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57. 英语启蒙系列三:自然拼读通关全攻略

57. 英语启蒙系列三:自然拼读通关全攻略

2025/3/11
logo of podcast 西城海淀妈妈下午茶

西城海淀妈妈下午茶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这里是妈妈下午茶。 陪你遇到路上不孤单。 我是西城二胎妈妈大花。 我是海淀妈妈包包。 我们之前录了两期节目,给大家是从 0 到 1,然后又从 1 到 N,介绍了一下我们自己吧,主要是包包家吧,学习英语的一些过程,然后他中间经历的一些阶段,还有他的很多的方法和技巧。

然后很多的听众都说听完之后觉得非常的受益,因为我们完全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就是还是算比较有活人感的,有很多我们自己踩过的坑,我们自己做过的试验,然后我们自己试过的好用的方法,包括自己很多的疑问和这个纠结的地方都跟大家分享了。

对,就是我觉得我们虽然要能量比较少,小于两个,但是确实就是有一些真实的困惑吧,就是妈妈在陪伴孩子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 我们家孩子最近应该是算是自然拼读通关了,基本能够自主阅读了,所以我觉得这一个过程吧,我也是又遇到了一些新的挑战。

也是自己去查资料,找一些解决方案,然后实验了,也想把这个过程跟大家再重新分享一下。 对,我觉得包包还是说的谦虚了,就是如果大家听过我们前两期节目,我就会发现,就首先包包他的,就是本身的他的背景,他就是英语专业出身的,然后而且他在就是教孩子英语这一块,他真的是做了非常大量的工作,

然后我觉得是做了就是类似于学术研究的那种非常专业的研究, 因为我自己是属于那种就是自己英语很好, 但是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 你仍然发现这玩意儿不能传承,不能继承, 甚至就是没有啥用。

就是你这个教孩子是一回事,你自己学好英语是另外一回事。 包括现在小孩他学习英语的过程和我们小时候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小时候记得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才开始上英语课的。 那现在可能你看包括家孩子现在五岁多就已经就是可以做自然品读了。 所以我觉得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这种就是一手的。

经过思考的,经过实验的这种一手资料,我觉得是非常,我听了之后是觉得非常受益的。 所以我们今天就主要来聊聊就是报告家的马阿县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去了,取得了新的小成绩,就是已经基本上把自然拼读这个,我觉得是所有妈妈在看英语启蒙的时候都绕不过去的一个点。

甚至有的妈妈把这个当成好像最重要的一个议题。 我觉得是有两种吧,一种是提得很浅,就一开始上来就自然拼读,就有这样一派。 然后还有一派就是彻底否定,就是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学,就是说我们小时候其实也没有学过自然拼读嘛。 然后包括就从美国那边有派叫整体认读法,就你就混个脸熟,然后你就会了,就这样更武痛一些,所以就会否定自然拼读学习的必要性。

我觉得这两种想法都有,一会儿我们也可以仔细探讨。 那我们就直接进入正题,继续我们的刚获项内容。 首先就是想问问什么是自然频度,就是从包包的角度给我们解释一下。

因为咱们学习的时候学习的是音标嘛,所以当时我也会觉得有必要学这个东西嘛,真的是从听说进到读这个阶段绕不开的一个学习阶段嘛,所以就去查了一下。 我感觉后来通过自己实践嘛,我觉得还是很有科学道理的,而且也算是一个最高效的从听说过渡到读。

读的这个阶段的一个工具吧 一般小孩听说过关了以后 那你想再进一步嘛 你就可以把它听说积累的词汇 想转化成他读会的词汇 所以就你的听说的时候 下的功夫也就不白费了

嗯,这其实背景就是咱们之前两期英语启蒙也是一直在强调的, 就是小孩现在习得英语的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 对。 然后这中间是不能就是不能腻也不能拆, 所以就是自然拼读,那我理解就是它是从听说然后到读的这样的一个桥梁。 对,因为我觉得和我们小时候不太一样, 那时候因为音标它其实还是一个一对一的东西, 就比如说你遇到一个新词,

你还是要有字典里有一个音标,然后你可以照着拼。 那我觉得自然拼读它的好处就在于, 它虽然有的人说是管 60%,有人说管 70%的单词嘛, 当然至少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 就你能够让孩子举一反三, 然后在遇到陌生词的时候也能自己读, 然后通过读这个词联想到自己以前听说的阶段已经掌握的词。

那小孩有没有一个适合开始学习自然拼图的年龄呢? 因为我主要是查的是英国那边的资料吧,英国一般是 reception 就是四岁开始,然后美国的话应该是 K 吧,就是五岁左右开始,当然英系和美系的自然拼图也不一样,这个我们上次节目也有讲过。

综合起来作为非母语的孩子的话,四到六岁之间期盲,如果你的听说过关了,也可以再提前或适当的退后。 所以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年龄的问题,而是说你听说到达什么程度了。 对。 那我们如何来评估,就是你刚才说到一个地方叫听说过关,那我们如何来评估这孩子听说是不是已经到了可以开始学自然评读的程度呢?

