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AngelaHi,Manny 节目开始前提醒大家我们节目资讯栏都有放时间轴所以你可以依照时间轴上面的段落跳到你想要听的主题本集节目由方格子 FOCUS 赞助播出那我们今天要跟大家推荐的是他们上面有一个很棒的算是投资专栏叫做美股韭菜王那我这边先做一个简单的声明第一个是我虽然投资美股了大概 10 年 11 年
可是我的投资方式就是那种最无脑的 70%的配置就是 ETF 因为我是一个很不喜欢看盘的那剩下 30%我可能就是会投一些个股那我基本上是不做债券的配置为什么会有 30%在个股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它当赌场就有时候你还想享受一种那种感觉
可是美股对我来讲投资起来其实一直没有什么很强烈的实际的感受我很少卖然后我也不会把那个钱赎回回来用所以就是一直每一期定期就是滚一些钱进去滚一些钱进去就这样对所以对我来说它就很像某一个线上游戏里面的金币的数字因为你根本不用到那个钱啊你怎么会有感觉呢如果说你的吃喝穿用是靠那个东西的话但因为我没有啦所以
所以這件事情長久以來就養成我一個習慣我不太會去追這種很小的突發事件或是一些可以幫助快速操作的一些股票資訊 Circle 上是算很小嗎像這個完全就在我雷達範圍外啊所以說這東西是有種相對剝奪感我每次都是看社群之後發現幹大家要賺錢了然後尤其每次看 JC 財經的頻道都覺得說天哪他怎麼天天都在數鈔票
但总而言之我已经养成了我的投资的惯性我觉得大致上它的 trend 或是它对未来的市场的气氛或是一些预期甚至一些总体经济的循环变化我大概知道这个就好了我没办法赚到每一次最爆充的钱但我不要偏离主线航道就好了
或者是说我做了一个明显跟主线航道对干的一些策略或操作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很早以前就开始看美股韭菜王了根本不是因为今天做这个业配而且我也跟作者 Alan 有实际吃过大概两次饭还是三次饭然后我非常非常喜欢他当时会注意到美股韭菜王就只有一个原因因为疫情后那一段期间大概三四年
全台湾好像每个人都开始会看一些美国的总经数字了每一季出来 FOMC 讲话大家就开始分析对 但是最近一年好像比较没那么红了对对对但我觉得在疫情期间就是 20 到 23 那期间我觉得鲍威尔就像那个时代的 Lady Gaga 或什么之类的就是全世界人都在等着看鲍威尔讲话啊所以那个时候就是
网路上有超多讨论嘛到底会不会升息会不会降息然后这个预期是什么他们的会议讨论是什么各家论述非常的复杂里面就只有一个人写的东西我就是一定都会看而且看完之后都会觉得说我不用看其他家就是美股韭菜王
他当时写 FED 的这种各种的观察跟资讯真的写得是非常好然后之后他也开始写一些别的因为你总经可能会看一些比如说非农就业啊或者是出领事业救济金啊等等之类的数字让我们判断说美国到底现在从领先的或是落后指标看整体的经济景气到底好不好
那这种东西其实有蛮多的平台他们都会整理这些数据可是我觉得重点最难的都是数据的解读因为如果我们都只有一个像科学公司般的解读 AI 都可以扮演天书那我只能说这世界经济发展应该是非常 predictable 的对吧可是这个世界经济之所以发展不是如大家所预期的就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有的人都在摸全球经济走势的瞎子摸象
但這裡面我覺得摸的至少我覺得摸出來的樣子我看得蠻順眼的就是梅谷韭菜王所以之後呢他也就開了訂閱專欄他訂閱專欄講什麼呢我覺得就是他以前臉書會貼的內容超級加量升級版
首先他第一个最重要的他会做很多的总经分析那这个总经分析他就是不论是 forward 或是 backward 的数据或是报表的解读他都会做譬如说最近川普一直公然第十包围了嘛对不对会觉得说 too late 对你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什么之类的我要 fire 你了然后可是市场就开始有一些情绪嘛对市场就开始就想说那 Fed 会不会如期的或者是如我们预期的做一些回应那我们投资的时候有些人喜欢做超前布局
所以这件事情在利率上面有怎么样子的变化所以我们可能在某一些类群或是股票上的配置我们做一些调整可是到底我要怎么做这个预判的预判的预判我觉得非常困难
所以最近 Alan 在他的美股韭菜网的专栏里面就针对这件事情都有提非常好的提醒那我觉得非常棒除了总经分析以外我觉得他还会做一个我以前基本上没在看但我看的时候觉得蛮受用的东西就是筹码分析也就是说他每个月都会对美国的 BOFA 基金经理人做完整的分析那所谓的 BOFA 基金经理的分析就是说他看他们说他们的步仓啊大概长什么样子大股东的内部人士到底在做什么东西
那这有点像是说不能说完全的跟单但总而言之有个参考比如说大家现在都去投什么领域的或者大家对什么样子的部位有一些争持那你可能会觉得说 maybe 可能趋势所趋因为钱如果都往一个地方跑它价格就是一定是往上不会往下所以这些东西是我以前没在看然后它多开始发展一些内容
除此以外当然就进到大家最关心的个股个股部分它也 cover 非常多的公司它会直接做一些个股公司的财报的分析其中科技业包含像 Google 啊 Microsoft 啊 Amazon 啊等等之类的它一定会 cover 而且它也会 cover 一些我根本没听过的中小型成长股我根本没听过指的不是说它很不重要是我本来就没在关心中小型成长股但重点是它不会去提供财务模型跟目标价格所以这就是说我们该有的红线还是会保持住
最後美股韭菜網的專欄還有會做一些產業分析那他 cover 範圍真的蠻廣的但是就不會為我們大家一定會去討論到一些主題包含比如說像電動車半導體機 儀體手機數位廣告 電商 SaaS 軟體 資安等等
那它整个方案的更新频率真的是蛮高的它每个月会有 8 到 10 篇的深度文章财报季的时候因为要 cover 财报所以更多它可能会有 10 到 14 篇左右像最近就很多因为最近就是前阵子刚财报季结束然后它有时候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会不定期写一些短篇所以如果你听完这些东西你本身也在投美国我是蛮推荐 Alan 的
美股韭菜网现在的订阅方案有分两个第一个是持续订阅的月方案就是每个月 349 元那如果你对这东西的需求你就是真的会长时间有这样需要的话你可以直接持续订阅年方案一年 3839 元平均下来每个月就 320 元就稍微小省一点点
那他們最近有一個現實的優惠活動真的蠻現實的其實我覺得方格子每次的方案都是這種一閃即逝比如說 欸 最近有一個非常非常很棒的活動然後 哇靠時間超短的因為他從今天開始到 7 月 18 號這麼短的時間裡面首次訂閱年方案的人就可以立刻獲得 LINE POINT 300 點所以意思就是說你現在有 300 塊的折價啦那 300 塊除下去的話每個月又是省個 20 幾塊錢嘛
所以你看如果你用这个方案定年方案你比起你的月方案你大概每个月就省五六十块钱大概就是一个咖啡的价格好所以总而言之我为什么推荐 Alan 的这个内容其实很大的原因第一个是在认识他以前我本来就是他的粉丝接着我又直接认识他本人我又知道他本来在干嘛然后我觉得他的专业或者是他的事业范畴跟他在做这些分享的内容的东西都是其他有志的不是在自己幻想的
然后最后就是我觉得这个订阅真的是量大管饱就是怎么会有人平常上班已经这么忙了还可以输出这么多内容一个月如果超过将近十篇就是三天就有一篇东西可以看而且量就是有横跨个股横跨总体经济然后还有市场的平息我觉得这真的是三百出头快少吃一个大餐就完全可以 cover 这个部分然后最后就是我觉得会取名叫韭菜王他当然对我来说是一个自嘲啦
