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63.父母越用力,孩子越无力?—远离无效家庭环境(短节目)

63.父母越用力,孩子越无力?—远离无效家庭环境(短节目)

2025/4/22
logo of podcast 西城海淀妈妈下午茶

西城海淀妈妈下午茶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这里是妈妈下午茶陪你遇儿路上不孤单我是西城二胎妈妈大花我是海天妈妈包包今天我们来聊一期短节目我们想来聊一个心理学上的应该算是概念吧叫做无效家庭环境

这是我们和那个朋友聊天然后发现的一个视频吧其实起因导火索是一个 B 站的视频我们俩看了以后都非常受触动觉得对我们养育过程中很有启发我们也后来又找了北大心理系的中杰教授的论文又继续看了一下所以也有很多的心得想跟大家分享

是的这个概念不是由我们中国的学者最先提出的但是是由北大心理与认知学院的钟杰副教授算是他引进到我们国内来的并且他们的团队呢围绕这个无效家庭环境的这个

概念做了很多的研究,而且是非常中国化的研究实验,包括他们推出了一个测量你是否生长于无效家庭环境的量表,所以它是算是做了一个系统的研究,然后我们觉得它整个的这个研究都非常的有启发,对我们养育孩子也好,对我们治愈自己也好,都很有用,所以我们今天就想来聊一聊,然后我们

我们因为看了一些材料,我们把这些东西整理出了几个问题,我们想以问题为线索,然后一个个来聊。我刚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之前听过别的家长跟我抱怨,就说,就是感觉越努力越教不好孩子。

或者是越紧绷越教不好孩子或者是做了越多感觉甚至有反作用然后我看了这个无效家庭环境之后我就发现这些家长说的其实是他的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在这样一种无效的家庭环境中就好像是你的硬件都非常的齐全就你的手机是最好的品牌然后最新的型号但是他根本就没有装手机卡

就他根本就没有那个信号他永远不在服务区那这个手机他是不可能好用的你无论如何都没有把你不能把你想要的信息传输到这个手机上嗯我觉得这个就是无效家庭环境特别好的一个例子吧嗯我觉得你这个比喻特别形象嗯然后首先我们来聊聊什么是无效家庭环境吧嗯

无效家庭环境简单来说它就是父母不能够确证孩子的情感确证在英文里它用的是 validate 那怎么来它是个心理学的专业词汇嘛什么叫确证孩子的情感呢就是说有一些父母他会忽视

有一些会否定有一些甚至会惩罚孩子或者是虽然没有惩罚但是他对孩子的情感过度的反应然后以至于呢孩子他就不能他以至于这个家长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有效的应对和抱持就

就让孩子处在一种不够安全的情感环境中我还特意去查了什么叫确证情感然后包括看了这些论文之后然后我总结出了几种就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无效家庭环境就是什么叫孩子的情感不能被 validate

那其实比如说忽视或者是否认这个是我们比较常用常见的情况也是我们能够有一个相对自觉的家长他能够提醒自己的情况比如说孩子说我现在很难过然后你就说你不难过这个可能现在大部分家长都知道了不要这么跟孩子说或者说孩子说已经在哭了然后你不理他这个可能很多家长现在也能做到说孩子哭了伤心了我要去回应他的情感

但是还有几种情况吧是没有那么容易被识别的比如说第一种就是我们可能会对孩子的情感的解读是不准确的就他可能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情感他是另外一种情感那他同样都表现为不开心沮丧但是我们可能大人如果不经过有效的沟通我们是没有能力去准确的识别他到底是处在哪种情绪之中的这是一种还有就是错误的归因

就是有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孩子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他不开心比如说有一天又有他放学回家他就很不开心后来我们就在就是复盘白天的课程的时候我就发现他那天有一个课程的一个算小考试吧一个练习得了一个不太好的成绩我就以为他是因为那个不开心

我就把这个事情归因为是因为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结果没想到我们晚上又在聊天的时候我才发现哦原来是因为他有一个钥匙链挂在包包上的钥匙链丢了这更符合一个七岁孩子的心理对但是他

因为那个钥匙链丢了而且当时我们买那个钥匙链的时候就是我就说你买这个东西你过两天就会扔掉他就说我不会扔掉我肯定会珍惜的所以他不敢跟我说对所以他这个不开心完全不是因为我想象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跟孩子沟通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错误的归因嗯