我在有的渠道看到说什么,听力词会要积累到一千左右,但我觉得就我自己的操作下来,因为我在听说官也下了比较大的功夫,家里的书也比较多,然后每天大概是半个小时的亲子阅读,然后再加上上的是双语的幼儿园吧,所以我们开始的比较早,我们可能就半年以后就差不多就开始了。

从他开始真实的三岁半开始上幼儿园,因为幼儿园开始教自然拼图,他也就开始学了,所以每个小孩的接受力不一样。 我感觉你也很难说有一个标准在哪儿,说达到这个标准他就说明听说过关了。 那你们整个学从开始接触自然拼图到最后学下来自然拼图,就是可以开始自己看书了,大家用了多长时间呢?

哦,那是。

那这时间其实还蛮长的。 对,是蛮长的。 所以市面上有一些什么三个月搞定自然贫毒啊,或者是暑期搞定自然贫毒啊,这种班,你觉得它是靠谱的吗? 我觉得它可能是把这个发音规则都教给你,但是就它一股脑的倒给你,但是你能吸收多少,能转换多少,这个就不一定了。

在我看来如果你这么极限的压的话, 可能后面需要你很多的时间去消化。 我其实还有一个挺大的问题, 就是我们一定要是要学自然拼读, 才会小孩才会阅读吗?

还是说你给他足够多的书,然后有足够多的输入,比如说你和他亲自共读的时候你可以只读嘛,然后你告诉他这个是 dog,这个是 cat,然后他慢慢呢就可能这些词他就也认识了,后面就是自己慢慢也会开始读书了,会不会比学自然拼读就更轻松一点呢?

对,你说这种方法听起来特别无痛。 对,当然这是我想象的,我也没有用过。 对,这个也是美国有一个流派叫 Whole Language,就叫做整体认读法,就是它整个就应该是发源于美国的六七十年代吧,就提倡孩子自己读,如果给你足够多的这个材料的话,你就读书百遍,奇异自现,就是这样很无痛,而且更利于文本的理解。

这个六七十年代你知道也是那种革新解放啊,提倡自主啊,人会觉得就在这之前大家也是学自然拼图的,会说自然拼图过于枯燥啊,和这种独立自主的这种时代精神不符合。 但是特别是近些年,就美国有个播客叫 Sold a Story,就说疫情期间大家在家,然后...

家长就可以近距离地看孩子是怎么上他的英语课的嘛,然后就会发现小孩其实不会读书,就可能学了很久的阅读以后他不会读书,这种 whole language 它导致他的阅读的进程非常的缓慢。 就是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去 podcast 上面读那个一系列的这种家长的分享。

因为就是他的问题就是说, 他遇到新的词的话, 他就会不认识, 然后就读这个长男段落的话, 对文字的这个处理的速度, 就低于这个自然频度, 因为人的视觉神经嘛, 比如说你看人的一张脸, 你一眼看过去, 你说我认识你, 就是我就叫出你的名字, 你不可能把眼睛鼻子,

这个图

图表你要表达什么意思? 我中间插一个问题啊,所以自然拼读它的这个,它生殖的语言环境是英语,它是个拼音文字,对吧? 就是我所有听说中,我已经熟悉的词,然后我可以以某种方式在我看到它的时候,在我看到这个书面上看到这个字母的时候,我如果了解这个自然拼读规则的话,我就可以把它拼出来。

听出来之后呢,我通过这个声音,我再去对应我之前在听说中已经熟悉的这个语境和词汇,这样我就可以把我的听说能力转化成读的能力,进而转化成写的能力。 对,我觉得你这个表达非常间接地描述了整个自然拼读的逻辑,然后英国教育部是要求学校都必须教自然拼读的,所以这个整体认读法还是自然拼读法的之争应该主要还是在美国。

我反倒觉得那个整体认读法吧,挺适合汉语的环境的。 因为它是个象形文字。 对,汉语是象形文字。 而且文字和文字之间它某种程度上来讲,因为它是象形文字嘛,它是有很深刻的那个意义和形式的联系的。

对,还有历史的渊源。 对,所以你就很容易,因为比如说像我家,我就没有让他学过,就不是说让他学拼音,然后再通过拼音去拼这个字再读。 比如现在我家孩子读书,他就是直接看,因为之前我没有大量的这个只读的时间,他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把一些字他就习得了。 对。 但是这个就是,对,我觉得听了你讲述之后,我就觉得那种,那个就是一种整体认读法。