他一直说他对市场常常非常谦虚学习不自大但我觉得如果你只看这种品牌名当然会觉得说 oh maybe 是一种人设吧但因为我真的实际上跟他吃过几次饭我觉得他这个人就是非常的谦虚就明明他抄的部位已经就是有一定数量反正一定是这种我这种小虾米不能比的可是还是会跟我畅聊一些东西虽然我每次跟这些投资大大吃饭的时候都会觉得说有事吗就说我真的不知道跟他们讲什么东西啊但就是那种相处起来就会觉得哇
他真的很 open minded 即便对市场有他自己一套见解但他们的相信还是觉得什么事情都有可能他们的所知的范围或是他们的判断一定都还是有瑕疵那我觉得这种精神是非常非常值得敬佩的这件事情我觉得也充分反映在他的内容品质上面
所以我觉得这有点像是基于私心吧私心推荐这个东西那我觉得蛮好的就是本来就是我在看我认识的人然后我私心推荐的东西还能够变一篇业配呢所以欢迎我所有的认识的朋友们都来找我业配
好像就是本节业配的内容我发现我们业配越来越走心了动不动就是把它变成一个闲聊一直都在走心没有 也许是因为闲聊不够多所以只好用业配来说水一下好 那我们今天的闲聊就顺着美股韭菜王这个题目来聊一下要聊什么我现在有点害怕看到别人这样实在是有一点心虚看看别人想象自己对 Oh my god
一个月写八到十篇是什么概念啊我不知道啊他有在睡觉的吗真的太可怕了所以讲讲我们漫报真的也真的即将应该或许大概率会在下个月我就看你还要用几个应该大概的词就是下个月会推出我们的订阅方案预购页面不好意思哦不是下个礼拜就有 launch 这个服务是预购页面
所以为此呢我们在整个六月份真的还算如火如荼的在进行各种的讨论有吧有吧 Angela 你有感受到我有动起来了吧跟之前比有你好保守 anyway 我们最近也在动起来那整个动起来这一个月呢我感觉非常的好第一个是我们找到我们的第一个正式的算员工嘛好算员工什么叫好算员工
好像算员工吗就是员工不是我只是在思考要怎么样符合当代的潮流用一个正确的字语去讲这个东西我觉得它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不行我们觉得我们回归劳基法吧就是说他就是员工他是员工一号因为你看这年头有人觉得说如果你称工作人员叫伙伴你是干话啊因为他又不是股东也不是合伙人你能够叫人家伙伴但是还是领薪水的对吧所以我们不能这样我们不要叫他伙伴好
我们回归劳机法一号员工我觉得他会奠定假设这个漫报因为我现在已经被传染有一点做短期规划习惯做短期规划如果漫报订阅的这个 project 可以继续开展他真的会是很重要的一块他完全就是没有他我觉得真的是进行不下去如果只有我们两个的话 Vincent 可能会完全杀手干对绝对绝对完蛋对这个 Vincent 等我们等一下聊的
那我们这一个第一个员工呢他叫做 Leslie 他是一个官宣了官宣了讲出来了他真的很棒欸我要让他习惯这个随时会被 emboosh 的感觉我觉得台好他是男的欸怎样我觉得他就是女的我会爱上他不可以总而言之他真的很棒他完全符合但是这样啦我也完全对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暴露淡书我永远相信每个人都一定有非常甜蜜的过往但最后有一刻你们还是会分手的
所以呢我也相信他现在很棒但也许我们一年后就炒翻了他就是离开我们的团队然后去外面说我们孔子蛋的坏话然后觉得慢爆或是没你就根本不是他在外面你看到的那样这些我都已经想过了所以我已经把所有的风险都已经内化了但总而言之呢此时此刻的心情就是觉得有他真好因为他完全符合我想要一起工作的人的理想典型真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定是听得懂人话吗
欸不好说不好说我至少对我而言在现代社会还有这么多人一起共事过我举个例子我举个例子我举个例子因为我两天前还是三天前晚上的时候我跟他开一个会还是早上我忘记了早上吧然后开一个会之后就是我们最近在 run 一个 AI 的 workflow 主要是减少我们做前期的一些新闻或是资讯的收集然后这个任务大概是上个月底的时候请他帮忙去研究协作一下
大概过去两个礼拜就做了一个我觉得算是 POC 吧然后我们前几天就开始针对这个 POC 来做讨论我就跟他讲说我可能觉得这东西依照我过去的经验他还缺了一些东西
包括从 source 分类法还有我觉得透过 AI 如果你是打 API 的话我觉得它可以针对什么东西再做更进一步的东西还有最后导出的东西的格式是什么甚至是它原本的 Worldflow 是把我觉得两种完全不同属性的任务把它混合在一起然后我就有跟他讲说这可能分成两条会比较好因为它可能 for 不同的用途
反正我就是在 30 分钟里面噼里啪啦的把我当下想到的东西全部倒出来然后你知道最神奇的是就是这东西倒完之后呢他就说哦好那美女跟你 check 一下你刚才讲的东西是不是这些东西以免我漏掉超级清楚而且有条不紊的讲完了所有我刚才讲的东西的 action item 没有 miss 耶这种东西会带给我极大安全感就是我可以相信他然后第二个很重要的是可能
可能现在是蜜月期啊跟我们相处的蜜月期你真的很可怕你不要再给他打预防针了没有我还就是这样我对所有人都打预防针可能现在是工作上的蜜月期所以我觉得他非常的 committed 没有我觉得他我也不好说因为我们跟他认识的时间是一样久的但他一直以来让我感觉他对事情都是有热情的好很棒他还没有像我们这样就是眼中的热情消失就是心事走漏所以我觉得他是有热情的对而且他的热情是
他这个年纪可能我见过的人不够多啦但是他真的有蛮多热情而且他是很愿意去尝试那些跟他原本不管是他工作前一份之前的职能上或是想象中他会有的样子以外的东西对你丢给他东西他不会觉得说因为他现在来做我们这份工作跟他上一份工作完全不一样可是他从来没有一刻让我觉得 doubt 就是说这件事我很慌怎么办因为我不会对他会觉得那我们一起来想一些办法
然后一起互相丢一些东西没错因为你也跟他有开过好几次会而且他非常 organize 对他超 organize 没错我们两个你知道吗我们两个人就是我不知道白沙湾的细沙大概就是这样没错我们就是一团散沙他听完我们这会不会很 concern 然后明天就跟你说我要想一想不要跟这么散漫的人聚合不会其实我觉得这是完美的互补因为我们这样所以其实我们给予极大的空间与弹性我不知道上个月底还是这个月初 on board 吗
然後因為他期間他要安排好像去日本在哪裡我不知道什麼地方然後他就先跟我講一下然後我覺得他非常小心翼翼的先講一下說因為那幾天他在日本啊所以可能訊息又回的比較晚或什麼之類反正類似有這樣的對話發生當下就是給他一句話我跟他說你要習慣我們工作的 tempo 所以我們根本不管你人到底在世界上哪個地方你就在月球用 starlink 跟我開會我也是沒有問題的
你只要每一次我们开会或是决定要 check 一些交付的进度的时候是如预期或超出预期就好了期间到底是怎么样比如说包含甚至是如果我们建议开一个会然后是多方会议比如说是我跟 Angela 跟 Vincent 跟 Leslie 我们一起开会然后这会议中呢大部分的情况下可能是 maybe 是 Angela 跟 Vincent 在讨论事情或是我跟 Vincent 在讨论事情其实没干你的事然后这个时候你在电脑萤幕外面你在打原神
也是可以的啊你不要讲出这些话也是可以的对你应该要充分利用你的时间你不需要战战兢兢的就是好像扮演一个好员工或什么之类的因为重点是你的结果会呈现你是一个怎么样子的状态的投入这份工作坦白说是这样我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有点忐忑因为我对我自己没有那么有把握因为我有好几份的工作要做
所以我已经很忙了可是这件事情又是我想做的可是对自己还是有一点打个很大的问号怎么办我找到 Leslie 以后我就觉得已经 80%妥了因为 Leslie 我们大概是一年多前两年前就有认识然后那时候就觉得她是一个很棒的人可是真的她实际 on board 开始合作的时候哇 我觉得 120%妥了真的是太妥了妥到一个不行这集好真心哦对这集的先料好真心没有 这就讲给别人听对吧你不要