然后还有一点就是过度的家长会倾向于过度的简化问题因为我们还是会从成年人的角度来分析孩子所处的这个环境或者是情况然后可能这两年的教育的一个理念就是说你要鼓励孩子你要放手你要是什么事都让他去做但是呢这样就会存在一个问题一个是过度放手

就是说你动不动就说你可以的你可以的但是其实在孩子那里就是他并没有那么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你过度的放手或者是不停的鼓励只会让他觉得心理压力很大他就会最开始就会否认这件事或者是回避这件事说我不能做这件事我没办法做我没有这个能力他会去对抗你这种给他的那种过度放手所以这个我觉得其实是很值得警惕的

还有就是我们会在过度放手的时候过度的简化问题就我们会说这个东西很简单啊这个东西没什么的但是在孩子看来这个东西它就是有什么它就是很复杂它就是没有这个能力去应对然后你给他的不是说好我们一点一点来面对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

你是让他觉得你看我爸妈妈已经把这个东西打上标签了他很简单如果我做不好那就说明我有问题我不管是我的智力有问题还是我能力有问题孩子都是不愿意面对的所以反而会让孩子处在一种他认为不安全的环境中就他反而没有办法真的像你说的一样放手去做然后还有一种就是矛盾性沟通就是我们的原则是

不持久不一致的比如说今天他把这个水杯打翻了你很生气就你当时情绪不好你就很生气你就跟他吼了一顿第二天他把这个水杯打翻了你就没什么反应

他就会觉得这个家庭环境很不安全就是我不知道我做完了这件事之后会面临怎样的父母的反应所以这个对孩子的心理的成长也是不好的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角色道错角色道错我记得之前其实你聊过就是说有很多孩子很多家长吧会和孩子做朋友甚至有些家长可能他遇到一些困境的时候他会跟孩子寻求帮助那其实这个不仅

可能稍微的一些帮助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育但是如果你过度的依赖孩子然后产生了这个角色到错其实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有很不好的影响就应该有一个术语轻直化就是孩子变成了家长的父母

可能他的判断力他的经验他都不足以承担起说一家之主为这个家庭为这个成人来做决策和支持这样的重大的责任但是他不就被迫走上了这样的一个决策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并不健康嗯

刚才我们聊了什么是无效家庭环境,然后接下来我们想来聊聊就是钟杰教授他的团队提出的就是原来这个概念是根植于西方的,然后他把这个概念引入到中国并且围绕在中国的环境下做了很多这些实验和调研之后呢,发现有一种无效家庭环境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中国式的无效家庭环境,它有很多中国特色在里面。

然后他就讲到了就是这种环境呢可能不是像西方一样像我们刚才说的是比如说忽视啊或者是简单的否定孩子的情感就很多中国式的无效家庭环境呢它是关注孩子的

但是呢他只关注孩子的一个方面然后这个中杰教授的团队就把它命名为选择性关注就最常见的就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或者是关注孩子的成就那忽视的就是情绪啊人格呀还有社交嗯

就这一点我看论文的时候我要补充一下咱们做家长的可能刚才大花说的你会对照然后你会觉得我昨天和孩子的某次沟通中我这里是不是做错了我觉得也不需要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他这个说的是无效家庭环境应该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就长时间的高压力的

而且不是说你吼了一顿孩子就是坏的你就变成了无效家庭环境他无效不只是指坏而是他是一种审判式的就是你是高高在上的一种形式就是他觉得这个孩子的一切的情感和行为还是非法的就是我才是对的你是永远是错的可能这个是更重要一些嗯就他是审判式的嗯

他这里有一句话我特别想分享一下他说有效反应不要求温柔或积极不需要表达支持顺从赞同而是对儿童正当的感受和体验的合理化的接受和至少是承认并且表达合理化和接受儿童的体验和行为

这我觉得就是让我们做家长的压力可能会小一些其实大家对照一下就是说你要达到这种无效家庭环境的标准也是比较苛刻的

我觉得这么说的话就不可对这么说的话我们有效家庭环境就不苛刻了对就希望你猴急的没事对那其实我平时做的就是这个我不会过度跟他共情或者是你提出什么需求我就满足你或者是怎么怎么样或者是我觉得你这个我没有回应我就会怎么样从来不但是我不会说你任何事情是不合理的对

