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少数派播客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最新一期的节目好久不见我们这个过年后就没有更新了但今天给大家聊一期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想聊的一个话题而且今天我们的嘉宾刚好也有这样的兴趣和冲动和我们一起聊一聊那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 AI 的辅助写作大家都知道少数派本体是一个以图文写作为核心的这么一个平台
所以我们编辑部每天其实近期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讨论比如某某作者他投来的文章太有 AI 感导致我们不愿意给他通过比如新手上路或者是文章的审核那我们也想跟我们的作者罗斯老师一起来聊一下这方面的内容那我们先请罗斯跟大家打个招呼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 AI 博主罗斯莫名其妙的从心理学博主变成了 AI 博主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搭配就是因为首先罗斯他本身也在写作之前我们也推过他的课程还有他写的书所以他本身就在用 AI 而且他近期也在大量的用 AI 那就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这也让我非常的感兴趣虽然我平时也用 AI 来辅助写作但我用的还比较基础基本上都是改错别字那里
或者是生成我不想写的比如说小红书推广文案这种东西但罗斯他已经把他的这套工作流基本上附着在 AI 之上或者说把 AI 附着在他的工作流之上了就是他的从小的改错别字改一些语气到大的可能辅助他的创作都已经在用 AI 工具所以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聊的我想先从最基本的一些问题出发来问一下罗老师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请你评价一下你用了这么久的 AI 辅助工具你现在是什么感觉我说这个话讲起来可能就没啥劲了但我就没啥感觉没啥感觉是啥感觉就是写东西以前写不太明白
ADHD 是这样的可能不同的 ADHD 它的症状可能不太一样但我这一型的 ADHD 的症状就是我说话的时候会呈现一种片段的状态特别是在我写作的时候如果你看我早些年用就没有 AI 的年代写出来的文字和我用 AI 写出来的文字之后你能够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我在不用 AI 的情况下我写出来的文字经常都是支离破碎的就都是一句话
然后这一句话里面经常就容易绕圈圈或者是两句话之间的那个衔接就会变得怪怪的有了 AI 之后我相对来讲会能够把我的注意力放在怎么样去控制文字的逻辑流动上但是具体的执行细节我相对来讲就不需要把的那么深因为那个东西是我控制不好
也控制不了的然后我说 OK 我既然坐不了的话我就为什么这就是有点类似于我为什么不找个轮椅坐上去呢我如果我不能下楼走路了的话但是我又要去做一点什么事情我又想要有这个表达又想写点什么东西 OK 那我就找一台轮椅
就是各种各样的 AI 模型我听上去你的感觉你在两个层面上对 AI 的评价都是蛮高的第一就是你觉得它确实辅助到了你的写作或者说你的工作第二就是你刚才有提到你觉得 AI 这个东西进来之后非常的无感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我们大部分看到的比如说大家关于当下 AI 的生存式 AI 的这种讨论其实都还是有感范畴的讨论
比如说最近火的那个吉普利风格的文生图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之前的比如说什么 DeepSeek 火了还有再往前的 ChargeGPT 的 4O 火了大家都会觉得就是它是一个讨论的话题就我一定要有事没事找点事让 AI 给我干点活但你说这个五感让我觉得就是它很自然的融入了你的工作流这在我看来反而是一个更高的评价
因为这东西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从 GPT4 还不到的时候我记得是不是 OpenAI 的 GPT3 左右的时候就有了一个免费的在线服务对我是从那个时候就已经在用 GPT 来写作和写代码了就是对我个人来讲那个新鲜劲已经过了然后用到现在就只是说 OK 它
比以前饭白吃的次数少了但是 so what 我没有一些额外的那种诧异感或者是惊喜感就只是哦他能做的事情变多了一点点然后又多了一点点但是那一点点好像又不足以让我特别的惊诧说哇他出来了怎么样就包括可能 R1 出来的时候我也觉得哦
好像文笔好了一些然后呢事情不还是要自己来做吗那 back 到你最早接触这种生存式 AI 并且你开始拿它写作的时候你还记得当时你的感受吗包括你这个 test 它这种比如说它能力能到的点的这种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最一开始用 AI 写作的时候它更多的还是启发我就是有的时候我要写一个东西经常吧我不知道你写的时候会不会有这种感觉你在往下构建一个论述的时候有的时候就卡住就这话不知道该往下怎么说了就是那个脑内你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具体用文字怎么表达你是不确定的是这种感觉吗
可能脑内都没有想明白你只有一种大概的感觉但那个东西就是就可以被称之为其实你不太知道你要想说什么你大概有一个方向你知道什么是对的但你不知道那个东西具体是什么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就有可能让 AI 帮我写一点东西出来就我大概写到这了但是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然后他可能会给我一些可能的选择选项我会觉得哪个东西大概是我要的那个方向然后我会去自己写会沿着那个方向去写但那个时候 GPT-3 和 GPT-4O 的那个年代的时候其实你不太能够完整的把大段的写作交给他因为他写出来的文字风格非常的板
不自然就是所谓的 AI 味对就是那个 AI 味它的那个风格非常非常的清晰你比如说一开头就是什么想象一下然后不但是然后更是什么就是它是一种很英文的那种写作思维然后被套在了中文的上下文上就是一般情况下中国人说话不这么说
中国人写文字也不这么写但是我觉得可能桑泡桑泡因为那个模型的训练里面带一些英文的思维或者怎么样那出来的那个东西就是如果他写的是英文你会觉得他很自然但是如果写的是中国你就觉得哪里是怪的你如果比如说你写英文的话你可能会 imagine 在头会怎么怎么样然后你开头这个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你写中文的话比如说你开头是想象一下什么什么什么你会觉得嗯
我好像没有见过谁这么讲话什么时候你觉得它有所谓的量变到质变或者写作风格上变成熟的感觉你觉得是哪个产品或者什么时间段 Cloud 3.5 你是怎么觉察到这一点
就是我觉得他的写作的风格没那么强了这个你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很奇怪的风格一般情况下不应该是越强越好吗但是我个人觉得文字的风格特别是 AI 写出来的文字它的风格应该是越弱越好的因为他没有他自己的风格的时候你往里边缝自己的风格去加自己的东西会比较有空间
