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025-07-02 | Figma 正式递交 IPO 申请:设计协作工具迈向公众市场新里程碑

2025-07-02 | Figma 正式递交 IPO 申请:设计协作工具迈向公众市场新里程碑

2025/7/2
logo of podcast Hacker News

Hacker News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C
Chris Crawford
P
Proton
网友
Topics
文章作者:我仔细计算了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货币博物馆展出的“百万美元”现金立方体,发现实际金额约为155万美元,与标示金额存在显著误差。我甚至考虑过立方体内部可能填充其他材料,但即使只计算外层纸币,金额也已超过100万美元。这引发了人们对展览设计准确性和公众信任的质疑。 网友:我认为这种展览摆设通常允许一定误差,或许是为了追求视觉美观而多放了一些。也有人调侃说,关键在于美联储是否敢于修改标牌上的实际金额。只要实际金额不低于标示金额,大家通常都能接受这种误差。

Deep Dive

Chapters
芝加哥美联储银行的货币博物馆展出一只巨大的透明立方体,官方标称内含100万美元,但实际金额远超此数。文章作者通过计算发现,立方体中至少有155万美元,引发网友热议,猜测其设计意图和潜在原因。
  • 美联储博物馆展出立方体,标称含100万美元
  • 实际金额至少155万美元,超出50%
  • 引发网友关于视觉错觉、数学估算和公众信任的讨论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欢迎来到黑客新闻中文日报人工智能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又有了新玩法 Cloudflare 推出了一种创新模式网站可以对 AI 爬虫按次收费信息透明且自主把控权回到作者手中此外 随着 Figma 正式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我们也能从财报和架构细节看到一个 SaaS 平台如何靠技术和协作不断进阶

还有一家注重隐私的公司 Proton 加入了针对 App Store 规则的集体诉讼,背后涉及开发者生存、订阅模式与用户隐私的微妙平衡。精彩内容不容错过。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的货币博物馆里展出了一只巨大的透明立方体,官方标牌上说里头装着 100 万美元的一元纸币。

文章作者通过仔细数格子计算每捆账面的数量,发现实际上这个立方体大概装了 155 万美元,比标称多出了 55 万还真有人因此特地做了个简单的小工具,只需上传照片,一点一点数点,帮助别人核查类似展品里的钱数作者也考虑过,这立方体会不会其实只是外面一层真的纸币,中间全是填充物,但就算只算外壳部分,也已经突破了 100 万

评论区里有网友觉得其实这种摆设一般都会留有误差或许只是美观设计导致多装了一些也有人调侃说其实关键是看标牌感不敢按实际金额来改甚至还有人觉得和拼图碎片多几块少几块一样只要钱不比标称少大家都能接受 Proton 正式加入了在美国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对 Apple 的集体诉讼控告 Apple 利用 App Store 的规则损害开发者和用户的利益

根据 Proton 的说法,如果不采取行动,美国市场上的消费者和专注于美国的开发者将会面临价格更高,选择更少,不公平竞争的局面。他们尤其指出,Apple 要求所有开发者每年支付 99 美元的入驻费用,并且强制通过 App Store 内购收取 30%的分成,这导致依赖订阅制、注重隐私的公司像 Proton 这样额外受到了打击,而依靠广告和数据的公司,比如 Meta 和 Google 反而不受影响。

这些现象进一步助长了监控资本主义的模式,并且抑制了用户隐私友好的商业发展。与此同时,Apple 还利用其对 App Store 的控制权进行审查,比如在一些市场下架新闻媒体和 VPN 软件限制第三方服务的功能,甚至影响用户的订阅管理体验,严重影响了用户和开发者的选择权。

此次集体诉讼,Proton 表示,如果胜诉会把可能获得的赔偿全部捐给推进民主和人权的公益组织而且希望能够推动 Apple 对 App Store 的政策做实质修改,而不是表面改变评论区有网友说,Apple 的政策让基于隐私的商业模式生存更难,也有人吐槽 30%的费用非常不合理还有不少人提到,App Store 规则让整个生态极为不平衡,小公司很难与大厂抗衡

Cloudflare 推出了一个叫做 PaperCrawl 的新功能,允许网站内容拥有者对 AI 爬虫访问内容按次收费。之前大多数网站主只能选择要么完全开放,接受所有 AI 抓取内容,要么彻底拒绝 AI 爬虫,现在有了第三条路。通过这个功能,内容拥有者可以自己设定允许哪些爬虫免费访问,哪些需要付费,或者干脆直接屏蔽对方。

具体执行上,每当 AI 爬虫请求访问内容时,如果没有提前提供支付意向,就会收到 402 Payment Required 这个标准的 HTTP 状态码,并显示具体的价格,付费后才能正常访问网页。Cloudflare 还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后台,可以设定每个请求固定的收费标准,而且允许针对某些特定爬虫单独放行。