再加这一句了我真的很难控制我真的很难控制没错类似于他是真心的他不一定会听啊我会逼他听的不要啊我会从你开始讲的这一段开始逼他听没关系那我这个喊话可以当做我喊给 Vincent 听因为 Vincent 每个礼拜二早上运动的时候一定会听我们 podcast
那接下来就可以讲一段话给 Vincent 听了好是这样这段也蛮真心的啦因为台湾大部分做这一类比如说商业或是财经类的订阅大部分好像都不是团体作业应该都是个人事比较多或者说他们可能也不是只有一个人在写他们可能有一些小帮手或什么之类可是
那可能跟我們的屬性也不太一樣因為我覺得漫報團隊除了 Leslie 算是我們的頭號員工以外其他三個我們也算是三個合夥人所以處理合夥人這個議題的時候呢對我來講其實是個 challenge 我今天好真心喔因為呢在過去三四年的期間我基本上就是跟 Angela 合夥那跟 Angela 合夥呢是什麼感覺呢好真心喔真心到我這來了好請說跟 Angela 合夥就是打原神的感覺
我讲过很多次玩原神之水也不错是因为其实你玩原神你就觉得这个游戏不会背叛你或者是它不会有跟你的期望很大的落差但这是你一开始就知道的吗这是你打原神第一天就知道的吗还是你打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才知道还是你是你不会第一天就预测到吧没有与人相处跟打原神或是投入一款游戏是一样的怎么说因为确实就你讲的
每一款遊戲他都有可能掉漆對 因為他一開始很好玩對可是因為他是一個長期營運向遊戲所以他有可能這個版本好玩下個版本不好玩那他每個版本開始不賺錢了以後公司是不是就會縮手開發投入對最後就真的只會越來越不好玩是於是過了 12 個月 18 個月或甚至有些遊戲更短可能 3 個月對 他就會收掉了對 所以
長期來玩遊戲的性格一定就是今朝有酒今朝每一集都是最後一集對對就是這樣嘛這個版本很好玩誰知道下一版本好不好玩我也不知道他下一版會不會賺錢或是他突然間不想做對吧跟人相處也是一樣的啊今天好不代表明天好啊明天好不代表後天好所以當時就覺得說啊反正找 Angel 啊那她也當時也顯顯的對啊我當時也顯顯的
那我们两个就开始录个 podcast 录着录着发现这个默契跟信任感本来就是慢慢建立的啊所以现在就是已经跟原神一样嘛是一个觉得蛮合的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可是这时候呢我们多了一个新的 partner 就是 Vincent 那说真的去年 11 月以前我也不认识 Vincent 啊
而且我们一开始是网友然后后面才开始就是实际的见面而且他跟我们这一个项目的合作的形式也历经了蛮多的变化的因为你还记得吗最早一开始他的 idea 是因为他在台大有教书还是有雇一个社团对 雇一个社团然后有一些就是 intern
然后他就觉得 Maybe 我们的 Long form 的研究可以跟他的社团里面的学生一起合作对我们那时候去年底录了 Dexcom 就是 CGM 那一集其实还有感谢一些小朋友帮忙在这边出很多的资料对就是一个 POC 嘛对我们那时候已经开始哇从那个时候开始受我们 POC 真的好久对所以那时候合作关系比较像是这样可是接下来因为那样的 POC 就觉得说他可能中间会有多沟通成本
以及就是他也不太全确定说那个产能量是不是能够持续性的维持另外一点就是因为透过那个 POC 的合作我就更觉得哇 彬神觉得是我们两个人再看个一万篇新闻都没办法就是淬炼出跟他一样的知识跟判断完全是他已经有他累积过去工作经验以来他的工作经验又是非常的我觉得 knowledge intensive 又是商业知识厚度非常强的一个工作
不只是看而且他有时操的经验对因为重点是时操我们就是看看新闻而已对因为我又没有我又没有实际因为看了新闻或是访谈了谁或是跟老板见过面或是滴滴过分了财报然后要跟一个人说你应该丢五千万美元进
就沒有重點是這一段嘛他的實操經驗是完全會帶來這是截然不同的更多不同的深度跟角度因為這一件事情以外的所有事情我覺得我們兩個也做得到但因為我們沒有最後一件事情可是最後一件事情它會全面影響你所有看事情跟做事情的角度因為事實都擺在那可是到底這件事情引發了什麼的 actionable item 才會回過頭來看為什麼事實被這樣解讀這都是這樣的嘛
就不可能我们这辈子就不可能有这种经验不可能所以我们不可能有那样子的知识跟那样子的 framework 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说我的天应该要跟他更紧密的结合所以就开始想好像真的可以然后 Vincent 一路以来他的不是他的印象就是笑笑的都说什么都好
可是我真的隐隐约约就觉得一个在机构上过 20 年班的人不可能那么好搞你一定要讲出来我觉得今天好危险反正是你会剪吗不会啊这还好吧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判断没有 Vincent 有因为他已经看过太多他是全知全能嘛我们想象我们是小白我们都 Eat a Ray 那么多次了对啊你知道吗我们跟他的合作是这样我们是两部小说的对撞他是全知读者视角然后我是我独自生气你知道吗
对这两个世界观有一点你知道吗需要磨合的坦白说所以我就觉得说哇全知读者视角对然后我这个 song hunter 对不对已经一个人在地狱城里面打怪打那么久了要怎么跟全知读者视角来合作呢然后完了之后呢我就开始觉得说啊
因為我的個性真的是一盤散沙他認真的時候很認真但是他也有他很謙虛啦欸我覺得這樣我現在人生觀是這樣我認真的時候很認真可是我現在人生觀是我會同時讓我自己 involve 在三件四件事情甚至是五件事情上面如果 right now 我把原神算一件事情的話我可能 involve 的五件事情然後五件事情我其實都還蠻 commit 的喔所以就是當你現在是要 date 五個女朋友的時候你就是不能隨摳隨到的意思對
没错你不要把这个比喻弄得那么 low 好不好对不对然后总而言之呢就是我觉得我现在可能是这样的状态然后加上我的个性的关系我是一个喜欢 improvise 大于 planning 的人可是这东西可能跟我的以前做的工作或是擅长又不太一样我就最近有深刻的感觉到我自己有一个二元冲突我之前也有写一篇 Facebook 的贴文然后最后把它删掉我们
我们因为以前的工作很多时候就是陪老板拨画一些这种宏大蓝图比如说未来三年内我们要发展什么样子的事业然后从 top-down 下来我们的目标 市场 agenda 我们有的资源我们的配比我们应该建置什么样的团队我们的 go-to-market strategy 是什么
所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善于规划或是很喜欢研究策略面的东西我觉得我以前对自己的理解好像也是这样可是我觉得随着经验越来越多好像这个东西的比例比重就越来越少我现在越来越重视的是随机应变或是短期规划因为我觉得外界的变化或者是市场上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科技技术的变化已经快到
我很难去做 long term 的 planning 但这件事情在往下一层思考就是说不可能啊这世界上很多企业还是在做 planning 所以这边我又更清楚知道一件事情因为那就是我参与的商业事件的规模的限制
我觉得要谈策略不是不能谈但前提是你要有打造格局的 power 因为你谈一个策略策略目的是什么是赋予你长期竞争优势那什么东西才会给你长期竞争优势不是策略会给你长期竞争优势
因为策略是拿来帮助你配置资源所以首先你要有资源你才有办法做配置才能透过配置来去得到长期优势那这个资源要到达什么样的量级叫做可以得到策略优势的量级呢就是这个市场你能够决定一些东西
