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当时的一个情况之下我觉得我对人生的想象就已经没有所谓的我还有各种可能了就我觉得我眼前好像只剩下利用我的学历先去大公司找到一份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我的眼前就只剩下这条路了
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你觉得你付出了很多但其实你完全没有动所以就是你跳出这个所谓的跑步机你去到人生真正的跑道上或者说所谓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概念就是你到旷野上去寻找所谓你自己的路我觉得这件事情比起在别人激进的游戏规则里往前走是要更重要的
就像我自己其实也没有预期说我就一定能够在国外比如说以后都很顺利地留下来或者说我出国留学之后未来的人生就能一片坦途或者说就能够很顺利地过上我想过的生活我觉得答案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在这种和不确定性共处的过程中我觉得我越来越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越来越觉得这些不确定性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我有更多的勇气去接受它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成长吧
大家好欢迎收听有和不可本期请到的嘉宾是依依她本科在北大之后去了伦敦政经读硕士后来因为疫情回国在职场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后决定辞职搬到芬兰进入阿尔托大学重新开始读艺术相关的硕士
现在的他住在赫尔辛基,过着一种很北欧的生活节奏在极光和长夜之间上学在森林边散步、写作、拍照思考人生的下一阶段这期我们聊了关于留学关于再次出发也聊了在北欧的生活方式在一个不内卷的社会里人和人可以怎么相处
工作和生活之间是不是可以不用那么紧绷慢下来之后我们还能找到热情和秩序感吗如果你最近也对逃离内卷重启人生这些念头有点心动希望这期节目可以给你一些新的视角和想象力我们正式开始吧
今天非常开心的邀请到了依依来参与我的播客录制首先有请她给大家打个招呼吧嗨 大家好 我是依依然后我现在在北欧这边读视觉研究和艺术教育的硕士同时我自己也是一个独立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和海外生活方式的自媒体博主好的
因为我看到你的小红书上首先我觉得你的身份就很多样就是标签很多就可能前几年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斜杠青年然后而且感觉你也特别喜欢旅游然后摄影什么的因为感觉也是我比较羡慕的或向往的那种生活状态所以就想找你详细聊一下
因为我看你本科是在北大嘛这个也是大家我觉得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嘛那你当时的专业是什么呢我在本科的时候学的是广告学其实在我来北欧读书之前我一直学的都是传媒相关的专业包括我
本科毕业之后有去英国读书然后当时学的也都是传媒就刚才 Eason 说觉得我好像是斜杠青年但我自己其实感觉我一直是在斜杠青年和主流路径上不断切换一个人做并不是说一个可能一直走在一个大家很像的自由开阔的人生就我也有在挣扎说就是按照一个比较世俗比较传统或者更安稳的人生往前走和我这种相对来说可以跳脱出去
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在这两个路径上不断去切换的这样一个过程吧然后这个也是我今天在播客里很愿意跟大家分享就是我这一路走过来我自己面临的一些选择和我的一些心路历程对对对我觉得因为毕竟就世俗意义上你是就名校毕业嘛然后我觉得可能在那个环境里可能绝大部分人他走的还是那条山柜比较阴阴的那种路线吧
我觉得这个也是很有趣的一点我们待会儿依依也会详细分享一下然后我比较好奇你本身是哪里人我是北京人我是从小在北京长大然后一直到大学毕业之前吧我都是在北京生活的了解了解
那你说是去了伦敦政经嘛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伦敦政经呢我当时第一个原因就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它在人文社科领域基本算是世界范围内非常好的大学尤其是我可能
比较匹配的专业就是传播学伦敦政经在全世界范围应该能排到前几名然后当时我其实申请的项目是 LSE 和美国的南加州大学 USC 合作的一个两年双学位的项目也就是说我可以在伦敦读一年在
美国的 USA 读一年我当时就非常非常喜欢这个项目就因为它能让我在两个不同的国家和全世界两个非常好的传媒类院校各读一年所以我就申请了这个项目但是实际上我最后只读了第一年就碰到了疫情就是 2020 年的那个疫情所以我后来就放弃了第二年去美国的计划最终就是在伦敦读了一年书我就硕士毕业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明白
那你在伦敦最近你觉得它那种学习环境和北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觉得当时在国外读书,我觉得我整个进入到了一个跟国内完全不一样的学术体系,就可能那个是我第一次去接触到国外比较正统的理论学习和比较正统的学术研究,它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范式以及怎么样去做的。
我觉得这个跟我本科的学习其实差别还蛮大的还有就是像英国的很多学校都是一个非常学术导向的一个教育体系你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读文献写论文思考很多跟政治哲学然后历史社会闪历相关的就是这种比较抽象的比较宏大的一些课题啊
我觉得这些课题其实在我本科的学习里是很少去涉及的尤其是关于一些包括像权力体系像一些殖民问题就是这种比较宏观的跟世界的底层运行逻辑有关的问题还有就是我觉得在英国
中国那一年的学习让我对于真正的学术有了一个算是入了一个门就我知道什么样的东西叫学术作为一个学生或者作为一个学者你期待是在你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什么样的思考我觉得像这些东西对我整个去认识世界和理解自我的方式都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影响这些部分是我在本科学习的时候比较少去思考的
因为我觉得我们本科的专业其实是一个挺实践的专业它叫广告学所以它会教你很多比如说你在一个工作的场合下你是怎么样去营销啊怎么样去设计方案啊怎么样去为你的客户服务啊可能我们很多的内容是关于这些的嗯
了解你在伦敦政经也是学的传媒吗是的我们当时那个专业叫做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就是媒体与传播是这个专业它其实是比我本科的专业更广的一个专业因为我本科可能就比较局限在广告这个领域但是在英国的那个学习它就是整个的就是传媒就是媒体和传播这个两个方向它都会去讨论
我了解因为我知道英国的传媒专业相对比较传统一点就是他可能还是以纸媒或者电视媒体广播这种为基础来要学的因为我之前也升过威斯敏斯特我也被他们录取他也是传媒专业我当时看到他们课程就感觉非常传统就是那种
我觉得可能像威斯敏斯特大学它还是一个以时就是它也会教你一些实践比如说你可以去广播电视或者说传统纸媒是怎么去生产内容的但是像 LIC 的传媒它就是一个更理论的更理论的专业就是它不
会涉及到任何比如说实际的操作实际的内容生产和实际的媒体行业运作它完全就是一个去带你讨论一些非常宏大的非常形而上的跟政治经济哲学相关的话题对所以我觉得其实是一个蛮纯粹的体验就这种纯粹的体验我认为如果不是在英国不是有那样的一个环境你在任何其他地方是很难说我静下心来真的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是的 是的