对,对。 而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自然拼读里头不也有高频词吗? 就是你完全不符合那个拼读规则,其实也是整体认读,就你看一眼你就知道。 我觉得是一个结合的过程,然后它才能够真正的流畅的阅读。 你刚才也说了,这边上有很多自然拼读的办案,

它可能说一个暑假就可以教会,但是大家就可能得降低期待,就你学完所有的规则,并不等于孩子就可以读书了。 一个是说还有这个高频词,这个词的学习,这是一大块。 第二就是你还需要通过大量的文本,叫做解码书,因为它本来觉得文字像马车,

马一样嘛,就你学练了规则以后,你要自己动手去解嘛,然后再过渡到分级阅读的这种,就它有一个练的过程,甚至说练的过程是打头。 那你们是怎么训练的呢?是不是得妈妈先把这个东西所有的规则呀,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都掌握了,然后再跟她读书的过程中就陪着她在这个书中把这个规则给她实践了?

对,确实妈妈的作用很重要,就一是妈妈要了解这些规则,第二是妈妈要去找就是对应的解码数符合她这个现在的水平的解码数,然后你还要慢慢地给她设置再高一点,相当于搭阶梯在于妈妈。

那你能不能给我讲讲就是自然拼读大概你刚才讲了吗,学了也差不多两年,小两年的时间。 那在这两年时间中,你选择了比如说有没有像我们选择像绘本啊或者是选择这个分析读物的时候有一个系统,比如你选牛津书啊还选什么其他的,还有就是在这个系统里它又分了多少个阶段,每个阶段就是都要注意些什么。

我们都要做些什么 孩子可能会呈现怎样的状态 你说的那些是解码书 分级读物 确实我用了好几套 然后从阶段来说的话 其实整个过程 我用的都是英国教育部的那个大纲 叫 Letters and Sounds 就是他写得非常非常详细 基本上每个星期你要做什么 怎么去做 包括你设计的小游戏 小测验来检验你是否达到了 全都包括了

就是非常的系统而细致。 我基本是跟着这个来对照, 一是对照孩子学到了什么阶段, 二是下一个阶段应该怎么学。 这个给了我巨大的帮助。 大家感兴趣可以具体去看。 我大概讲一下他说的六个阶段。 从第一个阶段,就是他是拼音变音, 有点像说,

给你培养耳朵,它甚至有那种听大自然的声音, 听奶奶在楼梯上走路的声音, 就有点像好东西里面那个小叶给小孩听的那段的感觉。 所以这个它基本就是叫准备阶段, 然后中间的大块的部分,从二阶到五阶吧, 开始拼读规则的学习和练习, 学习那个音速和字速。 音系的自然拼读比美系的好的地方就是, 它非常快能上手,

因为它就四个因素,然后比如说常义的话,它对应的就比如说义义也读义,义 A 也读义。 它先让你把这个因素学会了,学会了以后,你再去想同一个因素可能对应的不同的字母规则。 它整个的逻辑是先学字母音,然后学完字母音以后再配上那个短的原音,就可以开始 CVC 的拼读,就是 Dog, Cat 这些东西。 CVC 是啥意思哦?

C 边是 consonant,是辅音,V 是 val,就是一个辅音,一个原因,最后一个辅音,就有大量的词是这样,所以这个阶段就有大量的解码术,而且就想好在这儿的时候就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成就感,觉得我可以读很多字了。

我能不能这么理解 你每个阶段它对应的那个解码书里的这些词 刚好是都是你学过的 不会出现超纲的词 对 这样一方面是能运用你刚学过的 比如说是原因还是辅源辅 或者是辅源辅辅 这些词都能运用进去 同时又不会出现说它 哎呀我这个词没有拼读出来 然后我就觉得不行了 我这没有用我这整不了

对,所以这就是解码书的必要性,也是为什么不能直接上分级阅读的原因,就是分级阅读里面还是有不少的高频词,比如说 the,a,然后 my,就这些,就你觉得很简单,但对小孩来说也属于第一次接触跟天书一样,那个句子里面加加三四个这种高频词的话。

他会有挫败感。 这个解码书, 像你说你用的是英国教育部的, 他这一套的教程吧, 那解码书是他对应的吗, 还是他推荐给你, 还是说我得自己去找? 就是,

市面上有卖很多解码书,甚至你可以比如说闲鱼,就可以买到一些电子版的,然后你自己打印就好了,因为它就真的是用的时间不长,就是这一个阶段。 感觉有点像那个练习试卷似的,试完这些然后做两张试卷。 我再接着说,就是 CBC 以后又是下一个台阶,就是 Magic E,这个阶段估计也要学个一周左右,还有就是福音字幕组合。

