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第十九集 │ 登山新手懶人包大放送 【中】

第十九集 │ 登山新手懶人包大放送 【中】

2021/3/14
logo of podcast 來爬山

來爬山

Shownotes Transcript

前18集「來爬山」節目 邀請很多山友同好來分享經驗 還有登山傳奇前輩的自傳書

這星期的「來爬山」 要提供新手懶人包 讓想嘗試登山的初學者 有明確的概念和資訊可以遵循

懶人包入門款: 1.收集資料(找到自家旁的一座山)北、中、南……3公里內的行程(難度低的) 2.訓練體能項目(肺活量、肌耐力、負重能力) 3.裝備檢查(基本配備必要攜帶)

其次是裝備的困擾,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裝備及順序: 1.年輕時,沒錢,沒知識。最基本的裝備是什麼? 2.中老年時,比較有一點點錢,沒知識。很容易走上軍備競賽的心理,亂買––別人有,我不能沒有。如何 不亂買?

最後來分享慧玲的爬山史: 有兩次開機, 1.第一次三十幾歲,人生到谷底。其實人生谷底很多,那是其中一次嚴重的。以前工作的雜誌社關門,總編輯過世,我奄奄一息。現在回想,說不定有憂鬱症。我甚至對社會懷有恨意。老同事看不下去,邀我爬山。一直邀一直邀,我敷衍了事,去爬一次,爬到哭。後來跟著一起兩三年。常去象山練體力。

2.第二次五十幾歲,先生病後復健,另一友人帶去爬中埔山。中埔山變成我們的後花園。和象山一樣,都是捷運三站可到,山徑多,可長可短。一個多小時可,兩個小時,四個小時,甚至七八個小時都可以。

以上兩次開機,嗯,對我而言, 可以稱之為「消極性爬山,療癒性爬山」, 認識秀真後,就是「積極性爬山,炫耀性爬山」, 因為滿足虛榮心,竟然海外攀登,爬到日本和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可以很臭屁,讓人對我另眼相看。山友很精彩,走進另一個七彩繽紛的同溫層。年齡職業興趣跨距很大。越來越虛榮,感謝秀真圓夢。還要挑戰海拔五千,近距離欣賞聖母峰。

事隔二十年,山友的同溫層都不一樣。 如果沒有爬山,幾乎不可能認識士農工商。

--

主持人:江秀真&胡慧玲 來賓: 主題:登山新手懶人包

【上】初學者要先收集資料、訓練體能和檢查裝備,在銀彈不足時哪些裝備最不可或缺? 【中】當足以負擔登山專業裝備的價格時,又有哪些裝備是真正需要,可以派上用場的? 【下】慧玲分享開始爬山的原因和好處

--

本集播出日期:2021.03.14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utaineering

--

#懶人包 #體能訓練 #雨具 #登山鞋 #保暖 #來爬山

--

來爬山 準時放送!

08:00 中部-大千電台 FM99.1

16:00 北部-寶島新聲 FM98.5

--

錯過不擔心,podcast讓你隨選重聽!

sound on:https://sndn.link/lai-peh-suann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7w0R3E5AfbzXbl9CVA7DJt firsot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itp9kt0anhd0870iy5pohqg apple podcast: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542008062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