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听众通过播客打开了视野,了解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但发现自己与主播在家庭背景、学历、收入和阅历上存在巨大差距,导致他们感到无法实现这些可能性,从而产生割裂感和失落感。这种差距让他们觉得播客展示的生活是遥不可及的,甚至是一种残忍的提醒。
播客的初衷是分享更多生活的可能性,促进社会多元和包容。然而,一些听众认为播客越来越精英化,主播们分享的内容与普通人的生活脱节,导致播客逐渐成为同温层自嗨的工具,无法为普通人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撑和生活经验。
普通年轻人通过播客了解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但发现自己无法实现这些可能性,导致他们感到绝望。这种绝望源于他们意识到,只有那些拥有良好学历、工作和经济条件的人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自己却无法跨越这种阶级差距。
文化资本,尤其是文科领域的知识,往往被视为奢侈品,难以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本。尽管播客中讨论的议题如原生家庭、性别、消费社会等具有价值,但这些抽象化的讨论无法解决普通人面临的具体生活困境,导致听众感到失落。
在美国,探讨贫困问题的记者往往需要承担高昂的调查费用和时间成本,而这些资源只有富人才能负担得起。因此,贫困和不平等的问题往往由占据收入分配高位的阶层来阐释,导致底层的声音被边缘化。
韩炳哲在《在群中》中提到,现代人生活在自我剥削的幻觉中,精神世界不断萎缩。要避免仇富心态,需要摆脱唯功绩论的心态,在系统之外找到确认自我价值感的方式,比如从自然中寻找无阶级属性的愉悦感。
胡安焉通过讲述自己十多年间从事的19份工作,切中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情绪。书中通过细节展现了普通人在系统中的内耗和挣扎,这些细节是学术研究无法提供的,因此引起了广泛共鸣。
播客可以像民主墙一样,及时记录和反馈当下最集中的问题和情绪。虽然不一定能立刻讨论出结果,但播客可以成为时代备忘录,记录普通人的声音和感受,为未来的反思提供素材。
现代生活与物质高度绑定,导致我们对“好生活”的想象被限制在物质层面。然而,许多普通人通过跳出框架,践行自己的理念,展示了更多生活的可能性。这些故事尚未被充分书写,但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好生活并不一定与物质财富挂钩。
社交媒体通过算法和流量机制,刻意制造话题和讨论,导致普通人难以分辨哪些声音是真实的,哪些是被刻意塑造的。这种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使普通人逐渐忽略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陷入麻木和焦虑。
my friend you've been looking so tired say you're fine but i know that you're lying why don't you walk a little bit with me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喜帝而坐》,我是夏洲,我是李海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小红书和豆瓣等一些社交平台上总会时不时地涌现出一些或吐槽或感慨播客越来越精英化的帖子这些批评往往是觉得主播的姿态过于高高在上对很多人真实的生活处境缺乏充分的体会所以他们自然也无法对主播们分享的内容共情
所以我们今天就想来讨论讨论这个问题你之前也跟我说过有时候上下班和旅途中都会去听播客那我们自己也是在做播客你会有这样的感受吗说到这个金感豆瓣之前有个帖子叫做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但这个帖子它不是一味的批判而是它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它非常的难过
他说他自己一度是通过这些节目打开了他的视野他通过播客获得了新的知识或者说看待问题的方式但是越到后面他又会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和主播共情因为他
发现自己无论是从家庭背景学历或者说收入和阅历上他都和这些主播相去甚远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就会觉得那我听播客对于我自己的实际的现实生活有什么用呢我接受到了这些知识我知道了有其他的可能但是我又不能去实现这个可能的时候那这个播客对于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他在帖子的最后他说我没有怨恨播客的意思
