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025-06-13 | AOSP真的要终结了吗?Google 明确回应, Android 开源生态依然坚挺

2025-06-13 | AOSP真的要终结了吗?Google 明确回应, Android 开源生态依然坚挺

2025/6/13
logo of podcast Hacker News

Hacker News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Topics

Deep Dive

Chapters
本节讨论了 Microsoft 365 Copilot 的 EchoLeak 漏洞,该漏洞允许攻击者通过普通邮件窃取敏感信息,无需用户任何操作。此漏洞利用了 AI 大模型在上下文处理和安全防护上的缺陷,引发了对 AI 安全的担忧。
  • Microsoft 365 Copilot 存在名为 EchoLeak 的零点击漏洞
  • 攻击者可通过普通邮件窃取敏感信息,无需用户操作
  • 漏洞利用了 AI 大模型在上下文处理和安全防护上的缺陷

Shownotes Transcript

3D 可视化再升级:Spark 引领 Three.js 高级高斯溅射渲染新时代

Spark 是一个为 Three.js 打造的高级 3D 高斯溅射 Gaussian Splatting 渲染器,支持多种格式(ply, spz, splat, ksplat),能够实现其他主流 3D 工具难以企及的高性能可视化。社区用户反馈它在旧款 iPhone 也能流畅运行,对游戏开发爱好者与 3D 新手都极为友好。许多评论盛赞 Spark 的出色表现,特别是“食物扫描”演示让人惊艳,性能表现令人难以置信,甚至在集成显卡设备上也能获得流畅体验。更有评论者期待它未来像 A-Frame 或 Google 一样拥有 Web Components API,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文章链接: Spark 官网) HN 链接: Show HN: Spark, An advanced 3D Gaussian Splatting renderer for Three.js)

打造高效协作的旅行计划新体验 Ikuyo:开源旅行规划 Web 应用让好友出行更省心

Ikuyo 是一款主打“多人协作”旅行规划的 Web 应用,帮助朋友与家庭小组一站式搞定行程管理、活动计划、住宿安排和花费分摊。使用者可以随时邀请团队成员实时协作,支持切换多种行程视图,轻松避开日程冲突。社区评论积极,多数用户称赞体验流畅、理念开放,但也有评论者指出协作细节、活动时间跨度及交互优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同时,有开发者分享了自己同类产品的失败经验,提醒团队需重视用户实际习惯和移动端体验。

Ikuyo 采用 MIT 开源协议,完全免费使用。评论区还建议开发者强化视觉吸引力,增加示例图片和演示方案,以便新用户快速上手。这款应用适合喜欢分工、注重细节的组团出行用户,如果你苦恼于传统表格和文档的“混乱”,Ikuyo 或许是你的理想替代品。

原文链接: Ikuyo a Travel Planning Web Application)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丹麦数字化部弃用微软,全面转向 Linux 与 LibreOffice:创新还是冒险?

丹麦数字化部宣布,未来几个月内将彻底停用 Windows 和微软 Office,转而采用 Linux 和 LibreOffice,以减少对美国科技巨头的依赖。这一举措在 Hacker News 社区引发了热烈讨论,许多技术人士指出挑战不仅限于办公软件替换,更包括邮件、身份认证、文件共享等核心基础设施迁移的问题。此外,只有大约 79 名员工的试点范围和如何做好培训、技术支持也备受质疑。评论区普遍担忧部署难度、员工适应成本,以及计划过于仓促,部分观点甚至预测这种迁移将导致生产力下降和用户抱怨。

文章链接: From Word and Excel to LibreOffice: Danish ministry says goodbye to Microsoft)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区)

Meta 推出 V-JEPA 2:AI 世界模型开启物理推理新时代

Meta 最新发布的 V-JEPA 2 世界模型,成为 AI 在视觉理解和物理世界推理上的重大突破。这一基于视频训练的模型在全新基准测试中取得领先表现,并支持机器人在全新环境下实现零样本物体操作。据官方介绍,V-JEPA 2 支持端到端的自监督学习,能以视觉子目标实现 65% - 80% 的复杂操作成功率和仅 16 秒的高效推理速度,远超以往模型。

在 Hacker News 上,网友们纷纷展开热烈讨论。例如 TheAceOfHearts 指出,尽管 80% 的成功率对比旧方法已有大幅提升,但距离“稳健实用”的门槛还有空间,尤其在任务定义仍局限于图像目标而非语言表述时。此外,有开发者提及早在 2021 年,初创公司 Ogma 就采用类似思路在嵌入式系统端实现过实时行为预测,体现行业的多元探索。多位评论者还探讨了 V-JEPA 方法在语义嵌入、物理量测定、神经网络推理和动物感知机制等领域的深层创新。

