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善良的我们》最初凭借对中年女性困境的刻画赢得关注,但随着剧情发展,其内核被批评为保守。剧中女性角色的幸福依然被定义为“好看、有钱、有人爱”,缺乏对女性独立生活的深入探讨。Rebecca的结局更是被批评为陈腐,她因乳腺癌去世,临终前还在意“只有12个男人看过她的乳房”,这种刻画被认为是对女性主义的肤浅呈现。
Rebecca的结局被批评为过于惨烈和陈腐。她在剧中因乳腺癌去世,临终前还在意“只有12个男人看过她的乳房”。这种刻画被认为是对女性主义的肤浅呈现,未能展现女性摆脱男性定义的努力。许多人认为,编剧通过这种方式切断了Rebecca的余生,回避了对中年女性真正困境的深入探讨。
社交媒体对单身女性的生活呈现过于单一,往往只展示表面的自由和光鲜,如“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吃外卖”“健身撸猫”等。这种呈现忽略了单身女性在现实中可能面临的更深层次问题,如养老、医疗等实际困境。此外,社交媒体上的“穿衣自由”等话题也被批评为过于表面化,未能触及女性在职场和社会中的真正权利问题。
《不够善良的我们》虽然触及了中年单身女性的部分困境,如职场歧视和孤独感,但未能深入探讨她们在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问题。Rebecca的结局更是通过让她因乳腺癌去世,回避了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讨论。编剧对中年单身女性的想象被认为过于贫乏,未能提供对非主流生活的真实呈现。
社交媒体上的“县城文学”被批评为对县城生活的想象过于单一和同质化。它往往通过穿着复古服装的俊男靓女、破落的巷口等刻板形象来呈现县城生活,忽略了县城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呈现方式被认为是对县城生活的肤浅凝视,未能展现县城中边缘人物的真实生活。
预制菜成为当代社畜生活的隐喻,因为它象征着现代生活的标准化和匮乏感。许多人在忙碌的工作中无法自己做饭,只能依赖预制菜或外卖,这种生活方式暴露了当代社畜在健康和时间上的困境。预制菜不仅代表食物的工业化,也反映了现代人在高压生活下对健康和自主生活的失控。
《年少日记》中的哥哥选择自杀,是因为他在家庭中长期被忽视和贬低。作为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他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而父母和弟弟的关注都集中在成绩优异的弟弟身上。哥哥在深夜试图向弟弟倾诉自己的痛苦,但弟弟选择了装睡,最终导致哥哥在绝望中跳楼自杀。
体制内外的人都感到焦虑,因为无论选择哪种生活方式,都会面临相应的困境。体制内的人虽然相对稳定,但也担心失去竞争力;体制外的人则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压力。这种焦虑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成功”定义的单一性,以及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普遍不安。
通过日常小事保持生命力的方式包括学习新技能、珍惜生活中的小瞬间等。例如,每天坚持学习一门新语言,或在工作间隙留意路边的美景,都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活力和意义。这些小事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能帮助人们在高压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满足。
距离《不够善良的我们》完结有一段时间了,但我对它的不满仍未消散,甚至与日俱增。
这部剧最初凭借对中年女性困境的刻画出圈,随手打开小某书就能看到能写进女性主义教科书的金句。但越到后面,我越发现它不过是洒了女性主义糖霜的言情剧。
它远未像社交媒体鼓吹的那样,对女性的刻画到了next level。编剧对于中年女性,或者说是非主流群体生活的想象仍然是很不到位的。当编剧在结尾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切断了Rebecca的余生,也将更多真正需要被认真考虑的中女议题留在了未竟的中途。
出于这样一种“不满”的冲动,本期席地而坐将从《不够善良的我们》中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谈起,谈谈影视剧和社交媒体是怎样窄化我们的真实生活的,而我们又从哪一刻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如同预制菜一样被早早规限好轨道,逐渐丧失对“好生活”更广袤的想象力。
不过,无论选择直道而行还是走向旷野,最重要的是保持对自我生命力的感知。毕竟在无法完全摆脱各种系统作用力的当下,这已经是我们为数不多的能够重新找到生活主动权的方式之一了。
【时间轴】
2:30 《不够善良的我们》是一部洒了女性主义糖霜的言情剧。
4:28 嫁给贺军翔,就可以当快乐主妇做五菜一汤了吗?
7:16 Rebecca的结局透露出一股陈腐无比的价值观。
8:20 当女性友谊只是男人缺席时的替补,又有什么好磕的?
8:48 当女权博主都接二连三结婚生二胎了,里海就会产生一种被背刺的感觉。
10:00 不拍老年Rebecca会面临的问题,是一种很偷懒的做法。
12:00 我们对女权电视剧的想象,就是惋惜自己死前只有12个男人看过自己的乳房?
14:50 小某书上那些“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不过是穿着辣妹装在悬崖拍照。
18:30 社交媒体呈现的对单身生活还过于单一,我们需要更多元,和外部有更多接触。
20:00 “县城文学”与被出片困扰的中国人的一生。
24:12 从预制菜说起,我们的现实生活好像一样处在匮乏与不安之中。
28:24 我们的人生是预制人生,我们的生活等于没有生活。
31:00 无论体制内外,焦虑都如影随形。
35:56 《年少日记》:即使拥有同理心,长期处于上位的人也很难真正共情弱者。
38:55 因为知道被忽视和不被肯定的感受,所以在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伸出自己的手。
40:00 曾经有哪些时刻觉得生活充满可能性?
45:17 里海说自己只有达成目标而暂时松了一口气的时刻。
46:26 要学会余华所说的“生命的不受力”。
47:58 每天学点多邻国会让里海获得生活的规律感。
52:14 听司机侃自己在高速路偷桂花的经历也会让夏周感到“夹缝中的快乐”。
【本期主播】
夏周:我说的您都别当真 微博@夏懒腰
里海:储存眼泪的树洞
【本期剪辑】
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