包含你能够决定这个市场的技术规格或是你能够决定这个市场的 pricing 或是你能够决定这个市场的通路关系或甚至是你能够决定这个市场的 supply 那这件事情其实所有的企业都想往这个方向走嘛所以所有的企业 Day 1 都想垄断所以我们才会有反垄断法因为要禁止你做这件事情所以反垄断法里面讲的那些东西全部都是大家在经营事业的时候很好的教科书反正就是可以赚钱的事情都在违法的东西里面
我认为 18 个月内发生的事情都叫短期那 18 个月内会发生的事情呢我觉得它就是大概做好 OK 的配置然后要有卓越的执行就可以得到好的 result 那我后来的想法就变这样所以这件事情呢又跟我的实务经验上面或是工作上的关系又越来越深刻以至于我整个人对所有东西的规划就越来越 shorten 越来越 shorten 越来越 shorten
甚至我会下意识地帮所有东西都预留变化的空间我都会觉得每件事情都是会改变的而且我对于变化这件事情都会直接赋予他一个终局想象就是不做了毁了比如说我对人际关系的变化我都会先说
那这个人如果交恶 OK 吗分手 OK 吗离开 OK 吗拆伙 OK 吗就是这些东西都 OK 我们再来建立关系嘛那如果这些东西都不 OK 那我们也不要建立关系了对所以我就觉得说我有这些个性上或是这几年实务经验上自体形成的 loop 还有包含自己的格局有限啊因为我觉得我大概就只能超这些 5 亿 10 亿的 business 就是我上限的如果我觉得你今天是一个要超一个 100 亿 1000 亿的 business
要表示你有 power 你有资源那我觉得确实你会花更多时间在策略面因为做好的配置是可以帮你得到长期优势
可是这件事情我有一天就在想说我只是假想而已 Vincent 以前的从业经验就跟我完全不一样嘛可是我就觉得说那他以前的工作内容然后他的手术训练可能跟我这三五年来的体会跟改变有一个 gap 然后我就立刻把这些东西打成一个超长篇的讯息跟大家讲我必须要说我过去和麦尼合作的过程我觉得他是一个言简意赅的人可能就是觉得跟我不用讲太多对 因为你是原神啊不是 这不是重点
對 我要做預期管理我要告訴他說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我的使用說明書就是這樣但我有知道說我有跟他明確跟他講說但是我需要你什麼這期間呢最好笑的是我現在有一點把我的智力外包了我們呼應一下最近很夯的這個閒聊嘛如果你太常用 CHAT GPT 你就會變笨你就會變笨 對
我现在有些事情我真的就也就懒得自己想了比如说我以前很喜欢去脑内做 AB testing 或者是想象的左右互搏就是说我有一点喜欢想象说如果这个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他看到我写这东西他会怎么想如果是我我看到他写什么东西我会怎么想那如果这两个人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面要能够得到一个共识或者是一个合作的 framework 你该要怎么做我以前要自己在脑内想想了老半天
我可能我这辈子花时间想怎么跟别人做这件事情的时间比我想什么企业策略来得多一点可是我现在就把这件事情直接外包给 AI
真的我就给他一些线索然后 profile 一下就是我以为的 Vincent 是怎么样再顺便丢了一些素材还把 Vincent 以前写过文章把它丢进去然后完了之后我跟他说你现在是 Vincent 你从我这边收到了一个这样子的讯息你会想要跟他合作吗你觉得他怎么样然后你觉得会有什么风险 AI 就有写一串他就说我是 Vincent 然后怎样怎样之类的
很晚了之后呢我觉得这件事情还要反向做所以下一层是什么下一层就是说 AI 已经预判了 Vincent 是这样预判的 AI 现在要扮演我然后由 AI 来预判 Vincent 的预判那如果我知道这样的东西我应该要怎么 respond 所以 AI 又再跑了一遍你是不是中间很乐在其中还蛮快乐的很快乐超级快乐因为以前我是真的在脑中要必须进行这个行为可是现在 AI 可以做得蛮好而且甚至比我好一点
但你觉得他好的意思是说他有提到你没想到的地方还是你就照单全说他的东西你觉得他就已经差不多是你或他已经差不多就是病人提出来的解决方案真的蛮接近我会想到的只是我觉得因为人毕竟是人人不是机器所以我觉得人在思考跟人进行互动合作上面的时候一定都会掺杂一些情绪或是非理性的成分在里面然后这会导致导致结果会有点歪掉
你在判断怎么跟人来往相处的时候我觉得你一定都会掺杂一些个人情绪比如说喜欢或不喜欢然后一些悲观乐观就是你会有些情绪成分在里面这个情绪成分就有点像是一个 waiting 它可能会有一点在某一些判断或是执行上面会有一些加权的变化导致那个 framework 可能失真了
你自己靠自己想出来的那个方式大方向可能是对的可是执行细节上面可能会有一点太 favor 自己想要的可是这件事情就偏离初衷嘛因为你原本就是想要提出一个超软的框架适合两个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 interest 跟 position 可是因为你只靠自己想你就会被自己的情绪自己的 ego 自己的心理的弱点影响以至于你产出的方案可能就
偏你一点点所以我觉得人跟人之间的摩擦其实都是这样很多人都会觉得说我自己以为我超然我想要想出一个对我们两个人都好可是你不觉得很常在沟通过程中会发现对方说这个方案其实对我们两个都好你听的时候大家会觉得说妈这只有对你好可是这没办法这不一定是他有意为之的就是说我觉得人就是人的限制可是 AI 没有情绪所以 AI 给我的真的就是一个我觉得对两个人都好的
反正我就有得到一個 framework 然後丟給 VincentVincent 就說好就這麼辦我覺得我們在麥報裡面講很多 AI 應用好像都不是用在一些正經的東西上
我们是不好的示范对我好像经常都是用这一方面我们就不是正确的示范没错好讲完讲太多了总而言之呢就是经历了这些我觉得 Dtour 吧就是我们一些题目的发想啊然后我后来觉得我们必须找一个第一号员工然后我们就索性呢我们找到一个超棒的第一号员工
在这个过程中也慢慢地改变我对于漫报跟漫报接下来这个事业吧我现在已经把它当作是一个事业然后以及我们现在又有 Vincent 的加入然后我就对这件事情现在抱持着非常非常高的希望自我人生非常少数对这件事情有非常正面的期待值所以这样跟大家分享一下所以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我们 7 月的时候会公告这个项目然后
然後我覺得內容會蠻有趣的我覺得在台灣來講也是蠻特別的對他未來的兩年三年的一些擴張的規劃也都大概都有想我也希望說能夠在這個軌道上面把它做好哇怎樣今天第一次聽到嗎對我今天第一次聽到我必須要跟各位說這個 project 從開始 Mani 第一次跟我說就是有想法不是那時候還不叫訂閱制那時候可能就是一些發想到現在蠻長的時候我其實都是在他想到的那一刻然後我才知道這件事
一些中间的变化我有可能是在跟你讲的前三十分钟差不多就是他会说我跟你讲我刚刚想到一个我觉得我们可以这样做那我现在已经有点被传染就是慢慢习惯这种 improvise 因为他的那个 improvise 其实听起来都是有规划或声势熟虑的但我相信他确实是三十分钟前才想出来的
但只是他把他过去或是我们每一集可能中间或是每一次闲聊中间的很多东西就是在用 AI 融在一起了然后就 30 分钟前才想到要开启这个专案然后叫 ChadGBT 跑跑完之后就吐给我所以我现在都会欣然接受每一次被 Ambush
因为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各种事情所以其实它只是最后它没有成行为一个想法或者是一个 action plan 所以我每次跟你讲我一个新的想法的时候我一定是附带一整套的执行规划的细节之类的对 所以说但我觉得可能不熟的人就会觉得说它又它又变了运势了对