只是我想也许我不应该接触博客接触到博客了解到另外的世界对我而言是一种残忍我看到这个话的时候我当时其实是非常难过的因为一个人他如果怒气冲冲的他去批评这个博客
但是
当一个人说自己曾经很喜欢但因为自己没有办法达到那样的生活所以他就后悔知道了有其他生活的这样的一种可能我就会觉得非常非常的难过这个铁节会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嗯
我们可以将这个发帖子的人说的打开视野视为一种启蒙吧就像很多主播去做播客的初衷也是希望能够分享更多看待世界的方式分享生活更多的可能性但就像楼主说的这样的生活我没有办法拥有所以让我知道还有人可以这样生活是一种残忍
我觉得这可以是做一种反启蒙的心态这种心态不是绝对的说我要拒绝知识我再反制而是在我知道我不可能实现更好的生活或者是那种更有力量更多元的更新鲜的生活的时候一种做我放弃吧
所以是不是也意味着是普通年轻人对生活的一种绝望那你觉得难道好的生活是真的只有那一些拥有很好的学历拥有很好的知识很好的工作相对来说也非常有钱的那些非常有能力的人才能过的吗
对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之前有一期播客也有谈论到就我觉得其实这种失落感它是有层次的就是有些听众呢他当时在来听播客的时候他会有一些目的去或者说怀着某种心态去接触这种播客有时候有些人他甚至把播客当作一份学习资料来听
那对于那些涉及到一些知识科普类的比如说如何用闲钱理财啊如何给自己配置一些商业保险啊之类的这还比较容易提取到一些至少是一种很实在的信息但像我们这种比较泛文化类的节目观点本来就是一些比较主观的比较见仁见智的那有些观众他们听下来就会觉得有一种失落就好像我为什么要花时间来听你们
对闲聊觉得自己在接受一些别人已经咬碎嚼烂的养分我刚来这个播客的时候我也会问你就说我们会不会有些地方我们一定要去穿插一些信息穿插一些文学类的或者说历史类的之类的信息不然的话我们的节目好像就会太流泛了缺乏信息量会让听众觉得他们无所得
我相信这样的顾虑也不只是我们有这也可能导致了现在有些播客是越做越卷动辄就是邀请一些大牛一些大佬一些作家一些学者的权威进行一些对谈然后引经据典文本细读非常精妙的一些阐释那深度的确是达到了但他们最后呈现出了一个很诡异的面貌又是大家都在讨论一样的问题就是说
你点开小宇宙没有人不再谈原生家庭性别议题消费社会的问题好像消费化就消费主义的问题好像几乎不了这些就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文化类的节目一样那其实这些方向和话题他经历一种非常繁蜜的一种反复提纯精炼的一个过程然后这种提纯精炼后他的这些方向在小宇宙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的东西
不是说这些问题没有价值而是当我们都在讨论的时候就会产生那种形而上的趋向也就是说一些具体的东西它是在不断的被抽象化了你身边真实经历的痛苦纠葛真正困扰到你的东西被幻化成一个一个很高大上的命题那这些命题是无法抵达你现在正在经历的痛苦跟你的困扰的所以就会产生那种失落感
你说到这个我想到脱口秀演员于祥宇的段子他最近在节目里说很多工作难找的段子比如说自己毕业找不到工作有一次去找老师在办公室门口听到老师在聊学区房然后他感慨你上课教我行而上学但你私底下研究小孩上学
他也会拿亚里士多德玩梗比如说自己上午在学习一些高深绘色的理论下午去找工作面试的时候为了得到这个工作机会他会说自己很爱加班什么亚里士多德呀多劳才能多得这些现状的吐槽赢得了非常多的共鸣他对案子在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媒体也流传得非常的广
我听名牌的大学的哲学生讲这些找不到工作的段子觉得还蛮有意思也蛮唏嘘的因为我们经常说文科无用其实是指他没有办法很好的把文化资本转换成经济资本
他更像是一种奢侈品而不是那种在菜市场上在地上被别人采来采去的烂叶子你像张雪峰虽然他遭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分子批评因为他会说什么新闻学无用啦什么学科是天坑专业找不到工作啦但他为什么
它为什么依然会有一个广大的市场我想就是因为越属于精神和审美层面的事情它就越像是一种奢侈品所以在这个时候你的哲学老师在讨论学区房就变成了一个很讽刺的事情因为你会发现理念是理念生活是生活没有人会因为研究哲学就能够走出竞争逻辑现实生活和
你在做的研究是两个极端不同的事情所以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和我一样有一种情绪我刚毕业的时候我被房租啊试用期打了八折的工资还有公司附近非常贵的外卖困扰所以在这个时候比如我读陈嘉应的何为良好生活我就只能生出一些被羞辱的愤怒我心里就只想说别来教我做人
你说的这些细节让我想起我之前在卫报看到的一篇比较出圈的文章他讨论的就是在美国只有富人才写得起贫困问题因为大多数想要去解决去探讨那些严肃的社会问题的记者他们自身就难以负担起那些调查的费用跟时间成本因此贫困跟不平等的问题最后还是由那些占据收入分配高位的阶层来阐释
那写作者跟他们所处的阶层以及他们讨论的议题之间的错位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当时觉得有一点愤怒可能是会觉得这些人他们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他们是在拥有了一切之后他在跟你说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你不要沉溺于对好日子的追求我们在那些幸福的小日子之上应该有更高的一种渴望就好像是在读书的时候
