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d 编辑器正式发布了倍受期待的内置调试器功能,这意味开发者们终于可以在一个更加轻量、流畅的环境中完成代码调试全过程。这次更新不仅支持 Rust、C/C++、JavaScript、Go、Python 等主流语言,还强化了可扩展性以及与 Debug Adapter Protocol 的深度集成。同时,社区用户提出了诸多反馈,比如对调试栈、手表窗口、数据断点和多线程调试的期待,Zed 团队也已承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功能。多位开发者称 Zed 体验超越 Neovim、Lapce、Helix 等热门编辑器,尽管目前扩展生态和性能细节仍有优化空间。
文章链接: The Zed Debugger Is Here)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美国发布全新签证政策,要求所有 F、M、J 类学生和交流访问签证申请者必须将自己的社交媒体资料全部设为公开,以供使领馆详细审查其网络言论,审查重点包括对美国社会、文化或国策的“敌意”及反犹言论,未能配合可能导致签证被拒。这一政策在科技和留学圈引发巨大争议——不少网友担忧隐私丧失和“数字审查”的蔓延,还有评论提及,缺乏社交媒体账户也可能成为拒签理由,进一步加剧了留美学生的困惑和焦虑。许多评论者表示,这样的规定将影响美国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的能力,甚至有家长已经准备为孩子“定制安全型社交账号”以保签证安全。
原文链接: New US visa rules will force foreign students to unlock social media profiles)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
一台老旧的 iPhone 8,被作者巧手改造,不接入电网,仅靠 EcoFlow 便携电站与太阳能板续航,整年高效运行,累计处理 83,418 次 OCR 任务、48GB 图片数据。背后的驱动力是 Apple Vision 框架,所有图像处理完全本地完成,保障隐私,并实现 84-120 CAD 的年度用电节省。评论区里有用户质疑许可成本、讨论电池寿命与持续性,也有人分享用安卓或其它 旧设备做类似“个人数据中心”的实践与心得。一些读者还强调 Apple Vision 的离线识别精度,甚至期待未来用新 API 拓展到本地语音转写。总的来说,这不仅让闲置电子设备焕发第二春,还生动体现了本地计算、节能与隐私的多重价值。
原文链接: My iPhone 8 Refuses to Die: Now It's a Solar-Powered Vision OCR Server)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最新研究表明 Websites 正在悄悄利用浏览器指纹技术 browser fingerprinting 作为跨站追踪手段,即便你清除了 cookies 也难以规避。团队开发了 FPTrace 框架,首次用广告系统行为变化,证实指纹与广告精准投放之间的直接关系,进一步揭开了数据驱动的幕后黑手。诸多评论还指出,广告巨头正在通过 IP 地理标签和设备信息实现“跨设备”、“跨家庭”精准追踪,而即使 GDPR/CCPA 这样的隐私法规也在指纹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多数主流浏览器对抗方案仍然有限。
文章链接: Websites are tracking you via browser fingerprinting)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Texas Instruments 宣布计划在德克萨斯和犹他州投资超 600 亿美元,建设 7 座半导体工厂,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基础半导体制造投资纪录。这项扩张不仅支持超过 6 万个美国就业岗位,也受到 Apple、Ford、Medtronic、NVIDIA 和 SpaceX 等行业巨头的高度认可。评论区中有观点认为“基础半导体”实际上多指 22nm 以上工艺,虽然不是最前沿的芯片技术,但在电源管理与射频等领域依然必不可少,并且有用户质疑 TI 资金实力及政府资助的可持续性,显示出业界观点的多元性和关注点。
文章链接:Texas Instruments plans to invest more than $60 billion to manufacture billions of foundational semiconductors in the U.S.)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Framework Laptop 12 带来了引人注目的配色和可定制化设计,成为同价位笔记本中一道独特风景。体验上,它强调可维修性、模块化扩展和友好的外观,尤其受到 PC 极客与注重环保用户的青睐。评论区观点也十分鲜明:不少用户认为其“理念好但性价比不佳”,例如消费者 nucleardog 指出 Framework 系列在价格上难敌主流品牌,但在可持续性和可修复性上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另有网友提及,虽然硬件配置偏旧、性能一般,但这台机器适合那些看重自定义和长期维护的买家。然而,也有用户分享公司采购经历,反馈驱动和可靠性问题,说明其更适合个人发烧友而非企业大规模部署。
