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第六十三集 │ 山海圳【中】

第六十三集 │ 山海圳【中】

2022/4/3
logo of podcast 來爬山

來爬山

Shownotes Transcript

《來爬山》這集介紹, 台灣第一條以「綠道」為名的長距離步道,––山海圳。 「山海圳國家綠道」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國家公園出發,沿嘉南大圳上溯到烏山頭水庫,經東西口健行路線翻越烏山嶺到曾文水庫,沿曾文溪經阿里山抵達玉山,全長177公里,海拔爬升3952公尺。這條步道2019年正式完工,想必已有聽眾朋友親自感受過––健行、騎車或跑步種種方式。

山海圳國家綠道的概念和行動,始於2007年。彼時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發起「愛鄉護水—嘉南大圳溯源活動」,提出「有歷史、有古蹟、有風景、有生態」的綠道,以徒步方式溯源步行、認識鄉土。此活動得到台南市政府的支持, 2016年「台南山海圳綠道」,––人行道及自行車道,––安南區台江國家公園到官田區烏山頭水庫,全長45公里整建完成。2017年延伸至鄒族原鄉及玉山。

2018年,中央政府擬定「建構國家級綠道網絡綱要計畫」,正式將「山海圳國家級綠道」列為國家級綠道的優先推動計畫之一。

什麼是「綠道」? 山海圳發起單位之一,「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的定義 : 綠道(greenway)是指沿著交通動線與河流、湖濱、海岸、山脊線的天然或人為廊道,滿足人的多功能休憩用途,也將廊道空間和生態網絡的連結思考,讓綠道成為人通往自然的通道,也能將生物多樣性帶回人的生活空間。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形容:「如果台灣是一片葉子,中央山脈便是葉片的主脈,綠道連結了錯綜複雜、相互連結的藍綠帶,則是葉緣和微細葉脈。」

林務局初步把山海圳規劃成四個主題:

  1. 從「內海之路」起始
  2. 一路通往「水圳之路」 3.「原鄉之路」
  3. 最後抵達玉山登山口的「聖山之路」。 沿途有步道、自行車道、堤岸道路、水圳、農路、公路,可搭乘竹排或渡輪、社區接駁,或是騎乘單車與徒步健行。

秀真在「山海圳」尚未連成一氣時,已分段走過全程。我「從寬認定」自己走過的,搭船和走山路,大約十分之一,17公里。我非常嚮往那種,攀登難度不高,沿途景致豐富的長程縱走。

查資料,「山海圳」標舉四大價值,

  1. 濃縮台灣歷史文化,從史前、荷據、鄭氏與日治時期至今日。
  2. 展現水利工程的成就,嘉南大圳建造後,嘉南平原得化為富饒之地,
  3. 串聯台灣自然環境,有海、平原、丘陵、高山,地貌變化大,生態資源豐富,
  4. 蘊藏族群文化,原住民族與漢人等不同族群在此匯聚。 「台南山海圳綠道」發起人吳茂成說,許多4、5年級生年輕時,都走過翻越烏山嶺的「東西口健行」。被遺忘多年的越嶺路,持續逐段修復中。如今,造訪特富野和達邦這兩個鄒族大社,仍可看到以藤木棚架和茅草搭建屋頂的Kuba(男子集會所)。

登山小百科 : 雨具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

主持人:江秀真&胡慧玲 主題:山海圳

【上】山海圳步道為台灣第一條綠道,經歷多重的歷史時代,除了步道的基本資料外,慧玲也分享更多關於她跟山海圳有關的事情 【中】秀真介紹烏山嶺東西口步道的基本資料和由來,以及烏山頭水庫在台灣歷史上的意義,也分享一種與眾不同的環島方法 【下】秀真介紹'在山海圳步道附近可見的特殊植物種,登山小百科則先大略說明登山必備的雨具的作用和款式

本集播出日期:2022.04.03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utaineering

--

#綠道 #山海圳 #嘉南大圳 #烏山頭水庫 #雨衣 #來爬山

--

來爬山 準時放送!

08:00 中部-大千電台 FM99.1

16:00 北部-寶島新聲 FM98.5

--

錯過不擔心,podcast讓你隨選重聽!

sound on:https://sndn.link/lai-peh-suann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7w0R3E5AfbzXbl9CVA7DJt firsot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p9kt0anhd0870iy5pohqg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542008062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