然后这个学完了以后,你就可以有 CVCC,CCVC,就是更复杂一点的拼读。 最后一个阶段基本就到了接了,就是长元音的字母组合。 这个是比较困难的,就应该是比前几个时间会停留得更久一些的。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高频词,高频词的学习,每系的话是 220, 然后音系的话是先学 100 个,然后再是 200 个,总共加起来大概是 300 个。

高频词就是我们在阅读中经常用到,但是它并不符合自然拼读,我们之前学过的自然拼读规则的这些词,对不对? 不完全符合,有的比如说像 them 这种,就其实你也可以拼,但是它希望你不要每次都拼,就是因为它在文本里面太大量的出现了,每次再拼一下的话,速度就会降慢,还有一种就是叫 tricky words,

就是他完全不符合死記來記住。 死記英背吧。 對。 所以像你說的經過前面幾個階段, 從原音到辭音到各種組合的學習, 然後再到最後高頻詞的補充, 那基本上這個小孩就可以開始拿到一個文本,

或者是一本书就可以开始进行基本的阅读了,对不对? 对,如果他前面都已经非常熟练掌握的话, 从我们家孩子实验看,就我们家蓝丝植物白眼的书非常多, 就我是横着买的嘛,因西美西的这种分级阅读都买了很多, 理论上他应该是都只能读了,只是时间有限, 可能每天只能读三四本, 但是我就打算给他就是通过大量的读来继续的巩固。

然后我觉得这样,他下一步就可以进到乔梁书和初章书的读学习了。 乔梁书和初章书是啥? 乔梁书的话就慢慢进行到你的图越来越小,到初章书就没什么图的阶段了,就是基本是读文字了。

我这里,我刚才在你介绍的过程中衍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就你整个讲了这个自然拼读,我觉得它是一个把文字,把书面的文字给它,就是解码的过程,就是比如说这个 dog 放在这儿,你是不认识它的,但是呢,你拼一下,然后这个 dog,然后拼完之后说,啊,这不是我之前认识的那个词吗,这是 dog,这是小狗啊。

但是我理解就是解码了之后, 它其实还有一个再编码的过程, 就是重新把它链接到它之前听过的那个口语词汇上, 那这个过程会慢吗? 就是这个小孩真的能就是一下子,

比如说从这个 dog,然后先拼出来就需要一定时间,对吧? 就是需要一个过程,那脑子要转一玩,然后再去连接,哦这是那个 dog,啊那个 dog 是狗的意思。 这个会不会就是也会有一个过程,它会不会也觉得会有点难度?

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你听说阶段要很扎实。 比如说你本来就是英语思维, 你不会再把 dog 翻译成狗,中文的狗。 然后第二个,你的自然拼图的练习要大量, 量够大以后,他这个语言通路, 他的思维通路时间会需要得越来越短, 他的流离度就会上升。

最重要的英语任务就是自然拼读。

嗯。

嗯,确实,我现在就在这个阶段我也再回去想吧,我就会觉得在听说阶段花的时间,花的买绘本的钱都没有白费吧。 对,还有第二点就是其实刚才我们之前讲脑科学什么的也讲过,就神经有通路嘛。

对,其实我之前的疑问就是,比如说像我女儿她在英语这个方面,她神经通路就没有打得那么通,所以我能想到就是她现在比如偶尔来做一些自然频度的训练,我觉得她是有一点困难的,因为她中间要经历更长的这个通路,而且这个通路好像没有那么通,所以她就会觉得好像有点困难,有点挫败感。

就是它要翻译成中文是不是? 对,它还是要翻译成中文。 我觉得它在脑子中还是要翻译成中文。 对,那确实会时间更长一些, 不过也许这样对它写会链路更加短一些。 很难说,这还是还回到了咱俩之前说的, 不能啥都要,可能你中文, 以中文做那个底子来思考, 可能就是英文会这样。 反过来你用英文做底子来思考, 好像很少有人能同时用中英文, 就都像母语一样去思考和写作。

对,有道理。 对,所以这就是我刚才就是想,我觉得我女儿她就是那个恋路挺长的。 我还有一个疑问啊,你刚才说的时候我都懵了,我就在想,我小时候是咋学的英语,我怎么读的英语开始?

拼音标吧 是音标 但是音标是帮助我就是读这个词的 那你就咱就跟着老师读 跟着词带读 是不是 就是靠模仿 背单词 是吗 对 背单词 所以咱们以前是那种就是 没有一套解码系统 我们是把整个直接把这个语言给它背下来了

对,我刚才就突然懵了,我想说妈,我是怎么会的读英语。 如果按照你说的这些,我现在应该自然病毒的很多规则我都不知道。

我觉得咱们很多会知道,就你学过音标的话,你会能联想起来。 就是你带一个词,你能联想起来,但是我当时并不是这么开始做英文阅读的。 对,反正对我来说,就是长元音对应的字母组合这个,我还系统地学了学,记了记。 就是你以前音标的话,可能这一部分是不完整的,会覆盖到一部分,但是不全。

