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新春特辑 | 房价越低越好吗?

新春特辑 | 房价越低越好吗?

2024/2/6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阮加教授
Topics
阮加教授:房价并非简单的低好高坏,房价的涨跌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房价稳中有升的地区通常经济繁荣,而房价持续下降的地区经济状况往往较差,这在国内外都有体现。买房行为主要基于对房价上涨的预期,而非下跌预期。租房同样可以解决居住问题,但人们普遍希望房价上涨以保值增值。“认房不认贷”政策效果不佳,原因在于对房价预期的影响。房价大幅下跌将导致普通民众资产大幅缩水,抑制消费和投资,这与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有相似之处。贷款买房后资不抵债的主要原因是房价下跌导致资产减值,而非债务增加。房价和股价下跌是许多个人和企业资不抵债的主要原因,A股市值很大一部分与房地产相关。房地产是支柱产业,其繁荣与经济繁荣相辅相成。 促进经济繁荣和房地产繁荣的措施包括:保交楼、放开限购、增加高房价城市住房供给、维护房价稳中有升的预期以及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降息)。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大幅度降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并降低购房成本。长期维护收入增长、资产增长和消费繁荣之间的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

Deep Dive

Chapters
本段落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跌的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企业财务困境和社会经济影响。数据显示,房价下跌导致企业资不抵债,民众资产缩水,消费和投资意愿下降。
  • 房价稳中有升的地区经济繁荣,持续下降的地区经济表现差强人意
  • 中国户均住房资产187万元,占总资产的59%
  • A股市值超过40%与房地产直接或间接相关
  • 房地产贷款余额超过50万亿元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阮佳。2023年9月,我在第一财经一财号发表一篇短文,谈房地产的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并存问题,引起共鸣,登上热搜第一,被四十多家媒体转载,超1.5亿的阅读量。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房地产。2023年10月1日北辰价格指数报告,北辰二手房均价已连续19个月环比下跌,同比跌幅扩大到3.21%。此外,截至8月14日,在百强企业中发生资不抵债、流动性困难的有42家。面对房地产行业的困难,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在2023年11月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重申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企不惜贷、不抽贷、不断贷。

今天要聊的第一个问题,房价越低越好吗?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说几个事实,事实一。房价稳中有升的地方多,经济繁荣;房价持续下降的地方暂时差强人意,国内国外都是一样。而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也是过去30年房价上升最多的地方。而房价最便宜的地方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房价最低的地方就业机会很少,多是人口流出地,而且人口多流向房价高的经济发达地区。一线城市人均收入较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也是中国房价最高的地方。在经济落后的地方,有很多遗弃村落,在那里旧房子的价格几乎为零。

再比如说美国,在平均房价上,旧金山是底特律的14倍。旧金山是高科技企业的重镇,有谷歌、苹果、Facebook、英特尔、甲骨文等等,底特律则是日渐衰落的城市。再如日本,1990年后东京房价下跌,伴随着日本失去的30年。反之,日本经济金融好转的时候,房价也是稳步上升的那段时间,日本需求萎缩,物价低迷,房价股价下降。1990年日本经济总量是中国7.9倍,而今天33年后的今天,日本经济总量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

买房不可能是因为预期房价下降。普通老百姓之所以买房,大多是因为预期房价上升,否则租房同样可以解决居住问题。大家一定还记得,前几年房价快速上升期间,很多楼盘开盘需要排队抽签购买,而今天的房价下跌期间,一些房子无人问津。对于房价,大多数人是言不由衷的。买房前,很多人希望房价下降,但是买房后,这些曾经希望房价下降的人则变成希望房价上升,即希望自己的房子价格上升,普通大众不会希望自己的房子价格下降。

“认房不认贷”并没有起到如意的效果,原因同样在于对房价的预期上,而且三季度末中国房地产贷款余额出现有记录以来的同比下降,如果预期房价下跌,谁还愿意买房?谁还敢贷款买房?相反,如果房价预期上升,谁不愿意买房,谁不敢贷款买房?

