了吆喝上游的零部件供应链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变革数十亿元的重资产投入频繁的迭代速度超前布局的产线建设无不彰显着核心零部件厂商卡位的野心
然而,随着下游商业化落地迟缓的压力向上传导这场豪赌的迷雾逐渐显现第一财经从语述志源小鹏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处了解到零部件厂商当前仍在投入期由于整机出货量不足千台场景定义模糊核心零部件厂商有高研发投入难摊博小批量生产难盈利的困局而核心零部件的发展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型机器人整机的产品构型设计
我们先来聊聊在人型机器人量产时刻到来之前上游供应链发展的怎么样了在 2025 高宫人型机器人技术应用峰会现场一位曾经给语述等头部厂商送过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样品的厂商透露能够精准匹配人型机器人需求的零部件还没有大规模铺开目前针对部分厂商的需要他们会提供 Demo 生产方案但生产周期会比标品长一倍左右
相较于已经成熟的智能驾驶、电动汽车行业人型机器人的上游产业链仍然还在搭建当中部分机器人上游零部件厂商表示当前公司为人型机器人生产的产品仍然以标品为主一家为智源提供胶水供货的厂商负责人也表示在当前公司的出货量中人型机器人业务占到的比例不大他说供给人型机器人的产品中 70%是标品 30%是定制化产品
而一个 1 米 3 左右的人形机器人需要 30 至 40 颗左右的电池芯电池芯也是电池的核心部分在整个产业链中是上游的上游近年来不少有自研能力的机器人厂商都会在自研电池时向第三方厂商直接采买电池芯语术就是其中之一
江苏天鹏电池的产品工程师刘新博表示,去年一整年,公司在机器人行业的产品出货量在百万颗级别,而公司在扫地机器人等产品上的出货量则在千万颗级别。相对比较成熟的消费品行业,出货量基本都在千万颗或一颗级别,而整体看来,涉及机器人产业的企业在营收上也不如人意。
根据恒工精密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在机器人减速机及人形机器人相关领域的主要产品为 RV 减速机、谐波减速机零部件、上下肢的连接件、支架、固定件等结构件 2024 年相关收入为 1752.23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1.76%另一边,三花智控、祥楼心裁等企业尽管在年报多处提及机器人产业趋势但并未披露具体的机器人订单数据或者收入数据
而之所以营收占比不高,取决于中下游的出货量和应用场景不足在过去 12 个月当中,人型机器人厂商出货量基本以数十台至百台为主具体数据上,截至 2024 年,富力业人型机器人 G21 的交付量已经超过 100 台 2025 年,乐剧机器人宣布已经完成 200 台全尺寸人型机器人的交付
UB 选也在 3 月宣布东风柳气今年上半年将完成采购部署 20 台 UB 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来说在下游出货量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大多数厂商都会抱着提前卡位锁定市场的心态进入
江苏恒利精密工业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在接受人型机器人订单的时候会有意挑选行业的头部厂商比如小米、小鹏等由于目前整个行业还在发展早期他们也害怕过早铺开造成资源浪费一个用在机器人关节处的谐波减速器外径也许只有 10 厘米而用于动作驱动的丝杠轴径也许只有 3 厘米但生产这些核心零部件背后的投入可能是上亿元级别的
以减速器为例,深圳科盟创新机器人副总经理杨纯仁举例称,减速器行业的重资产投入来自于高精度加工设备的购置成本、生产场地和基础设施、质量检测和人才投入等。他表示,从基础的制造设施到工人,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短期内复制的,机器人和心灵部件的入局门槛其实不低。
比如 2024 年 10 月,北特科技宣布与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该公司在昆山开发区投资 18.5 亿元,建设人形机器人和心灵部件行星滚珠丝杠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
2025 年 2 月底,五周新春发布公告称,你与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新昌县高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你投资生产行星滚珠丝杠,微型滚珠丝杠,汽车转向系统丝杠,刹车驻车系统丝杠,悬挂减震系统丝杠,通用机器人专用轴承等产品项目计划总投资约 15 亿元,总用地约 100 亩
这动辄数亿元的投入意味着核心零部件厂商的卡位成本不低而如何与本体厂商配合制造出市场需要的产品是部分上游厂商目前的痛点之一
刘新博表示他们在和一些本体厂商沟通的时候发现由于他们下游的应用场景不清晰所以在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定义上也是模糊的只能先给他们提供标准化产品来配合他们进行机器人的产品和组装现阶段电池新的标准化产品存在能量密度和脉冲放电能力不足等情况
电池能量密度有限会导致人型机器人的续航时间较短刘新博说在物流配送巡检等一些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应用场景里电池能量密度不够机器人可能会需要频繁充电影响效率的同时也会影响作业稳定性
在产品设计上,人型机器人的关节运动需要电池在短时间内提供强大的电流来驱动电机以实现更敏捷和有力的动作刘新博解释,如果电池脉冲放电能力不足电机无法获得足够的电能,会导致机器人关节的运动速度变慢
他表示,组装经验的本体厂商不会不知道这些但问题是,他们不知道需要多大能量密度多少脉冲放电能力的电池来匹配一个还不清晰的应用场景由于无法清晰地给出产品的详细定义因此有一些本体厂商在咨询过之后仍然选择了购买标准化产品
规模化和明确的场景需求是刘新博认为的机器人零部件定制化生产的前提条件他认为没有定制化的核心零部件机器人很难满足特定场景的应用需求匹配不到现实场景又何来规模化这是一个死循环也是本体厂商和零部件厂商都需要思考破局的问题
根据高宫机器人产业研究所发布的《2025 中国人行机器人产业发展栏题书》截至 2024 年年末,中国人行机器人出货量集中在 B 端场景,销量在 2400 台左右预计到 2030 年,中国人行机器人市场 B 端场景的销售规模会达到 14.45 万台,C 端场景的销量会在 1.8 万台
在量产的时刻到来前核心零部件厂商需要培养自身小批量响应以及快速迭代的能力杨纯仁在夯实自身制造供应链的基础上核心零部件厂商应该积极和本体厂商一起明确产品定义他表示很现实的问题是核心零部件厂商需要知道更详细的参数才能更好管理成本和生产比如零件预期使用寿命是多少使用环境是怎样的而这些都是根据机器人实际的使用场景去匹配的
他预计在机器人真正实现量产之前当下 80%至 90%的核心零部件可能会在新的使用场景中面临新的迭代因此他认为现阶段小批量生产以帮助厂商提高落地的能力也是上游厂商需要的基本功之一他表示现阶段机器人行业需要产业上下游一起配合只有摸索出一个成熟的产品定义才能推动产业上游的生产和下游的应用
好了 本期节目到此就结束了你如何看待当下机器人的产业发展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转发分享我们下期再见如果我有些女胞 变小变漂亮还要变个都是漫画 巧克力和玩具的家如果我有机器猫 我要叫它小叮当竹蜻蜓和水狗隧道 能去任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