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82.平台国家的消亡—美国退圈后全球宏观政策取向

82.平台国家的消亡—美国退圈后全球宏观政策取向

2025/4/6
logo of podcast 外部性

外部性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李铁
Topics
我分析了美国加征关税的政策及其背后的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问题和可能的应对方法。首先,美国加征关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和增加国内就业,其根本目标是增加就业。逆差之所以可怕,是因为顺差通常会导致失业。 重商主义认为顺差会带来贵金属流入,从而积累财富,但古典经济学批判了这种观点,认为真正的财富是产品、服务及其生产能力。古典经济学基于货币中性假设,认为货币与生产无关。然而,凯恩斯主义批判了这种假设,认为货币与财富生产密切相关,发货币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古代国家的货币政策与对外贸易政策紧密相连,因为货币供应有限。而现代国家则不同,发达国家的货币自主性很强。在产能利用率未达满时,需求可以作为拉动生产的资源,但当产能利用率已满时,需求只会导致通胀。 顺差相当于其他国家资助顺差国进行经济刺激,而美国过去20年的巨额贸易逆差,本质上是向国外输出拉动经济增长的资源。美国右派认为贸易逆差是向国外输出资源,而顺差国则认为这是市场规律的结果。 对顺差逆差的理解差异的核心在于市场规律是否发挥作用,而这本身是一个政治选择。中国加入WTO是市场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但美国是否同意中国加入WTO是一个政治决策。 苏联解体后,美国逐渐成为一个“平台国家”,即全球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交换的平台。维持“平台国家”需要巨大的成本,包括军事开支、美元霸权的维护以及在外交上给予其他国家更好的贸易条件。 成为世界霸主并不一定意味着有实际利益。“平台国家”实验的受益者是全球精英,而非美国本土中下层人民。美国中下层人民因“平台国家”政策而受到损害,最终导致特朗普当选。 过去20年的美国贸易逆差是一种战略失误,但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个人或派别。美国过去20年的政治家们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被推着走,多种因素导致了美国过去20年的战略路线,最终体现在巨额贸易逆差上。 特朗普很难纠正目前的贸易逆差问题,因为制造业搬迁存在三个难点:熟练工人短缺、产业链配套复杂、环保和政治成本高。美国一些产业的熟练工人已经断档两三代,制造业的产业链配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许多制造业工厂依赖小型供应商或个体户来降低成本。制造业搬迁还面临环保和政治成本。 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可解决的,因为会受到影响的国家大概率都是产能有富裕的国家。这些国家可以通过增加内需刺激来对冲风险。最难的其实是搞大规模内需刺激的政治阻力。 极端的外部冲击,例如战争、金融危机或疫情,可以冲破政治阻力和舆论压力,推动经济刺激政策的实施。中国可以通过提高赤字率来对冲美国需求减少的影响。 相比于中国,欧洲这次对于内需刺激调整的态度变化更大,因为德国一直以来在刺激经济方面比较保守。但俄乌战争和特朗普政府的态度转变,导致欧洲也开始转向增加内部刺激。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财新近期联合外部性为听友朋友们提供了财新会员优惠,具体如下:

财新通年卡,原价648元,优惠后498元,点击优惠链接)

财新数据通PRO年卡,原价1998元,优惠后1518元,点击优惠链接)

注意:优惠券的有效期只有7天。希望购买的朋友领券之后记得尽快下单别忘了。

主播

李铁ironlee

节目公众号

外部性(部分单集的播客文字稿可以关注公众号获取)

外部性付费内容合集

会员文章)

宏观经济与个人投资课)

个股投资私教计划)

结尾音乐由我的朋友王儒西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