可能这件事情你做的没有达到我会说你这件事情做的没有达到我的标准或者没有达到我们之前商量好的这个标准或者是我觉得你这件事情做的不是太好你影响到了我或影响到了家里或影响到了弟弟会有这种或者是你今天这个东西没有做好是你之前付出的努力你有点白费了我以为你会做的更好但是我永远不会说你得了这个不及格他之前不是上学期得不及格吗

我就说你这不行了或者是你不合理对对他会问我说妈你也得过不及格吗我说好像没有但是我说得不及格是正常的合理的因为他这东西他这东西存在就说明有人要得不然就不会有不及格这个东西对就是合理但不赞同对就不一定要时时刻刻要捧着他哄着他对吧就说批评是可以的甚至有的时候你带点情绪也是可以的嗯

我觉得带情绪说实在的是一个常见事件对就是大家都是凡人你要放过自己对这个提醒特别好然后他还讲了说就是中国式的无效家庭环境有两个非常突出的主题第一个是行为控制就是很多中国父母他会用监视或者是体罚的方式来管理儿童的行为

就是说我要控制你做什么而且我会用一些让你很不舒适的方式比如说体罚

或者是很严厉的监视那孩子他敏感嘛他觉得我做了这个你就会怎么怎么样那我就干脆不做了但是其实这对他心里是一种挺严重的创伤第二点就是叫心理控制就其实你刚才分享里也提到了他就说有很多的中国父母他会通过收回爱引发内疚来干扰儿童的心理情感和行为这种

心理控制是相当的具有隐蔽性的但是它也同时非常的具有侵略性

嗯我觉得这个就其实很典型就比如说把嗯学习好不好和我爱不爱你相绑定对值不值得爱你值不值得我爱对就你你学习不好你就不值得爱了对就类似这种然后还有就是引发内疚嗯就是那也很常见的一些叙事啊我怎么怎么付出了多少多少就为了你然后你看你你考成这样或者什么什么的嗯

我觉得这我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做分离就课题分离就是我特别习惯于做这种分离我不知道为啥就我刚才说的很多幼的行为我不认同但是我不会从根本上否定这个不合理

对就是你把他这个行为做得不够好和他这个人不够好是分开的就是我批评的是你的行为但是你是作为我的女儿本身我是永远无条件地爱你的也不是我是把他的人和我的人分开然后

就是我会说你这个事情做了我不开心是因为如果是我我不会这么做就是我认为你没有达到我的标准或者是我想要的那个样子但是这是我的选择你做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尽力你做成这样了它肯定有它的合理性就是存在即合理我不能完全用我的标准去否认你你也不需要因为我有情绪就觉得你自己不够好因为我们俩本来是不一样的人

这个特别清晰是不是很冷酷没有我觉得那个悠悠会从小就懂得就是说边界感就是我哪怕和我妈之间也是有边界的这对她以后为人处事还是特别有帮助的而且她的价值体系啊是独立于我存在的对可能我觉得是因为我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某种程度上我父母对我的控制有点多虽然他们支持我但是他们也控制我

然后等我长大了之后我就会故意的把这个分开因为我不能确定我对孩子时刻都是支持的我肯定会有控制的成分我可能会有梳理的成分我可能会有情绪化的成分我就是这样就懂得了就是这个是你的人生你自己做的事不因为我批评了或者是我不高兴了是我难过了你就要觉得啊那我就不对了不是那是因为我自己的标准在这了嗯

然后接下来他对中国式的无效家庭环境有两个对父母啊都有一些警惕因为他研究了大量的案例发现就是父亲和母亲至少在中国的环境中对孩子的这个无效家庭环境施加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父亲有几个点特别值得警惕一个是忽视孩子的体验然后第二点就是否认孩子的体验

这个也是比如说有小男孩我就看过那种小男孩家长带着小男孩在那个游乐场里玩小男孩膝盖磕破了之后那小男孩就哭他爸爸说男生哭什么哭这好常见的说法这根本就不疼这叫什么男子汉之毒吗男子汉乞丐之毒有毒的男子乞丐对然后第三个问题就是父亲有些父亲会存在自己的情绪紊乱和情绪控制问题