他一旦他那种特别张扬的那种个性一旦出来了之后其实你要改他改那个文本的时候变得非常的麻烦所以就我个人觉得 3.5 这个模型出来了之后对写作的帮助是最大的但是 3.7 就不行了所以我现在会用 Po 去然后去调 3.5 的那个模型因为官网 Cloud 的那个 3.5 已经不能用了或者比较花钱才能用现在你只能用 Cloud 的 3.7 但是 3.7 明显就感觉出来
他的确在写代码方面更强了但是他在写作上面就让人觉得我不太好驾驭他了
我觉得我们在这可以先梳理一下你用 AI 工具写作的大体的流程比如说你写一篇文章你的工作流程大概是怎样的到什么情况下你会让 AI 介入进来我的工作流程发生过很多次的变化但是就只以我最近的最新版本的螺丝 V4.0 的我现在的工作流程我依然还是相信我自己
大量的稿子还是我就是自己要去写我在写之前我大概会花三天到四天的时间先在脑子里去过这个东西过是什么意思就是我要不停的去从头开始想这个东西要怎么讲而不是从中间从哪开始接下来怎么续就每一次都是从头讲一遍然后讲到哪卡了之后去想这个地方怎么讲是顺的 OK 这个地方想通了之后再从头顺一遍然后顺到哪里
卡了然后停了不行然后再重新想直到把整个我的论述讲通了之后在我的脑内这个稿已经语通了之后我才会把它诉诸于文字诉诸于文字的时候还是我亲自来写因为我要控我自己的风格然后我要控我自己的问题的逻辑发展但是有的时候写的时候会卡
卡在笔头上你就发现这个东西脑子里边想的已经挺清楚了但是你真正落在笔头的时候你要做那个论述链条的发展的时候你就发现这个地方不太好执行不太好执行成文字那个想法不太好执行成文字这个时候我就会把这个东西喂给 AI 我说 OK 我到这了有的时候我甚至还不知道我将在面对的问题是什么的时候我说我到这了你续写一下我看一看我就会打开一大堆的模型啊
我一大堆我信任的模型比如说 Gemini 然后 Grok 然后 Cloud 然后 Po 里面可能再随便捡几个模型 OK 然后大家一起写一起写之后我从里边去看 OK 这个东西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因为我有我的一个论述方向我会找哪个东西最适合我
找到了之后把这个东西剪进来有的时候可能是复制粘贴进来然后去修一修然后有的时候可能是我沿着思路去写大概是这个方向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流程不断的进行交互去发展然后把这一篇文章执行完大多数情况还是我在写
但是中间有一些东西我会交给 AI 或者是像我之前说的这个举例子举例子谁举不是举你比如说举一些脑科学上面很经典的盖奇的实验什么三重脑的研究的结论或者观点我说那个东西你交给谁说不是说呢这个时候我可能就会交给 AI 然后有的时候可能我的读者就会过来质问我
这地方是不是人家写的我说是啊我甚至修都没修何必呢我没有打算掩盖这件事情你交给谁写不是写大概我现在大概的方法论是这样的这是第一遍从头先出稿写出来了之后之后你要锐稿锐稿的时候有的时候就可能发现你的逻辑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好然后你让你自己只比徒手写的时候你还是处理不好的时候我就说
把逻辑断掉的那个方法真的是就剪开前面一段后边一段中间打一个省略号然后就扔给我说这个地方中间你帮我填点东西想办法把这个逻辑抹平了或者说想办法把这个逻辑接顺了它就会给我一些很好的启发这个时候 Cloud 非常非常的好用这个逻辑理通了之后再去找就这个地方就看哪个地方有点类似于长头发
那女生可能会经常玩一个游戏就是你会去顺你的头发然后你就会发现地方有个结对吧然后你可能会想办法把那个结剪掉或者揪掉差不多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直到你把你的文章修理成了一天这个所谓的柔顺的长发之后 OK 这个稿就结束了现在我的流程是这个样子的
螺丝 V2.0 和螺丝 V3.0 的时候可能会直接把我的大纲扔给 AI 然后让 AI 帮我写出来了之后拿进来然后我再从里边去剪我再去做复制粘贴我再去做处理但是我总觉得随着你脑子里面写作的时候的那个手感起来了之后你就发现这么做效率反而变得很低因为你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处理每一个 AI 自己的那个文字风格和怪脾气你就觉得很累
可不可以理解为在那个时代 AI 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还是你不需要的对你只是从里边从大量的输出当中去找你需要的部分我最夸张的一次让他生成了四五十篇文章就那段时间因为我那段时间失眠很不好但是有表达欲然后想写自己写不出来的时候就那个时候脑子糊掉了然后又想硬写硬写的时候那怎么办呢我 AI 写了四五十篇文章然后我餐里边
一个巨子一个巨子就窄然后窄出来之后自己缝缝完了之后再往下顺然后再去处理我觉得
后来想一想真的写完了之后我想一想何苦呢我想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我们传统写作当中它会有一种工艺的满足感或者说叫构建的满足感就是当你把脑子里的碎片用键盘敲出来或者手写出来组合成一段文字一篇文章的时候你会有那种我 building 了一个东西的满足感当你比如说从 AI 的这种
block 的片段里面去剪你适合的这些片段或者句子你把它凑成文章的过程当中你会有类似的或者相同的这种满足感吗我觉得这个东西就是我会把它理解成所谓的哆啦 A 梦感就是你把一个东西变成了想象当中的一个事情变成了现实我的答案 yes 是有的是有的但是我们说一个很大的但是你在回来读的时候就是那个多巴胺起来了然后你的满足感有了你会觉得 I'm feeling good
但是第二天你在看的时候你可能还是 feeling good 你写出来那个东西我写出来了一篇我竟然能写出来这样的一篇东西但是第三天的时候就不会了第三天再去看那篇文字的时候我就觉得很糟糕的感觉
那个感觉真的很不好怎么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怎么能写出这种东西这根本不是我就那个东西不是我然后就会觉得很失落然后有的时候甚至会很羞愧就我之前发的那篇文章就是这么搞出来的嘛很惭愧就那个东西根本就没有讲清楚只是沉浸在那种完成感之中然后就觉得哇我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
但那依然是一篇好文章从某种角度来讲从学术上来讲或者从论事上来讲它依然是一篇好的文章但你依然会觉得你原本能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那个时候会有很强大的使作感可不可以这样说就是你好像抄袭了一篇文章然后带着你的名字发了但其实那个作者真实的作者并不是你也不是这种感觉如果是抄袭了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感觉我怎么样描述这种感觉或者说比如说这篇文章是你爸写
但以你的名字发表了投给了一篇作文然后还获奖然后你作为那个作文的获奖者去领奖了然后从此之后荣誉都是你的但事实上你知道那篇文章的作者是你爸这个里边还有一点不一样我觉得这里边有很微妙的不同
就是我在那篇文章的写作上面也付出了很多的精力我依然是坐在电脑前面所谓的写了一整天然后我也有很多手条的部分然后我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最后会觉得失落一点是最后的产物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它根本不像是我写的东西它那种感觉是没有认同感