对,那你觉得就比如说像我们直接去记单词这种方式是好方式吗? 会费时一些,我不知道你当时是怎么背单词的,其实你背单词的时候你不也是你自己说着这个词,然后你想大概是对应什么拼读规则,就我觉得我们那时候其实还是学了一些对应的拼读规则的,然后这样的话就可以帮助你背单词背得很快。 但是我们当时学拼读规则是为了把这个单词背下来,而不是为了解码。

对。 就并不是说我的听说能力已经很强了,然后我通过这个把他整明白了,然后我再去对应他的意思,不是这样的,就意思是给到你的,只是就是可能以前还会编一些,编成中文嘛,就是什么就类似的。

三颗油油的。 只是为了记住这个词,因为这个对我们来说,因为在没有足量听说的情况下,它太生疏了。 就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很难,所以只是为了把这个词记下来,并不是说我知道这个规则之后我能对应到,因为也没有什么听说的基础说实在的。

对,我确实你这样一说想起来就是当时不是课本上很多人会背出那个中文的,就是老师讲一遍,对,背一个中文词在那,然后你就大概能想得起来,就读什么。 对,不然就根本读不下来,哎哟妈,以前学的真是太难了,现在想想,现在想想,这太幸福了。 所以我这么一觉得,这么一说我觉得自然变动还是挺重要的,就让孩子还是绕过了很多我们以前学习英语的那个弯路吧。

对,我觉得是属于大基础还挺重要的一关。 那就接下来问到了,其实绝大部分妈妈是没有时间精力或者是有这个能力来给自己孩子规划自然拼读的,所以我知道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包括同事也是在选择一些自然拼读的班。 我为啥知道就是那种什么暑假什么全搞定啊,就是他们给我推荐的。

然后我就想说就是这些自然拼图的包是有必要报的吗 那如果要报的话它必须是线下的吗 以及就是我们如何来考察然后能选择一个适合孩子的这样一个包 嗯

因为我是没有报,我就纯就是幼儿园教的家我自己教。 然后我觉得如果家长英语好,然后有时间也有意愿琢磨的话,就可以自己教孩子。 因为确实互联网上能找到资料非常非常的多,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如果说想要省心一点的话,报班也可以啊。

线上线下还是看孩子的学习效率吧 关键是要看一下他的课程设置吧 因为刚才咱们也说了一下 分为英系和美系的自然拼读 然后比如说很火的那个牛津自然拼读世界 那就是一个美系的解析语音 它是要学百个的规则 确实时间是很长的 所以它的规则会扣得非常非常的细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的认知要求会更高一些

然后英系的话会更好上手一些, 更加适合就打过一点听说基础就马上开始学的这种孩子。 所以可以先看一看自己的孩子, 如果我觉得低龄的话,我还是推荐英系一些。 然后如果你是小学高年级了, 可能已经在学校也学过几年英文,认知程度更高, 然后你也想学得更加细致一些的话, 美系也可以,但整个周期会更长。

嗯。

你说学认识也对,因为就如果你把阅读分成说是认识和理解这两块的话,自然拼读解决的问题是认识。 但是不能帮你解决理解的问题。 理解的问题这就是需要妈妈就陪着读的时候,能够设置疑问句来确认。 其实和学自然拼读没关系,我不会自然拼读,我也可以帮助她理解。

如果你听说阶段你给他读绘本 那他听进去了 然后你问几个问题 他也理解了 这就是理解 对就其实他和自然拼图还是分开的 就所以你刚才说的是对 是在学习拼音的过程 那我们的拼音可简单老多了 一学期两学期就学完了

嗯。

嗯,对,他就是确实能把字,而且他认很多,回头有机会可以分享,你刚才说的时候我突然就想到了很多,我好像做对了的,我们在认字过程中的一些事,就比如说,我跟他读书的时候,比如认识这个字,他不认识嘛,他会问我说这个字是什么字,然后我不会只跟他讲这个字,就是有时候同音的字我也会跟他讲。

然后包括这个字组的一些词我也会给他讲,就反而有很多,我其实没有故意在用,但是其实有很多的方法,就是这就是为什么可能他们家长就问我为什么优如认识这么多字,而且能组这么多复杂的词,能和这个有关系。

这是妈妈排的启蒙,在线上和线下都买不到的。 然后说到拼音那块就是, 我家现在是跳过拼音在做阅读的嘛, 然后问题就是还是要考拼音的。

是不是他会觉得没什么用,所以你就没有动力去把它搞明白? 对,他觉得没用,比如说他们有那个就是,先课文嘛,然后课文上面有一些比较难的词,难的字,他会上一边拼音,那别的小朋友就会拼,那他就总拼总拼,他当然就觉得这个首先有用,再一个他更熟练,然后又基本是认识的,所以他从来没有用过拼音在拼。