整机优点包括:独树一帜的色彩外观、简易维修升级、可自定义端口、10小时续航和对日常办公完全够用的性能。但缺点也很明显,如老旧处理器拖累了游戏及重度办公体验、屏幕色彩一般、键盘体验需要适应,且价格难与苹果、联想等竞品抗衡。总体看,这款笔记本更像 Framework 下一代新品的“探索之作”:如果你更看重个性、环保与可修复性,或许值得一试,但对预算和性能敏感的朋友,建议关注主流品牌或 Framework 往后更成熟的产品迭代。
文章链接: Framework Laptop 12 review: I’m excited to see what the 2nd generation looks like)
HN 链接: Framework Laptop 12 review @ Hacker News)
AI 教父 Andrej Karpathy 最近在 YC 的精彩演讲中提出,软件工业正在经历“Software 3.0” 的历史性转折。Karpathy 强调,AI 不只是帮我们写代码(write code),而是直接用 AI 达成目标(use AI instead of code),让人们通过自然语言“编程”,极大降低门槛。他通过特斯拉 Autopilot 的演进案例,展示了从硬编码到神经网络,再到大语言模型(LLM)的变迁,并用 Iron Man suit 形象比喻了“人机共创”的新范式。评论区观点碰撞激烈:有人直言“Software 3.0” 说法为时尚早,也有人质疑 AI 的产业化远没有达到“全自动”理想,强调 LLM 的实际应用仍需我们“拉紧缰绳”,避免过度乐观。在讨论中还出现关于 open source LLM 赶超闭源、重新组织知识工作,以及安全和可控性等关键问题的深入探讨。
文章链接: Andrej Karpathy's talk on the future of the industry)HN 链接: Hacker News 评论与观点)
在本期播客,我们聚焦一项令人惊讶的技术创新:利用 LLM(大语言模型)结合模糊测试 Fuzzing,大幅降低 C 语言代码向 Rust 迁移的复杂度和成本。作者实测发现,通过让 LLM 自动生成测试用例、分模块逐步对比移植,几乎 90% 的符号翻译都可自动完成,而且能发现和修复大部分隐藏 bug。这套方法的最大突破在于,迁移过程中每一步都用输入输出一致性来校验,无需事无巨细地写单元测试,从而推动了代码库的高效演进。
原文链接: The unreasonable effectiveness of fuzzing for porting programs)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
本期播客关注 Scott Aaronson 博主在 LessOnline 理性主义大会中的新身份认同。他回顾了与 Rationalist 社群的多年关联:从最初对 AI 议题和社群气质的疏离,到最终承认理性主义者标签的转变。现场不仅有激烈的小组讨论、AI 风险共识的新变化,还有孩子们在 Lighthaven 跑来跑去的生活气息。Aaronson 以他一贯的幽默与真诚,反思理性主义社群的自洽、成长以及外界对“圈地自萌”、偶像化和“邪教”气质的担忧。
亮点评论包括对理性主义内部争议的探讨:有人强调逻辑推理的力量,也有人质疑社区自信和包容性不足,以及理性主义于现实世界复杂局限的反思。此外,还有读者分享,正是理性主义社群让他们认识到“跨专业学习、批判性思维和持续成长”的生活可能性。
文章链接: Guess I'm a Rationalist Now)HN 链接: Hacker News 讨论)
随着 Windows 10 支持将在 2025 年 10 月 14 日正式结束,微软鼓励用户购买新电脑,但其实你的旧设备很可能还有大把可用价值。End of 10 项目发起了“升级你的旧 Windows 10 电脑到 Linux”行动,只需安装一套免费的 Linux 操作系统,就能让老电脑重获新生、运行流畅。很多黑客新闻用户讨论了切换门槛,比如 U 盘安装、Linux 发行版选择等,甚至建议厂家开发更易用的“一键转移”工具,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完成迁移。
推崇 Linux 的好处不仅包括免去硬件与授权费用,还能获得更高的隐私保护、更低碳排放和极佳的自主控制。评论区观点也非常多元,有用户提出 Windows 专属软件兼容和游戏防作弊仍是挑战,也有人推荐 ChromeOS Flex 作为新替代方案。你属于保守坚持 Windows,还是尝试让老电脑焕然一新的极客阵营呢?
文章链接: End of 10: Upgrade your old Windows 10 computer to Linux) HN 链接: news.ycombinat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