或者说一种没有归属感的感觉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挑模型的时候我会挑那些文字风格没有那么强的模型来去做因为你比较好驾驭它你可以很容易的去 tune 它的时候
你自己很擅长的那一部分东西或者你可以把你自己戳进去没有一种我之前描述的就是有一种你被 AI 附身了的那个感觉那个感觉真的很恐怖而且无论是写代码还是写文字的时候至少我有这种感觉一旦你在纸笔的时候拿着键盘劈拉啪啦打的时候你脑子是不清楚的你就会开始被 AI 附身你就会开始表达 AI 想表达的东西
那个感觉非常非常的恐怖 AI 本身是没有意识的但是你去摸它的时候你的意识就变成了它的形状那个感觉很恐怖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点就是你刚才提到的这种表达欲的满足感你会觉得比如从头到尾都是由我原创或者由我自己主导原创的一篇文章和通过这种 AI 挑挑拣拣的文章在满足你表达欲的这个过程当中有什么区别吗
它依然满足了我的表达欲因为我想表达的东西还是表达出来了所以你觉得是差别不大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依然是九千一万字五千六千字咱就说也不算很短了那文章也出来了多巴胺我觉得没有差很
在你付出了 iFort 的情况下当然如果你不付出 iFort 你真的像大学生对付期末作业那种方式去写我猜你们每天应该是能看到大量的少数人把投稿是这种东西就有点类似于对付作业那种 AI 玩我觉得那个是不一样的
但这只是多巴胺是什么的就是你经历了磨难你经历了努力你经历了无聊的过程哪怕你从里边从 AI 相乘出来的东西剪那个东西其实蛮无聊的就是忍过了无聊之后出来了一个所谓的 bling bling 的东西闪着光的东西的时候那个成就感是一样的那你说的这种比如说
容易修改的文风或者说是没那么强烈风格的文风在我的理解它应该就是一种很一板一眼很议论文而且是那种小学标准议论文范文风格的东西特别喜欢列条目这小学范文还没有就是特别喜欢列那个 blit point
然后每个 BulletPine 的前面都有一个加粗的然后有一个冒号然后就说话就是一条一条一条的在说有的时候他那个逻辑咬的还不是很严密特别是那种上下文很短的模型他输出出来他东西可能并不是围绕一个逻辑线条在展开的他虽然有一个结构但是那个结构看起来也很松散他看起来就不是一个流畅的或者说你读起来会有一种逻辑感的一篇文章他只是我的理解是他只是面上
形式上它是有逻辑的但是你如果真去硬抓它的话就会觉得它只是在堆积在生成你觉得这种文风它是刻意训练出来的还是它受我们自然语言影响就是整个互联网因为大家现在看到的我觉得大部分的文字尤其在网上的这种都是首先是议论文为 base 的文体的也大量使用比如说受这种科技写作的影响或者科技 blog 的影响
那最后出来的结果就是整个这个互联网上我们看到不管中文还是英文的文字当大家在说事的时候整体的基本文风都是这样的所以你觉得 AI 现在表现出来的这种它基础的这个写作的风格是
刻意而为就是说比如说开发人员 tuning 他的时候让他保持一种客观中立还是他本身投位的这些素材这些语料就是这种风格导致他也就会这么说话我觉得不是语料的问题可能还是训练过程中做了一些什么
对就是可能模型本身训练过程是有偏好的我们很难想象就比如说 R1R1 的模型它的输出有一些很重要的特点很显著的特点古罗马量子力学然后那个瓷藻特别的华丽但你去深究的时候你发现它经不起推敲容易产生幻觉就是这样的一些文风绝对不是互联网上常见的这种风格我觉得可能还是开发者他们会有自己的偏好比如说
GPT 会有自己的偏好 OpenAI 有自己的偏好 Cloud 有自己的偏好感觉可能还是调的那个人的手艺我感觉是手艺的问题你能解释一下你刚才举的这几个例子吗比如说古鲁马量子力学磁造华力大概具体表现在 RE 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说吧用 R1 生成出来的尤其是你想办法让他议论一件事情的时候他那个里边一定会有什么古罗马哲学就特别是你的那个你给他的写作任务相对来讲社科人文一点就他会刻意引用古罗马的一些哲学理念或者文字是吗对对对他会刻意的去说古罗马哪位哲学家说了什么什么什么然后甚至有可能都不是那个什么古罗马哲学家的然后他就一定会往那个地方去套这听上去就很像小学作文啊
就是那个模板对 Exactly 古人曾经说对然后什么量子力学也是因为有一次我的印象非常清楚我的硕士是脑科学所以我会写很多脑科学的科普我有一次让他帮我去处理一段脑科学科普的时候然后他就开始扯到了量子计算机然后他说量子计算机里面出现了某种脑波出现了某种波动然后说这种波动和人的大脑当中某种波动是偶合的然后就开始赞颂这种波动然后
但是我看到这个东西我说这东西写的高考作文里边应该是蛮唬人的但是作为这个业内人士来看一看就是在扯我当时我说 OK 我给他一个机会万一人家说的是对的呢因为我已经离学术界脱离学术界很久了说不定这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一去搜你拿中文搜你拿英文搜都没有这么一回事就是他编的对他会开始瞎编而且是往量子力学那个方向去编我们平常人不会这样说话呀
有一次非常离谱的是我让他帮我整理一份统计学的笔记统计学的笔记然后他也往量子力学上去周但是我记得我整理的是自由度是什么那一份笔记然后给我周到量子力学上去了我看到量子力学那四个字我就把那个窗口关掉了完了这篇文字没法看了
所以听上去 DeepSeek 它有一种刻意宏大叙事的倾向在你看来是吗是的它会比如说把它的论述方式刻意的拔高到比如说古罗马哲学的这种程度或者是如果是现代科学就要往量子力学这种
最高的物理成就上去引导对而且他是一定会往这两个方向去走他没有第三条路这可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东西一定是训练的人他的手艺活吧他在训练的时候是不是刻意在往这个方向上去强化不然他怎么会呈现出这种非常古怪的这个样子
因为你在讲这段的时候我自己的感觉就是听上去这个风格会非常像我们小学的时候老师在讲那种作文泛文的时候的写法就是你一定要起一个很高的一个头然后把你整个的这种建构架得很高然后多引用名人名言然后多引用一些理论来增强你的说论的这种可靠性嘛
实际的写出来的结果就是非常的空洞然后充满了这种像你说的比如说古人的名言或者是高深的理论但事实上它没有什么实际的可执行的可操作的内容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像这种初中小学讲议论文的写法的状态对而且我觉得写作文很重要的一点是硬是作文你是可以撒谎或者是你是可以写假的东西的
因为那个东西那个东西考试他考的是你构建逻辑链条的能力或者是论述一件事情的能力他不太在乎 fact 但是我们在写少数派的文章的时候或者是我们发自己博客的时候我们是要为这个观点负责的所以你不能那样搞所以反过来 DeepSeek 就是在完成你给他布置的作业
他在写应试作文那个感觉很明显你知道我觉得这个话讲上来有点正知不正确但我觉得一看就是中国学习出来的模型
完全经历了应试教育的洗礼之后这个非常专业的写手写出来的东西但那个东西你放在实操的写作上面是不可以这样执行的然后他写出来的那个东西也有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个文字拿出来大概率你是用不了的你不能直接用因为那种文字它的基底那个 textual 就是那个样子你怎么去修它你也修不回来
因为我不用 DeepSeek 所以我不确定就是有这种强烈的感觉的目前只有 DeepSeek 是这样的是吗当然我用的没有那么广我现在主要在用的是 Grok 然后 Gemini 然后 OpenAI 的模型 Cloud 的模型剩下的就是