那你在伦敦政经的学业被疫情中断了嘛然后你觉得这个情况对你的毕业规划还有人生选择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我觉得其实还产生蛮大影响因为我最开始的计划是先在英国读完第一年之后就去美国读第二年书嘛然后我觉得我至少应该要在国外尽可能的去找一些工作呀或者多做一些实习
至少我在 25 岁之前我是不会回到国内的就我当时想的肯定是我想去看这个世界或者说我想尽可能地利用这个机会去探索更多的可能对但是当时的疫情确确实实让我在那个时刻看到了第一个就是海外的很多自己之前设想的关于国外比如说很包容啊很多元就是这样的一个设想其实在那样的情况下你会觉得是不成立的就你感受到尤其在这种全球大的疫情的影响之下
各个国家之间的这个割裂的感觉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那个时候就觉得肯定第一步是要先回国就我当时已经没有办法在英国继续待下去了并且那时候美国的整个的局势也不是很好所以当时可能回到
国内就是回到北京是我唯一的一个选择也是我在当下觉得可能就是不是探索世界的一个最佳时间吧因为我原本其实也还有蛮多的说想在年轻的时候多去看一看的这样一个想法但是当时的一个情况让我不得不暂时终止了这样的一个计划然后我在学业终止之后回国我就面临着一个就是和所有应届毕业生一样的要找工作这样的一个情况
但是我其实那个时候最开始并不是想去大家就是现在很热门的这种互联网公司或者大厂我其实一开始是没有这个职业规划的但是在当时那样的一个情况下我觉得我既然就算是硕士已经毕业了那我就需要在一年内找到一份所谓的应届生的工作
但我当时对国内的其实求职市场的了解也不算特别多我觉得我周围的同学大家都在去积极的比如申请一些大厂的职位或者申请一些比较热门的大公司的岗位所以我当时其实也算是跟着他们一起投了一些这种岗位就在我当时的一个情况之下我觉得我对人生的想象就已经没有所谓的我还有各种可能了
就我觉得我眼前好像只剩下利用我的学历先去大公司找到一份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我的眼前就只剩下这条路了嗯所以我当时也是算是比较迫不得已吧嗯在没有想清楚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和擅长什么的时候呢就算是比较仓促地找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然后就进到了一些互联网公司去实习和工作啊
当时是去的哪个大厂方便说吗其实我当时去了蛮多不同的公司的就是有一些旅游公司还有就是大家可能也都比较熟悉的像是快手字节美团这样的就是比较大的公司明白就是我首先想问一下就是你在这些大厂工作中它和你预想的体验是一样的吗
说实话比我预想的体验可能要更加痛苦一些就是当时的整个的工作的节奏工作的压力以及因为在这种大厂里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象过一个大厂的组织架构是如此复杂以及你要跟如此多的人在同一个公司里在同样的一个组织里面一起去协作这件事情比我预想的要更加的困难我更加体会到了一个所谓机器系统是怎么运作的
就是大厂给你的感觉就是你在一个巨大的系统里然后你自己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件你作为一个零部件你是要怎么配合整个机器的运转的速度然后你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很多可能我之前没有设想过的一些感受吧还有就是我在进入这些公司工作之前我认为我是可以去适应某一些环境或者说我觉得我自己比如康亚门
嗯
对那你也在不同的大厂工作过也相当于尝试了不同的这种职业路径那你最终是选择了辞职然后重新去留学那你有没有觉得是什么关键的因素让你做出这个决定呢其实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就是我所谓的辞职留学的过程可能并不是说一个大家想象中我
比如说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然后我突然就辞职然后抱着这样一个很完整的计划我就出国留学或者说我觉得我已经受不了这样的工作然后我要去追求所谓旷野上的自由人生我就辞职其实不是这样一个说很坚定然后很酷的这样的一个过程而是我那个时候在国内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呢我就发现我整个人的可能身体状态和我的心理状态都不是特别的好
然后那个时候可能也出现一些比如睡眠上的问题啊然后我可能发现自己的情绪也比较低落等等的我就发现我可能暂时呢先不太适合再在公司里继续工作了所以我就先提的离职之后其实算是在家里休息了蛮长一段时间的然后那个期间就是我休息的那段期间其实我一开始也没有说我
从公司离开之后就立刻决定说我要重新申请留学而是说在那个时刻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还能往哪里走了就是我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我只是觉得比如说很疲惫然后我觉得我自己曾经所向往的一些生活方式在我当下的这个状态下是没有办法去实现的但我又不知道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实现它们所以我那个时候算是停滞了蛮长一段时间再加上那个时候可能国内也还处在一个比较反复的去封口
这样一个状态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其实我还暂时没有考虑说要重新出国然后重新出国这件事情的一个契机就是在可能差不多 23 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慢慢放开了一些然后我有一天在小红书上刷到了一些博主的帖子
他们就分享他们在欧洲就读一些全奖的硕士学位的一些经验就是欧洲这边有一个叫做 Erosmas 的一个项目它就是差不多两年能够在三到四个不同的国家和学校去读书而且你还有机会获得全额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
然后当时我是先看到了这些帖子然后我觉得这个项目非常的棒我就开始搜集跟这些项目有关的资料但是在搜集这些资料过程中我又陆续看了一些其他的就是比如说普通的这种硕士项目因为像 Erosmus 的项目它竞争也比较激烈不一定能够申请上所以我当时除了准备这些项目之外我还申请了像我现在就读的这个项目也是我二三年的时候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看到的
我就把这些项目可能大概都整理了一下就觉得如果能有这样一个重新再出去的机会至少如果就是去欧洲读书的话我认为我还是有机会重新回到欧洲的环境没准在那边可以找到一些新的机会或者说能够给自己一些时间去
更深入的体验在海外的生活因为我当时在伦敦可能只生活了大半年就因为疫情回国了嘛所以这个海外生活其实是很就是你刚刚开始体验就被切断了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一次的留学我可以相对来说更深入的去体验海外的生活所以这个其实我觉得契机就是我在小红书上刷到那几篇帖子
对对对你说这点我也挺有共鸣的就是我当时之所以没去英国也是因为我觉得因为英国就一年嘛说是而且他很难就留下来嘛就毕业之后也没有空间之类的就觉得你读一年又回国你也体验不了太深的海外的生活就感觉没啥意思所以我当时就来了加拿大当时没得去英国
是的当然我现在了解到英国好像那边毕业之后现在也有应该也有两年的工签对就是我觉得像这些政策其实都是瞬息万变的就很有可能你一开始一直想要计划去某个地方读书
或者你一直梦想去某个国家但你最后可能因为种种阴差阳错你就没有去那里其实我觉得可能都算是一个命运的安排吧就跟我现在回看我当时我从伦敦就是很仓促的毕业那个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人生中很大的一个遗憾但是如果