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教授吧然后他就说我们应该要去帮助那一些底层要去帮助那一些工友因为他其实是有点偏左翼去研究那方面的问题的嘛他说那我们可以从我们每天早晨面包上面少抹一点黄油开始吃
但是其实很多学生他们早餐根本就不会用黄油抹面包啊他们甚至有一些学生他们连黄油都没有见过所以在这个时候你这样说就会显得会有一点点好笑是这样的就像
之前他们推广推行就我们什么人人都节约用一点水人人都少开点空调把空调调高一度然后我们就能省下来多少多少可以减少多少多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事实上富人他们坐一次私人飞机已经造成的污染已经抵得上普通人好像几辈子的一个消耗了
所以有时候在这种现状面前的确会有一些我完全能理解你说的那种愤怒的感觉或者说有一种很纠葛的很失落但是又好像很无能为力的感觉其实说个播客现在很多文学和影视作品在涉及到底层的时候都会面临消费底层将底层的生活奇观化这样的批评
而当创作这些作品的人如果他们是已经享有了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话这些指责就会被放大所以这样是否是暗含了一层逻辑只有真正的底层才能书写底层但就像是你之前提到的在美国只有富人才能写得起贫困问题这种观点无论是播客也好还是文学影视作品也好它本身的生产方式就设置了一个门槛
所以如果我们批评这些生产者存在精英主义的倾向的话是不是也会让问题变得非常的无解
而且受制于地域性别年龄的因素我们也很难给所谓的底层一个确切的定义就像是我们在谈论精英的时候也不能给它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说一个人他说他是底层那他说的东西他创作的东西就可以完全真实的呈现底层的经验总和多的人说我的生活不是这样的
所以有谁能够真正的为自己所处的这样的一个阶层去代言呢而且很有趣的是遭遇这些批评的往往都是还活着的就身处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很少有读者会指着托尔斯泰说他是一个何不食肉民的贵族他是在消费底层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提出本身也很有时代性因为在我们去学习文学史去看那些很经典化的作品的时候我们很少会对作者产生一种怀疑或者不愤的感觉但是在写作以及批评门槛都在不断下放的当下那这样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出现我觉得也是一件应运而生的事情
作者他到底有没有去利用底层获利有没有去贩卖底层的苦难和隐私有没有在他的写作或者说采访过程中去收敛起自己作为一个上位者的傲慢到最后我觉得还是落在了一个作家他的写作能力和写作伦理的上面
因为作家他能不能去平衡好虚构跟非虚构的边界能不能去透穿那个阶级之间既有的区隔跟对立真正的去挖掘和呈现出一些具有普世性的完全可以超越阶级性的一些情感跟思考这是很考验作家的能力跟心智的这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可以做到或者说我觉得可能这也需要时间不是一个年轻的作家他一出来就可以立刻达到这一个境界的
就举一个例子我平时很喜欢拍照然后摄影圈里面有一个门类是人文摄影但是很多人他们就会直接在大马路上随意的偷拍路人那些可能穿着看起来很朴素的面无表情的甚至看起来就是很累很疲倦的路人还有一些环卫工人小店商贩然后再统一套一个黑白滤镜配一点看似很深沉的有思考性的文字
就好像也有一点点记录时代跟观照底层的意思但我们知道我们心里都知道这是经不起推敲的他就这样再套一个模板他没有真正的去共情到他们或者说去呈现这些现象这些画面背后的一些真正的他的思考和他的感情就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
就像一个现代装置一样非常的滑稽我觉得可能有一些我只能说部分的作者他们因为能力以及他们的一个伦理问题的一个缺乏也会呈现出那种滑稽的状态以前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社交网络可以充分展示你的生活嗯
就你也不能看到托尔斯泰之前是怎么样生活的你没有那个非常肉眼冲击的图景吗就他不会发 Instagram 他不会发小红书所以说他不会说他写完一些对底层也没有什么爆料帖对就他不会在关照完底层之后你再去翻他的朋友圈发现他穿了香奈儿
她又去环游世界了就不会这样那你想你一边环游世界你一边去关照底层确实会给人一种你只是在享受关照底层那种带来的精神上的富足感那你觉得我们会有陷入某种仇富的情绪或者说越来越划分敌友了吗那如果有这样的情绪我们又该如何自救呢
因为你必须得承认永远有人生活比你好但是你不能就沉溺在一个非常负面的情绪里一直去盯着那一个你不能够达到的那些东西就想那是我够不到的生活我觉得这样的话也是会形成一种对立这种情感我觉得非常的自然也非常的不稀奇吧但我想说的是与其说仇富不如说