DeepSeek 了我大概主要在用的是这些像是同意签问或者豆包那些我没有在用过然后我的感觉就是只有 DeepSeek 呈现出来的那个样子是这样的而且很有趣的是 V3 不这样 DeepSeek 的 V3 模型没有这样
或者说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少我见到的但是他那个 RE 就那个推理模型就很容易出这个问题感觉听上去这个事情就更加的玄妙了因为推理模型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理论上应该更聪明一点的就是他加了一套这种逻辑的逻辑线但也不排除就是因为他要装作自己懂逻辑的样子所以他就或有意或无意的把自己的文章写成这种应试作文的格式有可能吧
当然在这里就还是澄清我没有说它不好的意思这个模型写代码还是挺好用的然后特别是我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想在某一个地方加点情感我想故意的在那个地方让它看起来比较跳脱一点或者是多着一些艳丽的笔墨的时候而以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它不适合正儿八经的文字
或者说大段的正儿八经的文字就他写他写一小点是没有问题的一块一块去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把整个写作任务爬甩给他那个哇但凡超过一个自然段这事就不行说到这个其实我有观察就是大家很少最近讨论很少具体的谈比如说这种 AI 工具在某些具体的领域这种功能性的对比大家对比的点就都是那种很宏大叙事的东西比如说对产业的影响什么 AI 的技术路线
对吧然后或者是谁在 benchmark 上谁比谁领先然后算力算法中美战争这个谁能引领未来 AI 生成是 AI 的这种节奏国运级模型哎呦我看了真是头很痛对但具体的我们实际的使用比如说
你写科技博客哪个更好使或者你写代码哪个更好使或者是你是做海外出海电商的这种中文转英文的这种护印哪个更好使好像大家没有这方面的对比所以我觉得我们就来弥补一下这个空白我们今天就至少从我们这种科技向或者论述向写作的这种角度去睿评一下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对我个人觉得我的结论是我们不看那些纸面的 benchmark 我们只看写出来的文字的质量 Cloud 3.5 绝对是最好刚好就接下来睿评一下 Cloud 因为我有收到的反馈大家都普遍认为 Cloud 的文字能力特别强在你看来它的强强在哪里
就是我觉得它没有风格我觉得最有特点就是它的如果用雅思的评价文本的方式来讲的话就是它输出的是很完整的一段文字然后它会给你足够多新的观点这是 Cloud 模型它很擅长做的事情
他会给你很新的观点去启发你然后他输出来的文本又没有很强的风格你就很好的能去驾驭他你可以很容易的往里边插你自己的内容和你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这就对我来讲是一个好的模型 3.7 就没有我严重怀疑 3.7 里边的训练语调是不是加了一点 DeepSeek R1 的输出因为他们觉得 DeepSeek R1 输出的比较好怎么样或者什么团队里边没有中国人但是又要优化中文文的输出才这么用 I don't know why 但是 3.7 输出的东西看起来特别像 R1
唯一不一样的一点就是他没有古罗马和量子力学你说他像的这个部分是什么就是他论述的方式也开始走这种虚虚对论述的方式和结构对对对然后就是讲话的那个那个腔调开始变得很像而已 3.5 没有就 3.5 他
很明确的我之前有看到就大家评价说 3.5 它是很温润的很有共情的是有情感的是柔软的我会用这样的形成词去描述它但是 3.7 给人的感觉就是哇有点有点作文的那种感觉了但是又没有像 R1 那么过分但你真让我写作去用的时候我下意识就不会去用它
他倒不是说我主动去选择下意识的我今天想要做一个事情你一定会根据你自己经验去挑那个你觉得最好用的你比如翻译我最常用的就是 Grok 那个模型它的确好用然后我要去润色的话我下意识的我可能就会用 Gemini
2.5 或者是 2.0 的那个思考模型我用什么写作任务我都不会下意识的去用 Cloud 就我不会下意识打开那个网站就这个东西输出来的文字质量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接受或者说它不会减少我的工作量反而会增加我的思考让我变得很累去处理它的文字的时候这个还蛮有意思就是它曾经是你评价最高的但现在又是你可以算是评价最低的
3.5 还是很好的如果你要写文字的话你用 Po 网站上面还可以调 3.5 的模型然后也不要钱也还挺好的除了用量比较吝啬之外剩下的我觉得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接下来聊一下 Gemini 因为这个也是我感觉评价起伏比较大的一个模型我自己也之前开过几个月的 Google 的 Advance 然后用他们最新的 Pro 版本的模型
然后我是感觉 Gemini 就是偏科之前我的感觉是偏科非常严重在我还在用的时候就是他会的那个部分擅长的部分他可以给答案给的很好但他傻起来真的非常傻就是他基本的语义都理解不了比如说我发一句话我说接下来给我翻译他就说好那你有什么东西可以发给我然后接下来我再发给他比如说是一个问句他就开始回答我的提问了就他完全不管前面就一句话之前我是让他翻译的这
这么一个语境了非常的荒诞包括我让他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需求是给中西文之间加空格那我把这个需求发给他然后把它发给他一段然后他给我所有中文和中文之间加一个空格哈哈
当它发挥正常的时候我觉得它反应速度还挺快的然后它的文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倾向我觉得都是 OK 的但它傻起来就过于傻了但最近它升级了之后我看也很多人给它的评价很好甚至我也有看过说这是最强目前用过最强生存模型的这种评价所以不知道你是怎样一个感觉几块就是写作和写代码咱这一集就不聊写代码写代码这个事情了
每一个模型他擅长又不一样就是单纯写作的话我觉得我大量的用 Gemini 2.0 和 2.5 去做过翻译工作就只讲翻译工作的话很强对对对非常非常强他会给你他
你让他做翻译他会主动的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思路然后去引导你怎么样去思考这个翻译然后如果你是写作的话其实我遇到最麻烦的问题还是就我觉得文字的质量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特别是 2.5 但是他非常容易莫名其妙蹦出来一段俄文川普通俄铁证或者说我不知道那是不是俄文但是它是一段系列字母就有点类似于 Cloud 早期他会特别早的 Cloud 模型他会中英夹杂其实就是他中文就没有训练好
所以它就是硬翻译过来的对但是就写回来的东西没啥太大毛病你知道我用的话就基本上我一看大概是这么回事然后也能给我一些启发虽然不像 3.5 做的那么好就会给我一些新的东西我一看那个东西 OK 是我想要的方向然后我能驾驭得了它 OK 复制战前拿进来去改
就继续往下走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这模型还不错我觉得这模型是好的特别是他不上思维链模型的时候不上 COT 的时候可能有点蠢上了 COT 之后我觉得还不错你知道翻译这个确实是就是我早些年很长一段时间是用 GemNine 去做语法分析就是给他长单句然后让他去解析他是解的确实是最好的但他在那个状态下也确实有类似的问题就是我前面也有聊到比如说我上一句让他干一个什么