其实我觉得不太像陨石没关系就陨石啊没差啊你猜地球的生命怎么诞生的你不要讲一些玩玩因为有陨石嘛他今天很真心耶好就是这样好可怕好我们接下来就进入不能让他太累会变很真心对我这一半太累好那我们接下来就进入本集的正题好因为曼妮今天太真心了代表她这一半又很忙忙到有个炸裂可是这一半竟然还是我对下礼拜会是我没有我觉得这个 tempo 现在还不错
今天想聊的是一个我觉得蛮有趣的公司他们正在用科技想要去帮助这些传统的制造业能源业甚至是重一点的重工业还有国防帮这些工业做什么呢做他们的大型的设备跟你想象这些油罐槽或是各种形式的设备的检测
这间公司呢叫做 Gecko RoboticsGecko 是 G-E-C-K-O 壁虎所以他们是一个呢从一开始就是做一台会爬到这些大型设备上然后有各种 sensor 有 LIDAR 可以去看到底这些油罐槽这些大型的设备哪里有凹槽哪里有裂缝哪里有就是漏液的可能
这件事不只可以用在这些厂区也可以用在很多公共设施比如说桥梁桥梁上面的水泥或钢铁的地方哪里锈锈到什么地步是不是要人定期去检修这件事过去长期以来
至少在这个 Founder 解释的美国的市场呢大部分都还是以人去做这些募捡为主你可以很难想象有机器可以做这件事吗因为第一个他们这些检测设备都巨大无比这已经不是一个制造厂这样的大小就是桥梁就这么大
在今天有科技进入介入以前过去就是人从上面掉一根绳索 either 是目检就是用人的眼睛去看或者是用超声波的方式去就是让这个声波回传的这个讯号你再去回推说哪一块结构需要我们长期的监控甚至要主动的去提供维修的服务
可是他举了一个蛮有趣的例子就是说他说在美国纽约州有 1 万 7 千座桥大大小小这个数字我在各场合都听他这样讲但我相信是真的就是说他说其实只有 6 座桥是不用立即维修我自己的侧面理解是也不是有 1 万多座桥是随时会崩塌可是他们可能需要某些检修比如说这里的哪一块其实是在桥梁或土木工程的规定下面是有一点不是特别完美的状态的边缘
这个标准其实在美国各地的基础设施经过了二战结束后已经五六七十年了这些基础设施其实都没有被翻新的状况下未来会需要有很多冒出来的检测的需求这些事情原本都只能靠人又贵不要说贵好了贵先放在后面又危险又不准确你用眼睛看的跟用你从超声波得到的比较间接的证据如果没有被完整记录就很难去忠实地呈现
基础设施的就是到底它是不是一个好的状态那这件事就需要透过科技的力量来稍微帮它做一些加强那这有个延伸问题我不确定你会有答案确实这么多桥都有这样子的问题但有规定一定要修吗我会这么问是因为大家知道欧洲很多国家或者说大部分国家他们的铁路火车是很糟的
但很大原因是因为那些是古董啊对他们有些就是铁度可能一两百年前或什么之类的那我不确定像纽约州这些桥可能也就是有些百年历史以上的吧那有法令规定说是一定得修的吗或是有政府的经费固定每年就是有排这个维护
我觉得我可以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就是你讲的有没有规定就是在 2021 年美国的自己的土木工程协会其实有针对美国大部分就是主要的基础建设做一个评级那他们有很多的项目比如说铁路是一个专门的项目然后大众运输也是一个项目像可能桥梁或是什么就会归在这上面整体美国的所有的基础建设在这个算是客观的学会评级上
就只有 C-的评分他的显示是急需关注啦这个学会去欧洲评一下好不好应该是个 E 吧蛮有趣的是他说铁路得分其实是比较高的有到 B 因为他们铁路很新啊对但是大众运输这一块可能不管是包括桥梁或者是你可能一般的那个 MRT 算不算在这里面的话其实评分是中偏下当然不是说不能使用毕竟不会有基础设施需要百分之百
完美才可以被使用但它可能有一些小地方是会被遗漏甚至这件事可能需要人们去了解说不能再只靠人工去做这件事就算你今天靠机器你可能还是没有办法让基础设施的就是稳固程度可以提高分数但至少你可以做得更好更精准更及时更有数位化的数据的足迹让这件事可以变 trackable
我觉得这是比较重要的那另外一个就是回过头来你说预算的部分这些设施已经都有编每年要维修的预算可是这些预算也是大幅度的不足大概只有一半的资金会就是原本的预算要在 100 块去做所有的维修现在只拿到 50 块那
那这件事其实长期来说对美国假设接下来不管是地缘政治的关系也好或是美国要重新回到制造大国的这个想法来看那其实制造的稳固性就来自于这些基础建设的稳固性嘛包括你不管是公领域也好或私领域也好这些东西已经从慢慢从我觉得大家已经慢慢有一些意识
再来就是企业其实自己对于这种大型的设备的老旧跟怎么样去翻新他们也觉得是他们资本支出上很重要需要去 monitor 的一块你不能因为一个油罐槽漏了你就说好全部都要翻修不可能嘛油罐槽到底谁的寿命现在还剩多久啊怎么去 monitor 怎么样修补是小修补中修补还是大修补
这件事情全部都会回到企业最后的资本支出上面这件事可不可以被调整甚至有没有办法让企业在这边省到一些钱这是我觉得接下来比较复杂的地缘政治跟总经济环境下大家会去关注的事情所以它不只是只有工领域上可以去做它现在更多的客户其实就是能源制造业然后也慢慢进入到一些重工业跟锅房这样的行业
Gekko Robotics 的后面主要是两个就是两个主要的创办人 CEO 叫做 JakeDTO 叫做 Troy 但是其实访谈他有一些资料 CEO 出现比较多所以我就比较 focus 在他讲一些关于公司发展早期发生的事情那他说他自己其实过去是学电机工程反正 Founder 都有些故事嘛他对哪个行业特别有兴趣在他自己的说法他应该是真的亲自去参观过宾州的一间发电厂
他说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一个锅炉是要烧水来去降温的那个锅炉他说高就有 200 英尺像个大的足球场一样那么大他说那个当地的发电厂常常跟他说这个锅炉有一半的时间必须要停工因为压力管时不时就会爆裂
而且美国跟我们不一样是这些发电厂可能是私营的发电厂就是私人营运的没有办法发电你长期来说客户可能就不会选用你这地区的电力服务那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说每天这样时不时是四五十%的停电时间会让公司每天都承受一两百万美元的损失我想说哇怎么有办法
但他们就是每天只能去修这些管线修这些爆掉的地方而且工人唯一的方法就只能掉在一个很高的悬吊就像做那种高空悬吊一样下来然后在锅炉旁边检测哪里的管线爆掉了我需要哪里去修这些管子而且这很容易造成一些公安事故所以他觉得自己是学 WE 的然后他又对实体拼凑这个机器人特别有兴趣他就有打造了一台 prototype 的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有帮助检测一些部分,他没有讲细节,但是据他自己说是有帮工厂在这边节省下一些钱,就是可能有一两千万美元之多。那我觉得这件事呢,为什么我讲的这么模糊,因为他其实是 16 年才进 YC,然后他自己说他 17 年就 break even 了,但是他 16 年进 YC 之前非常的痛苦。
一度公司又快要破产然后付不出来薪水然后有什么电力公司想要收购他的机器人变成他们其中一个单位帮他们做 internal process 所以我自己会对这种故事的拼凑就是他早期就是看到了什么契机创了一个小小的业可是那个时候是一个 prototype 你不管是供应链甚至你的服务都没有建起来你就是卖一个小小的硬体所以你一定是在一个很痛苦的状态下 booststrap 这个生意
maybe 是进了 YC 甚至 maybe 进了 YC 之后有其他的一些拓展 go to market 的策略跟想法我不知道我觉得这是一个多方的过程他们才能够达到像他们自己说的 17 年就稍微 break even 因为他们后来到现在已经开展成一个
有硬体也有软体然后也有一个我觉得有点像是一个 Enterprise 就是有一个 SaaS 系统在中间的企业可以用的对自己的设备的 Digital Twin 的概念里面可以做一些很多的建模甚至长期的监控这些设备的即时的数据的状况那这整套是它后面到这两年才慢慢开始 build up 跟推展