我有点难以接受的是其实当我长大之后我发现我一直以来去接受的教育和学到的一些生存法则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上给我带来更好的生活而我一度可能觉得不对或说我看不上的一些行为或说一些道德层面上的标准反而能够在这个社会上大行其道这是让我很沮丧的所以说
作为一个其实还在苦苦挣扎的普通人我的确会被这些情绪困扰也觉得自己肯定是没有办法跳脱自己的阶层也不会交到阶层之外的朋友我甚至很灰心的觉得在划分敌友阵营这件事情上我都不会是占据主动权的那一方所以其实我也是不太会陷入那种阶级间的对抗叙事更多的时候是想要为自己那些失落沮丧的方法寻找一些缓解的途径
可能这就是你说的自救吧然后这方面韩秉哲的书可能会给到我一点安慰他之前在那个在群中里面讲到就现在我们的时代生活在数字时代的人们都在自我剥削同时却妄想自己身处自由之中这其实是一种新自由主义的幻觉
因为我们的躯体的确交织之前肯定是更自由了而现在你想出行想去天南地北你都成本比之前肯定都要低很多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在不断的萎缩跟同质化的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在被迫工作被迫接受一些苦难的时候也在强迫自己
当然我知道因为现在的经济条件也没有那么理想嘛那整个大环境也是不可能允许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做一个真正热爱自己的又能赚钱的工作但是是否我们也可以从那种围攻计论的一些大众心理学里面稍稍松绑在铺天盖地的生产跟绩效之外找到一些其他可以去确认自己
价值感跟幸福感的途径我有时候会安慰自己我说秋天的第一缕桂花香它是没有阶级属性的虽然这听起来很可笑但是如果我真的能从中获得一些愉悦感那又何尝不可能嗯嗯就是我可能要去缓解一下在巨大的阶级鸿沟社会的这种贫富差距面前自己无可奈何但是又能稍稍的去拯救一下自己的办法
你说到这个秋天的第一缕桂花香是没有阶级属性的我就想到黑暗荣耀里面有一个非常出圈的场景是一个经常遭受丈夫家暴生活也非常的拮据的大婶她替女主做事吗她做的这个事非常的危险等于说其实是把自己的性命交付出去的那种危险的工作
但他有一天他在结束自己的跟踪工作或者是在这个工作的间隙吧他突然抬头看到了那个天空的夕阳他当时他就卖了一句脏话他说怎么可以美成这个样子那这个夕阳大自然给予你的这个馈赠它是没有阶级属性的他在那一刻感受到了美好也是他生命当中为数不多稍微那么放松的一个时刻
所以那个时刻当时也都打动了非常多的人对我来说也是触动非常的大其实刚刚你说到底层我第一反应是现在可以谈底层了吗我总有一种模糊的印象有一段时间是不能至少是不鼓励谈底层这个概念的因为它的定义就是比较的模糊
他自带了一种阶级论的立场就好像你说的我们很难给底层下一个定义如果说从身份特征上来看我看到有一些论述会把底层概念定义成下岗工人啊农民打工啊之类的群体
引用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就是陆学义他主编了一个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里对底层的界定底层是属于生活处在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和半失业者但是在当下我们都知道普通年轻人也找不到工作很多名校毕业生也面临着毕业及失业的情况他们好像也符合这个底层的定义
也会有这样的一种自诩包括之前我们讲到一些什么打工文学打工诗歌这种类型那我们现在大家都在打工啊全民街打工的情况下这种命名是不是也有失效或者说有一种更新的必要呢我就想到我以前有一个学姐她的论文题目叫
底层作家的底层书写当时我还笑话他我就说你这个题目听起来好拗口他就跟我说是因为非底层也可以搞底层创作那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一定要区分看啊我后来想了一下的确是这样子因为我们现在其实看到那些最耳熟能详的一些底层写作基本上也都是从一些非底层的写作者中写出来的即使是曾经处在一些真正的底层比如说像陈年喜他现在也是我们
风头最盛的一个诗人之一了等他出了这么多书然后他享受了一定的名和利之后并且他进入了作协你很难再说他还是不是一个底层者那现在的他跟皮村时期的他肯定不是同一个阶层也跟去写那个我艳相一枚铁做的月亮的许丽志不一样
所以其实你发现没有现在更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非虚构写作因为这样的一个定义它是没有自带阶级跟政治属性的也不会像底层这个词好像天然的会把劳动人民跟知识分子区隔起来我想起陈年喜他当时获得首届桂冠工人师哥奖的时候当时给他的颁奖词说他是一个游民知识分子
这个定义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因为我们其实在更古代一点我们像去讲那种河马史诗他其实也是一个游牧的诗人那在那种程度上诗人或者说知识分子和所谓的阶层关系没有现在我们讲的那么的紧密
但是呢如果一旦失去了底层的标签普通人的苦难叙事又好像没有办法仅仅依靠非虚构三个字获得流量和关注所以我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你说到非虚构写作这两年从事出版的同行总会说现在的图书市场太冷淡了缺乏有力的爆款的作品
