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帮你理清一个正在发生的商业逻辑,米村拌饭成了打工人的新晋快餐顶流。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异才播客。去年12月10日,米村拌饭在上海开出首店,并官宣自己门店数正式破千,成为了继老乡鸡、杨铭宇黄焖鸡米饭与鱼你在一起之后的又一家千店快餐玩家。本期我们将跟随DT商业观察,来看看米村拌饭到底有什么来头。这样一份石锅拌饭式的预制菜,又是靠什么吸引住打工人的?也欢迎吃过米村拌饭的小伙伴来评论区留言讨论。
近期的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一众网友教起了米村拌饭最伟大的吃法。截至3月12日,米村拌饭在抖音上相关话题数已经超过90个,其中相关话题最高播放量达到11.1亿,小红书上米村拌饭的话题也多达1.5亿次的浏览量。在一部分人心中,米村拌饭已经成了可以匹敌卖门萨门的米门。一位来自北京的微博网友盟主的撸猫日记评价说,北京四大美食是麦当劳、达美乐、萨利亚,还有米村拌饭。但其实从食材来看,米村拌饭并不是餐饮界的新鲜事物,它的主推产品是吉林美食。朝鲜族拌饭,与早些年流行的韩式石锅拌饭差别不大。大众点评上它的招牌产品top 5分别是招牌安格斯肥牛、香辣鱿鱼、芝士年糕机、烤牛肉拌饭、石锅拌饭,看上去也像是多数韩餐店都会提供的产品。
那么,米村拌饭到底在靠什么拿捏打工人?围绕社媒讨论和数据资料,我们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原因一,虽是预制菜,但米村拌饭营造出了正经吃饭的体验。米村拌饭的线下门店的厨房是半开放式的,顾客几乎可以清晰看到制作流程。比如店员们把预制的牛肉、香菇、葱花等倒进铁板上加热拌匀后,与预制的拌饭酱一起呲溜呲溜的出餐。眼尖的网友还发现,连服务员给的葱花都是塑料袋里装的工业品。
不过,网友们对米村拌饭的预制菜似乎格外宽容,有人提到米村拌饭出餐时用石锅盛放,热气腾腾,周边还围着特制的保护纸,防止汁水溅到顾客身上。这种热气腾腾的感觉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掉预制菜给人带来的不适。滚烫的石锅加上店内明亮干净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在好好吃饭的感觉。更何况,遍地都是预制菜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识,遮遮掩掩不如大方承认,毕竟在打工人这里,比使用预制菜更惹人嫌的是,明明是预制菜,非说自己是现炒的,或者是一些把预制菜卖出现炒的价格。
第二个原因是米村的菜品虽简单,但都经过了市场验证。DT商业观察根据小程序整理的菜单,以上海地区为例,主要包含拌饭类产品、烹炒类和炖锅类产品,平均定价在25元左右。最贵的菜品是价格为32元的芝士年糕机和烧牛肉炖土豆。整体看下来,米村拌饭的SKU其实很少,只有5款拌饭,十二道菜品,以不到20个菜品成就一个品牌。
米村拌饭实际上已经经历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米村拌饭的创始人周强早些年做过石锅饭,卖过砂锅粉,2010年,他就和朋友黄皓合作,开出了主打石板菜的一品石板。2014年的米村拌饭,最初菜单涵盖了石锅鱼、寿司、烤串等多种菜品,但在市场的教训之下,米村拌饭一共做了三次菜单升级,最终将原有的25道菜品精简至现在的十多道,剔除了那些难以标准化以及销量不佳的菜品。也就是说,目前米村拌饭菜单上的菜品,每一道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有受众基础,更容易标准化。除了体验感和菜品,作为餐饮消费,还有不得不提的价格因素,三元米饭无限续,海带汤免费、小菜免费,口味重的话还可以再要个拌饭酱。
广为流传的米村拌饭三元穷鬼套餐被打工人奉为挚爱,在这份挚爱之下,是相对便宜的消费价格。为什么说相对便宜?搜索大众点评,米村拌饭的人均消费价格基本在30元以上,对比起人均20元的杨铭宇黄焖鸡米饭还是贵了些。但如果结合米村拌饭的选址,这个价格算得上是很有性价比。首先,米村拌饭超六成的门店集中在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北京的门店尤其多,有119家,这些城市本身物价就相对较高,并且是打工人、大学生的聚集地。其次,根据极海品牌监测数据,米村拌饭接近六成的门店都在商场,尤其是一些大型综合体,只有24.2%的门店位于住宅区。
