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176 │ 專訪黃振龍(泰山)老師談溯溪運動 II 江秀真&陳慧諼 ft.黃振龍(泰山)

EP.176 │ 專訪黃振龍(泰山)老師談溯溪運動 II 江秀真&陳慧諼 ft.黃振龍(泰山)

2024/10/4
logo of podcast 來爬山

來爬山

Shownotes Transcript

《跑步不要聽》Apple Podcast 台灣排行榜 跑步分類長期第一名主持人:體育主播「魁哥」田鴻魁 + 六大馬六星跑者「象總」

跑步不難,難的是穿上跑鞋離開家門的那一刻。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要開始才能變得厲害。

讓《跑步不要聽》陪你一起訓練、一起獨推、一起歡樂、一起感動!

https://fstry.pse.is/6r8uvm)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這週節目由泰山老師繼續來講述,溯溪的食衣住行各要項,並推薦太魯閣山域的數條溪谷,也分享溯溪與溪降活動的差異。重點很多很詳實,也可以與登山活動有所對照。 台灣的溪流也可比照山岳,分為郊溪、中級山溪與高山溪,高山溪溯源最後的目的地為登頂。高山溪也有入門溪,水位也通常未過膝。走天然的溪谷谷線登高山百岳,相較人為開拓的百岳山徑,更原始具探勘性,不同時間去探訪會有不同的收穫。 溯溪並非一直在水裡活動,有時也必需高繞山徑與叢穿密林,除了技術安全需求高,行進的時間管控很重要。因溪谷低溫濕度高,打包防水是基本功,碳火使用的機率也高。溯溪更強調團隊合作,出隊人數則依隊員狀況與能力採比例原則。懂得使用高音哨、手語及地形圖,才能在溪谷裡彼此溝通。 老師最後也分享長年親溪的好處,判斷力變好、第六感變強,對於山域搜救更有冥冥中的助益。如何開啟自己的溯行,循序漸近有好夥伴同行很重要。 詳細內容,請收聽《來爬山》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w4248xv113d01wg7s4h2xn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