让他以后都这么干但是他只能记忆就像没有语境一样他只能记忆一次或者是一步比如说我有一个通用的 prompt 就是大概意思是让这个 AI 去帮我当我发给他中文的时候他翻译成英文当我发给他英文的时候他翻译成中文如果我发给他的是美式英语他要把它改成英式英语并且告诉我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就这个句子里面用到的那些区别的点
然后如果我发给他的是英语的句子的话他要在翻译的同时做一个语法分析把句子的主干结构拆出来对大概是这么几句话吧就相当于一个类似 bullet 的几个条件目前完成最好的肯定是 chatGPT 很长很长的文字他都还能记得我老早前跟他说过的这个 prompt 然后最差的就是 Gemini 他就像一个失忆儿童一样两句之后他就不记得自己该干啥就开始胡说了可能像是一个 ADHD 是吧对对对
当然不知道它现在怎么样了因为我最近就没有再用了我现在主力就是因为 GPT 风格出来之后我最近在大量的搞这种图片转各种风格的玩意儿所以我开了 ChatGPT 的会员我最近主力都是 ChatGPT 了我就没有再用过这些其他的我觉得它新出的那些带四位链的模型还不错我的模型我不怎么敢用
因为我的模型我觉得 V3 也蛮好用的 Cloud 也蛮好用的就是不带 4V2 那个模型我觉得没有必要人都已经挺忙的了然后去研究它那个不带 4V2 的这个模型我就说算了吧就我主要用它带那个 Thinking 的那个模型我觉得非常非常的厉害
虽然有的时候我会觉得有点发力过猛这个 3.5 也有这个毛病就经常有的时候哇有必要吗这个是不是你把我的这个问题理解的有点太过复杂了就没有必要给我搞得这么恢弘但的确有的时候会犯这个毛病但大多数情况下我觉得还不错就拿来做写作任务的话其实是还可以的
我觉得下一趴我们可以聊一下 AI 的能力在你用过这么多 AI 的大模型之后你觉得当下的这种生成式 AI 不管它带不带推理或者它版本的表现 benchmark 怎么样在你看来 AI 擅长或者不擅长的东西目前它们的能力点分别在
哪个方向呢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当你在写作这些东西的时候在用这些 AI 工具的时候你会刻意的用 AI 的哪些能力或者说刻意的规避 AI 的哪些表现呢我觉得 AI 特别补擅长的是文风的模仿
当然你说那种小红书一句话里边插好多的 emoji 那个东西其实它不是文风我觉得某种程度上那个东西更像是写作的一种特别奇怪的写作技术那个东西它是懂的但是你想要让它像你写文字一样去写它其实是做不到的
它依然会回归成它的那个样子就你用 R1 的话依然会给你古罗马量子力学然后如果你是其他的模型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 texture 如果你亲自去大量的用它写作过的话就它依然还是会回归到那个地方这个里边就是它为什么不擅长呢是因为其实你也不知道你自己的文风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也
大概率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人去总结你的文字风格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你的写作习惯比如说你喜欢用词的方式你发展一段逻辑的方式这事有的时候是很难以分析和表达的你如果已经能够分析和表达出来那你大概率也不需要用 LX 所以我个人的感受就是它
很不擅长去维持你的风格特别是在修稿的时候我以前试过就我写过一两万字的文章然后 ADHD 大爆发的时候写的然后甚至那个时候写作的过程当中也没用什么 AI 写出来的东西就磕磕绊绊的全部都是逻辑打弯和
错别字语病这个时候我说交给 AI 去修稿我说你去在维持文字风格的情况下去修它做不到维持文字风格它只能用它的方式去再叙述一遍就即使你把你的素材你的上下文投给它喂它让它模仿它也模仿不来
对他也不知道你的文字风格是什么我觉得这个时候因为那个时候 COT 还没出来我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说不定现在用 COT 也能做到但我对这事有非常大的怀疑 COT 就是 thinking 那个推理过程我有很大的怀疑就是他也不一定能把这事推理的清楚因为推理他好像并不是为了解决这个事情而诞生的他更多的是为了解决数学题
这个是我觉得他特别不擅长的所以如果你自己的文字风格特别明确的话我觉得你最好不要放下你自己的文字风格我的读者也有跟我抱怨过你写的文章有的时候会失去你的风格这个就很要命的一点
他很擅长的事情就是我个人觉得嫌疾逻辑的处理观点的发散观点的收束你的推理链条处理不明白的时候你交给他大概率能给你处理明白他就干这事了他百分之百是干这事了比如说整理资料现在
不是有一个 Google 的那个 research 模型吗 Google 的 research 模型简直是所有 research 模型里面最好用的你让他去根据某一个事情然后帮你调查一下现在主流的这个状态是什么样的了你如果自己去查的话一下午就没了但是你给他可能十分钟就把观点给你整理好了之后你很容易以他为起点去往下走他能够很好的帮助你从零到一的这个过程但是从一到二的过程还是得你自己走
你说到刚才那个风格的问题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感觉就是乍一听可能大家会觉得这种声称师 AI 还挺擅长模仿人类的文字风格的就是因为有一种玩法就是让你比如说模仿鲁迅的语调写一段文字或者模仿某个名人的这种说话的方式写一段文字初看之下 AI 写出来的东西还挺像的确实挺像的尤其比如说这种尤其文学上的这种模仿
比如说你让他用一种文白夹杂的这种满清小说的风格让他写或者让他用一种很现代的风格写他都是能写出来的甚至什么翻译枪之类的稀奇古怪的他确实能写出来但是当你用多了之后你就会发现他内里的那种
写作的思考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就是他就像罗老师说的这种感觉就是说着说着你看着看着就会发现如果你让他用鲁迅风格写三段文字你就会发现内在他写作的那个东西是一样的明显是在盯着鲁迅那个风格在抄的你能感觉到他那种模仿和抄袭的痕迹就怎么说他并不是一个类似于一个人他真的发自内心的从一开始写作他就有这样的文笔有这样的风格他并不存在这种天然的东西
所以这个也是我自己觉得确实挺有意思的一个观察对我觉得这个还是人和人的不同 AI 很难你说你是一个医学专家或者你在问他一个事的时候你是一个什么专家然后你做一个事他的确是可以像模像样的以专家的方式去做事情但是你说他以一个什么样特定人的风格说话真的他做不到
现在任何一个模型都做不到或者说让它不是一种模仿而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它没有那种自然的感觉它很明显是在模仿所以这个就是你看多了之后大脑里边就会有一个神经紧绷的或者里边就有个灵一看到某一个文章的时候
一张嘴基本上 5 秒钟之内你就能够很快速的鉴别出来这篇文章是不是 AI 写的对 我觉得我们就说到今天要聊的一个关键点就是 AI 味和人味之间的区别我们接下来就可以聊一下这个事情在你看来比如说你也用 AI 写过这么多东西然后你也读过 AI 写的东西
在你看来到底怎么判断就是一个文章它到底是 AI 写的还是人写的这个人味和 AI 味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我觉得这更多是一种感觉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刚才咱们有聊过它 AI 写的文字有很明确的它特别爱用的词和表达方式那种表达方式是英文的表达方式硬套的中文上的