但素人写作他们写的 Fishgo 在被畅收了无数次的疲软的市场还是一个亮点吧比如说胡安嫣的我在北京送快递张小满的我的母亲做保洁那像我在北京送快递她也不仅仅写了快递员这一个工作胡安嫣这十多年她去过非常多的地方像广东广西云南上海和北京除了送快递她也做过便利店的店员
酒店的前台也尝试过写作简介里面说他一共换了 19 份工作虽然很多想要去读这本书的读者是在格子间里工作的比如说我
但是这种不断漂泊的不断打工的状态是切中了某种时代的情绪的虽然说胡安燕她只是在讲述自己切换不同工作的经历她没有做太多理论的分析但很多时候我觉得作为普通读者想知道的反而是一些理论研究触及不到的一些细节比如说她说自己在送快递的时候她怎么样去写自己被困在系统里她会说在工作的时候她是很容易
会有一些心中的戾气会和别人引起争执他会忘了抬头去看一下这个天空而当他有一次有机会去抬头看这个天空的时候他突然就觉得非常的舒畅就是他通过这些细节去阐释一些学术研究者所说的那一些系统的内耗然后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学术作品没有办法提供给大家的就是那一些非常活生生的细节
当然他的作品也会受到一些争议比如说有人会觉得这本书的文学性是比较低的然后它的结构也比较松散它能够火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是因为它切中了社会热点它赶上了一个非诗购写作者的潮流因为像快递员和外卖员其实是这两年媒体比较喜欢关注的一个话题
像之前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这样的文章也会让很多人对从事这些工作的人有一个天然的同情那篇文章我记得当时也是在朋友圈刷屏的那如果没有这样的标签你单论作者个人对生活的这个体察或者说对整本书的这样的框架结构的把握他们会觉得这本书是盛名之下 极是难复
但是有的时候我甚至怀疑啊就是这些真论真到最后他已经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理论之争和这个作者本人没有太多关系了比如说我们现在一边会批评写作呈现出了深层化希望有更多的普通人出现更多的素人作者出现但等他们真的出现的时候
那又会迎来一些标签化写作的批评他们就会尝试从那种更专业的更学术的角度去批评这个作品就好像他们不够有分量就比如说前两年农民工翻译海德格尔这个也是在豆瓣上面被非常热烈讨论过的主人公陈直在当时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但是等到这个话题的主人公这个陈直在今年真的出版了自己的翻译作品之后那他的学术能力又会被止于
就有的人会说你根本就不懂海德格尔你翻译的东西是积翻那比他更早一点的说到素人写作或者是底层写作那一定就绕不开于秀华之前在看节目的时候徐子东有说过他的诗歌足以让很多在作写的体系里面拿钱的作家感到羞愧
但他本人在得到更多曝光的时候其实也是受到了很多质疑和骂骂的除了他诗歌本身他个人的恋爱经历和他对亲密关系的一些理解也是会不断的放大不断的被放置到聚光灯下去讨论的在面对很多的时候大家对这些所谓的底层或者是素人写作的这些讨论的时候
我觉得区分感动的人群是一个关键吧就比如说要看你的感动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感动还是完全出一种善意的一种朴素的感动我觉得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是有多少人他们是在关心一个宏大的议题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具体的个人嗯
我觉得真正的问题其实不是说他这个写的东西他从一个人学层面或者从学术层面够不够好那如果你有越来越多的这样子的同类的作品进行比较的话那自然而然大家就会分辨出哪个东西它是最好的它的那个池子要够大吗我觉得真正的问题是很多时候那一些具体的生存困境就比如说农民工或者是一个
脑瘫尸人这样的或者是保洁员这样的身份他们在很多时候他就是不被看见的他只能以一个这样子的话题性突然被爆出来对他只能以奇观性的方式突然之间出来被大家看到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有的时候我们会生出一些感动但这样的感动不知不觉的在传播的过程中变得浪漫化
处在这个讨论当中的这个个人很有可能会被这引发的那些舆论反噬吧会存在这样子的风险它的一个社会属性是远远大于它的文学属性的
我们在说回来
有一些知识分子或者是媒体人他们其实是不太认可播客新英主义的批评的相反他们其实很担忧普通用户呈现出的对知识分子的敌意有一些人他提出来的那个问题不是说
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很正常因为这二者他们所占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你不可能希望他们成为一个非常亲密无间的盟友这里面关乎太多权力呀文化之类的一些历史有问题和复杂的纠葛
但事实上知识分子的讨论的确有时候会因为太过于抽象高深而难以抵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但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或者说他们的叙事又会看作过于的个体化太注重一些当下的及时的和表面的问题缺乏一种纵深的眼光或者说有时候其实普通人的发声也不一定可靠