对这就是代际创伤嘛这也是就是中介教授在开头会说的就是说这种家庭的这种主观的环境它是存在代际之间潜意识很容易就往下传的根本原因吧对然后这种情绪控制或者是情绪紊乱或者是情绪失控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表现为可能在中国的家庭环境下就表现为父亲的酗酒

对然后这个也是非常容易代际遗传的其实这种遗传不是基因上的那种基因病的遗传而是一种心理疾病的某种遗传因为你在这种环境下高压环境下长大其实你最后是心理会失衡然后你就很容易就陷入到你腹背的那个怪圈里

对就行为决定意识对然后最后最后其实我是觉得这个在父母中国的父母身上可能都会比较容易出现就是过分强调成就对可能母亲对这个过分强调成就是在孩子稍微小点的时候就是说你毕业给我考了多少分啊上什么学校啊父亲的过分强调成就就是那种你长大了考个工啊或者是每年年薪多少钱呀否则你就感觉过年不好意思回家啥的

还是很典型然后母亲的提醒就是心理控制就是她认为在中国的这个家庭环境中母亲对孩子的心理控制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收回爱啊引发内疚啊来干扰儿童的心理情感和行为是非常普遍存在的对还有一点我读论文的时候发现就还有一个叫过度保护这居然也是无效家庭环境的一种

那这个其实也是在母亲身上挺常见的容易有的就很难放手对这个很有用然后第三第三个我们想讨论的话题就是无效家庭环境它到底会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产生哪些影响

简单来说无效家庭环境会容易让孩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个是他容易产生抑郁感这个就是他没有达到不一定说是抑郁症但是他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就容易有抑郁感然后呢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内心是相对比较空洞的他没有一个内在的自主的目标他很多时候是父母给他什么目标他就觉得我要去做什么

第三个就是他感受不到努力带来的快乐这个就当时看视频的时候直接击中了我是吗对感受不到努力带来的快乐就是你这个目标一直是外在的嘛对所以第二点和第三点是相互联系的对

可能也是因为你的原认知就出了混乱和问题你对自我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就把外界的外在的要求直接内化成内在的标准了那这个会存在比如说你有一个目标你通过努力实现了这个目标然后你也不会觉得特别开心吗

开心可能就是很短的一段时间然后之后就又觉得意义感的散失又急急忙忙要去追下一个目标下一个别人给你定好的目标我觉得这个是不是其实就是心力不足感觉是有有

然后接下来他就讲了说刚才我说的几种其实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但是如果说呢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呢它就会出现病理性的问题病理性它一共是有两种倾向我是简单化的把它总结为一个是向外发泄一个是向内发泄向外发泄呢就会发展为边缘性人格障碍

就是这个人非常的容易冲动,然后他情绪非常的不稳定,然后他有时候会出现难以抑制的那种愤怒,那这样就导致他在亲密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会非常的困难。对。对,他很难建立或者是维持一份亲密关系。第二种病理性的倾向就是他会向内收缩,向内收缩最后就可能变成了这个抑郁症,或者是非常强烈的羞耻感。

对 就是把自己儿童时期受到的情感忽视变成转化成成年以后对自己的情感忽视

下面一个我们想讨论的话题就是无效家庭环境它是怎么影响到孩子的这个在钟杰老师的论文里他写的非常的有层次我们可以就是逐一的来看首先影响的是儿童的情绪发展因为就是情绪的认知和评估它是在学龄前迅速发展的

父母本身的情绪表达与识别能力和儿童的情绪认知和表达能力是正相关的相当于一开始父母就是你的 role model 你身边的榜样所以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忽视虐待

和其他无效反应会让儿童情绪正常反应倾向受阻无法习得规则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倾向于模仿父母病态的情绪表达形成就极端限制和极端放松之间摇摆不定的情绪表达风格

所以情绪功能良好的父母的话能够让个体从早年就形成良好的情绪功能有意无意培养出孩子良好的情绪管理策略和心理认警遭遇困境的时候个体压力负载被削弱的时候就能够孩子就能够积极应对这其实是情商的一部分就是你能识别情绪然后你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应对吧

我甚至还在这里面听出了逆上在我们困境的时候我们的那个态度对然后第二个呢就是说家庭的无效环境会和自我的发展影响自我的发展因为它会让孩子不认同自己的体验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意向自我概念受损

