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奥美最年轻GCD、前蓝标CCO祥子:希望行业不全以视频为中心

奥美最年轻GCD、前蓝标CCO祥子:希望行业不全以视频为中心

2025/1/15
logo of podcast 职场人类学

职场人类学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蔡灿祥(祥子)
Topics
我从2017年末加入蓝标,就开始推动创意业务,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突破,负责北广深三地创意业务,管理团队150余人。我更愿意别人叫我祥子。我并不想给出什么职场建议,我只希望这个行业既能传承,也能变化,可以老的年轻一点!我从23年就在小红书孵化AI内容相关的事,"妙想便利店"是23年以AI为工具创造的内容账号。最近,我也同时开启了个人账号,分享一些创意心得。我认为好的创意人,应该要比客户更了解客户,同时要有创意认知差,不然提案时,就别怪客户一直低头刷手机。在甲方眼里,大多数agency,方案大同小异,可能还没有客户低头刷到的东西好玩。营销行业的确正在遭遇严峻的挑战。我认为未来行业里的公司会分成三类:低价走量的、做标准化产品的和少数提供精品化解决方案的。越来越多传统广告人眼里的门外汉正在赚到钱,这不是坏事,这个行业需要摆脱以视频TVC为核心的做法,把舞台还给用户,多一些跨界碰撞,激发更多有趣的事情,可以确认的是内容仍然是核心,但不完全等于视频。关于前任蓝标,我也客观地谈论了一些观点,单身黄金汉应该放眼未来,离开前任,现任还远吗?有些事情,就如创意作品一样,没有对错,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我认为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一部分来自于对客户产品的充分了解,甚至要比客户更了解。我职业路线还蛮顺的,一路高升,这要归功于运气。这几年创意受到的挑战很大,钱不是变少了,是变聪明了。以前我们提的东西,很多是甲方不知道的,现在大家已经把这个专业搞得乱七八糟了,我们借鉴,客户也需要参考,但客户都见过啊!所以现在提案时,客户都在看手机,因为他们都见过类似的东西。以前我会去了解客户的产业前前后后,老板的各种业务压力,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做了。AI技术为广告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可能催生新的广告模式,例如自动化投放和标准化产品,但并非所有广告公司都应该或能够成为科技公司。蓝标南迁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背后原因包括客户分布和南方市场发展机遇。并非所有广告公司都应该或能够成为科技公司,广告公司仍然需要创意和策略。广告创意的魅力在于创造性和不确定性,并非所有答案都能通过按钮获得。创意与规模化发展并不矛盾,可以采用多厂牌模式或工作室模式。广告创意需要探索新的模式,例如与客户和消费者共同创作。广告创意人需要多元化创意手段,不能只依赖视频,要了解并利用社交平台的属性。广告创意人应该摆脱对TVC视频的依赖,视频并非唯一途径,社交平台是重要的核心。以社交平台为核心的创意方式,需要了解消费者关注点,并利用社交平台的属性激发参与感。获奖对案例是一种鼓励和认可,但其重要性在下降,个人影响力更重要。获奖的方法包括包装案例、制作showcase和casebook,以及在行业内建立个人影响力。北京和上海的广告圈文化不同,北京相对封闭,上海更注重交流与合作。广告人才未来要走向精英化和多元化。转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创业也是,但如果创业还是做广告公司,那就没什么创意了。广告公司要不要带货?我觉得这是必答题,但绝大多数广告公司都不愿意干这样的活。我会焦虑,但焦虑是可以控制的,关键在于预期管理。2024年,我学会了感恩,也经历了很多操蛋的事情,但有失去才能有获得。作为高管,我会看财务报表,但我的心态很平和。避免被裁员的方法:抱老板大腿,贴合公司政治方向,尽量不要引起斗争,也不要被卷入斗争。蓝标和奥美,各有优势,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开小红书是为了发声,想破圈,不想只在小圈子自娱自乐。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和职场人类学聊天的蔡灿祥,在奥美走过了青春10年,成为当时公司最年轻的GCD。离开后他负责LEO Arkr北京,再之后在蓝标任职首席创意官(CCO)。

他从2017年末加入蓝标就开始着手推动创意业务,在职期间带领团队从0开始突破创意业务,推动公司的电商、快消、3C、汽车、游戏品牌创意业务等,管理团队150余人,负责北广深三地创意业务。

他更愿意我叫他祥子。和他聊天,我的感受是,祥子对变成一个创意老爹高度警惕,所以他不太想给出什么职场建议,他只希望这个行业既能有所传承,也有所变化,可以老的年轻一点!

祥子从23年就在小红书孵化AI内容相关的事,「妙想便利店」是23年以AI为工具创造的内容帐号。最近,他也同时开启了个人帐号,分享一些创意心得。他说,好的创意人,应该要比客户更了解客户,同时要有创意认知差。不然提案时,就别怪客户一直低头刷手机。在甲方眼里大多数agency,方案大同小异,可能还没有客户低头刷到的东西好玩。

营销行业的确正在遭遇严峻的挑战。对于行业发展的各种担忧,他说,未来行业里的公司会分成三类:低价走量的、做标准化产品的和少数提供精品化解决方案的。越来越多传统广告人眼里的门外汉正在赚到钱,这不是坏事,这个行业需要摆脱以视频TVC为核心的做法,把舞台还给用户,多一些跨界碰撞,激发更多有趣的事情,可以确认的是内容仍然是核心,但不完全等于视频。

关于前任蓝标,他也客观地谈论了一些观点,单身黄金汉应该放眼未来,离开前任,现任还远吗?有些事情,就如创意作品一样,没有对错,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受。 本期导航:

06:35 钱不是变少了,而是变聪明了。不能怪客户在你提案时看手机,因为客户都见过啊。

08:15 一次提案时,遭遇客户盲测,要求乙方“喝两杯”再回答问题

11:27 广告创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来自于对客户产品的充分了解

12:52 时间,时间,时间。广告行业正在遭遇的围剿

16:15 AI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要么往上走,要么往下走

21:11 蓝标南迁背后的各种猜测都正常

25:46 并不是所有的广告公司都要变成科技公司

28:35 创意与规模化发展的矛盾何解?

32:45 这个行业还有什么是可以传承的,经验断层。越来越多门外汉在赚钱,但也不是坏事

42:01 走出在办公室里头脑风暴做创意的模式,把舞台还给用户

45:30 传统的创意人为什么都这么爱TVC

48:07 从以视频(TVC)为核心,转向以社交平台为核心

50:26 获奖这件事,也有用,但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57:06 广告圈的个人IP、江湖故事与南北差异

60:20 北上广深的创意人才都在流失,在一线的都是老干部

61:38 广告人才要走向精英化与多元化:用个人带动公司,欢迎更多跨界“门外汉”进入

65:23 广告人转行也是很好的选择啊

67:00 广告公司其实很难走靠带货收费的模式

68:28 在悲观中乐观,看到人性,有失去才能有获得

74:57 如何避免被裁?

76:05 蓝标和奥美,哪个更推荐?

本期嘉宾:祥子

策划制作:文元

出品:职场人类学

录制场地提供:KeyoneStudio

欢迎添加微信 WeniWorkOn 与我们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