如果不是因为当年的疫情然后我后来没有去美国读书我可能也不会有今天的这个机会又重新来北欧就是这个奇迹确实是因为当年的那个一些比较意外的情况它又引领你走上人生新的路吧我觉得这个现在看起来其实是一件蛮好的事情那你当时身边的人对你这个选择有什么看法呢就有没有遇到过什么质疑还有压力呢你说我是重新出国读书这个选择就是我我觉得我的
父母整体来说还是比较支持我的,因为他们可能一直都还是比较了解我一直都想去国外生活的这样一个想法,然后他们也看到说我可能在国内的这样一个职场环境下,整个人各方面的状态都不是很好,也没有在做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所以在这个程度上来讲,我觉得父母给我的这个支持,以及他们对我的这个理解,是我能重新出国读书非常大的一个后盾吧,
包括在经济上在各种对未来的一些规划上他们也从来没有说比如说你现在已经多大年纪了然后你是不是应该比如说在 30 岁之前稳定下来或者说你是不是应该尽快在国内比如说规划你的人生就他们都没有这么说
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就是你父母就是你家人的理解但是就是我周围的一些同学或者说同龄人吧我觉得大家可能对我这个重新再出国的这个举动还是有一些就是有一些人可能会有一些不太一样的看法或者他们会觉得说比如你已经之前都在国外读过一个硕士了或者你之前也拥有很好的学历那你比如再出国读这个一个硕士那你之后回国比如说还能不能找到工作呀
或者说你比如说是以后想长久留在国外或者说那你比如说你还考不考虑一些婚恋上的问题就是大家在作为同龄人的话他们人生中面临的一些担忧呢可能他就会觉得那你选择这条路你又是怎么去看待这些他们交易的事情呢
然后我的回答就是可能在我的生活中去出国读书这件事情是我人生能众多心愿的首位吧就是它是我还在我人生优先级很前面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其他那些顾虑可能不是很重要所以我基本上在一些同学可能在大家在聊到各自的一些担忧啊
或者说他们中的有些人也想去比如说辞职然后去探索一些不同的事情的时候我基本都会回答他们说就去做你最想做的事情或者说去实现你可能觉得最想去实现的生活那其他的因素我觉得可能没有那么的重要
我觉得尤其是国内那个环境大家都会有这种人生时钟这个概念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可能你哪怕走错一步就觉得是很大的一个事一样但我觉得在国外这个环境我完全没有这种焦虑或者是内耗就觉得怎么活都可以而且你什么年龄都可以做任何事情就是它没有一个这样的氛围
对 是的我非常同意 Eason 说的因为我就来国外之后我发现没有任何人在最开始认识你的时候会问你多大或者说问你的年龄但是在国内所有人见面就会问你比如说你是 95 后还是 00 后甚至会问你比较细节的一些东西这也是我当时为什么想要出国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我因为从我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离职之后我中间算是有比较长的一段 gap 吧
那这样的一个职业空白期其实在国内的不管是在求职市场上还是说在别人跟你聊天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很多的质疑或者疑问就是说你为什么中间比如说有很长时间没有工作或者说你在做什么是的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我现在在国外然后前一段时间学校这边也让大家去整理一些自己的简历然后互相分享自己的理应我就看到很多欧洲同学他们的职业履历其实是非常多样的包括他们的一些人生经历他们写在自己档案就是个人主业上的一些职业经历比如说自由职业独立艺术家或者就是自己用
几年的时间去做一个自己的小的创业的尝试就这些内容都可以算作他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然后对比之下我就看到我自己的履历以及我可能一些国内同学的履历就大家的履历都是非常规整的大公司然后大公司的一些很核心的岗位或者是一些所谓管培生就是这种大家追求的对然后我就想说
其实这样的履历在国外的求职市场上是没有太大就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别人不会因为你曾经拥有光鲜的履历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很优秀相反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以及我觉得也没有人会去在乎说你比如说两段职业经历中间隔了几个月或者说你比如说有几年的时间是在做自由职业我觉得这些在国外的环境下你都是可以把它们写在你的个人经历里没有任何觉得说奇怪的地方
对确实我在这边也是有这样的体验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就刚才你说到年龄的问题像现在国内这种 35 岁焦虑这种我在加拿大这边你简历上是可以不写年龄的就默认是不写年龄的然后 HR 面试的时候像比较正规的公司像比较正规的那种大公司 HR 是不会问年龄的他根本就不会提年龄这个事就是他有可能就形成那种年龄歧视如果问了
反正就是这个对应聘者起源非常好完全不需要有任何年龄上的压力是的然后我前几天也看到说国外的一些招聘系统如果你会去筛选应聘者的年龄这个其实属于违法的也就是说在国外的执政环境下其实如果你感觉到自己受到了一些隐形的歧视他们那边都还是有比较完善的法律去保障你的权益
所以这个也是我觉得我可能未来也希望尽可能有机会能在这边的职场体验一下就是去感受一下不一样的这样的一个职场的氛围还有就是国内的这样的一种所谓的你刚才说的社会时钟很严格或者说大家都
比较强的年龄焦虑也是因为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社会环境它确实竞争非常的激烈就是说如果你不是非常按部就班的或者你是严丝合缝的去做某些事情的话会有很多很多的人他可以去取代你的位置
这也就导致大家可能就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不能出错的那这种就是不能出错的心态可能也是在我人生前 20 多年比较困扰我的包括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其实就一直处在一个比较焦虑的状态就是我觉得我应该从
比如大二大三我就一定要找到第一份实习然后我在毕业之前要积攒到几份实习有了这些实习我才能申请到好的项目或者说我才能有一个比较完美的履历有了这些履历我的人生才能继续往前推进但是直到我从我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离职之后我发现我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了就是所谓完美的履历也好就这个东西当它失去的时候你发现你的世界可能也没有毁灭
或者说即使这些东西失去了你的人生也得往前走那这个时候你可能就可以去找一些你过往想象中的按部就班的人生之外的其他的路径就是你刚才说的描述的那条路径我就感觉有一个画面就是一个仓鼠在一个
这种笼子里不停的奔跑那个轮子就不停的转就是你追求到那个比如说完美履历那你又要追求另外一个下一个更完美的这种履历就你一直活在这种焦虑痛苦之中就是不停的在奔跑然后但是实际上你感觉你是进步了每天在进步但实际上你还是在原地
就是在那个笼子里面打钻那种感觉是的我觉得可能你描述的就是所谓的内卷吧就是内卷这件事情本质就是这样就是大家可能是在做很多无用的功劳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你觉得你付出了很多但其实你完全没有动所以就是你跳出这个所谓的跑步机你去到人生真正的跑道上或者说所谓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概念就是你到旷野上去寻找所谓你自己的路
我觉得这件事情比起在别人既定的游戏规则里往前走是要更重要的那我觉得可能至少像一些出国留学或者尤其是选择在工作之后出国留学的人都是希望能够给自己再一次的机会就是去真正的让自己能够去定义自己的人生或者让自己去给自己的人生寻找一条路真的
