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76.十万亿来了,中国还会日本化吗?(真实的日本失去三十年经济史)

76.十万亿来了,中国还会日本化吗?(真实的日本失去三十年经济史)

2024/11/18
logo of podcast 外部性

外部性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铁
Topics
李铁:我认为,中国近期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旨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虽然规模巨大,但更重要的是财政部首次披露的14.3万亿地方隐性债务数据,这比之前普遍认为的50-60万亿要低得多。我个人认为,这个数字有一定合理性,因为之前的估算方法高估了真正有偿债压力的债务。通过与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的比较,我认为中国大概率不会重蹈覆辙。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由多个短周期构成。前十年,大部分人并不认为日本会陷入长期衰退。1991年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逆周期调控,并在1994-1996年实现了经济复苏。然而,未能及时解决银行不良债权问题(‘长青化’),以及1997年发生的财政紧缩、亚洲金融危机、金融机构倒闭和日本央行奉行鹰派政策等事件,共同导致日本经济再次陷入更严重的衰退,并最终演变为长期衰退。 日本央行在1997年获得独立地位后,其政策目标是促进价格稳定,这在当时面临通缩的情况下是错误的。日本央行对外部压力反应迟缓,甚至出现‘独立性陷阱’,错失了采取更积极货币政策的机会。2000年后,政府转向财政紧缩政策,与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缺乏协调,加剧了经济衰退。 从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的经验教训来看,中国应该吸取以下几点:首先,要及时解决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其次,财政刺激政策的规模要足够大,并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第三,要避免央行过度独立,导致政策与经济实际脱节;第四,在经济复苏时期,不要过早退出宽松政策;第五,要认识到通缩的危害性,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我认为,中国当前的政策空间比日本和美国都要大,政策实施的条件也更好。但我们也需要关注中国对政策的心理依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我们需要观察中国政策在经济好转后的定力,以及能否承受一定程度的通胀。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中国的地方隐性债务规模是多少?为什么财政部长披露的14.3万亿与市场预期的50-60万亿差距如此大?

财政部长首次披露中国地方隐性债务规模为14.3万亿,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0-60万亿。差距主要源于市场统计方法的问题:市场通常将城投平台的有息负债全部计入隐性债务,但实际上许多城投平台有创收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现金流偿还债务,不应全部视为隐性债务。此外,部分城投平台从事类金融业务,形成的有息负债也不应计入隐性债务。

日本的财政投融资计划(FILP)如何运作?为什么它不计入日本政府负债?

日本的财政投融资计划(FILP)通过邮政储蓄银行吸收民众存款,并将资金存入信托基金局,再由信托基金局贷款给政府下属机构,用于有盈利能力的公共基建项目。FILP不计入日本政府负债,因为这些项目本身有创收能力,能够通过自身现金流偿还债务,无需依赖税收。这种资本预算的思路将政府债务中需要税收偿还的部分与自偿性债务区分开来。

日本在1997年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导致其经济从短期衰退转为长期衰退?

1997年日本经历了四件重大事件:1)财政紧缩政策,包括提高消费税和削减财政赤字;2)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日本出口大幅下滑;3)国内金融机构倒闭,暴露了长期隐藏的银行坏账问题;4)日本央行获得法律独立地位,并任命鹰派行长,导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协调。这些事件叠加,使日本经济从短期衰退转为长期衰退。

日本央行在1997年后的独立性陷阱是什么?它对日本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日本央行在1997年获得法律独立后,为了彰显独立性,采取了与外界预期相反的紧缩政策,甚至在通缩严重的情况下仍坚持防通胀目标。这种独立性陷阱导致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协调,未能及时采取足够的宽松措施,加剧了经济衰退。直到2001年,日本央行才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但为时已晚,经济已陷入长期通缩。

安倍经济学如何帮助日本走出通缩?它的主要政策工具有哪些?

安倍经济学通过三支箭政策帮助日本走出通缩:1)大规模量化宽松(QQE),将长期利率降至零甚至负利率;2)财政刺激,增加政府支出;3)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竞争力。这些政策使日本在2012年至2020年间CPI只有两年为负,显著改善了通缩问题。安倍经济学的成功表明,即使在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凯恩斯主义政策仍能有效应对通缩。

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的覆辙?为什么?

中国大概率不会重蹈日本失去的三十年的覆辙,主要原因有三:1)中国政策制定者已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采取了更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2)中国的政策空间更大,政府债务率远低于日本和美国;3)日本已为全球探索了应对严重衰退的政策工具,中国可以直接借鉴这些经验,避免重复日本的错误。

日本在1990年代初期为何没有出现大规模企业破产现象?

日本在1990年代初期没有出现大规模企业破产现象,主要因为企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合谋隐藏坏账。银行通过“常青化”操作,向无法偿还债务的企业发放新贷款,掩盖坏账问题。企业则拼命赚钱偿还这些隐藏的债务,而不是进行新投资。这种操作延缓了企业破产,但也导致经济长期陷入资产负债表衰退。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财政部首次公开披露的数据为14.3万亿,远低于此前的市场预期(50-60万亿)。节目分析了数据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测算方法,认为真实数值可能介于14万亿至24万亿之间。
  • 财政部首次公开披露中国地方隐性债务规模为14.3万亿
  • 此前市场预期为50-60万亿,与官方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 节目分析了数据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测算方法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财新近期联合外部性为听友朋友们提供了财新会员优惠,具体如下:

财新通年卡,原价648元,优惠后498元,优惠链接:cchuodong.caixin.com)

财新数据通PRO年卡,原价1998元,优惠后1518元,优惠链接:cchuodong.caixin.com)

注意:优惠券的有效期只有7天。希望购买的朋友领券之后记得尽快下单别忘了。

shownotes

日本FILP(日本财政投融资计划)

资本预算

不良债权常青化

外汇非冲销式干预

《working poor》

《蟹工船》

赤木智弘

添加微信waibuxing为好友,可以领取一份投资推荐资料书单。

主播:李铁ironlee

节目公众号:外部性(部分单集的播客文字稿可以关注公众号获取)

获取外部性付费课程请点击此处)

结尾音乐由我的朋友王儒西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