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地磁卡卧谈会,在1974年的明天醒来,签收一箱骚灵情歌

地磁卡卧谈会,在1974年的明天醒来,签收一箱骚灵情歌

2024/12/30
logo of podcast  卧房撸歌

卧房撸歌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地磁卡
明堂唱片宣传部
Topics
地磁卡: 我创作的灵魂乐带有‘伪造’的成分,因为缺乏对黑人音乐文化的深入接触。最初接触灵魂乐是出于采样的需要,而非欣赏。通过长期采样,我逐渐欣赏并喜爱上了这种音乐类型。我的音乐身份是多面的,包括Beatmaker、DJ和参与Hip Hop团体等。最初接触音乐是从说唱开始的,由于当时说唱伴奏资源有限,我开始学习制作Beat。我的音乐创作经历是逐步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从说唱到制作Beat,再到DJ。现在的音乐制作软件和教程资源丰富,降低了创作门槛。我为夏之禹的歌曲“说唱”制作了伴奏,算是“救火”性质的合作。选择使用“Lonely Fire”作为采样素材是因为夏之禹希望保持专辑的整体风格一致性。我更偏爱老派风格的音乐,比如一些不使用Trap和Drill元素的Beat。我将新专辑设定在1974年的平行时空,以此致敬70年代的Funk和Soul音乐,并与当下流行音乐形成对比。我认为1974年在中国没有流行音乐的概念,将专辑设定在该年份是一个有趣的平行时空设定。我采样自己歌曲的版本与原版在情绪和力量感方面有所不同。Knxwledge的音乐创作方式更像是在指挥一支乐队,而非简单的歌词叠加。我在音乐创作中会融入自然环境的声音,并设想具体的场景。专辑中的部分歌曲是来自之前的EP,但经过重新混音和录制,以保持与新歌的风格一致性。为了保持专辑风格的一致性,我对之前的歌曲进行了EQ调整和母带处理。专辑的底噪是刻意保留的,以营造复古的音乐质感。专辑的制作团队包括三位编曲和多位混音师。我认为混音师Alan Parker对专辑的风格很欣赏,并融入了他自己的想法。我在音乐推广方面参与较少,更多地依赖于厂牌的支持。我认为音乐人应该积极参与音乐推广,并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我认为文字不应该限制音乐的想象空间,应该让听众有更自由的解读。我父亲对我的音乐启蒙有很大影响。我母亲会听我的新歌并给予反馈。我在家里发现了一些父亲留下的旧黑胶唱片。我选择黑胶唱片通常会先按风格分类,并会优先选择未曾听过的唱片。我认为DJ能够提供一个与乐迷交流和测试音乐作品的平台。我现在较少担任DJ,主要精力放在其他方面。我暂时放弃了说唱创作,将精力放在Beat制作和编曲上,导致说唱技巧有所退步。在16、17年左右,我对说唱音乐的参与度降低,更像是一个局外人。专辑的创作跨越了三年时间,主要集中在较冷的季节进行。我回到昆明后,创作期间生活节奏较为平静,减少了夜生活。我描述了自己在昆明工作室的布置和常用设备。我的作息比较随性,不会强迫自己创作。我在演唱新歌时会感到没有底气,因为现场演出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与厂牌之间合作关系较为宽松,彼此之间存在默契。我最初认识2G3是通过豆瓣和微博。我推荐了专辑中的三首歌曲:《灵药》、《泛舟》和《当一个人》。我希望听众能够慢慢消化专辑中的内容,并期待在现场演出中产生化学反应。 明堂唱片宣传部: 我们以1974年发行的专辑形式宣传地磁卡的新专辑《肥瘦音乐》。

Deep Dive

Key Insights

地磁卡为什么将自己的音乐称为“肥瘦音乐”?

地磁卡将自己的音乐称为“肥瘦音乐”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接触过黑人音乐文化的整体过程,因此他做的灵魂音乐带有一种自我调侃的意味,称之为“fake”,即“肥瘦音乐”。

1974年对地磁卡的音乐创作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1974年对地磁卡的音乐创作有特别的意义,因为2024年距离1974年正好是50年的跨度。此外,1974年在中国并没有流行音乐的概念,当时的音乐更多是劳动歌曲,因此将音乐放在1974年的平行时空中,显得非常有趣。

地磁卡是如何开始接触灵魂乐的?