比如说当你用 DeepSync 的时候它说起来是一个中国团队用中文语料训练的一个大模型你觉得它在写的时候它也会有这种翻译腔或者转译的感觉 DeepSync 是另外一个问题它的确是没有翻译腔没有转译这个问题或者是相对来讲比较少不能说没有就因为
我怀疑 DeepSeek 的训练资料里边应该也有蒸溜了一部分其他模型的输出就那个味儿其实还是有的没有那么重 DeepSeek 最大的问题就是古罗马量子力学那个味道实在是太浓郁了你这真的是一大眼就能看得出来就是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是吗过于中国式传统教育
对对对然后 DeepSeek 的那个文字风格很明确的就是宏大叙事特别宏大叙事然后你就会发现 DeepSeek 火了之后很多我感觉啊就是没有中文写作经验的国外的人工智能团队听说了 DeepSeek 火了之后他们的预料里面绝对是混了 R1 的输出内容所以 Cloud 3.7 和 Gemini 2.5 它的输出也开始沾上这味了然后
我用的时候我就很难受我说以前的模型不是挺好的吗就我知道一些推理能力什么的可能没那么强但咱就是说咱有一说一咱写作不需要那么强的能力不需要那么或者说不需要那么强的纸面能力你就像以前那样说话咱不挺好的吗咱们之间的相处也是挺愉快的但为什么睡一觉醒来你就变了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不认识你了哇
那个感觉就是觉得很诧异最早的模型是大家的输出全部都是 GPT 的味就是英式表达然后现在特别近的这种带推流样的模型的输出的风格味道就马上就变了新的模型就是宏大叙事非常的多有一段时间甚至就是我产生了幻觉就判断是不是 AI 写的还是挺容易的
但是有一次我印象非常清楚群友贴了一个连接信然后我一看我没读到底就扫了一下第一段我说一打眼就 R1 写了才是说对了一半确实是 AI 写的但是人家说人家是用 Gemini 的最新的模型写的人家用的不是 R1 我说完蛋了我训练的时候绝对掺了 R1 的预料我说
哇不要这个样子以前你们的输出都是挺好的就以一个写作者来讲就以一个作者来讲我觉得你们都做的都很棒就没有必要为了那个纸面成绩班尺马克的分数去这么做件自己的模型但是说这事已经来不及了大家都已经把这事做出来了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旧模型还是挺好的前提是你得有驾驭它的能力如果你没有驾驭这个文字的能力硬输出的话
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其实我在聊这个时候我想到一个反向的案例就是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开始写的越来越 AI 味了就是他这篇文章真的是他自己写的但是他的行文逻辑和文笔就很像那种机器翻译过来或者是用英文的语法写的中文对的确是会有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这个还不错
不是什么令人诧异的事情吧就有一些外文系的学生讲中文的时候有时候也可能会有一些非常古怪的道装就是你沁在那个语言环境里面时间长的时候你的思维就会被拧过去像现在的简中互联网里面哪怕你没有亲自用 AI 写过东西你日常所阅读的东西大样的 AI 生成的部分的确是都有那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文风你的文字风格的确是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
你完全不知道对自己的文字风格没有觉察的情况下更容易丢失自己的文字风格然后你就可能会被拽着跑过去了我觉得这事是完全没有办法避免的你特别是中文写作可能还好中国人去写英文作文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办法花钱去找一个老师因为老师很贵嘛那如果你用 GPT 或者大语言模型教你怎么样写英文作文的话你这个行为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你写出来的英文的确就会变得
AI 味越来越浓这个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对而且我记得好像 GPT 刚火那段就有大量的这种大学老师在投诉这个事就是他们的学生写的都跟 AI 生成的一样但我觉得大学老师也是不知足就至少他说出来是人话了对吧就是在没有 GPT 情况下很多很多大学生我也见过大学生写出来那个文字看起来血压就很高就他没有在说人话那句话主卫兵都不全的
哎呀这是不知足那我觉得就可以讨论一下我们有预设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我们预设的一种情境理想情境就是存不存在一种情况人类向 AI 学习写作就是在这种 AI 辅助写作的过程当中比如说我是一个新手我可能有表达欲但我确实不会写那我就一开始一半用 AI 生成一半自己写
然后通过跟 AI 的这种反反复复的生成修改引用然后我去模仿学习慢慢的我在 AI 的带领下我学会了协作是否存在这种理想的状态我觉得是存在的但是这东西它一定一定一定有一个 pass 就是它会有一个
实现的路径或者说要有一个很谨慎的对你好的方法论而不是把活完成了的方法论就是说有助于你个人发展的方法论和帮助你把活完成的方法论它可能会呈现出来一种截然不同的样子帮助你把活做完的方法论就是你往上能够找到的各种各样的提示词大师 AI 大 VAI 博主 AI YouTube 就那种他会给你各种各样提示词告诉你这个话怎么
你把这个魔法字符粘上去然后再问你的问题你会得到很好的答案这个是帮你把活做完的方法论但是如果你说我真的想要让那个东西变成我的我想要有更好的表达那个方法论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个实现路径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我看来或者说我观察的很多作者他为什么写不出来好的文章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他虽然就是说大概知道我想表达那个东西是什么的那个东西非常非常的模糊和模棱两可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你的写作技术出了什么问题就有的时候我觉得写作技术并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有一个办法或者说你需要能够完整的知道你自己的想法究竟是什么这个时候 AI 能够起到做的先期的时候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然后你还想表达的话先用 AI 把你的想法理清楚之后我觉得很多作者大概率你就不需要用 AI 了
你写作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到沮丧为什么会感到写不出来是因为你写不出来了肚子里没墨水了为什么会没墨水了就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决定在想什么我觉得是这样的那个其实并不是你写不出来而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提不出来问题才是最可怕的