我觉得这件事很有趣因为看到这边我就会想现在有很多机器人机器人的公司在聊但他事实上一直也没有觉得自己一定要只做硬体或甚至他好像蛮 openly 的去聊机器人就是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帮助他的是去接触跟截取所有实体世界这些设施的 metrics
或者是 DataPoint 那他在一直在后期想的就是怎么把这些 Matrix 跟 DataPoint 再包成其他的产品做成他现在的所谓的企业级的你说可以监测这些工厂设备状况的一个 Digital Twin 软体这个才是他现在会去卖的重点然后他有在一个访谈里面提到我觉得这也是一个蛮有趣的观察我把两段访谈跟星轨稍微拼一下就是
他早期的时候其实面对的客人都是工厂的 field manager 他就会去他说他有时候会假扮成 pizza delivery guypizza 送货员他会说我这边有台机器人可以帮你们检测这个工厂哪里有些状况你要不要试用就是很接地气的一间一间去瞧这些客人
但是当他到后期慢慢长出软体这条线之后他就已经可以直接对 CEO 跟 CFO 去对谈因为他知道这些东西整合起来从硬体单纯到现在整个是一个 total solution 可以给公司省下的钱可能超越你用那个机器人去取代人这件事他要 pitch 的是一个更大更复杂的计划那这时候他就可以直接敲上面的我觉得这个 go to market 的过程
蛮值得学习跟了解那我觉得很好我们就顺着这条线来看到底它现在的产品的 product matrix 是什么好所以它现在呢如果你现在去它的官网上看不太到它机器人的每一种 spec 但是如果在早几年的官网上是可以看到它早年就是以四台可以爬墙的可爱小机器人为主那它现在主要就把它的东西切成机器人
跟对应的软体那我就简单稍微因为它里面已经没有什么 spec 可以参透它里面现在可以提供给你的机器人大概有什么样态但是它有一些比较大的 product type 的描述所以我觉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就是它会有可以爬的机器人这件事好像也不是什么就是它已经蛮早就打造出来的所以我想就是它就继续沿用它可以卖的就是型号上面一起去做但是它第二个增加的是无人机它看起来也许不一定是自己做但到影片看起来呢如果你今天初步在
爬墙上面看到有一些状况的话你是可以派无人机下去飞然后给出更精准更靠近的 image 所以这两个是一套所以那个爬墙那台机器有点像是跑一个既定的行程地毯式有点像这样它会这样整个对嘛地毯式反正今天就是这一块面积你就爬完
就爬完爬完了之后如果你想要 pinpoint 一些特定的区域再发一个无人机过去对对对这是空中那他现在有一些客人据他自己说跟一些比较国防相关的客人需要到水下运营所以他也有跟水下的无人机的厂商合作
基本上呢他自己已经除了那个爬墙机器人之外我觉得他很多的其他的硬体应该都是跟其他合作伙伴那有一些比较严峻的场域比如说可能会爆炸的可能会起火的他们会怕一只机器狗尤其像什么锅炉爆炸或其他爆炸
它可以帮你在周围做一些 scouting 这也很合理嘛过往这些不管是为了要预测设施会不会坏掉或设施已经坏掉的情况下人是很难靠近但靠机器尤其是其他的硬体生态系的伙伴就可以一起来做这件事
所以它的硬体 form factor 大概是这些但我觉得它比较有趣的是它的软体它的软体现在这个名字叫做 Canter Lever 应该是悬壁的意思吧我查但是我不太知道它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涵 Canter Lever 这一套整个它的 Gekko 现在的所谓的企业软体是一个 2023 年才推出的
他可以把 Gekko 自己的机器人各种 sensor 收到的数据还有就让我讲其他的硬体合作伙伴的数据比如说你今天拿的是机器狗那你可能的 sensor 数据来自于那间机器狗的公司全部整合到一个统一的软体的平台上面客户只要看这个平台理论上就可以看到比如我今天要对一个油罐槽进行全面的扫描跟建模跟分析这已经就不是模拟出来的 digital 的 twin 而是真正的真实的数据
他就可以去看每一个地方的凹槽每一个地方的哪个地方会有裂缝这地方是否凹陷这个凹陷是否有可能意味着我们需要做更进一步的检视跟审查
这个的特点在于这些数字都是只有 GECO 的 ecosystem player 可以去取得的因为你过去是这些悬吊在那边检测的人们他就是用纸跟笔在记录这些东西怎么修可能很有可能据他说也大部分都存在纸跟笔
这些东西不是我把这些纸跟笔扫描成数位档我们就知道怎么做的它一定要配合实体现在的状况看到这个凹槽凹痕缺痕怎么样去被补起来然后你可以在远端去监控这整个系统的运作状况甚至这件事可以更衍生到到底如果客户今天如果今天客户想做一些模拟比如说这个油罐槽可不可以延长使用的期限怎么样修复可以更延长它使用的期限到什么地步他们都可以像调一个
调那个 Excel 数据档一样如果你今天要做这个假设多 2%那个假设减 5%那这样的模型是否可行可以在 Canter Lever 这个软体里面相较为中式的呈现出来这不错诶这 CFO 听了应该很喜欢吧如果照他现在的 pitch 所以我觉得他的故事都一直紧扣着他做的产品到底是给谁
如果你今天是做硬体那当然对 Fuelsight Manager 非常重要因为他就是没有人他要处理这个问题但你不管是机身蛋蛋生机就是不管你是为了想要卖给 CFO 们或是你确实发现有这些 Proprietary Data 的潜力你把它整合起来确实 CFO 就会听到那你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帮助我省钱怎样都是帮助我
那我觉得我自己看的时候感觉是有点抽象所以幸好 GECO 也有给一个蛮有趣的例子他说过去他们曾经服务过一个乔治亚州的硫酸工厂硫酸很高负质性嘛所以这个东西一旦有 leakage 或什么的话是非常危险所以他们会先在 Cantilever 这个系统里面把他们的那个硫酸槽全部扫一遍然后建立一个远端跟它一模一样的 Digital Tweak 然后又再用无人机再去建那些细节的数据
把这些发现到的腐蚀的位置假设有腐蚀化然后裂缝跟凹槽整个结构体的健康状况全部都扫进来你就知道哪里有点小病小痛而且这个硫酸槽因为硫酸就是要流出来所以就很多管线
就 Echo 刚刚讲那个发电槽的锅炉有很多管线这些管线都常常在坏掉所以这些管线这些 bump 所谓的 pump and valve 全部都一起溅进去他说因为其实坏掉的时候通常都不是槽整个爆裂都是从这种边边角角开始一点点就是坏掉然后最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再他会说可以派出他的机器狗进去收集一些热成像的影像还有结构的震动就是说万一你今天在灌东西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因为结构体不稳所以导致一些震动这他也可以收集这整套作业系统完整就可以让这一个硫酸工厂不需要停机的状况下也可以检查硫酸槽是不是有可以好好的运作他是不是在一个比如说 80 分的水准他是不是降到了 80 分以下我们需要停机运作
过去是要有人花一两个月在那边检查然后停机所以过去的 Sign Manager 也许做的更重要的事情是我有十个硫酸槽我要怎么样随时都有八个在运作那我的产能器就没办法开到 Capacity 而且我要一直去想这个停机的状态下我要怎么去满足我客户的需求这些所有的鸟事但现在有了这个之后呢你就可以在不用停止运作的状况下也可以做设备的检查
这个除罐槽可能原本设计的使用年限已经到了不知道 10 年或 15 年但是如果你发现它其实没有坏到很严重原本要更换这些槽体一个就要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金那如果经过 GECO 这样可以精准的去探测跟探查哪里需要调整可以再撑一阵子