以上海凯德精粹店的米村拌饭为例,它的大众点评人均消费是41元,而与米村同在一层的餐饮还有人均72元的白熊咖喱、人均59元的松鹤楼面馆、人均61元的胡子大厨超级小炒肉,以及人均65元的郭记湖南饭店等等。而比米村便宜的正餐只有两家,一个是人均27元的汉堡王,另一个是人均33元的大米先生。所以说,米村拌饭并不需要在性价比上打败黄焖鸡、沙县小吃,它的对手更多是一碗40元的和府捞面们,或者一碗70元的咖喱饭们。
选址商场,盯住打工人,不少快餐品牌都有过类似的小心机,但即便是中式快餐头部品牌老乡鸡,也是2021年才迎来了第1000家门店,用时长达18年的时间,而米村拌饭用了不到10年就破千店。仅仅靠产品端的吸引力远远不够。我们盘了盘米村拌饭的开店历史,发现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华莱士制度,一个是萨利亚模式。
2014年,米村拌饭在延吉起家,2021年之前,它主要在东北三省和一小部分北方城市扩建,比如北京、济南、唐山、菏泽。因为在东北密集开店,加上卖性价比快餐,米村拌饭得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称号,东北麦当劳。2021年之后,米村拌饭开始猛增门店,窄门参演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米村拌饭分别新开出了184家、236家、490家门店。也是在2021年,米村拌饭把总部迁至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沈阳,并开始采用类似华莱士的合伙人制度,吸纳更多的合伙人,分摊品牌扩张的风险。所谓的合伙人制度,是指品牌不参与新门店的投资,门店投资由合伙人、店长、店长师傅、区域经理、选址、网规等共同承担,总结起来就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种制度的好处是,品牌不用像传统直营店那样承担巨大的运营成本,就能完成门店扩展。但从官方信息来看,米村拌饭对合伙人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拿得出来100万元以上的资金,还要解决选址、找房源等实际问题。
而在门店管理上,米村拌饭使用的是赛马制和师徒制,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员工都有培训考核,有明确的奖惩制度,老店长是新店长的师傅,这种制度和加盟模式相比,更容易进行管理和经验传递。如果说华莱士制度保证了门店的扩张,萨利亚模式则保证了高效运营。通常来说,中式餐饮讲求千滋百味,而且制作流程复杂,较为依赖厨师,要做成出品稳定的快餐、中餐,在标准化方面上就先天不足。从发明珍贵的真功夫,到用sup炒菜的老乡鸡,都针对中式快餐的痛点提供了各自的解决方案。米村拌饭则直接明晃晃地采用了预制菜,例如萨利亚米村拌饭也是所有原材料和物料集中采购、集中配送使用。中央厨房去厨师化,简而言之一句话,不追求极致口味,但追求效率。不过,米村拌饭虽然宣称标准化程度高,但食品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截至2024年3月12日,在黑猫投诉上,米村拌饭相关投诉就有64条,吃饭有蟑螂爬过、吃到拉肚子发烧、拌饭中吃出水泥等投诉触目惊心,并且由于石锅拌饭的特殊性,就餐安全的问题也被提及,在黑猫投诉上,就有一名网友投诉,在米村拌饭就餐时,对象的眼睛右下角被铁板上的油溅到发生烫伤。
从2021年到2023年,国内不少连锁餐饮品牌因为疫情大量关店,但米村拌饭门店却猛增,米村拌饭的联合创始人黄昊接受万达智慧商业采访时提到,米村拌饭在这段时间能够疯狂拓店,主要是因为别人不在这时候开店,他们就有机会先进入市场,很多以前想进的商场没有空位,特殊时期有了空位,危机也是转机仅从结果来看,这个大胆的举动算是赌对了,如今米村拌饭仍在扩张,并且在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南方城市开始密集开店。为了保持之前抢下的先机,米村拌饭未来或许还会大举进攻南方市场。但在竞争激烈的南方市场,不仅有上海本土拌饭品牌的兴起,比如西塔老太太拌饭,还有一大批餐饮品牌在卷穷鬼套餐,目的都是用高性价比的套餐争夺更多的打工人。如果米村拌饭要延续红火的状态,除了选出高性价比,保证预制菜品的质量安全性,包括餐厅环境的干净整洁才是核心。
就这个feel倍爽。
好了,本期节目到此就结束了。你觉得米村拌饭的性价比如何?你喜欢这种用预制菜的餐厅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天是那么荒凉,地是那么广,情是那么荡漾,心是那么浪那么悠扬,曲是那么狂。看什么都痛快,今儿我就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