但是呢,就是考试的时候就会有两个拼音拼出来的一组词,然后让你写,他就说,哎呀,这是啥呀? 然后那这个肯定就失分了。 所以我不知道后面还考不考。 对,又就跳过了初阶,直接进入了高阶。 其实拼音本来就是个工具嘛,你现在大人你也不会用嘛。

但是我还是觉得就是 插字典要用 对 所以还是得就是在幼小衔接的时候 就能把这个学了就学了 而且这么一想 中文的拼音真的很简单 就那么点字母 然后就那么点规则 大概你要是好好学 两三个月 三四个月就也练下来了

对,就有有说自然拼读学过以后再学拼音就会更加简单,因为大部分的像字母音什么的,pub 那些,就它只是加了 e 而已,这也可以共通的。 所以也有家长我看在网上说就是学了自然拼读之后和拼音会有点冲突,因为它的翻译还是不一样的嘛,包括规则会有点不一样,所以这个就需要把它隔开来学吗,还是咋的?

我是觉得有点会弄混,因为我们家孩子他早早字母音就早过关了,三岁半的时候就过关了,然后去年大概四岁半的时候,中午不睡觉,然后老师就可能随便教了他一点拼音嘛。 回来的时候比如说像那个字母 A 在语音频率一般是发 M,

然后他就会说啊,就是开始弄混了。 对,会有,但我觉得到现在掌握到这个程度, 比如说他已经基本上能自读了以后,应该就好多了。 我突然想到了,之前看过一篇 Science 上的一个文章,

论文吧,他就讲那个小孩的就是早期的信息输入的问题,他说你不用担心早期的一些信息过载,但是他没有举什么拼音什么这里,其实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

就是说你学了这个,然后你又学了那个,你可能两者有点相似,比如说方言和普通话吧,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然后说会不会就是影响他呀,我们要不要中间给他做一个人工的这个隔离呀,然后他的那个观点就是其实不需要,因为小孩的他的这个大脑的结构和大人是不一样的,就是可能在某一个阶段他会存在所谓的就是过载,

或者是这个叫什么混淆的问题,但是这个对他之后的神经通路的发展是非常好的。 就是在早期比如说接触过多种的不同语言,包括就可能同一语系里的不同语言的这个小孩, 那可能会存在一个这个周期会比较长,但是最后他的大脑的整个发育都是会比一般小孩要好的。

对,这也是我看到过这样的说法,就是说一开始有可能会混淆一些,但最后没事,他会自己理清楚的。 对对,这个可能是个小提醒吧。 然后刚才讲的就是抱包,那你觉得就是你自己记下来了,算是已经记出来了,你觉得家长自己自然品读这个路线是可行的吗?

我觉得可行吧,反正就是比较费妈一点,然后中间也会遇到一些过程,你可能会就家长亲自上手教,就是有这个问题,就是你会着急上火,你会焦虑啊,然后你中间他又反复有平台气的时候,你会觉得迷茫啊,就为什么他没有进步,是我犯法错了吗,会有自我怀疑,就这过程都会有吧。

但是反正从我家的个案来看说是可行的,需要妈妈就是自己是比较懂点英文,然后还有时间,有意愿,有毅力来坚持。 那你觉得,我觉得你之前说了一个就是想法,育儿的思路特别好,就是我在早期先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他比如说先把读写关过了,然后再做自然拼读。

然后之后就可以自己读了,我就可以基本上放手了。 你现在觉得这个图景是可以实现的吗? 我现在觉得离那个图景更近了一步吧。 然后对,这也是我的私心嘛, 我其实是希望他中英文都能尽快地到自主阅读的地方。

我为什么在笑?

因为首先我觉得这个路径非常好,就是包括这个没有问题,但我是觉得你比如说这孩子愿不愿意读书,比如我们前期解决他认字的问题,或者解决他自然拼读的问题,只是解决这个能力上的问题,但是并不是他的那个就是愿望。 但是你知道吗,我觉得就是他获得这个……

这你获得这个能力是很不容易的,中间可能是巨大量的阅读量给堆出来的,然后我就觉得在这样的沉浸式的体验中,他应该自然而然就喜得了对书的热爱吧。

你也会想要读书来获得一手的资料。

我就反而觉得是不是这种愿望是靠遗传来的, 简单一点,有的家就是比较爱学习。 对,我再补充一下,你刚才说自己嘛, 反正我觉得帮助最大的就是那个英国教育部的网站, 它不仅有那个大纲嘛,还有它有认证过的课程, 就在它的那个网站都可以查, 它是 2021 年官方测评过,有 45 家,比如国内很小,

