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探测器列传:40.星尘号

探测器列传:40.星尘号

2025/6/7
logo of podcast 科学史评话最新专辑

科学史评话最新专辑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我(星尘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从维尔特二号彗星的彗尾采集样本并带回地球进行研究。这次任务的独特之处在于,维尔特二号彗星原本位于太阳系外围,但由于木星引力的影响,它进入了内太阳系,这使得我们能够相对容易地接近并采集到可能包含太阳系早期信息的原始物质。我携带了一个特殊的收集器,使用气凝胶来捕捉彗星尘埃,这种材料能够以非常柔和的方式捕获高速飞行的微粒,保证它们不会被破坏。在穿越彗星彗发时,我经历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粒子分布模式,这为我们理解彗星的结构和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最终,我成功地将装有珍贵样本的返回舱送回地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彗星成分和起源的宝贵机会。 我(科学家)认为星尘号任务极具价值,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来研究彗星的组成成分,并深入了解太阳系的早期历史。通过分析星尘号带回的样本,我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现象,例如在彗星尘埃中存在需要在高温下才能形成的矿物。这挑战了我们对彗星形成环境的传统认知,并引发了关于这些物质如何从太阳系内部转移到彗星形成区域的疑问。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来自太阳系前身星系的物质,这为我们研究恒星的演化和星际物质的循环提供了新的线索。尽管分析这些样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相信这些研究将为我们揭示更多关于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秘密。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介绍了星尘号探测器的背景,包括其低成本设计、任务目标(从维尔特二号彗星采集样本并带回地球)以及发射过程中的挑战。
  • 星尘号探测器是NASA在卡西尼探测器之后发射的一个低成本项目
  • 主要任务是从维尔特二号彗星采集样本并带回地球
  • 探测器体积小,仅使用德尔塔二型运载火箭发射
  • 发射过程利用了引力弹弓效应,历时漫长

Shownotes Transcript

2003年12月31日,“星尘号”钻进了维尔特二号的彗发,这是围绕着彗星核心的巨大尘埃和气体云。彗星不就是一颗脏雪球吗?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雪是会直接升华,喷出大量的蒸汽,顺便把很多尘土颗粒也带到了彗星的周围,就像彗星长了一层毛一样,所以叫做慧发。 2004年1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14点40分,“星尘号”在240千米的距离上飞过维尔特二号彗星的核心,拍了不少照片。这个慧核长得有点像个巧克力豆,但是不知道被谁咬了一口。大小不过才5公里。本来大家以为这么小的天体应该是个蓬松的脏雪球,现在看来不是,这颗彗星的核心还是挺硬的。 大家从后来回传的照片上看到了房子大小的巨石,而且这个慧核上还有山峰,还有陨石坑等等。它每靠近太阳一次,就会急剧地向外喷发,所以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因为侵蚀而形成的大坑。最深的地方能有100米。而且这颗慧核上还有20多条活跃的喷流,在向太空喷射的气体和尘埃。 星尘号在穿过喷发密集区的时候,每一秒都会遭到100万个粒子的撞击,其中有12个穿透了探测器的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