对公司的整体的运营来说就会是一个很大的成本上的加分他们本来以为照年限来看这个潮要坏了但可能大家觉得也没什么坏所以以前的状况就是继续用继续用用到有一天就突然坏掉了那现在不用现在可以精准的告诉你确实如果换掉这个小街头你就可以再延长三年的寿命把这个凹槽补起来这个小裂缝补起来可以再延长五年的寿命所以这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金的原本规划好的预算就可以省掉
欸真的很棒欸怎樣你每個都很棒欸沒有因為我這只能 echo 到一個超級跳體但是我切身感受的需求就是精準檢測所帶來的成本效益最大化我最近很需要一個東西什麼有沒有東西可以精準的告訴我某一個食物它過期了它還是可以吃的對它那個過期時間是最嚴格設計我知道就是說牛奶是不是過期 12 小時內還可以喝但是對啊說不定沒有它可以過期兩個禮拜
所以 7-11 卖的数超商卖的那个沙拉是不是过期 12 小时还可以吃对对对还是 24 小时还是 36 小时对对对你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有很多东西我可能就不会因为过期就丢掉了我就可以省下很多钱精准控制这件事情确实在成本效益上是可以的因为摆 paper 的东西都是写最严谨最保守的对对对对啊
但是怎麼可能美鏡之後做那麼好美鏡之後做那麼好不可能的事情就 Echo 你剛剛講的那個橋樑的故事我覺得他比較誇大一點但確實一定有一些東西是要定時的去檢測只是現在沒這麼多人力
但回过头来如果你把每个东西都维持在 100 分那是不可能但你 80 分可以运营你现在重点是当它回到 75 或 70 的时候你要有人提醒你跟你做对应的一些措施就算不是马上停工检测你至少要把这个排到你的日程表里面所以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是很 Valuable 的而且过去要停工你现在就不用停工那你这机器人扫回来的几 TB 的资料你就是再买一些 REC 你就可以开始做
我自己没有在这种超大型的制造业待过但是看这些影片我就会觉得说哇如果连他们都可以把这些东西都 Digitize 那真的是还有什么不行对还有什么不行你看我们从以前小东西那些做什么 IoT 的 device 那些都可以想象如果你连
大型的油罐槽这些化学槽都可以 somehow 被 Digital 这些东西而且你可以把它 keep record 他真的说以前这些真的都是老骰胡做的记录他就是这样一个画一个圆圈这个槽这里这里这里这里需要检测就这样一张纸那你都可以把它全部如实的记录下来的话真的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 AI 不能帮你做的
好厉害哦那他这样子的话这个服务竟然这么听起来蛮成熟又特殊的他有很少业界嘛他的客户就是烫着早我觉得也不能到很少业界他们其实呢虽然一开始我们举例讲到一些 Public SafetyPublic 就是公社室外的公司但其实他们的客户主要还是集中在比较重工业的领域比如说制造跟能源还有电力刚刚讲过发电槽嘛
他其实到这一两年差不多就是 Cantilever 比较有 launch 活跃之后他就有比较积极在更新他的一些客户的状况然后有些有分享在他的官网上有些他们自己也有对外就是宣布说有一些拿到一些蛮大的一些订单所以可以挑几个比较知名有代表性的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就是石油行业前几年就开始谈但是今年有比较大的新闻就是他们跟全球第 12 大油气行业叫 Adnock 是一间中东公司他们的问题就是呢要帮 Adnock 大型的石油槽做检修他们有多大型大概是 10 万个槽这么多 10 万个槽对 10 万个储油槽扫完是不是已经 IPO 了
预估是说呢我这订单真的是他们就是两个数字哦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们怎么谈的到底哪一块是 Gekko 做哪一块是他跟他的 partner 怎么分他们一开始的第一个敲下的大合约大概是 Egnac 这样的一个石油公司大概是 3000 万美金
这几年有慢慢扩增到大概 1 亿对它有慢慢往这个方向的前进它就是要帮它去做这 10 万槽可能不一定是全部啦反正它就是要帮这些槽体做检修到底哪一座真的还可以修哪一座该换了它会再有其他的 ecosystem 的 supplier 检修的 supplier 会进来
但是据 Gekko 自己说他们推出了这一套他们的机器人软体 Cantilever 之后呢每扫一个储槽就可以回报给公司 12 万美金的 return 以前可能要花两至少两个检测人员啊现在是一套系统进去就是 12 万一套系统进去就等于帮他赚 12 万这样子所以以前如果照你说的 10 万个储存槽一个槽其实要两个人它就要 20 万个人人吊在那边然后帮他一个个看好多人失业哦
人是本来就不应该做这些工作我们又做得不好懂但是有饭吃啊我们去做别的事情就有别的饭好这是第一个然后另外一个蛮有趣的是他们跟美国一个蛮大规模的独立电厂运营跟维护服务公司合作因为最近电的议题真的非常的热门大家都在讨论接下来 AI 会不会缺电那美国的状况就是有很多不同的独立的发电的系统
GECO 跟有一间公司叫做 NAES 北美能源服务公司它是一个成立于 1980 年的电力服务公司位在华盛顿州目前它大概管理约莫美国大概 10 到 12%的发电容量 GECO 跟他们的服务方式也很像帮他们检测他们电网的整个设备里面的发电的厂里面的锅炉的机具
这个合约一开始也是从一个大概 1 亿美金这个规模开始谈,但是他现在都有慢慢的往上谈,现在据说合作的规模可以到 2.5 亿美金,所以我感觉他就是要去打这些重型的行业的客户,然后在一般的没有这么大的能源制造业,他也跟 Exxon 还有 BP 这样的老牌的能源巨头稍微的一些合作,不过确实比较近期的 case study 看起来都是一些很新的行业,
那不只有传统的这种油电它其实也慢慢地导入军工国防的领域其实随时美国的不管陆海空军是有很多各种不同的计划正在开展据他们说他们过去跟美国的空军跟海军都有些有趣的合作
他说美国空军其实正有一些导弹发射井的设计的计划就是这个导弹发射井设计是不是 OK 啊是不是 Sally 啊那这样这个中间的检测可能想象中要很高端的设备比如说用一些机器啊他说其实没有
过去也就是派一个人掉在一个地方然后去敲那个发射井的墙壁听听看说哪里有没有裂缝哪里有没有瑕疵这个瑕疵有没有可能造成发射失败所以 GECO 现在也跟像美国空军这样的国防工部门单位帮他们用机器人去扫这些发射井
看有没有缺陷是需要被注意可是你不觉得蛮厉害的吗这有点像是什么亚特兰提斯国文明因为你看哦我不知道你在说真的还假的真的啊你继续你看六十几年前我们就可以登月球对然后七八十年前我们就可以丢核弹对即便这些东西刚才讲起来好像就是派一个老塞夫去那边轻轻扛扛弄这样可是他已经达成了他要的
我們近代文明的尾頁所以這樣聽起來不就很像亞特蘭提斯國文明嗎所以現在的下一步就是當這件事連老骰湖或老骰湖沒有人要做的時候怎麼辦用科技的力量去進入失落國文明要有人傳承嗎我們就負責把這些東西寫下來叫趣旭劇幫我們寫就好了
像其实不只是国防部像他们也跟一些国防科技的供应商他讲了一间公司很有趣然后因为时间关系我实在是没有时间细 diving 但如果之后有空可以剪回来他跟一间公司叫做 L3 Harris 合作然后据 Google 五分钟的结果他好像是一间也还蛮有规模的国防承包商不是五大他是新合并起来的但我实在没有时间去 dive 这件事因为他五年他的成立时间如果现在去看就是 2019 年
然后他是好几间公司并起来而且他自己宣称就是他是六大就是五大那个 Mega 巨头以外应该是蛮有一点意思可以在有空深挖一下故事