那就聊回到你在最终选择的是芬兰的这个阿尔托大学嘛然后就是我比较好奇你为什么没有你说继续选择在英国生长或者欧洲其他国家那你背后的考量是什么呢嗯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缘分就是我重新回到芬兰这件事情嗯
我不是第一次来芬兰了我在本科的时候就我在大三的时候其实是去芬兰的另一个城市坎培雷当时交换过半年的时间就是那个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出国留学然后在芬兰的坎培雷大学交换的那几个月
可以算是我大学里我觉得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个时候我也对整个芬兰的比如说社会环境啊教育体系然后生活的一些方方面面有了一个比较切实的感受这也是我这次就是可能算是在出发的时候我比较着重地申请了北欧的一些学校还有
还有一个考量就是北欧这些国家整体来讲英语普及率也比较高也就是说你不会当地语言的情况下在当地生活读书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后毕业之后也基本上可以获得一到三年的一个找工作的居留我觉得这个
找工作的居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让你在毕业之后可以留在当地去尽可能的探索一些不一样的职业发展但是像英国比如说英国我觉得它整体来讲对于很多海外的这种留学生也好的政策其实还没有那么的好它不是一个比较鼓励大家能够在当地留下来虽然说北欧这边其实也不算一个移民国家但我觉得整体来说他们对留学生的各种政策还是比较友好的
还有就是英国比如说英国的成本真的是比较高不管是学费还是住宿费我当时可能在伦敦一个月的房租就要 1 万人民币而且是一个非常小的 10 平米的一个小单间也没有厨房但是我现在在芬兰这边就是自己住一个一室一厅的公寓有自己的厨房卫生间卧室然后一个月差不多不到 5000 人民币我觉得这样的一个生活成本和消费比起英国来讲其实还是更划算的
因为我看你现在读的那个专业是 Visual Studies and Art Education 我对这个专业比较好奇就是因为可能是它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能简单介绍一下吗好的好的然后这个专业其实也是
在我申请这个项目之前我完全没有在国内听说过这个专业它是叫做视觉研究和艺术教育那这个专业它主要研究的就是我们如何用视觉艺术或者说更广义的艺术它也不一定是视觉就是更广义的艺术去影响大众不管是去在学校里还是在博物馆还是在企业就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能够用艺术的方式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
我觉得这是一个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专业然后我最开始看到这个专业也是在学校的官网上就是我一行一行地看学校的官网项目介绍然后我就发现这个专业它是跟我本人很感兴趣的视觉文化相关的同时它又是一个不要求作品级的专业就是因为有一些设计类的专业是要求你比如说会做设计或者你需要
去做一些产品出来但是像我的这个专业它是比较偏理论的也就是说它并不需要你具备所谓的一些设计的能力而且它也鼓励大家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来申请所以我就觉得非常非常的适合我因为我本人之前并不是学艺术的但我又对相关的这个领域比较感兴趣再加上我过往的这个传媒的背景也算是跟专业有一定的相关度所以我最开始是抱着蓬蓬运气
因为这个专业本身他每年录取的人也不多可能总共是 16 个人吧然后我是今年我们这个专业里唯一的一个亚洲人就他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欧洲人然后可能有个别的是比如美国啊或者是来自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吧就是可能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也只有我一个
所以这种体验还蛮独特的因为像在咱们中国的环境之下所谓的去做艺术教育的人应该是很少的或者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冷门的一个领域也没有什么人关注所以我也觉得如果是让我在本科毕业就来读这个专业应该也不太可能就我在本科毕业的情况之下哪怕我对这样的项目感兴趣我也不太敢贸然的来申请因为我觉得它可能不太方便我之后的就业啊
或者说也没有什么人读过但我觉得在我人生这个阶段来读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时间点因为我觉得我现在已经可能有能力去选择一些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或者去探索一些可能我真正愿意探索领域我就没有那么在乎一些其他可能世俗层面上的一些考量比如说好不好照容
工作呀或者说好不好留下来对就我觉得这些不是很重要的相反如果能有机会去了解这样的一个领域尤其是在国外去学这样的人文艺术领域我觉得这个体验本身是很宝贵的对
我觉得留学最好就是你工作几年再出来不要可能本科毕业你马上就留学因为你当时由于这种认知的局限也没工作过可能也没有探索过自己你考虑的局限可能还是那种我要顺着本科的专业读下去没有那么宽的视野去问自己想要什么这就是我做这个系列的一个目的就是留学重启人生这个概念真的我就要工作几年再出来
我个人觉得这种选择比比如说本科毕业或高中毕业会更好是的然后因为我也听了你播客之前的一些嘉宾的节目然后我觉得都非常有启发就是让大家看到其实人生的选择是非常多样的但是如果你在本科毕业的时候哪怕你知道人生的选择是多样的在你当时的条件下其实你也很难去做一些比较大胆的尝试因为你可能不得不考虑一些很现实的因素比如说你毕业后的工作但是当
你可能已经工作过几年你就发现你所谓脑海中觉得很重要的秋招所谓的比如说进入一些大厂大公司没有那么重要但是这一切的这些感受都是你要真正的去走过这段路之后你才能获得的你很难在你没有经历过它之前就获得这些认知对对
大家也可以就是其实通过我们的这些播客节目吧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但是我觉得很多东西确确实实还是你自己真正体验过才会知道的就跟我在去大厂工作之前可能我也看过很多别人的一些感受啊但我只有自己切身的体会过我才能知道这个事情究竟适不适合我对对
那因为刚才听你也介绍了这个专业吧我感觉我自己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我自己本身是做设计然后对这种尤其是视觉或者这种比较新兴的东西就特别感兴趣那您可以说一下大概就是那个学校它的一个学习体验是怎么样的吗
我觉得在阿尔托大学的学习体验还是非常非常有趣的比起我在英国的时候比较传统的比如说听大课然后小组讨论写论文这样的一个非常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阿尔托这边其实不管是上课还是作业都是有非常多不一样的形式比如说在课堂上老师会让每个同学设计一个自己的
所谓的艺术教学项目然后你可以让大家都参与到你设计的这个项目里然后去完成比如说一个小时的这样的一个活动然后这个活动所有的流程都是要你来设计我觉得对我来说其实挑战还蛮大的因为一方面是我的英语可能没有像外国同学那么好所以有的时候我要组织这样的一个活动我会比较紧张就怕我的表达大家听不懂但实际上当你发现比如说你设计的这个游戏也好这样的一个项目也好大家都参与到
过程中然后最终给出一些他们的反馈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收获挺大的其次就是我们的项目也有很多跟外部合作的机会比如说让老师鼓励我们去找在北欧当地的一些艺术机构艺术家或者一些非盈利组织然后去跟他们在这些组织里面的人去进行一些采访或者跟他们合作去给他们设计一些艺术教育的项目我觉得这种作业都是让我们能够深入地了解到当地的文化