原文链接: V-JEPA 2 world model and new benchmarks for physical reasoning)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一台小票打印机,彻底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实体“反馈循环”,让你每天收获高效与满足感

许多人都尝试各种效率工具对抗拖延,但很少有人想到用“小票打印机”帮忙。这位作者将游戏里的即时反馈机制搬到生活中,将每一个两三分钟的小任务,用热敏打印机打出来,完成后撕下“票据”再丢进透明罐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高效与满足感。文章在 Hacker News 上引发热议,有评论认为:游戏的成瘾在于即时感官反馈,工作如果也能不断“掉落奖励”,执行力自然翻倍——尤其对有 ADHD(注意力缺陷障碍)的人更是如此。此外,有读者补充:频繁接触热敏纸要注意 BPA/BPS 化学物质,建议选择环保无酚纸张。

原文链接:A receipt printer cured my procrastination)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谣言四起,AOSP真的要终结了吗?Google 明确回应, Android 开源生态依然坚挺

近日 Reddit 与 Hacker News 社区掀起了关于 "AOSP project is coming to an end" 的热烈讨论。虽然部分消息称 Google 停止了 Pixel 设备的资源发布并且 AOSP 项目将被终结,但来自 Android 平台副总裁与总经理的澄清显示:AOSP 依然会持续开放,Cuttlefish 参考设备和 GSI 编译目标依然可用,对开发者仍然友好。社区广泛讨论了 Google 对开源和 Pixel 定制 ROM 的影响,有观点认为这更多是“锁定 Pixel 平台”而非彻底放弃开源。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评论认为此举主要影响 Pixel 设备和定制 ROM 项目如 GrapheneOS、LineageOS 等,其他制造商如 Fairphone 尚未受显著波及。也有声音建议现在正是社区 fork AOSP 并推进自由移动软件的时机,同时批评 Google 对于开源生态的垄断倾向。面对主流生态不确定,各路开发者呼吁持续关注 Google 的后续动态并未丧失信心。

原文链接:AOSP project is coming to an end)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开源硬件 DeskHog:开发者新玩具,让创意落地变得更酷

PostHog 推出了 DeskHog,这款开源、3D 打印且仅手掌大小的“开发者玩具”,让每一位开发者都能轻松 DIY 游戏和工具。DeskHog 内置 ESP32-S3 核心,配备 1.14 寸彩色显示屏、10 小时续航和 Wi-Fi,支持各种有趣小游戏如 Pong、Flappy Bird,未来还在努力支持 Doom。评论区开发者纷纷叫好并讨论未来软硬结合的可能性,认为开源工具与 AI 的结合大大降低了硬件创作门槛,也建议了如更大屏幕、易用性和可玩性等改进方向。还有人畅想 AI 助手与交互玩具的结合,以及 DeskHog 的多种玩法和未来配件发展空间。

文章链接:DeskHog, an open-source developer toy)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微软 365 Copilot 爆出“EchoLeak”零点击 AI 漏洞:企业数据自动泄露风险引发关注

安全团队 Aim Labs 近期披露了影响 Microsoft 365 Copilot 的严重“零点击” AI 漏洞 EchoLeak,该漏洞可被攻击者通过一封普通邮件实现敏感数据自动外泄,无需受害者任何操作。原理在于利用了 AI 大模型(LLM)在上下文处理和安全防护(如 prompt injection、CSP 限制等)上的新型绕过方式。多位 HN 社区成员热烈讨论此类攻击方式的普遍性、微软修复反应速度慢(疑似 5 个月才发布补丁),以及 RAG 检索中分块机制导致的安全隐患。不少评论对当前 LLM 的固有限制、O365 默认不可关闭 Copilot 表示担忧,强调“千万不要评估未信任输入”。

原文链接: EchoLeak – 0-Click AI Vulnerability Enabling Data Exfiltration from 365 Copilot)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GitHub Actions 安全机制遭轻松绕过,开发者与安全的“猫鼠游戏”继续

近日一篇文章揭示,GitHub Actions 的安全政策能被极其简单的方式绕过,让企业和开发者原本依赖的限制机制沦为“形式主义”。实际案例显示,任何拥有代码库写入权限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克隆目标 action 到本地并以本地路径执行,从而规避官方 policies 的 action 限制。评论区开发者普遍质疑该措施的有效性,许多人纷纷认为“坏的安全体验只会促使用户自己制造一个不安全但可用的版本”。还有工程师吐槽 GitHub Actions 配置复杂且费用难以控制,而一些安全实践,如强制引入第三方 action 白名单,也极为不便且鲜有人实施。

文章链接: Bypassing GitHub Actions policies in the dumbest way possible)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