地磁卡在十五六岁时开始接触灵魂乐,最初是因为他在做Hip Hop时需要采样,因此寻找了很多灵魂乐。虽然一开始他并不喜欢灵魂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这种音乐的魅力,并开始萌发创作灵魂乐的想法。

地磁卡在夏之禹的歌曲《说唱》中是如何进行创作的?

地磁卡在夏之禹的歌曲《说唱》中,最初用了一些国外的爵士乐采样,但夏之禹希望保持整张专辑的完整性,要求采样中文歌。于是地磁卡选择了自己的歌曲《Lonely Fire》进行采样,最终创作出了一个与原版截然不同的版本,情绪更加低沉,力量感更强。

地磁卡在新专辑《肥瘦音乐》中如何保持音乐的复古质感?

地磁卡在新专辑《肥瘦音乐》中通过将歌曲发送到英国进行过代处理,使用开盘机录制,使得专辑具有明显的底噪和古早的音乐质感。此外,他们在混音时减少了高频,增加了低频,使得整体声音更加温暖和复古。

地磁卡在推广音乐时如何应对社交媒体的挑战?

地磁卡在推广音乐时,一开始对社交媒体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介绍自己的作品。但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式,认为文字不应该限制音乐的想象,而是应该让听众自由发散,100个人听到可以有100个不同的场景和想法。

地磁卡的父亲对他的音乐创作有何影响?

地磁卡的父亲对他的音乐创作有很大影响,小时候他通过父亲接触了很多流行音乐。虽然父亲年轻时也玩音乐,但地磁卡并没有见过他玩音乐的状态,因此父子合作的可能性不大。不过,父亲一直关注他的音乐,并会给出反馈。

地磁卡在创作过程中如何选择黑胶唱片?

地磁卡在创作过程中选择黑胶唱片时,通常会先按风格查看是否有自己喜欢的或听过的唱片。对于没听过的唱片,他会在流媒体上先试听,确认喜欢后才会购买,以避免买到不喜欢的音乐。

地磁卡为什么暂时放下了说唱?

地磁卡暂时放下了说唱,因为他在2016-2017年之后几乎没有再做说唱,虽然在某些场合会玩一些freestyle。他发现自己在说唱方面的技术和表达已经不如从前,因为他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制作和编曲上,脑海中的画面更多集中在音乐制作上,而不是长篇的歌词表达。

地磁卡在昆明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地磁卡在昆明的日常生活比较悠闲,他通常不会强迫自己去做音乐,而是有感觉时才会创作。他回到昆明后,作息变得更加规律,早睡早起,享受自然的生活节奏。他很少去夜店,更多时间是在家中创作或与朋友聚会。

Chapters
本段落探讨了专辑《肥瘦音乐》的创作灵感来源,以及1974年这个特殊年份对于音乐人地磁卡的意义。同时,还讲述了地磁卡从接触灵魂乐到成为制作人的经历,以及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变化。
  • 专辑《肥瘦音乐》的创作灵感来自于1974年,并将其设定在一个平行时空。
  • 地磁卡在十几岁时接触到灵魂乐,并将其作为hiphop音乐的素材。
  • 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教程的普及,降低了创作门槛。

Shownotes Transcript

Love & Drugs

  • 豆瓣请打分)

  • 入听友群请+微信: looperfm

  • 00:01) 什么是肥瘦音乐

  • 01:42) 1974年的平行时空

  • 03:58) 十几岁入坑音乐

  • 06:01) 为夏之禹救火

  • 08:02) 心水的beatmaker

  • 13:11) 新专制作和混音

  • 19:04) 企划及社交媒体

  • 21:27) 老爸带来的音乐启蒙

  • 23:00) 逛黑胶店,做DJ打碟

  • 25:50) 暂时放下的说唱

  • 27:41) 昆明的卧房和日常

  • 33:19) 和2G3的默契

  • 37:25) 三首自选曲

Music Played

  • 地磁卡 - 夜叹·桥

  • 夏之禹 - 说唱

  • NxWorries, Anderson .Paak, Knxwledge - ThankU (feat. Dave Chappelle)

  • 地磁卡 - 一场梦

  • 地磁卡 - Lonely Fire

  • The Beatles -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 滇声气大辉, 地磁卡 - Home Way

  • 地磁卡 - 灵药

  • 地磁卡 - 泛舟

  • 地磁卡 - 当一个人

卧谈会GPS🧭

男生宿舍

女生宿舍

后乐园

访客...躲在ta的宿舍

教工宿舍

banner-01.png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