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33 |藏区| 勒毛草的家乡 - 四季轮牧、转场、找羊、面片汤和妈妈的手

233 |藏区| 勒毛草的家乡 - 四季轮牧、转场、找羊、面片汤和妈妈的手

2025/5/5
logo of podcast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壮游者|人文旅行声音游记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勒毛草
Topics
勒毛草:我从小在甘加草原长大,经历了传统的游牧生活,包括四季轮牧和转场。转场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提前准备,并与其他村庄协调路线。如今,随着摩托车等现代工具的出现,转场方式发生了变化,效率提高,但传统的仪式感和热闹氛围有所减少。在牧场上的生活,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都充满挑战,需要付出大量体力劳动,尤其对女性来说,挤奶、打酥油、捡牛粪等工作非常辛苦。但同时,看着羊群健康成长,也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我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律师职业,选择回到家乡,加入善觉环保志愿者团队,参与环保和公益事业,因为在与牧民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了轻松和价值感。 我热爱草原,也看到了草原面临的挑战,例如草场退化、鼠兔数量增加等问题。我们正在努力通过种草、安置招鹰架等方式来修复草场,保护生态环境。 藏服不仅具有装饰价值,更具有实用价值,例如保暖、赶牲畜等功能。 草原上有很多动物,例如土拨鼠、鼠兔、藏狐、猛禽等。土拨鼠虽然可爱,但携带鼠疫病毒,需要小心。关于这些动物,有很多传说故事。 杨:通过与勒毛草的对话,我了解到甘加草原独特的游牧文化和面临的生态挑战。勒毛草的经历展现了新一代藏族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现代发展的思考。她放弃城市生活,选择回到家乡,投身环保事业,体现了对故土的热爱和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 勒毛草详细描述了甘加草原的游牧生活,包括四季轮牧、转场、日常放牧等,展现了牧民生活的艰辛和朴实。同时,她也分享了草原上的动植物故事和传说,以及草原生态面临的挑战和保护措施。 这次对话让我对甘加草原的游牧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勒毛草的个人选择和环保理念表示敬佩。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为“藏区”系列第1期。2001年出生的勒毛草,从大学毕业后,没有进入律所工作,而是选择回到安多藏区的甘加草原上,回到牧人中间去。牧人的生活并不只有田园牧歌式的浪漫,我们来听听她的讲述:四季轮牧时的转场需要准备些什么?在牧场上的日常生活什么样?藏服的实用价值有哪些?草原上人和动物的关系是什么……(更多图片请看gzh“壮游者”相关推送)

甘南往期故事:

99期:2000米处有大鸟;

100期:和桑杰师父聊聊天

从本期开始,将开始一段藏区旅行:先是两个安多藏区新女性的故事;然后,将来到卫藏区域,贝贝和Yang从拉萨出发,一直到阿里地区的冈仁波齐,展开了一趟公路旅行。以上组成了“藏区”小系列,其中会设置一期付费节目(赚点旅费),请多多支持和赞赏节目。顺便也预告下,在西藏旅行时,产生了要到喜马拉雅山另一侧,也就是尼泊尔看看的想法,这就有了接下来的“南亚”系列。

近期热播付费节目:

232:请回答《请回答 1988》

|故事节点|

00:00  一堆牛粪

03:24  “以藏为主”的求学之路  

06:48  返回家乡的决心

12:44  我的家乡甘加草原

13:47  共用草场和四季轮牧

19:50  路线、下雨、团聚…我们的转场

30:25  补饲、防狐、找羊…冬牧场的一天

37:55  挤奶、打酥油、捡牛粪和妈妈的手

41:35  抓羊、香浪节、黑白帐篷…牧区的变化

46:24  牛皮袋、肉干、面片汤…帐篷里的日子

51:07  藏服的实用性

01:02:37  草场退化和种草活动

|壮游者|

勒毛草:"善觉"爱心助学才艺教师,公益项目负责人。

|主播|

Yang:一个在草原上捡过牛粪的男子。

壮游者是一档独立播客,很需要你的支持。

1、商务合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者添加微信“zhuangyouzhe2018”

2、请通过ZFB账号[email protected]对“壮游者”进行赞助;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壮游者”文章(本期相关细节图片也在文章里呈现)下方的“喜欢作者”以及节目下方的“赞赏”对单期节目进行赞助。

3、请订阅、转发、评论和点赞节目,并在你使用的收听平台为“壮游者”专辑打五星好评。加听友群可微信添加"zhuangyouzhe2018",与主播和听友直接交流。谢谢你,让我们有机会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