就是我其实很想问问就是在

你们家自己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 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确实有很多困难,经常有到想放弃的时刻。 第一个就是高频词的学习吧。 高频词的学习当时,因为它很枯燥嘛, 确实也不是一个很有规则的事情。 所以我一开始是想减少这种枯燥感, 给他买了一套绝乐的书, 就说它是一本本小书, 然后每本书是一个高频词, 然后它组在不同的句子里面。

还有配上的话,然后你就通过读这个比如说八页九页的书,你就可以记牢这个高频词。 对,你还记过我吗? 对,结果就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就他就把它背下来了,但他其实换一本书就不认识了。

这可能是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吧 也有小孩觉得这是一个很轻松的学习高频词的方法 所以我们家最后来取的方式是四季硬背法 就是我买了不少高频词的闪卡 比如说五个一组摊在地上让他认 然后完了以后调换一下顺序 然后让他再认 就是通过这种四季硬背法给他记住的

所以还挺耐机的呀,你这么整他,他都没有反抗或者是不学了之类的。 结果中间也是很费马的,是有这个反复他不想干的时候,那可能就三天打鱼两天晒完吧。 但是这个也是在你们每天的半小时的英语学习中的,所以就时间并没有很长。

对,而且我觉得自己自然拼读很难的一点就是它的这个前面是真的很枯燥,而且甄访会来得比较晚,因为甄访会应该在你能够基本能读一本书的时候,你可能就虽然最简单那种,就是我的第一套自然拼读书叫 Bot Books,也很有名,学词拼解里头。 就在那之前,你可能都只是学规则,然后可能能拼个词这种,所以……

成就感不多,不大,所以就用了很多的物质奖励,什么小星星啊,换糖果呀,然后可以多看一集电视啊,就各种物质奖励吧,真拉硬拽到终于到了能自读的阶段。 很正常。 对,然后还有第二个问题就是,我觉得还是会经历平台期,就他有一段学得很快,然后突然就是,比如说,

高平慈那一段,你明明今天学会了,明天又忘了,就有一个遗忘曲线,还包括平台期,这个解决方案就是坚持,每天说好了 20 分钟就 20 分钟要干这个,如果状态不太好可以缩短,我有时候缩短比如说 5 分钟,那这事是要干的,还有一道问题就是他读完了以后不过脑子,就他整篇都读下来了。

但是你问他,就是你想核实他有没有理解吗? 在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他答不出来。 就是我说的那个给他解码了,但是你要再编码,这个中间还有一个过程。 对,就是理解。 这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可能就是他那天状态差,他本来就不想读,你非要他读,他就应付差事,这是一种可能。

这种我就一般就是说行 那今天就收工再说 然后第二种的话就是 也是很多人对于 赞病毒的这个批评嘛 说你只是教孩子学会了 就是你只会说而已 这个方法就是通过多的练习 然后让它解码的过程 更流畅了以后

对吧? 对。

嗯。

除了知识上的拓展之外,除了词句上的这些东西之外,就对文本本身的结构,我们俩也会去解构它。 然后他会觉得,其实这个还蛮有意思的,这是一种思维上,智力上的那种游戏,但是可能和家长的这个讲述方式是有关系的。

绝对,就怎么能不枯燥。 对,现在你比如说像一年级他们其实也会做一些文本结构上的练习, 那就非常简单,就是一个自然段, 主要让你理解什么是自然段, 就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 然后会分自然段里去问一些他的问题, 比如说这个四个段吧,讲了春夏秋冬, 然后最后他的问题就会说春天这个什么样, 夏天什么样,就让你很简单的去记忆说, 这是四个段,每一段里讲的是不同的事儿。

但是我俩可能还会把那个文本就是再深入一点的解读, 比如说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会换一下那个文本的这个结构, 把这一段如果放到前面它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然后他也会觉得就是挺有意思的。 对,他其实是包括我记得我当时考雅思的时候,

嗯。

对。

对,我其实是想,就是希望下一步是进行这个的,但我本来觉得这和孩子的认知水平是很相关的,然后我就本来还想是通过跟一套教材来实现这个目的。 个人觉得教材好像比较难实现这种,其实也不难,就是你们可能说,哎,那你,对,当然我,

读也解决了。

那现在的问题就是过了读的关之后后面怎么开启写作的教育。

有没有什么好的思路? 确实这个写作也是我现在觉得有点难题的, 就是因为其实就是根据那个教育部的那个大纲, 它其实写作引入的很早, 第三阶段,也就是小孩在最左右的时候, 它就已经开始写作了, 看图写标题, 哎呀,这太早了, 对,然后我就是包括我们幼儿园老师, 他是个苏格兰人, 就是他对我的反馈就是, 我们家孩子听说读都已经很可怜,