李尔克他现在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他说生活跟伟大的作品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古老的敌意那这种古老的敌意就不是单纯的我去写一些非虚构的东西或说我单纯的去讲我的生活把我的生活讲给你听就能呈现的它里面那种需要一些艺术的东西需要一些张力去把它更好地呈现出来
所以关于底层文学这么一个讨论我们今天在这里讲但他其实在文学界已经有过一个论争了从九十年代之后开始他跟那种人文精神的一个论争他也是当代文学史里比较重要的一个论争的话题之一但是好像最后也没有得出很实用的答案一个标准答案就是说我们两个应该互相成就互为表里你补我的我补你的
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并不是如此而且这种鸿沟有时候还是会在这种论争中更加的差异化变得更加越来越不了解对方越来越敌视对方的感觉不过我觉得有一点可能我们还可以做一个稍微积极一点的期待就是说现在普通人跟知识的距离没有像以前那么大了我们也不一定就是说一定要依靠一些知识依靠一些知识界的权利才能去抒发我们的东西
现在有时候你拍一个抖音或者说有些人拍一个小视频他获得流量可比我们的播播客要多太多了是的所以就说普通人他当他接触知识的门槛大大降低的时候这又会去扭转一下关于精英主义这个话题本身刚刚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我就想起当时 70 年代他们不就改了开放制
初期啊当时在北京有一面西单有面民主墙可能北京的朋友可能会知道那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在上面写一些东西写写画画表达他们一些很普遍的对于政治啊和社会问题的一些诉求然后当时也会有一些年轻人因为当时不是经历过十年的压抑吗对他们自己做了一些地下的刊物一些非官方的自己游映的一些刊物
他们就会贴在那个民主墙上面然后大家可以路过了可以看有些人还会在下面留言这上面提供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也不一定是有用的但是它是一个话题跟信息的发生地和发散地就是有很多东西它就从这个地方成为一个起点就发出去了散开来了
那至于一个原始的基点它到底是好是坏那我们就不做评论但至少它是一个允许女发生那我就在想我们的播客其实也有这么一个作用它可以及时的去记录和反馈我们当下这个时代一些很突出的或者说关乎我们每个人的一些当下最明显的一种感受或者说困扰的这么一个话题
因为可能发帖子在当时可能会获得一些及时的流量但是这段时间他就忘了或者说他因为一些东西被删帖了但是语音的话这种形式就像我们现在还很推崇的一种口述史的这么一种形式我就觉得像我们现在可以有问题然后我们面对问题我们聊天我们做一些及时的反馈跟感受然后我们保存下这段东西可能过了 10 年我们再回过来看就会觉得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经历
到底能不能讨论出结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大家一起席地而坐去讨论跟追寻问题的这一个过程我觉得这是最珍贵的我有很喜欢一个诗人米沃时他是这么定义诗歌的他说诗歌他是一个擦去原文后重写的羊皮指纹线如果适当破译将提供其关于时代的证词
我觉得在这里我们有一个小小的期望也希望用我们的播客来为当代人的生活做一个小小的备忘录你说的放文化类的播客可以当作一个民主墙它提供的内容不一定是正确有用的但它可以当作时代备忘录的这个观点我还挺认同的就像是我自己如果想要做播客是把它当作一个微小的创造
而不是说我一定觉得我自己的发出去的观点它一定是正确的吧就是我现在想要去表达想要去相信的东西但有可能它在某些程度上它可能和一些特别主流的观点会形成一个反差但是我会保留我自己的个人的想法就是不随着你走就是一种既把自己当回事又没有把自己太当回事的那种感觉
再说回在豆瓣上面撒帖说看播客会让他有一种失落感的那个帖子嘛然后下面有人安慰他说你就不要太把这些东西当一回事你就把它当做沐浴露上面的说明书一样去听这个东西
他说你不要好像就是觉得别人说的这个东西你没有办法达到他们比你生活过得好了你就不如他们那你听过就好了你知道是一个别人的这种观点然后与此同时你可以再去听一些别的类型的播客就是你不用局限在某一个领域就比如说我们说的观点强输出的领域但是其实播客的门类是非常非常多的当做你自己去了解一下别人在干什么你的同事对他是怎么想的
但是我并不会说我期待去听到一些正确的东西但是不重要我就想要听一下他怎么说我有时候自己也会在反思我们会不会被一些现代生活现代文明灌坏了就所谓的那一些好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和物质高度绑定的嘛
还是有很多非常普通的人在勇敢的去践行自己的理念在过自己的生活是跳出矿栈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这些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样的声音足够的多他们形成了一股声量的话那你就可以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是要在拥有一切之后再出发的就包括你在瑞典生活的那个朋友