就是一旦你知道了自己想说什么时候那个表达是流畅自然的哪怕你的文笔拙劣一点但我觉得你的论理一旦是逻辑清晰的就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怎么样让你的论理清晰这事我觉得交给 AI 教你的效率没有一个哲学训练或者说写作方法论的书能够教的快
或者说成体系我觉得最简单的一点你去考个雅思你不用非得把雅思的英文作文那个部分考到 7 或者 7.5 就你只要奔着 7 和 7.5 写那么四五十篇你大概就知道怎么样论述了然后你再回去看你之前写的东西会发现哇我以前写的东西都是什么就我觉得那个基本那个思维的那个方法论构建起来的时候 AI 可以帮助你的事情就比较明确了你可以提出来一个关于写作很明确的问题了的时候
AI 才能真正的有效的帮你写作你不然那个东西就是 AI 挖鬼一样相当可怕那就是 AI 在用你的身体去写东西那个感受真的是非常不好的
我觉得聊到这儿其实就涉及了一个我们今天一直前面可以算是刻意没有在聊的东西就是关于 AI 伦理的问题比如说我到底怎么定义我的存在或者说当我和 AI 在协作的过程当中我所扮演的这个作用到底是怎样的我觉得可能具体表现在一些实际问题上假设还写作这件事为例可能就是比如说我要写一篇文章这个文章里面的观点思想全是我投给 AI 的
都是我让 AI 想讲的但整篇文章写全部是 AI 自己来完成的那这篇文章到底还算不算我的文章或者说这还是不是一篇我写的或者人写的文章我在这个文章当中到底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对这些事你有看法吗我一方面觉得 AI 不可能完全理解你
除非脑后插管实现了但是我跟你讲到真正脑后插管是比较可怕的因为我是做脑核学的我可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东西是需要把探针插到你的脑袋里边的我觉得你大概率不想让这件事情发生是要在你的颅骨上自动控然后把针插进去的你绝对不想让这件事情发生在你的大脑上你在
没有脑后抓管的情况下我觉得不大可能有这么精准的读心数据知道百分之百的知道你的大脑里面在想什么所以一个很大的前提是那个东西它大概率不是你想表达的然后另外一方面的话就是
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是没了这 AI 这东西你还能不能写得出来如果你的答案是 yes 能的话那我觉得你把它当成你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对但是这个东西我们一定要做出区隔是 AI 写出来了之后我才觉得认同还是没了 AI 我也能写得出来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有一些情况一定要避免自己欺骗自己 AI 写出来的东西你很认同你觉得这东西很好我就把它当成我的扔出去了那个东西是不一样的那个绝对不是你的东西但是如果这个东西没了 AI 你也能说只是我讲的磕磕绊绊的我觉得
Why not 你只是在用 AI 节省你的时间那依然是你的思想那当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再绕回来就是那个问题是不是你提的推理过程是不是你的然后你能不能为这里面所有的论述过程和论据负责能不能为准确性负责在没了这个 AI 之前你有没有能力自己把这些资料调出来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
我衍生到一个类似的问题就是也是一个比如说很经典的哲学问题在写作问题上的衍生比如说一篇文章我先写出来了从头到尾每个字都是我抠的但我真的写的很烂比如逻辑也不通顺然后错别字一大把
这个没有一句完整的句子就跟不会说人话一样那但是呢这个时候我把我的这篇文章投给 AI 让他帮我重新改一遍那当他改完之后很显然这篇文章从头到尾他这个表达什么至少都是通顺的甚至这个文法都还不错
但与此同时这篇文章的内核又是我我的就是他的我想表达的比如说中心思想或者我想表达情感又都没有变这篇文章到底还能不能算成我的文章就是他从形式上来说他可能每个字都已经不是我当初投给他的状态但是这篇文章从他的起始到终点到中间的中心思想甚至讲的故事又都是我想表达的一个东西所以这到底还是我的文章吗
那艘船换了每个零件之后到底还是不是那艘船就我个人觉得现实层面上来讲那是不是你的不太重要我个人觉得我个人觉得那个东西是不是你的不是很重要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文章驱动你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表达你想表达这个东西有没有表达出来表达出来了 OK 结束了这是一点另外一方面就是你写的磕磕绊绊的逻辑乱七八糟大概率就是你不知道你自己想说什么
我会这样解释这个事情但是跳回刚才的话语体系来讲的话我觉得你把它当成你的当然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还是那句话虽然我觉得在出现这个情况下你大概率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说什么你究竟不知道你在公三小的但是如果你真的知道你在做什么的话你能为它负责
那没有什么问题啊是你的就是你就是我们现在说实话我们也不能说 OK 你没有自己生活那个菜不是你种出来的所以这盘菜就就没有你的味道了我还是我炒的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什么问题啊嗯
不能因为说这个我觉得有一点在这个层面上说你没有一个字一个字打那个东西就不是你的然后你没有打多少一定要打到多少那个东西才是你的我觉得如果抱着这个想法的话就有一点在排斥现代科技或者说一种一种现代现代的生活方式了小时派现在每天也会收到很多这种东西
好在我们是有双重审核机制的就是大家是看不到的但事实上我们在后台是能看到很多甚至还有装孙子的你知道就是他用 AI 投那种什么厂商的甚至还不是那种传统手机厂商那种就是一个什么传统行业的什么建筑行业什么机械的工程行业那种他们投的那种行业的 AI 生成水文然后批量粘贴到少数派少数派就给他比如说驳回他的写作权限或者是把他的文章驳回
他还在私信跟编辑装孙子说我没有违反你们的社区什么什么规则既然还有这种事情我都听了而且我觉得你说的那个未来可能很快就到了尤其我们看到现在这种多模态的大模型已经越来越成熟现在当然还是比如说文字图片语音什么是分开的这东西迟早会挂在一条链条上的
就是由一个模型统一或者是由一套自动化流程统一那未来这种批量生成短影片就几乎近在眼前了我觉得可能一年后甚至半年后就会成为主流就至少当下比如说像最近很流行那个叫小明建模那个梗嘛
回答了那个用大量的 AI 做那个其实就是至少我觉得半年内这种基于原始素材进行 AI 变音和 AI 换脸然后批量生成的内容的会完全落地在这种导演片的平台上那到时候可能问题就交给平台了
就是抖音 TikTok 是否愿意接纳这种内容的大量存在我觉得很难说我觉得平台是愿意接纳这些内容的你像 Spotify 如果你是一个轻音乐爱好者的话亲们 Spotify 上的那个 Weekly Discovery 还能听了吗朋友们啊
那不能听了呀已经全都被 AI 生成音乐给惯了你每一天真的就你随便打开一个什么所谓的听音乐然后让他推荐然后莫名其妙的你就会掉到 AI 生成的堆里面然后每天我大概就需要屏蔽三四十个 AI 生成的作者就所谓的音乐家哇那个真的是每天过得都很难受但你也没有什么其他廉价的平台能用所以哎呀