因为我们这个项目的名字其实叫做 Nordic Master 就是它是一个针对北欧地区的这样的一个硕士项目所以对于我而言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去了解整个北欧的艺术文化产业我也在学习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比如说对我现在生活的城市赫尔辛基它的一些大的艺术机构然后各种艺术活动有了一些更深入的认识但回想起我当年在伦敦的时候可能我就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跟这座城市本身产生这么多的互动和连接
了解
提到这个芬兰的这种艺术产业你觉得比如说它和国内或者英国相比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我觉得比较不一样的一点就是芬兰这边的很多艺术就它可能不像是传统的比如说美术馆里面就是摆着藏品这个是大家理解一般意义上的一些艺术但是我在这边其实接触到蛮多的一些组织那这些组织像是我 9 月份的时候参加过一个艺术书展
那这个书展它就是每年会在不同的地方办这个书展然后把世界各地不同的艺术家让他们有这样的一个空间去把他们自己的这个作品直接的展示给观众还有就是他们可能会组织很多不同的比如说艺术讲座然后邀请不同的艺术家来分享一些观点啊等等的
就是有很多这种小的机构也许不是大的美术馆或者博物馆而是一些小的机构他们也都在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像这种活动可能在伦敦或者说在国内应该也是有的只是当时我自己可能不是学这个领域的所以我没有了解到
但是我这次来芬兰之后我就发现在欧洲这边其实还是有蛮多这种很有意思的活动包括你可以通过这些组织去接触到一些在当地的艺术家然后我还知道一个我们学校就是阿尔托大学毕业的一个中国男生他之前就是在这边可能进行一些自己的人生跟视觉相结合的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他用吟唱的方式在结合上他拍的一些影像作品然后这个
艺术形式在欧洲这边也非常受欢迎然后他现在好像就是在整个欧洲到处去巡演我觉得像这种就是跟自然啊跟这种声音啊相结合的这种比较多元的艺术是我来这边之后才接触到的嗯 谢谢
那来聊聊北欧的就是你的留学花费吧你觉得比如说在生活成本啊还学费啊奖学金方面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点就是我首先是没有奖学金的然后据我了解可能来这边读这种人文艺术专业想拿到奖学金也比较困难所以说如果大家也有这方面的想法的话可能要做好就是大概率是没有奖学金的准备嗯
然后这边的奖学金如果给的话就是免学费但是生活费还是要自己出的除非大家能够申请到像我刚才说的 Erasmas 这样的一个欧洲的联合项目然后它是有部分项目有全奖的不然的话来欧洲大部分地方留学你还是要自己支付生活费和选费的
芬兰这边的生活成本其实我觉得比起欧洲很多国家来讲还是相对便宜的因为它给学生的福利很好包括我们的房租然后我们在学校的学生餐一顿是 2.6 欧不对 2.95 欧 sorry 说错就是我们在芬兰的学生餐是 2.95 欧一顿如果你比如说比较吃得惯白人饭然后平常都在学校里吃饭的话你其实一个月在吃住行还有就是住宿我觉得都花不了太多
学费的话一年是 1.5 万欧然后两年的话大概就是 3 万欧然后生活成本的话大家可以按照一个月 8000 左右人民币这么来计算我之前有在小红书上分享过我一个月的生活成本就是很多人都评论说它居然是差不多的所以北欧留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这么贵是的
至少比你之前在伦敦可能要便宜多了是的因为伦敦我可能一个月的房租就要一万人民币然后这边的话肯定是没有那么贵的那你觉得哈尔兴基的这种生活方式和你在比如说在北京或者是伦敦的经历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我觉得赫尔辛基其实跟北京和伦敦这样子的大都市相比它真的只能算是一个小城市吧就大家会调侃说赫尔辛基叫赫村就是它虽然是芬兰的首都但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小城我们整个城市里就只有两条地铁线路而且这两条地铁线路中间很大一段都是重合的也就是说你基本上只有一条地铁从东到西然后我觉得一个比较大的感触
第一就是你会有很多自己一个人的时间因为可能这边的娱乐活动也没有那么的丰富不像我在北京或者伦敦那个时候周围的同学包括中国人也比较多所以你不管干什么你都能找到人或者说你都能找到事情做但是在这边可能尤其是你过了最开始的半年之后你对这个城市已经比较熟悉了你就很难每周都还能找到新的地方这个时候你就要花很多时间来跟自己相处或者说独处第二就是
就是我觉得芬兰是一个非常亲近自然的国家我之前就是夏天和冬天的时候都去都坐火车去赫尔辛基周边的像埃斯堡那边有免费的国家公园然后你也能在城市里面找到一些开放的绿地我觉得这点是我觉得比起在北京伦敦这样大都市生活可能这边能让你感觉更加的安逸吧嗯
那你有没有让你感到有文化冲击的地方其实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好的方面就是我最开始的时候听说芬兰人都很社恐然后大家也都提前有些段子比如说芬兰人等公交车排队都隔得很远或者说他们都不愿意主动跟你说话但实际上我来到这边之后发现大部分的芬兰人都还是蛮热情的尤其是当你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非常热心的去帮助你
我觉得可能用外冷内热这个词来形容比较合适就因为我们上学期有一门课需要我们到街头去做一些采访最开始的时候我和我们小组的成员都比较担心就这种在马路上拦住路人然后问他们问题这种采访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拒绝但事实就是我们的采访
就是几乎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愿意停下来去跟我们聊几句而且是用英文做采访就是大多数人也很愿意配合我们就是去用英文聊一些他们的感受我觉得这都让我感觉到一种蛮欣慰的感觉对 了解这是跟那个印象中的北欧人就不太一样所以这个也是很多人他是有一个刻板印象就不管国内国外
可能只是通过一些媒体啊遇到一些人的印象但确实你要真正的到了当地去生活你才有真实的体是的因为我现在也会拍一些 vlog 然后分享我在芬兰的生活一般会发在小红书抖音这样的平台我就会经常收到一些评论比如有的人说原来北欧也不是完全没有人啊或者有人说原来北欧的生活是这样的就跟大家想象中的北欧确实不一样
所以我觉得既然要出来看世界最好就是你亲自来看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跟世界的认知真的是因为你之前也说过你是很庆幸的这次的选择就是再次出发回到北欧读书你觉得你最喜欢赫尔辛基的哪些地方呢
嗯我觉得第一个地方就是这是一座很简单的城市就我刚才说的比如说它只有一条地铁线路所以我完全不用像在伦敦的时候我几乎每次在伦敦的地铁里都会迷路就是我会找不到那个换乘的口或者说我会走错出口啊等等但是在赫尔辛基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其实这种简单的小一点的城市它有的时候也有它的好处嗯
就是它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很安心它会让你产生一个我对这个地方很熟悉能够快速地帮助你建立起跟一个地方的情感连接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地方其次就是我觉得赫尔辛基的文化活动其实还蛮丰富的比我预想的要更丰富包括它每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比如说演出或者一些比如灯光节还有我刚才说的艺术书展就还有设计周等等这些活动我觉得都是很有意思的嗯