人民银行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表明,中国户均住房资产18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9%。如果房价大幅下跌,普通老百姓的财产损失最大,例如城镇房价平均下降10%,相当于每个家庭的资产减少18.7万元。公众消费与投资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资产总量,次要取决于他们的当期收入。资产下降当然会抑制消费、抑制投资的。1990年到2020年,日本失去的30年就是房价下降、股价下降导致消费不振、投资不振的现实。

贷款买房后资不抵债,不是因为债增多了,而是因为资减少了,是因为房价下降后资产减值导致的。比如首付100万,贷款900万买一套1000万的房子后,房价从1000万下降到800万,买房人的自有资产首付100万亏损殆尽,还资不抵债,100万元在这里并没有增加,资不抵债是因为资减少了。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截至2023年12月3日的数据表明,中国失信被执行者达854万人,比2020年初的570万人增加50%。

房价、股价下降是很多人、很多企业包括房地产企业资不抵债的主要原因。A股市值超过40%与房地产直接或间接相关。例如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房地产贷款余额超过50万亿,房产成交量与家电销售量直接相关等等。从历史维度看,当房价、股价同时下降时,很少有经济能够保持繁荣的先例。

所以今天想谈的第二个点是经济繁荣与房地产繁荣相辅相成。我们每天都要住房子,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房子是家里最大的一笔资产。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经济落后国家,房地产都是支柱产业,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40年来,房地产的繁荣让国人的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

在当前,促进经济繁荣与房地产繁荣,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措施一,帮助房企保交楼,防止出现烂尾楼是政策底线,是当前最大的百姓民生。防止出现烂尾楼的主要目的不是救房地产企业,是为了防止众多的买房者出现惨重损失,花掉几代人的积蓄,贷了很多款但没有得到房子。也是为了防止大规模出现银行的烂账、坏账,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外溢,成为经济风险、金融风险。

措施二,无论大城市、小城市还是农村,同时放开限购,不限买也不限卖,自由交易,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经济城市、文化中心、候鸟旅游城市、休闲养老地、人口大量外迁的乡村,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同。不建议全国执行一个统一的房地产自由交易,才可以有效提升全国住房的使用效率。鼓励住在城市中心的退休人员卖掉自己的房子去城乡结合部、小城市乡村养老,增加了城市中心的住房供给,也抑制了城市中心的房价过快上涨。

措施三,增加高房价城市的住房供给,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增加高房价城市的住房供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土地供给、新住房建设、旧城改造等等。只有综合施策,才能有效增加高房价城市的住房供给,缓解高房价城市居民的买房压力。

措施四,维护整体房价稳中有升的预期,激发购房欲望。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3年11月28日引述标准普尔的报告称,中国房地产价格已接近见底,提示房价见底也是建立房价将升或不再下降的预期,这个预期如果被公众接受,也能激发购房的欲望。措施五,正常情况下,货币政策是经济繁荣与萧条的主要控制变量,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对最新宏观经济状况采取迅速、明确、肯定的应对措施。

对于今天的经济形势来说,降息、降低资金成本是重要的货币政策选项。目前中国的 人均GDP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中国还有20年以上年均经济增长8%以上的潜力。过去的一年里人民币降息0.2%左右,相对于经济形势来说,这个降息步伐太小。2023年10月9日公布的2023年11月最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同比环比双双下降0.5%,同比创下三年来最大跌幅。

对于今天的经济形势来说,降息、降低资金成本是迫切的货币政策选项。如果没有出现3.5%以上的通货膨胀,人民币需要以坚定的步伐大幅度降息。降息同时会促进消费和投资,不仅会降低购房者的资金成本,更有利于全部实体经济,有利于全社会的劳动就业。房价是复杂的经济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在长期维护收入增长、资产增长、消费繁荣的均衡,是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重中之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