个体被父母忽视否定会显著降低个体的自尊使个体自尊过分依赖他人的评价所以你就无法忍受自尊的正常波动就是你没有形成一个正确自我评价

你完全是其他人对你评价的投射这就和 Jill 说的一样父母和孩子的这个关系是孩子未来一生关系的一个锚如果它是一个理想型的那它以后未来的所有的关系低于这个品质的关系它就会抛弃不要它就可以形成很健康的自我认同并且以此为基础发展和别人的关系刚才这有一个点打动到我就是

我之前就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人和人在处理

怎么说呢在结束一段关系的时候是之前说见人品嘛但是我觉得是非常是见你的心理健康状态的有的人就是他会之前会很比如说有的人会很沉默然后到最后他会爆发出来这个是一种不健康的那还有更不健康的就是他之前就会私来私去然后结束了关系之后两个人还会就是就骂来骂去就是不能归于平静

还有一种不健康的就是是没有交代就消失对就是逃避性对就甚至没有那个爆发对然后我就是现在你人生中会面临越来越多次的所谓告别吗或有的人的消失吗或者可能大部分时候不是我自己是看我身边的朋友然后我就发现有的人真的好牛啊就是

他之前都是在努力的在使这段情感使这个关系在流动然后他发现这个不行的时候他就会默默的抽走就也没有什么那个私的部分然后也没有抽走之后的那个波澜就是我还是很好的一个我只是这段关系他这段关系曾经的美好也是曾经的美好是我的一部分但是他就是结束了他现在和现在的我是不相匹配的

我觉得这个就很好就说明他自我很健康但如果人人都这样的话那些言情小说都卖不出去了对第三个呢就是说家庭的无效环境是和依恋的发展很相关就是婴儿是通过与母亲的互动来形成自我与客体的认识通过内化客体的关系来发展人际关系的

如果孩子和照料者之间的关系质量比较低,比如说缺乏信任,缺乏沟通,很疏离的话,这些特征会使孩子形成有问题的依恋关系,就咱们以前说的逃避性依恋,矛盾性依恋,还有未分化的依恋,这可能对孩子成年以后自己的亲密关系也会形成很大的障碍。

第四个就是对人格发展就是更高的维度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就是说父母的人格特质对儿童的人格特质的独立有很重要的作用然后他觉得最好的是权威性的教养方式宽松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关心鼓励自主会促进孩子正常健康的发展高自尊独立适应性良好交好的心理弹性

这些人格特点而且就是家庭环境对人格的影响越在早期就影响越大而且有待即传承的倾向反正我当时看这段的时候我首先是得承认就是无教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我当时就是这种我命也我不由天的人你就会想说那你不就是会不会陷入这几年我觉得

可能不能算心理学吧就是可能网络上有一个在我看来是个怪圈就是啥事都赖原生家庭原生家庭论对我就觉得那你是不是那意思就是说我这个什么不好都是因为我是生活在无效家庭环境中的或者是因为我生活在无效家庭环境中我就一定要一定会出现这些问题然后我后来在中杰教授的采访中也找到了答案他就说

生物因素和家庭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它这个所谓的生物因素就是你个人的秉父,你先天的性格,包括你大脑的情绪控制部分的这个发育和家庭环境是都有影响的对一个人,并不能说环境因素决定人一定会出现障碍。

对就这个其实很多现在网上的大 V 啊或者说心理学的另外的流派啊都会有说你是很不幸你出生在很糟糕的原生家庭但是你永远可以承认以后有自我觉察然后能自己做自己的父母把自己

重新养育一遍我前段时间看那个纳瓦尔在他的最新的一期播客节目里也有说他也是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他说我的处理方式就是 drop it 把它切割掉这可能是一个强者的处理方式他的方式就是我不处理然后我从现在出发这就你说的和个人的气质屏覆很有关系

对 而且我就觉得大家也不要对号入座就是我身边有很多他的家庭环境其实并不是特别好然后他长大之后说实在的很多时候就重新养育自我自己是一个很好听的一个叙事但是很多人其实也不需要这个他长大的时候就是好好的就是很乐观的就是很正常的当然谁都有心里有问题的一部分但是我觉得他那个部分并没有比正常人多

对所以这种事情也并不算是特别少见的对我觉得就我们可以分两部分说如果是就说成年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创伤对就说你是永远有可以发挥你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我们作为父母来说那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尽量的避免给孩子引造这种无效的家庭环境嗯

