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霞说,产后出血问题目前依旧不好预测,产后严重出血的可能需要切掉子宫,甚至会导致死亡发生。又比如羊水栓塞一旦发生,死亡率也很高。杨慧霞还表示,要给孕产妇保驾护航,不能单单提升一家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而是要提供整个产科学科的水平。有时候产妇面临的情况很危急,没办法像肿瘤患者那样可以转到大城市、大医院治疗。目前应该要做的是培训好各地的产科队伍,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除此以外,产科因为他自身的学科特点,属于高风险行业,稍微有一点事情就容易被投诉。产科医生工作很累,从来没有节假日,工作经常不分昼夜。国家在制定产科收费项目时,考虑到这涉及每一个家庭,制定的收费标准都比较低,十几年都没有进行过上调。产妇在分娩前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的产前医生、助产师的看护,但是这块的收费很低,整个分娩费用也就几千块钱,再加上还有生育保险、DRG付费等等的限制,产科科室收入整体有限,产科医生整体待遇不高。在这种局面下,怎么才能吸引到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如果说杨慧霞这一代选择这个行业是因为有情怀,当初想着总需要有人去做,但是一个行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情怀来支撑。
目前,一些产科专家在呼吁,政策能给予学科发展一些倾斜。许成方说,目前DRG改革、国考等对于产科的考虑还不够。许成方等医护人员希望政策不要一刀切,应该多考虑产科学科特点,比如在国考一些指标上松松绑。就像前面提到的,产科追求的目标是保障母婴安全,尽量自然分娩,避免出现3到4级手术。他们还希望可以尽量提高产科收费,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留住优秀的产科人才。
在段涛看来,如果现在对于产科的考核不做些调整,或者对产科发展不进行支持的话,等到生育率重新开始上升时,产科学科发展可能就已经萎缩了,就会是一件非常不好 的事。那么为什么现在要提呢?再不提的话就也来不及了,因为医生的培养周期是很长的。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对此表示,随着生育率下降,分娩量下降是一个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她个人认为国考DRG等一些评价产科的指标应该适当调整。分娩量下降后,产科的服务量面临难以支撑整个学科发展的挑战,如果相关服务价格不进行适当调整的话,产科可能会出现经营困难,长此以往,学科发展就会萎缩。金春林说,相关的考核指标还有调整的空间,首先,DRG付费中的分值能不能适当往上调整。其次,国考中对产科的考核也要考虑孕妇的生育年龄因素,随着生育年龄增加,生育风险在加大,但是产科在降低高危孕产妇生育风险所做的努力,目前在国考指标上还得不到体现。同时,医疗机构自身的资源配置也要进行调整优化,因为分娩量下降了,如果还维持那么多床位的话,也很难支撑整个产科的运营。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教授袁鑫表示,短期内很难指望出生人口会有突发性的上升,但要保持一定的出生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目前还是需要构建一个生育支持的公共体系。今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强调了公立医疗机构要承担产科服务兜底责任,从六个方面对加强助产服务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强化助产服务规划布局,确保助产服务供给有效满足孕产妇需求。二是主动公布助产机构名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方便群众有序就医。三是强化助产服务质量管理,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开展生育友好医院建设,优化孕产期保健服务,促进安全舒适分娩。五是规范助产服务资源调整,明确调整程序,确保助产服务可及性。六是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构建促进产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
一个国家的妇幼安全保障离不开产科,在新的人口形势下,该怎么救救产科,为产科保驾护航,是当前应该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好了,本期节目到此就结束了。你所在城市的医院看产科要排队吗?你如何看待产科当前面临的这些挑战和压力?你觉得生育率的下降还影响了哪些行业?快来评论区留言。如果喜欢这期节目,欢迎转发分享,我们下期再见。
世界本该是你诚实的模样。悲伤,有眼的倔强,看起来都一样,原来你就是我走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