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中秋特辑 | 口袋公园:不止于休憩地

中秋特辑 | 口袋公园:不止于休憩地

2024/9/17
logo of podcast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宇扬
孙嘉琳
小马哥
黄伟
Topics
孙嘉琳:关注城市中可挖掘的小地块,探索其开发潜力,创造有趣的去处;关注在口袋公园中的切身感受,以及口袋公园如何与居民生活紧密结合,提升居民获得感。在永嘉路项目中,她强调了留白的重要性,让市民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和想象力来利用空间,并注重项目与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紧密结合。她认为口袋公园是城市更新中接地气的类型,在存量中挖潜,为人民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宇扬:关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特别是口袋公园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作用,并以专业视角处理建筑与空间的关系。在朝阳百禧公园项目中,他通过立体架空设计,将原先的农贸市场改造成功能更丰富、体验更佳的口袋公园,并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多种方案选择。他认为口袋公园并非新事物,其概念源于纽约,其特点是提供近端空间、营造舒适环境并具有多功能性。在杨浦大学路口袋公园项目中,他强调了参与式设计理念和社区营造理念,强调居民参与和人际连接,以及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理念,强调各方共同参与和共建。他认为城市管理者需要改变对地块用途的单线程思维,赋予地块多功能性和动态发展性。 小马哥:关注口袋公园如何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让更多人愿意在家门口享受休闲时光。他认为口袋公园为城市生活提供喘息空间,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并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中。在桂林路406号树屋项目中,他强调了该项目带来的心灵慰藉,以及如何将香樟树与现代建筑结合,提供观赏性和实用性。在永嘉路口袋公园项目中,他指出该项目吸引年轻人的原因在于其轻松舒适的氛围,方便年轻人交流和工作。在杨浦大学路口袋公园项目中,他认为该项目拉近了人与人、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黄伟:作为圆桌主理人,他总结了口袋公园带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以及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感的作用。 孙嘉琳:口袋公园是城市更新中接地气的类型,在存量中挖潜,为人民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宇扬:口袋公园并非新事物,其概念源于纽约,其特点是提供近端空间、营造舒适环境并具有多功能性。 小马哥:口袋公园为城市生活提供喘息空间,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并吸引年轻人参与其中。 黄伟:口袋公园带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以及提升城市生活幸福感的作用。

Deep Dive

Chapters
本部分探讨了三位嘉宾与口袋公园的关联。嘉宾们分别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城市更新视频博主的角度,分享了他们对口袋公园的理解和关注点,并表达了对口袋公园改善城市生活和提升城市幸福感的肯定。
  • 城市规划师关注城市中可挖掘的小地块,如何利用它们创造有意义的去处
  • 建筑师关注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口袋公园是其中重要元素
  • 城市更新视频博主关注口袋公园如何改善城市生活,提升居民幸福感

Shownotes Transcript

0 石老师,我们其实这个时代已经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变了。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一些人的需求。这个项目它其实比较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共治居民共治,能够发挥居民对这个园艺的兴趣,然后激发他们原来可能生活当中不能实现的一些小小想法,然后在这个小口袋公园里面得以持续发展,这是让居民获得一些获得感的,也是一个因素。

我们讲到了共治,那共治其实就离不开各方的共同的努力。在这个当中你包括有企业的建设,社会组织的运营,还有政府的指导,还有社区邻里们,大家共同的热情的参与度。所以在各方大家都发挥了一些什么样的作用,刘老师能不能跟我们大家来解释一下。

英文有一个词叫stakeholder,也就是说利益相关者,我想这个项目代表的也是这样的一个的方法或这样的一个理念的一个体现。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个人,不管我是旁边的居民,或者我是政府相关部门,或者我甚至是一些街道清洁维护的这些人,这个地方都跟他有关系。我们把这些人全部在一个通过一个项目或通过这么一个活动来组织在一起。大家把自己的诉求提出来,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来去把它共建得更好,我觉得这就是它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它具体的呈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就像刚才主持人说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动态在发展或动态在改变的情况,我觉得这也很符合城市发展的一个规律,就是说它必须要能够动态发展,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

好,我们继续来请教一下孙老师。既然是作为这个城市规划师,您是如何来看待这个口袋公园背后的在规划还有在设计上的这样现在的这种理念的迭代更新。

口袋公园其实是在城市更新当中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一种类型。过去我们可能是有一些比较大的地块用作绿地或者广场,但是现在在成熟的建成区里面,这一类的地块已经非常难找到了。那么我们就需要在存量中挖潜,在一些不起眼的边角料里面挖潜。我们经常说人民城市人民建,我们现在所做的口袋公园,其实就响应了这个号召,我们建出来的这些口袋公园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在其中能够获得幸福感。我们说让人民获益的就是可以持续发展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不是规划师也好,建筑师也好,你们的理念也在不断的提升。

是是是肯定是需要的,而且还要考虑它今后的怎么运作。还不仅是建成就结束了,后面要看它怎么持续性发展。

每一个口袋公园它的运营也好,它的维护也好,它的使用也好,我相信都有它的特点。那如何通过一个可能更好的一个平台,可能是一个网上的互联网平台。大家知道彼此之间每个口袋公园的一些面对的一些特殊情况,能够在这个信息上的分析分享上,能够达到一个及时跟互通的这么一个作用。我觉得这可能对我们口袋公务员真正的落地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好处。

是对于城市管理者其实也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思考这个地块的用途不再是单线程的,而可能是要多线在不同的这个阶段赋予它不同的功能使用。

通过时间的管理,去让他在整个生命周期里面能够产生很好的负荷力。

前面我们说了,热爱城市的理由有很多。口袋公园的上榜原因是什么?

他创造了一个附近的空间。好,小马哥。

他把居民和环境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上海一直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这个口袋公园让这个温度又加了一点。

所以还是三个关键词,归属感,我们的获得感以及认同感。从而带来的是幸福的城市生活感,让我们用小的美好带来更多大的感受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