然后接下来就是想进入到怎么办的阶段,就是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方法能避免我们把自己的家庭整成了无效家庭环境,然后做到一个能接住孩子的好父母。

因为今天时间有限啊然后我自己整理了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一句话我这个应该是从看见孩子那本书里学到的就是你和孩子对话的时候尤其是你们谈到比如说情绪啊情感的时候的一个句型就是我看到后面接的是事实

然后是你好像后面接的是情绪就是这段是我们因为一个事实要在验证孩子的情绪因为我们说要 validate 我们要确证嘛但是我也说了有很多偏差的地方你可能会错误的归因你可能甚至会错误的识别你可能会就是过于的自我那这个时候你就要去跟孩子确认就是我认为你是有这样的情绪不知道是不是接下来就是你是不是需要

后面就接孩子的需要就是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不管是安慰也好只是我知道了也好还是你需要一些事实层面的帮助来解决这个问题让你觉得更好一点也好还是你需要一个情绪上的比如说拥抱也好亲吻也好

还是你就是想抱着我哭一场也好这些都可以对我觉得你说的特别好就是看见孩子看见孩子说的特别好对对对之后我们也打算共读这本书对就是它里面有非常多的有更多的启发我们的点然后我也特别认同我觉得可能最重要的根本就是你不把自己当成上帝吧你不觉得我是可以主宰这个小生命的全知全能的这种状态吧

有一些敬畏心和分寸心然后第二个方法就是一段时间这个是悠悠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们开始慢慢做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每天大概会有 15 分钟的亲子交流时间就是除了课程除了任何具体的事情之外然后我就会聊聊说今天有什么事是让你觉得开心的呀

他就一般会分享很多然后我说那有什么事让你觉得不开心的呀受委屈的呀他也会分享一些以前基本就是分享他不睡老师就是会不开心或者是同学就跟他起了冲突我说为什么起冲突因为我只是抠了他脚而已就是

类似吧,现在学校可能就事情会更多,就上了小学的时候他心思也会更多,所以现在我就又发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什么事情是你不想说,或者是不好意思说,但是你觉得其实你想让爸爸妈妈知道的。

哦这个问题好这个蛮好的吧对哎真的有用他就是嗯他就其实他小孩的那个心门很好推开的对而且就一定要小的时候植入对他可能会觉得有有一点点不好意思了他现在会有一些羞耻心啊小秘密啊但是你一旦说了这个话嗯他就慢慢的就会打开自己的心扉就会继续说下去嗯

嗯然后还有就是有变换几个句式吧就是有什么特别想和我分享的事情就不管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然后还要问一下就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事情嗯

我觉得特别适合又有就他表达能力又特别强不知道能不能就有些男孩子可能会有几个词来打发了所有这些问题对这个其实和孩子有关系但是也有听众之前在下面问我说真的适合一个就确实是这个就是我们但我觉得每个家就是你通过对自己的孩子你可以去变换这个句式然后我这几天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还加了一个问题就是

他们班主任叫牛老师然后我就说你有没有特别想让牛老师知道的事情你有没有特别需要牛老师帮助的事情还蛮有用的哦真的对有些事情他不好意思直接去跟老师说然后上周他跟我们提了一个需求之后就是有人偷他东西拿他东西吧然后我就让爸爸放学之后带着他一起去找了牛老师而且他那个时候还他说他不好意思说然后就爷爷和他和爸爸一起去接他

然后爷爷把他带到公园里去玩爸爸自己去找牛老师跟牛老师说这件事情再把牛老师对这个事情的反馈告诉给他我觉得对他来说是解决了一个天大的事而且一定要从小就有这样的畅通的沟通对就有这个就积累情感的很好的方式对的然后最后一个话题我们就想聊聊就是

如果说我们不是特别幸运我们是在一个无效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并且我们现在已经成人了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寻求哪些帮助

对我记得是这个是看了一个视频采访嘛然后钟杰教授我觉得那段还挺感人的他就说哎呀你问我这个问题挺好的但是也挺难回答的因为人在成人了之后他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而且一旦他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之后这个问题也不是那么的容易解决尤其是已经上升到病理性的这个阶段