其实我没有做一个特别的练习。

然后我们再回到说,先从看图写标题开始,到四节就是要开始书写,学会书写句子了,而且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啊,然后字与字之间要隔啊,起头抬头啊,要写完整有意义的句子了。

这个我们目前其实也还没拿到。 他现在有会做叫 creative writing, 就是他会所有的这种发音规则, 比如说他玩做家家的时候, 他会写做标记, 然后你看他写的句子, 就是那些字全是缩在一起的, 他就完全没有基本的语法训练, 没有标点符号。

然后也没有段落 所以这方面就是这种基本的写作训练嘛 可能还是得再加强一下 因为到比如说他说的那个六节 有前醉后醉 后醉就会有 ED 还有那个 ING 嘛 就其实就涉及到时态了 所以我感觉如果要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的话 就先把地基打好 把拼读写作的基本的语法规则打基础了

我还没有做更深的研究, 不知道是不是通过跟一套教材, 是一个更系统的方式, 还是说做一些练习测试, 更系统的方式, 这个可以我们下一期的探讨题目。

我觉得这个听完你这个我就觉得完全不用了。 他们这个太早了,它毕竟是母语嘛。 如果我们在这个功利系统里读书的话,这个语言发展它也有过程嘛。 像你们这个听说读都已经打了这么好的基础了,这个写是自然而然的事儿。 而且就像你说和手部肌肉啊,和它的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现在那个悠悠她们一年级下学期了,都还写不了英语啊。

都还写不了啥呢,还是就是那种很简单的,就用教材,就很简单的那种教师里面有什么,顶多就写一个什么 blackboard,就写个这个词,就完事了。 什么完整的句子,什么标点符号,时态,这些就完全用不上。 对,我也是想着,因为家里藏书很多嘛,先通过大量的读,中文英文写作都一样嘛,你本来就需要大量的阅读来打底嘛,这也是对他以后能够写会很有帮助吧。

我之前是中文写作,小时候爱读书,但是我的写作能力,我是觉得和我这个福智心灵比较晚,就是成熟比较晚有关系,我写作能力之前一直不强。

比如小学是写作文嘛,春天来了,咱俩弟友小朋友写得很好,那这个对我来说就很难,我写不出来什么正经的东西。 就你不能写那种格式文。 也不是格式文,就是格式文里也可以有灵魂嘛,我写不出来好东西。 一直到初中的时候,我是就是能得,就突然之间,初二初三的时候,然后我是能得那种就是全市写作什么比赛的那种第几名的。

然后再到高中的时候就又有一个飞升,但这个我就觉得完全不是说我小学一年级我能写那些东西我就表示后面好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写作是一种,如果真正的写作,我们说真正的写作不包括什么说明文啊什么那种写作,它就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过程,包括有的人他可能就是适合写。

对,是的。

这方面肯定,所以它的发育就是肯定能做到的。 对,确实就是磨刀不误,很才工吧,大量阅读肯定是有用的。 对。 然后今天也聊了很多了,我最后可能还有一点点常见的误区提醒吧,通过我自己走的这条路。 一个是我觉得要避免过度的依赖规则,我们刚才也说了,

我刚听你说完之后,我都觉得这个班可以上,得我自己去上。

上完之后回来教他,确实啊,孩子哪有那么强的那种短时间的学习能力啊。 但是我是不准备去上的,我只是这么说一下。 第二个的话就是听力的输入,这个阶段就是应该继续地做,虽然时间会更紧一些,但是还是应该继续地做。 因为相当于是读是去追他的听力的水平嘛,你的听力水平总是要比读会更高个一到两阶的样子,所以要继续地拉高。

然后第三个的话就是也是我们家之前没有做到的,就同步的要加一些拼读 spelling 的练习吧。 我觉得这个听下来之后,真的是,包括是我这个,我觉得也是很多听众的这个英语学习的领路人,就听下来之后就是又清楚了一个阶段该如何升级打怪,虽然我现在离这个阶段还有点远。

这主要是废妈,我觉得主要在练习,我可能叭叭叭说一堆,但是我觉得就像你去看那个教育部的大纲,你觉得都看明白了,但是实践的过程中你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是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就是能看到比如说别人成功的这个激进是如何生理打怪这件事也很重要,但是更多的我觉得还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去实践和陪伴。

这期节目就是这样了,这里是慢慢下午茶。 陪你越来越不孤单。 Bye bye. 拜拜。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Le feu brûle le bout. C'est pour bien réchauffer nos corps. Pourquoi la mer se retire ? C'est pour qu'on lui dise encore. Pourquoi le soleil disparaît ? Pour l'autre partie du décor. C'est pour faire parler les curieux. Le loup mange l'agnon.

Because we have to feed ourselves. Why the hare and the turtle? Because nothing serves us to feed ourselves. Why do the angels have wings? To make us believe in Santa Claus. Why the devil? It's to make the curious 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