而且这种东西它在挤占所谓的好内容的生存空间或者说人工写的生存空间这么说可能有点对不起这个网站但是我觉得可以讲一讲就是我前两天我有一段时间没看煎蛋了然后前两天我抱着些许好奇也抱着某种想要回顾一下当年愉快氛围的感受重新回煎蛋看了一下他们的文章然后我点开了四五篇全都是 AI 翻译的
然后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没有指责站长的意思我完全没有指责站长的意思因为我知道这个箭弹这个站能活到今天已经挺不容易的了
现在和当年大家都在看内容不一样现在大家全都是指着无聊图在活可能也没有那么多人在意艰难主战的那些优质的翻译内容了所以现在也没有什么人去写但是你就会觉得很可惜优秀的作者不出稿了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大量的 AI 生成的内容哪怕是艰难这种我觉得
很早期互联网风味的这样的那种网站也变得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就会觉得我们正在失去不可避免的失去一些对于我们来讲很重要的事情但其实我觉得这个议题也长久存在我怀疑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就是人类普遍的这种惰性和某些个体的比如对于自我的认同或者对于存在的认同
就一直是矛盾的就像前面聊到的商业的问题就比如说如果你想真正的拍有意义的照片它在形式上可能看起来就是不华丽的就是朴实的甚至没有意义的但对于商业摄影来说它就是要比如很形式主义的
然后色彩浓烈的就糖水片的但当 AI 的大潮来的时候正因为你的那些共性的东西是很强烈并且很容易模仿很风格化的所以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商业摄影的那部分那部分真的是可以这个
未来比如说三两年内图生图多门泰的能力更强之后真的就可以被淘汰了而且 AI 现在可能生图还有一些在商业上没法落地比如说它生成的图片的分辨率还是不够的就如果你想要那种高清的高分辨率的商业大图现在 AI 还做不到或者说要很高的成本但未来三两年内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反过来留下的其实就不被取代的那部分就是那部分依然坚持广场我要看到我才按下快门的那群人
但那群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都是少数的那些照片永远都是少数的被大家广为接受的被普遍认之为摄影作品的还是那些商业的图片所以我觉得这个矛盾是永远存在的 AI 的到来或者未来的新工具永远会淘汰的恰恰也都是这批所谓的主流但反过来讲那些永远坚持要自己按快门的人可能永远都是那些赚不到钱的人
就是那些不商业的人有 AI 工具不用但是要坚持自己抠字的人像最近不是都在说吗已经坚持不用 AI 辅助工具原创代码的那些人已经叫江湖手艺人了吗可能坚持自我坚持人之所以为人的这群人永远是少数的永远是不商业的不主流的
他们似乎代表了某种人类最坚守最纯真的东西但也确实是最不受这种时代浪潮所影响的但他们可能也永远是那些生活在最不好离商业最远离社会主流语境最远收获不到大众认可的那群人就我觉得这个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对我觉得这事是是
这个是存在的而且说实话我应该也算是被 AI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算是被 AI 斩头的这一代人我有点认命了
就是我看到了这个大趋势来然后我个人没有什么能力和这个大浪潮去做搏斗哪怕你去呐喊这个东西很重要但是如果大家都不在乎的话大家都不为你投票的话 OK 你可能那就是蹲下然后把那个东西捧在自己手边你可能会觉得虽然很可惜
但是 OK 至少我还有我还在乎是吧然后至少还有一些人在乎至少比如说我拿 AI 写了一篇文章出来之后还会有人冲出来说你这文章写的没有你的味道这看起来太 AI 了我虽然觉得他写的很好但我不喜欢他我还是想看到你写的东西至少还会有人和我说现在可能就是转而思考的是他既然已经这样了我怎么样去利用他当然我也不是说去成为焦虑的 AI 博主去每天
宣传焦虑虽然我学心理学的这事你让我干我可以干的很好但是说实话黑手我下不下去因为我觉得大家都已经够焦虑了我不想再让你变得更加不快乐
可以我觉得每一次聊到这种涉及伦理哲学的话题都能有聊不尽的素材那最后就把这个思考交给我们听众吧我觉得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聊一聊你对于这种我的存在意义到底是怎么看的就是当这个浪潮冲击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坚守什么东西我觉得大家也可以聊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来 加一个彩蛋加一个彩蛋不要停这事我一定一定要提 AI 写作是一回事 AI 量子速读是另外一回事我今天一定要把这个东西硬插在这里就是我亲爱的读者们你可以不读一篇文章你可以读不进去但是你读不进去的时候你不用 AI 量子速读这东西对你一点帮助都没有
对这是在吐槽就是现在遍地的 AI 总结 B 站上会有那种自动生成的 AI 总结课外表然后少数派的评论区也经常会有就但凡是有这种像小宇宙也出了一个付费会员就是这种播客的 AI 总结就不知道大家
为什么非要 AI 的同时朋友们我这个东西我这个东西是当彩蛋了虽然这种跑题但我一定要讲朋友们我跟你讲 AI 量子波动速度对你来讲一点帮助都没有这个东西就有点类似于 YouTuber 上和 B 站上那种非常常见的五分钟带你看一部电影它甚至还不如那个
你看完了至少对这个剧情它首先没有事实错误其次就是那个剧情可能表达的一些感觉或者是大的框架你还是能 get 到的但那样子速读就是一篇文章为什么能够称作为一篇文章而不是一个散装的文字或者说散装的自然弹和自然段和散装的观点
是因为这个东西是有动机有发展的你在看的不只是这个里边星星点点的那些所谓的知识你还在看这个东西的论述过程你还在看这个里边观点的发展你还在看这个作者的动机这个东西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东西
如果你只要里边的结论的话那个东西就会变成道德说教那个东西对你来讲一点帮助都没有只会让你产生一种非常虚无的获得感你的多巴胺喷发完了但是你自己没有任何变化这是一点另外一点量子波动素质物非常非常的不尊重作者我说实话我写一篇文章所要花出来的时间至少是 12 小时我不期待你用 12 小时把这篇文章读完那个东西有点过分但
你现在连一个字一个字读都懒得读了你就不要读了对我觉得这又回到前面那个我们讨论的伦理问题上就是从写作者的角度我们要呼吁每一个写作者都写那种对读者负责的文章就是我不浪费笔墨不浪费你的时间同时我们也呼吁读者就是去读那些文章里属于人的部分他的表达他的观点他
说话方式和语气而不只是那个文章里面那些文字背后的可能干巴巴的所谓的知识点或者干货我们去读那些诗的部分但我有时候我在思考这个事情就是是不是在少数派上如果有人胆敢在我的文章下的量子波动速度我是不是应该说一句不客气的话
我对这事我有各种各样的考虑所以我没有在手上拍做这个事情但是其实我们也并不喜欢这种东西但毕竟他的言论自由就他也没有确实没有违反社区规则所以我们不能做我也尊重就是他的确实尊重了规则但我总觉得他没有尊重我
我觉得我这个事情我矛盾的核心就在你不尊重我的时候或者是你在让我觉得我自己不被尊重的时候我要不要一长一段打回去我也没有说我要一个平底锅打回去我要不要一长一段打回去
MING PAO CANADA | MING PAO TORO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