然后他就说对成年人来说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者是健康照顾但是呢你不要去过度追求诊断性的治愈就比如说我有些焦虑然后已经去医院诊断成了不是我自己啊我就是说这个人已经诊断成了比如焦虑症那你可能不需要一定要寻求另一个诊断说我通过吃药啊或怎么怎么样这焦虑症治好了

可能不需要寻求这样的诊断而是带病生存我理解就是就提升你生活的幸福感就谁心里都有病但是这个病可以不影响我们快乐的生活对对不对这个挺好的然后他提出了就是他一共是两种方案嘛一种是健康照顾一个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问题就是首先是在国内这个寻求的渠道不是那么的多对然后再一个就是费用会比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担的

所以呢他就提了两点健康照顾的意见第一个就是你可以去寻求稳定的亲密关系找到能接纳分享自己情感的人

其实我现在的感受就是说你去找心理咨询其实也是一个你希望就你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你在人生经历中你没有遇到一段好的关系就像之友说的你没有一个好的对标所以你要和咨询师之间建立一个这么健康的关系其实这可能是心理咨询最大的意义如果你已经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比如说亲密关系男女朋友或者是朋友这个

导师就已经能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关系的话就可能你就治愈了你已经不需要心理治疗了我觉得咱俩这个有点先鸡还是先蛋的问题但是其实你这个提醒特别好就是我们一这么说吧可能别人就会说那是因为你心理健康你朋友多所以

你能够在这个关系中得到疗愈确实是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有几段让你觉得非常舒服非常安心甚至能够得到疗愈的关系的然后我就想说即使像我这么异的人我有那么多朋友你有的时候觉得没有人分享也是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呢在心理学上他就是会觉得

关系是最能治愈人的对至于要在关系中进行所以你找一个专业的好的心理咨询师和你建立一段很好的资访关系也是疗愈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对嗯就大家不要给自己捆绑就是我要我要漂亮我要瘦然后要白现在还要有好朋友不一定的嗯没有朋友也可以好好生活

然后第二点就是这个其实是挺流行的一个叙事吧就是接受平凡的自己就是废茶也有生存权利对中杰教授讲那一段说还挺感人的对就不一定要闪闪发光对就这个就破解了就是说那个无效家庭关系里面一个过度追求成就对就说我不需要成就我存在就是合理的

就是哪怕你是个 loser 你也有活在这个世上就是好好活着幸福活着的权利对就是我选择现在我觉得很多小孩已经有这个觉悟了是吧对我女儿

就你不要你 PUA 不了一点那说明心里很健康啊这个 20 后对所以我但是对我们 80 后来说有时候还是经常有心理负担对你看现在为啥不敢回去过年是因为你觉得我一定要怎么怎么样我才能对得起我父母

才能说得出口其实不需要就你只要健康的活着你就很好了嗯然后刚才就讲到就是关于寻求这个比如找咨询师吧那个其实是寻求是寻求心理治疗那一个是最主要还是成本问题然后还有就是中间教授讲到了就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时候还是要一定要寻求心理治疗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启动嗯

这是最关键的一个点因为在无效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如果你已经觉得你自己心里有一些问题那就会存在我刚才说的就没有动力你没有内在的目标然后你会觉得很抑郁那你改变自己这件事本身就你开始改变自己这件事本身都有点难所以如果你能寻求一些专业的帮助那其实是帮助你就推你一把让你开始慢慢的能走到正轨上我们

今天这个节目就是聊了一位朋友跟我们的介绍吧然后知道了无效家庭环境这个概念我觉得这个名字就这个词本身就很吸引人对然后我就觉得深入研究下去之后我们也讲了我们研究下来的整个的逻辑框架吧就是方方面面既对养育孩子有提醒然后对我们自己如何疗愈自己也非常的有帮助

因为这个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就心理学上的概念所以我们俩如果在刚才的谈论过程中有什么不专业的部分也非常欢迎懂得的小伙伴然后帮我们指出来是的那这期节目就是这样了这里是妈妈下午茶陪你越路上不孤单拜拜拜拜

how can i love when i'm afraid to fallbut watching you stand out of my towelsuddenly goes away somehowone step goes through

i have died everyday waiting for youdarling don't be afraidi have loved you for a thousand yearsi love you for a thousand morestand stillbeauty and yesi will be bravenever let anything take

i have loved you for a thousand years

i love you for a thousandmore each time i will find youtime has brought your heart to mei have loved you for a thousand yearsi love you for a thous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