GECO 跟 Elsa Harris 的合作就是帮他们去检视飞机上的刮痕啊裂痕啊掉漆啊帮一些关键的比较战术飞机我也不知道什么确切名字可以可能是战机或者是重要的飞机去做一些保养跟检修的观察跟辅助整个保养跟检修的问题这
这件事蛮有趣就是从刚刚曼妮讲的他到底是不是很少行业变成这个行业里面比较重要的 player 呢这个我是还没有查到说到底有多少人在因为我相信一定不会没有人想要做这一块的检修检测维护但是到底 Gekko 用的方式很有趣然后再来就是他打进了行业也比我想象中的更重
我本来以为会是更地区型的或是一些制造业它看来都是专门找那种很重人没办法处理一般机器也没办法处理的行业去运行会不会其实那个重对应的其实是检修对象的单价很高
有可能因为对方才愿意花这个钱有可能或者是你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两百万三百万美金是要修什么修啊你就找个人来就是有看就好了啊可是今天如果是一台战机或者是一个超大油槽或者是什么硫磺槽那很惊人耶对它有很多后续的影响
我觉得跟他一开始打造了硬体然后他选了一个可能前几个客户可能都是这种偏重工业的行业进去之后发现他们有除了硬体以外的确切需求然后再把它透过硬体收到的这种数据整合起来之后变成一个比较软硬整合的 solution 我觉得应该是有蛮大的关系
他现在客户以前是要直接买先买机器人早年就先买机器人然后再看有没有其他的服务可以提供给他现在是你先买 Cantilever 再去买所谓的现场资料收集服务就是你先买软体之后呢我就派出我的机器人然后帮你收集 DGToon 建好之后然后再来让这个资料更新收这种 license 的 subscriber
哦欸这很聪明欸因为这样子的话他的机器人对客户来讲也很好使用啊对啊因为我就不知道我买我如果是直接买还机器人我其实不会用如果他不是一样这样子结果这间公司最常听的方式可能走租赁模式像印表机这样是是是可是那也蛮麻烦的我还要管理这个租赁然后每年这个费用就是财务长想到就觉得很烦你到底今年要几台明年要几台这个租约对讲清楚 KPEX
讲清楚这个 lease period 我要在那边算对超烦的可是现在不是啊他先用软体切入而且这其实已经跟他当初创业如果他讲的这一切都属实的话大不相同了完全不一样他完全一开始就是有一台就卖一台我相信应该是打造原型机都是这样开始的你说 PV 也好或是融合到现在变成一个很 make sense 我今天需要这些硬体我就是要先买软体
买完之后我就是可以让硬体持续的在里面有发挥它的作用我觉得这件事蛮如果他讲的一切都属实的话确实蛮有趣的商业模式也完全不一样现在变成是有 recurring revenue 的没错然后客户有粘性的对而且 data 是在这边清理管理使用久了之后就是有一点离不开对你离不开那当然这件事也可以 echo 一下离不开这件事因为我无法想象应该说
Counter-Level 这个叙事比较大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 operating systemfor 这种制造业这种工业但我很难想象没有其他类型的公司想要做比如说原本就在里面做制造生产的就是 MES 这种系统我很难想象西门子或是这种超大型的 B2B 的 on-siteautomation tool 没有人去做听起来就还蛮像说不定这个发展轨迹有一点像 Palantir
我没有 ray 过我真的没有 ray 过因为 Parentier 是以前是客制化被有个大佬进去但是我也是把你的各种数位环境的地端对吧就是它其实不是实体的油槽但就是数位的油槽可能你那边的那个 ERP 系统啊那边的那个什么系统啊以前的 API 都很乱啊也很脏啊也没有人整
那我今天先派人出去我也研发出我自己的小机器人或者是我的数位接口的这个 total solution 我帮你把它全部结起来那个大脑那以后就可以用这个大脑去管理这些东西然后他们的发展路径 PanelTier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黑手过超多年所以他们都已经掌握到这些东西了所以他们非常快速的把
他们过去黑手过的经验复用所以他们现在的客户导入的程度越快然后他们资料清理跟对接的速度也越快最后慢慢的也在他们的中心系统开始导入 AI 然后就用 AI 的帮助你做更多资料接口的处理跟判断不觉得很像吗我真的没有 ray 过因为他们有上一些访谈给我们每次都是收集很多至少方德自己说的资料他有被问到类似的题目
他自己也觉得说他们打造的方式是往 Palantir 这种用 Ontology 的方式去打造客户需要的产品哇我通灵欸你真的很可怕哇太棒了我比喻大师啊不好意思没有没有没有我觉得你是有真的同头或 at least 我今天讲的还行然后
另外一个可以稍微因为我们今天一直都没讲方鼎我想说刚好趁这机会稍微切回来讲一下太棒了我错过了 Parenty 我不能错过这一支要反 Gekko 其实是 16 年加入 YC 嘛虽然说他们 17 年就说是 Breakeven 但其实后续这些大客户的成长其实在方鼎上面还是有外部资金的挹注
没有每一个时间点都很清楚我就挑几个比较重要 2018 年如果记录没错的话他们拿到了他们第一笔 A 轮的融资 A 轮融资我其实不太确定有多少钱但不重要因为重点来了他们的投资人里面有 Founders Fund 我有特别去查其实现在去 Founders Fund 不知道为什么 Portfolio 没有他也许没有 Found 或是太多了我不知道因为 Portfolio 他们那个留下来的也没很多我不太确定发生什么事但不重要因为不只是 Founders Fund 投他们
Founders Fund 派来投他们或管他们的人叫做 Trey Stephens 哦 Trey Stephens 就是
Andurio 的口方而兼 C-Level 这样子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是一个蛮有趣的一个 sign 不管是帮助他们要进一些比较重的行业因为同时 1819 年刚好也是 Andurio 正在积极地打造它的 Litus 系统的时候其实这几间公司的轨迹都 somehow 有点我觉得类似可循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也聊过 Andurio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可以 reference 的地方他们一定有讨论或听了些什么
那中间不管就是经过疫情那 2022 年融了一个 C 轮那一轮大概是 7300 万美元据报道他们那一轮后就应该达到大概 5 亿美金的估值还不是独角兽但已经非常大了然后里面也有像 Founders Fund 有继续跟头然后有纽约的对冲基金但中间有些名字我就不去查细节反正重点就是我觉得至少到 C 轮 Founders Fund 还在
所以应该是有一些 commitment 跟信任在中间 2025 年呢他们今年有融了一个第一轮 1.25 亿美金然后这一次是 Cox Enterprise 顶头 Cox 其实是一个蛮大的 global 就是它底下有很多实体的行业好
好以上就是本期节目如果你喜欢收听的话也欢迎去我们的频道收听那如果你喜欢透过文字的方式收到有趣的商业或者是科技的一些新知的话也欢迎通过节目之前订阅漫报那通常漫报的内容不一定跟 podcast 一样但有时候会一样因为我最近在 try 一个新的内容形态我觉得还蛮棒的所以如果你本来是订货的话你就会知道我刚才讲的是什么那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你赶快订阅你就会知道我们会寄给你什么东西好以上节目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