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互联网公司做了一段全职家庭主妇后,洁洁去了一家深圳的港式冰室茶餐厅兼职做线上推广,真切体会到了流量经济和传统美食的碰撞。
这家冰室经营多年,有知名度有口碑。老板是已经快六十岁的香港人,从十六岁开始在香港的餐厅打工,中年后开始创业做自己的餐厅。
老板和他的朋友们,是最早一批来深圳开冰室的香港人。一路走来,这家冰室也承载了不少深圳本地人的情怀与记忆,但过去几年,行情在变,餐饮的经营理念也在变。网红风兴起,预制菜兴盛,竞争也日益激烈。他们在深圳接连关闭了数家店。
老板的朋友们也开始在深圳用新路子做茶餐厅。有位朋友的财务思维更敏锐,业务模式也符合互联网的口味。这家餐厅在人力、菜品等各项成本上精打细算。高成本的菜,直接选用预制菜,成本大幅下降,其实口感也差不多,出餐也快。
现在,这位朋友在深圳已经开到了第四家店,其打法类似互联网的“快速迭代”模式。反应迅速,生意不行的话,就立刻关掉,去别的地方开。
洁洁说,自己所在的冰室有更多的“老牌子包袱”,老板有自己的固执和坚持,不愿意用预制菜,也不愿意失去自己的特色。甚至连扫码点单,他都不太愿意使用,因为觉得菜牌是茶餐厅的特色所在。各种线上系统搞得他晕头转向,但他又知道必须面对互联网流量对自己生意的影响。
直到今年4月,京东与美团开打外卖大战,冰室迎来的一些转机。洁洁说,外卖订单因而也暴涨,不少新客涌入,终于可以小小地扭亏为盈一把了。
《职场人类学》和洁洁聊聊她所经历的外卖大战,看看流量经济如何影响一家老餐厅,也让有创业开店冲动的各位,对这一行多些了解。
洁洁劝白领们创业不要贸然冲入餐饮领域。真想开餐厅的话,不如先去兼职做服务员,了解一些行业的基本情况和经营方法,再做决定不迟。
她自己总结了在流量经济时代,开餐厅所需要的四个关键条件:
第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第二,大量的钱;
第三,强大的数据洞察力;
第四,知道怎么管理好厨师,厨房是一群非常牛x的群体。
单就厨师管理这一点,可能就是许多在大公司做久了的白领们难以驾驭的。
“厨师们把控着一家餐厅的命脉,出品好不好吃,毛利能不能给你控制住,厨房至关重要,但他们也很diao。他们是一个单独的群体,是个小社会,互相罩着。”洁洁承认,预制菜其实对大多数老板来说是个福音,因为如果厨房不听话的话,预制菜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洁洁的描述仅代表她自己的感受,不代表对全行业现状,也不是对外卖平台整体情况的描述。但这样的个案故事,可以让我们在互联网的宏大叙事下,看到一些具体的生活和生意。
本期内容导航:
00:40 3月开始接入京东外卖,4月开始爆发
11:50 一份30块的外卖,商家到手就十六七块
19:13 更希望客人到店,但这些年陆续在关店
26:58 不赚钱也要卷,为了保住在线上的“排位”
36:35 内容营销见效慢,需要有很强的“IP元素”
38:36 做好餐饮,好吃还是第一位的。做外卖赚钱要会控成本
44:27 坚持不用预制菜的老板,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50:37 以海南鸡为例:预制菜和现做其实难以区分
53:17 鼓励消费刺激经济,需要让更多人去线下
55:10 餐饮线上流量运营花样太多,但没必要长期请第三方代运营
60:27 选餐厅没必要全看评分,时间是最好的证明
65:33 做餐饮全年无休,大厂白领慎入
69:57 让餐饮老板把钱更多花在人工和食物上的想法,目前比较天真
**策划制作:职场人类学 **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