你有没有哪些地方让你感觉不适应呢才会有生机不适应的点第一个可能就是这边冬天的时候气候确实不太好就尤其是 11 月份一直到 2 月份是将近有 4 个月的时间都会天黑的很早就差不多下午 3 点多就天黑然后一直到上午可能也是 9 点 90 点钟才会日出
所以你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在这种就是又昏暗然后又冷清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我觉得北欧的冬天跟夏天确实是两个极端就如果你在夏天来北欧的话你一定会爱上这里但是如果你最开始来就是冬天的话你就会非常的绝望
跟加拿大是一模一样是的加拿大多伦多反正是冬天也是差不多 11 月份到 3 月基本是反正天黑的很早然后基本上就天天下雪然后路上积雪很厚外面风很大然后气温就很低没法在外面待的这种是的不管是加拿大还是北欧都被大家称作凝固塔
就可能在宁古塔生活过尤其是经历过宁古塔的冬天就会格外的想念比如说国内一些气候比较好的地方但是就夏天又是另外一个感觉我觉得这边夏天就是首先气温不是很高嘛然后就是比较舒服然后在户外它这边自然环境又很好嘛
也是南天白云的就是让人心情也会变很好所以我觉得这个反差是挺大的对然后还有一点我可能不太适应了就是我是一个非常中国味的人就是我是一个比较依赖于中餐并且我也比较习惯于吃中餐的人然后赫尔辛尼这边其实现在已经开了挺多的中餐馆了
包括还有一些比如日料啊等等的但是在外面吃饭实在是消费比较高所以我一般还是会自己去超市买一些食材但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比较适应白人饭的人的话我觉得在这边生活其实就没有那么多不适应嗯
哈尔兴街那种华人超市多吗就比如说你可以买国内的调味料或者是这种食材这种的店其实还是有几家比较大的超市并且我感觉就是超市里的物资基本上可以让你还原你在国内的生活就你想吃这些菜然后你自己平常只要你还愿意自己花时间做饭的话我觉得吃这件事情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对对
就以现在这个时间点来回顾你这段学习经历吧你觉得在芬兰的这种学习和生活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我觉得最大收获就是给了我一个机会首先是重新回顾我逛
的成长经历然后以另外的一个视角去重新的审视自己过去很多被忽视的感受因为在 F-Land 的学习过程中其实老师非常鼓励我们去不断的确认自己的感受并且从自身出发去重新的思考
自己的经历然后我们的项目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则叫做 being vulnerablecomfort with your discomfort 就是你要去勇敢地坦诺自己的脆弱并且去对所有不舒服的感觉去感到舒服也就是说你要去正视你自己所有不舒服的感觉并且要珍惜自己身上的脆弱性我觉得这些理念都是我在
过往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一个教育体系和成长环境下我是从来没有用这样的方式去证实过自己内心的感受的我觉得芬兰的学习其实也算是一个治愈自己的过程吧对我来说是一个疗愈这个疗愈一方面是通过学习艺术去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另一方面就是能够以
另一个视角不管是从老师还是周围的同学当我在跟他们分享一些比如说我在国内的经历啊或者我自己对生活的一些看法的时候我会收到很多不一样的反馈那我觉得这些反馈对我来讲都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刚才你那句话珍惜自己的脆弱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好你可以举个例子吗就是比如你在芬兰有没有什么实际的例子让你深切的体验到这一点因为我觉得在我们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其实大家经常会说 being vulnerable 或者说去分享自己的 vulnerability 比如说在课堂上大家有时候会不自主的讲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比如自己来自一个可能
原生家庭不是很好的一个成长环境那在这样的成长环境比如带给自己什么这个是我们项目另一个外国同学他的分享那对我来说呢我也之前在我们一门课上用一个手工作品跟大家讲述了我自己的故事比如说我从中国的一个教育体系到英国的教育体系到芬兰的教育体系这样的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用一个艺术作品把这个故事分享了出来然后当时有不少同学和老师他们就都过来听我在讲
就他们非常认真的在听我讲我自己的成长经历然后在我讲完之后我们项目的老师说说他已经快要哭了就他觉得很感动我觉得这种分享其实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还有就是我觉得在这边上课比如说大家每个人分享自己感受的时候所有其他同学你能感觉到大家是有真的在认真的听你说话
或者说大家都有在专注在当下的这个场合里但是可能对比之下我之前在国内比如新公司入职的时候参加入职培训也有类似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大家去分享自己过往的一些成长经历尤其是自己可能觉得人生中
最困难的时刻对但是在我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可能没有什么人在认真听或者即使我分享完之后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给出一些回应或者说比如说鼓励你几句啊或者说能够共情你啊等等的但是在这里我觉得不管你分享什么你能感觉到有人在意或者说大家都很愿意去共情这个是我觉得非常好的地方好的
那你现在也是相当于是一位这个海外生活方式的博主嘛那就是你认为在分辨的这种生活方式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吗我觉得比较大的影响就是我现在开始用手机去拍一些 vlog 记录我的生活在这之前我可能更多的是比如说喜欢用相机去拍一些旅行中的风光呀
或者去拍一些人像啊进行一些创作但我从来没有说想要去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来芬兰之后我觉得生活的很多的细碎的日常都是可以用影像的方式来呈现的比如说我现在去超市买东西啊或去学校上课
或者去外面比如说逛公园不管做什么我都习惯性的去记录然后把它们做成一些 vlog 分享给大家我觉得这些记录能够帮助我第一个就是给自己留下一些回忆第二就是帮助可能更多的人去了解北欧生活这个算是对我创作比较大的影响吧就是它让我从一个过去比较追求美丽的画面或者精致的比较视觉冲击力的摄影作品这样的一个创作方向转化到了
嗯
那你觉得在北欧的生活是怎么激发你的那种比如说你刚才提到的视频啊还有一些写作啊还有这种创意的创作呢嗯我觉得北欧生活很好的一点就是你有很多独处的时间所以我会有很多时间可以来比如说自己写一些公众号的文章然后自己平常做一些新媒体的内容嗯
就我觉得这个环境首先就是能够让你有很好的一个机会去向内探索自己的世界其次就是我觉得北欧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点就是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国内的观众会对北欧生活有
他们的想象也好他们的期待也好或者对北欧有一些所谓的滤镜那我觉得我的这个不管是写作还是摄影还是我的日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内容都是希望能够帮大家去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去真正的走入北欧是的是的那来聊聊你的就是旅行摄影吧因为你已经环球旅行了 30 多个国家了然后想问一下最初是什么契机让你开始这种环球旅行的呢
