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莎老师讲机器人之深入隔离污染区的AI机器人 欢迎收听丽莎老师讲机器人,想要孩子参加机器人竞赛、创意编程、创客竞赛的辅导,找丽莎老师!欢迎添加微信号:153 5359 2068,或搜索微信公众号:我最爱机器人。在医护人员的战斗一线,污染区是与病患直接接触的地方。进入污染区的负压病房,医护人员必须全副武装,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这里的空气必须经过过滤才能排出病房。医护人员入驻工作后,有时甚至要几周后才能出来轮班,再进行自我隔离观察,排除感染风险。而在污染区的工作状态,正如前线记者镜头下的照片那般触目惊心,口罩和护目镜在他们的脸上烙下一道道深深的血印,双手则被汗水浸泡得发白起皱。如何保护一线医护工作者,帮他们减轻工作负担、降低与病患接触的风险,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不怕病毒、不怕劳累的AI机器人站上了战疫第一线。广东省人民医院启用了两位送药AI机器人,它们的外形如同一台迷你小冰箱,通过无人驾驶技术,它们能在隔离区病房中自主行进,为患者送药送餐,递送患者提供的化验标本,或是收集医疗垃圾和换洗被服。不仅如此,AI机器人还可以使用实时摄像,监控每个病房的病人情况,将影响信息发送到医院的控制中心,还可以自主开门、搭乘电梯、躲避障碍物和自主充电。每台机器人预计可替代3名医护人员配送药品的工作量。与此同时,由于机器人内部有自动消毒净化功能,外壳材质也是用抗腐蚀的医疗材料制成,只需用酒精喷洒或消毒巾擦拭十几秒即可完成消毒。这样的送药机器人,已成为隔离区医护人员的好帮手,帮助医护人员减少与病患接触的次数和工作负担,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智能消毒机器人为重症污染区杀毒在湖南,隔离病房的女护士,因长期接触消毒液、酒精和滑石粉,双手布满了血口子,看得令人心痛。然而,这只是一线医护人员在日常消毒工作中的一个缩影。智能消毒机器人,已在武汉6家医院投入临床使用。这款智能消毒机器人也在全天不间断地工作。与真人消毒相比,它不仅工作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可以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这款智能消毒机器人将过氧化氢设备结合在机身内,内部装置消毒系统产生消毒气体,可在无人操作环境下自主导航、自主移动,对室内进行360°无死角消毒防疫,还可以模拟人类自由移动的能力,代替人深入污染区,减少因为"消毒"而造成人员感染传播的可能。相比传统的固定设备消毒,智能消毒机器人的消毒效果更为彻底。因为它能够一边移动一边消毒,不会造成消毒不均、空隙死角未清理的问题。机器人消毒效率比人工消毒高一台消毒机器人携带消毒液1500毫升,可单次连续工作3小时以上。机器人对环境物表的芽孢以及各种多重耐药菌达到99.9999%的杀灭效果。自今年1月消毒机器人在全国的订单就开始翻倍,如今的需求量已是往常的7-8倍远程问诊机器人减少医患近距离互动美国西雅图北部的一家医院,也收治了一名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的30岁男子。这名男子目前一直由一个配备摄像头、麦克风、测温仪和听诊器的机器人辅助护理,这个机器人名叫Vici,它会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医生可以在病房外操纵机器人,并通过机器人的电子大屏幕与他交流。这个特殊的设备最初是为了应对埃博拉病毒而研发,没想到首次使用却是因为新冠肺炎。"护理人员需要在隔离病房内提供护理,但新的技术可以让我们减少近距离互动的次数。""在我们尚未研发出任何对于该病毒的免疫药物时,将病毒的传播可能减为最低尤其重要。"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企业也在为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沟通方式。在隔离病房,医生拿着对讲机,在玻璃窗前与病房内的病人沟通病情,是当前的常用方式。而远程问诊机器人,则能让医生和病患远程面对面用视频沟通。有远程问诊功能的医疗服务机器人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服务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正在使用智能服务机器人"豹小递"。它有类似美国Vici机器人的功能,可以实现医生对病人的远程问诊。同时,它还集成了送药机器人的功能,配备了麦克风,多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可实现无人驾驶移动。测温巡逻机器人排查疑似病例除了在医院第一线,为阻击新冠肺炎,机器人也在机场、广场、车站和社区等卡口开始广泛应用。广州黄埔2月5日上线了全国首批5G红外线热成像测温巡逻机器人。这一机器人可借助移动式红外线测温筛查、在5米外快速发现人群中体温异常的人,一次可测量10个人的体温,误差在0.5度。此外,该机器人还可以识别过往人员是否戴口罩,如果没有遇到戴口罩的人,就会启动循环播报提醒功能提醒佩戴。"请大家戴好口罩、不要前往人流密集场所,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在火车站、广场上,这一机器人用一口响亮的女声不停地来回喊话,而坐在工作台的执勤人员可以通过全景摄像头查看在红外测温仪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这款机器人成为了执勤防疫人员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