他其实相对来说也不是那种非常成功的润出国外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瑞典当一个隐身人因为他的语言也不是很好然后他在找工作包括签证方面有很多问题但是他还是在不断的推动自己的生活往前走他在很多人看来或者说可能很多没有出国的人看来都会觉得他去瑞典自找苦吃一样但是他在那里也寻得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尽管这片新天地不符合
大多数人的期待嗯很多人都觉得你去那里还不如在国内待着呢但人家就是出去了也寻到了另外的一种生活的可能他自洽就好了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自洽这个过程而不是说我去迎合各种各样的规则我去
活在一些人的期待之中然后获得他们的认可我才能确认自己的价值那这样的话我们的生命的追寻是永远没有尽头的他是不是有一段时间是打一段时间的工然后再去某个地方玩然后他住的也不是所谓那种特别特别的好他其实也住过那个非常差他住过羊圈
他就是以工换宿嘛帮你做一些工作然后你提供给我一些住宿和最基本的一些餐食就可以去一个新鲜的地方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去过一段他这样的生活我觉得非常值得但很多人可能就觉得你去那里吃什么苦啊你居然睡羊圈太夸张了比如说精英感这个话题或者是好的生活是否一定是有钱有钱的人在过的嗯
他可能真不是只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些关于好了生活的那个呈现是太少了或者是有的时候你看到有些人在所谓的那个穷游你的那个焦点就落在这个穷字上你想他们是穷人我不要像他们一样你讲这段话关于你说我们有种现代病我们被惯坏了其实就像现在在国内你买快递都非常非常方便有
比如说半天一天点个外卖 30 分钟就到了但是其实我们也知道这样所谓的便利生活它也是建立在对一些群体的剥削之上的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截图就是马斯克的一个在未来只有特权阶级才可以进行数字阶段就是我们现在的人或者说我们之后的
00 后或者说更年轻一点的小孩他们生长在一种非常全面数字化的一个环境下有时候带小孩子你给他一个手机他就可以刷一天你就不用带孩子了也非常方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我有时候也会觉得对一些社交媒体或者说一些短视频花比较多的时间看它之后我就
难以对我的注意力进行集中了然后我就会觉得自我有时候很容易涣散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慢慢的去忽略自己真实的生活的感受我会对自己的身边的花鸟树木对自己真实生活的环境会有一种慢慢的麻木
的感觉话讲到这里好像是有点偏题但我的意思是我们再去关注无论是播客也好无论是我们在别的方面的所谓的我们发现他的精英化他不够贴地其实也是我们的注意力的一个问题我们注意力太多的放在了哪里我们就会很容易去忽略自己身边的一些东西然后忽略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有一些东西固然他可能是在精英化他可能是往着一个你不期待的方向发展但是你的注意力可以操控在你自己
你的价值观你的自洽的那些思路也可以由你来掌握所以如果当你觉得这个世界变得让你越来越失望的时候在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外部情况的条件下我们可以去让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逻辑扭一扭过来扭到自身然后扭到更广大的天地吧我就觉得可以这样嗯
你说的马斯克的话之前我同事也和我说过类似的他说现在有一种说法是穷人的世界是二维的富人的世界是三维的当富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感受世界享受世界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时候穷人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困在手机屏幕的世界里
这真的非常的残酷你会发现一个相对弱势的阶层不仅被剥夺了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现在就连他的感受力也在被剥夺所以我越来越感受到尽可能远离社交网络的紧迫性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我一度还蛮喜欢看这些帖子因为我觉得它们是一些非常真实的声音能够反映我们时代的情绪甚至有的比媒体人写的稿子要更加的真实和犀利