其实我从上高中的时候就那个时候我的人生梦想就是想当一个旅行摄影师因为那个时候非常的喜欢看一些旅行杂志包括也机缘巧合关注到了一些摄影博主和旅行博主然后我在我可能高三
比如说非常辛苦的备战高考的这个期间我当时唯一的精神食粮就是这些摄影师还有这些博主他们分享的内容然后我就觉得如果我上了大学我以后也一定要和他们一样比如说都去看看这个世界然后当时我上大学之后就加入了我们学校的一个摄影的社团然后在那个社团里也认识了不少有同样的先学二号同学以及那个社团当时也邀请了一些比如说比较有名的摄影师
摄影博主啊摄影师来我们学校做分享然后我记得我当时就正好有一个摄影师是我从高中开始就很喜欢的摄影师然后他来学校里面做讲座然后我就跟他说我说我就是在我可能学习最辛苦的时候就一直在看着你的作品然后就想去到跟你同样的地方旅行所以这个就算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吧
嗯然后上大学之后也有一些自由时间就开始比如说去参加一些义工旅行啊然后嗯大三的时候去海外交换就这些机会都让我开始去独立的探索世界嗯因为你也是就是马蜂窝的工业作者嘛嗯我知道前几年就疫情前吧我也经常用那个马蜂窝我还去马蜂窝面试过当时在北京啊
真的吗对当时还有一个 APP 叫面包旅行其实这两个是还穷有往我觉得是所有旅行爱好者最经常用的是的而且你也是普通的资深的旅行摄影师那你觉得你的作品通常会关注什么主题呢我觉得我在旅行中拍的一些画面基本上就是当地的风光和人文然后我自己曾经也是比较喜欢旅拍的也就是说拍一些人
然后这个人像大多数就是我可能喜欢自己出镜啊然后拍一些画面但是未来的话其实我很想在欧洲这边尝试做理拍婚纱摄影师的就比如说拍一些婚纱然后人像跟整个的自然和环境相结合的这样的作品这个是我打算从可能我今年要搬去哥马哈根生活嘛就是到丹麦之后我蛮想做这样尝试的还有就是
就是你刚才说的像马蜂窝这样的一个 APP 还有就是我以前有在 Lonely Planet 孤独星球实习就这些都是曾经可能作为旅行爱好者大家非常喜欢的平台对但是这些平台到今天为止像 Lonely Planet 它已经关闭了在北京的办公室那马蜂窝可能现在也已经基本上被小红书这样的新兴的社交媒体取代是的你会感觉到
尤其是作为一路成长起来或者比较喜欢相对深度旅行内容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件蛮难过的事情是的然后我也说过我之前去过一些旅行行业工作但是我后来也觉得大家可能对旅行的热爱是一方面但是你真正进到这个行业工作也看到了很多比较无奈的地方这也让我觉得可能在旅行行业工作
并不是我终极的人生目标可能我终结人生目标还是我自己能够有机会亲自的去看这个世界啊因为你也去了很多国家嘛有没有一场旅行特别影响了你的世界观呢甚至改变了你对人生的看法嗯嗯
我觉得可能没有这么所谓的一长旅行但是如果把我搭翻去海外交换的那个四个月的时间算作一场大的旅行的话那我觉得那个是一个节点或者是一个我人生中很重要的转折点因为那是我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算是出国
就是没有任何的家人也没有朋友就是你自己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从零开始我觉得这件事情本身就让我在那个时候发现就是这件事情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或者说挑战比较大的事情或者说比较孤独啊等等的
但是对我而言我在那个时候觉得经历过这样一场自己一个人的冒险之后我觉得很有意思或者说我觉得我未来也还想过这样的生活就是它帮助我确定了我后来人生可能就将近十年吧这一个方向这也是为什么我可能已经回到国内了然后我又想要重新出发相当于是种了一颗种子虽然只是短期的停留但已经在你心中有一个萌芽最后相当于现在已经就是开花结果这种感觉
是的然后我昨天正好就是回到了我曾经交换那个城市就我专门从赫尔辛基坐火车两个小时回到了我曾经就是生活过四个月的那个坦培雷那座城市然后去了我当时的学校啊还有我住的宿舍然后我就想起来我在我 20 岁海外交换结束的时候我当时坐飞机从芬兰飞回国然后在那个飞机上我就突然特别的想哭
我就觉得我的眼眶湿润了是因为我当时觉得这样的人生可能很快就要离我而去了然后我当时回到国内要赶紧很紧张的去准备一些专业课然后那时候已经大三了就我会觉得这样幸福的在芬兰的时光
可能在我未来人生就不会再出现了所以我那个时候其实是挺难过的但是我今天八年之后我可能经历过曾经所预想的一切之后我又回到这里我就发现你可能真正向往的人生或者你真正渴望的地方你兜兜转转还是会回来的
嗯因为我们都知道就旅行中要保持这种持续的创作不管是拍视频啊或者写作也好是特别难的比如说很多的旅行博主嘛就是去到很多地方然后也保持自己的一些创作但是至少对于我来讲我感觉这样是很困难的尤其边玩在边创作感觉又缺少了这种纯粹性可能玩的也不是特别尽兴啊因为你还要想着你怎么去创作那你觉得你是怎么样保持这种创作的持续性的呢
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也是我自己之前可能在纠结的因为我觉得我现在并不属于一个可能真正的旅行博主就是大家看到的一些在每一趟旅行结束之后都会产出非常精美的视频或者就是在旅行的过程中也会每日更新 Vlog 所以我现在还不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一方面是我现在旅行可能也没有带那么多的设备就不会说带一些很高端的设备包括航拍什么的就我自己一个人可能也没有这个能力去产出非常精美的旅行视频所以对我来说可能更多的还是说拍一些照片或者说现在用手机拍一些 vlog 就我觉得这些整体来讲还没有太影响我旅行的体验度但是如果像你说的或者说像大家经常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一些很火的旅行博主
那你想要拍到他们那个程度的视频我觉得基本上是需要有人跟你合作并且你的整趟旅行的围绕着摄影或者围绕着拍视频展开了对确实是会影响很多你真正就是沉浸在旅行这件事情里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思考说如果我未来可以找到一些其他的比如说怎么说谋生的方式或者是赚钱的方式我并不想把旅行这件事情作为我的工作
或者说我就把旅行视频作为我所有收的来源这样的话你就会失去了纯粹性嗯那在去过的这么多国家中有没有哪几个目的地是你最喜欢的或者对你有特别意义的地方嗯
我觉得我最喜欢的地方就还是北欧的几个国家然后可能第一个就是我去年去的法罗群岛因为法罗群岛就是我的人生目的地就是我一直都很向往的一个地方然后我去年真的去到了那里我觉得有一种就是怎么说如愿以偿心愿实现这样的一种感觉而且像法罗群岛这个目的地也真的是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因为我们在法罗群岛
当时旅行的时候其实天气非常的多变经历了很多极端的天气也发生了很多就是比如说一些意外的情况那我觉得在整趟旅行的过程中也让我思考就是曾经我觉得旅行应该是尽可能完美最好的天气然后最顺利的安排但是去年法罗群岛旅行让我觉得哪怕人生有很多的意外
也能让你看到很多不一样的风景我觉得这个也许才是旅行的意义就我觉得草罗群岛是一个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地方除此之外可能就是像挪威冰岛还有芬兰这几个国家都是我很喜欢的地方然后我也曾经在挪威和冰岛看到过非常漂亮的极光和雪山我觉得是我去过的这么多地方里我觉得最震撼的自然风光也推荐给大家嗯
刚才说法罗情岛我也特别向往尤其我看到他那些照片就是那种房子还有那种自然的那种景观确实也是我的人生目的地之一你可以分享一下你当时怎么去的吗当时在那边然后有没有什么 tips 可以分享给我们好的
就我当时其实去法罗群岛是跟另外两个两个姐姐吧然后那个两个姐姐也是旅行行业的从业者我最开始也是通过他们种草的法罗群岛这个目的地然后我们三个人在当地是找了一个类似于旅行社然后包车的因为我们不开车但是如果你可以自驾的话我觉得自驾还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体验然后
