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爬山》新單元, 介紹林務局的自然步道。
2016年起,林務局回應民間「千里步道」社會運動的訴求,把登山健行步道擴大為全國步道系統。結合 : 生活圈、連結動線、轉運站、接近道路及步道本體,以這五大向度,來整建軟硬體及遊程規劃。
目前林務局逐步規畫國家步道系統及區域步道系統,並整建能高越嶺道、浸水營古道、北大武山步道、嘉明湖國家步道等約154條步道,相信很多聽眾朋友都已經走過。
起心動念的聽眾朋友,可以查詢林務局「台灣山林悠遊網」(目前有131條步道)來準備,參考難度分級,確認步道路況、管制情形、衡量自身體能狀況、妥善規劃行程,攜帶足夠裝備、糧食,並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通訊裝備,如:衛星電話、手機、無線電或有衛星定位功能之裝備如:個人定位追蹤器(PLB)等,搭配足夠使用之電池,以保障通訊暢通。
這集介紹牡丹石門山步道。
來到南國。熱帶的地形地貌和動植物,對久居台北的我,有奇魅的吸引力。尤其經過秀真(她讀過森林系)解說,我覺得恆春半島已經對我發出強烈的召喚。
這集節目,密集出現「高士佛」和「斯文豪氏」兩個名詞。
首先是「斯文豪氏攀蜥」。我們曾在「環台北天際線步道」時,講到基隆紅淡山,提到「森氏紅淡比」,森氏,指的是「森丑之助」,日治初期著名的人類學家。森氏杜鵑也是因他命名。斯文豪氏和森氏,都是常見的台灣動植物的「菜市場名」。三十年前我開始爬山時,某次,隊長叫我側耳聽咯咯咯的聲音,說那是「斯文豪氏赤蛙」––我與斯文豪氏初相遇。
斯文豪,Robert Swinhoe,是英國第一位派駐台灣的外交官,他的斜槓是博物學。1860年代駐在台灣,前後約四年,他採集和觀察台灣物種,成就卓著。由他命名,或因他有系統採集而發表的物種名錄,鳥類200多種,哺乳類40多種,植物246種,陸生蝸牛和淡水貝類200多種,昆種400多種,也有兩棲爬蟲、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簡直不可思議。台博館和科博館曾共同主辦「以斯文豪為名––19世紀台灣紀行特展」,紀念他對台灣物種研究的貢獻。
至於,什麼是高士佛? 「自己漏氣求進步」,老實說,我也是這集才知道。
屏東有高士佛山、高士佛步道,以前有林業試驗所高士佛試驗地,日本早田文藏博士在此採集植物,並以高士佛命名,包括高士佛赤楠、高士佛紫金牛、高士佛澤蘭、高士佛羊耳蘭、高士佛風鈴蘭…等。
高士佛步道位於牡丹鄉牡丹水庫附近,林務局修建的登山步道,高士佛山與老佛山,因同位於恆春半島上,山名皆有「佛」字,故岳界稱為「恆春二佛」……
〈登山小百科 〉裝備3––衣褲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
主持人:江秀真&胡慧玲 主題:林務局自然步道之牡丹石門山
【上】高士佛山步道的命名由來及歷史背景 【中】大略說明英國博物學家-斯文豪氏對台灣的動植物學的貢獻,並介紹高士佛步道的動植物特色,以及 高氏神社的背景由來 【下】介紹石門山步道的基本地理資訊,附近還有四重溪溫泉。秀珍也提醒登山時要慢行,並接著談登山的衣服穿著,還有添加衣服的時機點
--
本集播出日期:2022.01.30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outaineering
--
#林務局自然步道 #屏東牡丹 #石門山 #高士佛 #斯文豪氏 #來爬山
--
來爬山 準時放送!
08:00 中部-大千電台 FM99.1
16:00 北部-寶島新聲 FM98.5
--
錯過不擔心,podcast讓你隨選重聽!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