但是我最近在听播客读书部陈琳主播书分享了自己被扫红书拉进支持类博主群的经历让我对这样的帖子的真实性也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她说扫红书的运营每天都会给一些有一定粉丝量的博主热门话题让博主根据这些话题去谈论一些事情以此来瓜分一些流量与此同时运营还会给每条笔记打分来判断哪些是优质的笔记
他的笔记就好几次被判定为非优质笔记被打了一个大大的叉但是哪些帖子发出去之后会真的分到流量哪些在互联网的海洋当中会石沉大海都是未知的并不会以你帖子的真实的水平来衡量所以你看到的所谓的法式传达就是真的法式传达吗你所谓的身边人的困扰是小红书让你说的还是他真的反映了最大公约数的困扰
这也会让我陷入一种新的焦虑我们看到的讨论哪些是属于刻意制造出来的哪些又是真正的自己的声音它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变得越来越难分辨了我想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自己的真实的生活里面去尽可能地去接触那个三维的世界
回到我们最开头说的那条有时候听播客会让我产生割裂感的帖子我是真心觉得评论说要把播客当洗发水广告一样去对待非常的好因为无论是播客文学影视作品都是我们了解其他人怎么想的方式而已并不代表其他人说的就一定是更好的如果你没办法像他们一样生活那你的生活就是不好的真的不是这样
说到这个我想到鲁豫在他的播客言中花束对话了东京八平米的作者吉金人因为吉金人现在租的房子只有八平米所以他没有办法放厨房和冰箱也没有洗澡间和洗衣机
但是吉景仁他一点也不在意他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到公共空间更好的去感受东京这个城市所以在这本书里面他详细写了在东京的洗衣店啦前汤啦咖啡馆啦 24 小时的慢咖店独立电影院还有小餐厅的这些日常也碰到了很多和他一样没有按照主流生活方式生活的人
所以鲁豫不断地说像吉静人这样的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向今天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孩展示了更多的可能性让她们知道我不按照主流的结婚生子的活法也是可以的而且也可以活得非常的开心但是在听到吉静人说自己的邻居最近孤独死了过了几天闻到了味道才被发现鲁豫又很震惊
但是急性忍的整个状态就显得非常非常的平和他觉得这样死去也没有什么不好灵芝生前也过得非常的安宁
而且面对鲁豫说的展示了更多生活可能性的夸赞他显得也比较的淡然因为他没有觉得自己有多特别他身边有很多没有按照主流生活方式生存的人如果你身边都是这样的人那你自然而然也不会觉得你自己的生活是一个要被打上各种各样的展示了可能性啊然后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啊你非常有勇气啊这些标签的所以
所以我在想很多时候我们不断地去重复要体验可能性,要展示更多可能性,要去寻找可能性,是不是因为恰好我们没有处在这个可能性当中,但是这也不代表它不存在或者它只属于精英阶层,是精英阶层的生活体验,有可能有很多没有什么钱,但是能够跳脱出这个框架的人,只是这样的故事还没有被充分地写出来,没有充盈我们的生活而已。
we're just human beingsnot good at good at thingsunsure of what the future brings us
at least there's you and me with mindless dreamers mudley team to face the shit we dream onwe can build a brick by brick taking life an inch by inchi can help you fix your shitwe'll still be friends life ain't always roses but the road gets rough i have to face too much
my friend you've been looking so wearyyou say you're fine but i know you're not clearlywhy don't you breathe a little bit with mei don't know what's going oni know when something's wrongwhy don't you put a little faith in meoh we're just human beings not good at things unsure of what the future brings us
i can help you fix your shiti know we'll still be friends life ain't always roses but
i know someone elseand i know you got strengthyou can handle yourselfin an easier wayyou can lean on me or someone
i don't you talk a little shit with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