我们去到法罗几个比较著名的地方进行一些徒步但是徒步的话最好还是有专业的向导带着你因为有一些地方可能对于像我这种户外经验不是很丰富的人来说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我就记得在我们最后一天去的徒步的那个岛然后当时要爬到一个山上然后那个路其实非常的滑我基本上是走一步滑半步这样的一个状态然后最后我们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我全身上下都是泥
对就我觉得相对来讲其实还是一个有一定挑战的一个目的地就它不是一个非常舒服的然后你直接坐车就可以去到很多地方他想要看到真正好看的风景你可能都需要去徒步或者去爬山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大家如果去法罗群岛旅行的话如果你能自驾是最好的如果你不能自驾的话就可以考虑像我一样比如说在当地找包车啊然后最好还请专业的向导带着你一起去徒步会比较安全
还有就是还有一个小 tips 就是大家不要对这个旅行抱着太高的预期就是说比如每一天的行程都会很顺利的完成因为法罗群岛的天气其实非常多变的像我们上次去的时候也因为就是它天气不好所以就是去其中一个岛看鸟的那个船就一整周都取消了所以我们最终就没有去到那个地方你们是几月份去的大概我们是八月份哦
8 月份它那边气候是怎么样是很冷吗还是说也是夏天那种感觉就整个法罗群岛最佳旅游季节就是 6 到 8 月然后 8 月的话算是它那边的夏天但是整体来说可能十几度左右吧然后如果你要是爬山的话就是在户外待的比较久也要穿的就是减量厚一些然后法罗
这个地方应该是一年 365 天里有 300 天都是阴天大雾这样的天气所以说即使你在夏天比如说五六月份去你也很有可能一整周都看不到阳光我觉得这个就是大家去法国群岛旅行的时候要做好的一个心理准备了解那
那来聊聊你的未来因为你刚才提到你未来你马上要去哥蒙哈根生活你可以聊聊你是为什么要去或者是你的一些规划吗好呀就我们项目其实是一个双学位的项目所以我第一年在斯兰达阿尔托大学读书然后这一年结束之后我第二年相当于是要在丹麦的奥尔堡大学继续读我的第二年所以我要搬加拿大
但我们的第二年其实是不上课的所以我需要在哥本哈根就是做三个月的实习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写我的别论文然后我目前应该是要去哥本哈根的一个摄影节就是这样的一个机构工作就是今年的 8 月到 12 月吧差不多这个时间我去丹麦的一个摄影机构工作
然后剩下的时间可能写毕业论文之后我就毕业了但是毕业之后我觉得丹麦非常好的一个政策就是你可以获得三年的一个找工作居留也就是说毕业之后还可以在欧洲至少再待三年的时间那我最近也在思考就是说毕业之后我做什么因为我看到有一些人可能在这边毕业之后可以去注册一个自由职业或者注册一个就是自雇自我雇佣 self-employed 这样的一个身份
那你有了这样的身份之后你就可以在当地比如说自己做一些小的工作室啊或者比如你自己做摄影师设计师就是这样的方式如果我毕业之后比如说可能短时间内没有找到全职的工作的话我也想去做一些跟旅行摄影相关的行业比如说摄影师然后或者做一些比如说旅行定制地培这样的一些不同的业务吧
了解了解最后来聊聊就如果有听众他正在纠结要不要比如说辞职去留学那你会建议他们重点考虑哪些因素呢嗯那我可能从两个方面建议吧一个就是比较实际的一个方面第一就是比如你的家庭条件对不对还有你自己目前比如说大概积累了多少的资金因为像北欧这边如果你
拿不到奖学金的话两年差不多要花掉 40 万左右的人民币虽然在这边你也可以进行一些兼职但是整体来讲你在留学之前还是要考虑自己能不能支撑自己在这边完成两年的学业还有就是我觉得你自己的人生规划吧
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是你长远还是想在国内比如说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呀然后能够比如早一点成家对吧如果你有这样的打算的话我觉得留学还是一个就是可能会对你这种人生规划产生比较大冲击的一件事情以及如果你的人生规划就是想在国内过相对安稳和平顺的生活的话我觉得来这边留学的意义可能不是那么大也不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这是从比较现实的层面考虑那如果从相对来讲比较感性或者说自我成长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大家可以看看思考一下你自己可能真正或者说你最想过的人生是什么样的那你目前的生活或者说你目前的工作状态能不能带你通往你想过的人生像我当时我的考虑就是我想过的人生就是尽可能在国外比如说去进行一些旅行和摄影这方面的尝试或者说能去不同的国家生活
我觉得这个就是我最想做的事情所以我当时认为在国内如果我继续留在一些大公司工作哪怕我能一步一步晋升也无法带我通往我想过的生活所以留学就是我当时几乎没有做太多犹豫就选择了一件事情所以大家也可以先思考一下你自己最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看看辞职留学这件事情能不能带你通往你想过的生活如果我觉得你获得答案是肯定的话你就可以去做这件事情是的还是要问自己内心而不是说看别人做什么样的选择你也去跟风做什么样的选择
我觉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没有一个选择是很完美的就是你做出那个选择你今后所有的一切都很好出来留学你该面对的一些困难还是会面对甚至是更多的一些困难我现在的体验就是这样的就是没有一条路比如说国外它所有的东西都是很好的或者是很合你意的就没有这种地方是的
然后我在这里可能也有一个一个我自己的感受吧就是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能不能为你自己人生做的选择承担所有可能的后果那这个后果可能是不好的后果或者说可能你发现你来留学了然后最终发现这个事情不是你想要的你可能做了错误的选择那你能不能承担所有这一切的后果我觉得如果你觉得我愿意接受任何可能的结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我觉得那就很好就像我自己其实也没有预期说我就一定能够在国外比如说以后都很思念留下来或者说我出国留学之后未来的人生就能一片坦途或者说就能够很顺利地过上我想过的生活我觉得答案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在这种和不确定性共处的过程中我觉得我越来越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越来越觉得这些不确定性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有更多的勇气去接受它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成长吧是的好的那今天最后依依可以分享一下你的一些社交平台在哪呢找到你好呀下面就是广告时间然后大家如果想要看我日常分享我在北欧这边学习生活的一些日常以及关注我一些旅行故事的话可以在小红书抖音搜索依依在北欧
如果大家想看我写的一些旅行文章的话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一一时光部谢谢好的那今天跟一一聊天也是收获了很多打开了一些新的视角我觉得对我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一一也是给大家了一些很有用的一些建议今天非常开心的跟一一的这次录制然后也非常感谢 Ethan 可以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就是通过播客的形式去聊一聊我自己的经历感受
也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好的好的那今天非常感谢依依那今天就先这样吧好呀
谢谢你听到这里如果你也喜欢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记得点个订阅这样下次有新故事也不会错过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