此外,整个流程是和现有的网站安全防护与机器人管理系统结合的,也避免了爬虫伪造身份来绕过付费机制。从最终结算来看,Cloudflare 会负责计费和分成,把收入打给内容拥有者。

在社区评论区,有人觉得 Cloudflare 这次主要是借助自己庞大的流量变现毕竟现在有超过两成的网站都在用 Cloudflare 也有人担心未来会不会发展到暗浏览付费,让互联网变得封闭还有网友建议除了按爬取收费,还应该根据使用场景来定价比如科研类免费,商业用途则多付费墨尔本一位名叫 Dianiel Su 的新房主在他北部郊区新买的房子地下居然意外发现了一套非常完整,规模庞大的模型火车网络

这套模型火车轨道和微缩景观占满了地基下整个可以站立的空间据说这个模型已经有大约 60 年的历史是上一任房主的父亲在上世纪 1960 年代搭建的实际上在买房和验房的时候没人提起过地下有这些模型火车直到苏因为计划装修进到地基下才惊讶地发现了这一切巧的是苏本身就是个火车迷也是一名制造新型列车的铁路工程师

虽然模型很久没用了,上面都是灰尘和蜘蛛网,但苏打算把这套老火车模型恢复起来,还想用一些现代的新技术来升级它,让更多人体验到模型火车的乐趣。他说,每次朋友家的孩子来玩,都不舍得离开,哪怕现在还没有正式通电也能晚上一下午。

有网友评论,这样的发现就像一次时光穿越,不只是买房,简直是继承了上一代人的梦想,也有人觉得买房前竟然没人发现地下藏着这样一套工程实在让人吃惊。还有人分享,类似的火车爱好在世界各地都有粉丝,有的人甚至会偷偷为这样的兴趣投入几十年的时间。Cloud Code 现在支持 Hooks,也就是可以让用户自定义一些效命令,在 Cloud Code 的不同流程节点自动执行。

这样一来,比如代码自动格式化、日志跟踪、权限控制、自动反馈等操作,都能靠 Hooks 保证每次都严格被执行,而不用担心 LLM 临时忘记。比如你可以设置每次 Bash 工具被调用时自动记录日志,或者检测敏感目录的修改请求,在某些情况下还能禁止命令执行并自动反馈给 Cloud。

配置和调试也比较灵活,不仅支持简单的字符串匹配,还能使用正则,支持不同阶段比如 Pre-to-use 和 Post-to-use。不管是全局、工程还是本地配置都能设置 Hooks,而且每个事件收到的输入是标准化的 JSON 数据。需要注意的是,Hooks 本质上是让你的电脑自动运行指定命令,配置不当有可能删除或者修改重要文件,所以官方也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和测试。

评论区里有网友表示这其实是补齐了和 Cursor 编辑器类似的功能还有人说 AI 工程的未来里像 Hooks 这种自动化脚本和配置仍然需要开发者手动管理也有开发者觉得用 Hooks 代替反复写 Prompt 其实是让工具变得更靠谱了一款叫做 Supgo 的终端浏览器最近登场了作者把网页的 HTML 通过大语言模型处理根据用户自定义的 Prompt 转成 Markdown 然后直接在命令行里展示

整个过程不需要 JavaScript,只要 Get 请求就可以,而且可以实时调整 Prompt,让你按自己的需求定制怎么看一个网页。比如做菜谱类网站的时候,SplitGo 能自动把网页里冗余的内容过滤掉,只留下食材和步骤,避免你被一大堆故事或者广告困扰。随着 Google 推出了更快的 Gemini 2.5 Pro Lite,这种 Weekend Project 居然也变得更实用起来。

Skull 本身不是为了替代点击式浏览器,更像一个探索型的实验项目,它暂时不支持 Post 请求,但在很多现代网站动不动就各种 CSSJS 的情况下,如果你只想高效提取网页重点内容,它其实还挺合适。感兴趣的话用 PIP 就能安装,然后随便输入一个网址,Prompt 也可以自定义配置文件里随时调整。

很多网友提到,这种用大语言模型直接过滤和改写网页的方法很实用,能有效绕开 COU 化带来的无用信息堆砌。也有人建议未来能加多标签页,方便同时处理多家新闻或者多个来源的信息。还有评论觉得这对网页可访问性和信息提取都有很大帮助。Donkey Kong Country 2 在老款 SNES 模拟器 ZSNES 上有个比较知名的 bug,就是有些关卡里的旋转筒无法正常操作。

原本玩家只要按住方向键,桶就会跟着转动,但在 ZSNES 里,一旦轻点方向键,桶会一直不停往某个方向旋转,只有切换到反方向才会停下来,然后又会无线转向另一边,这让本来就有障碍和陷阱的关卡变得更加困难。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是 ZSNES 没有模拟主机硬件上的 OpenBus 行为。

简单来说,OpenBus 指的是当游戏代码读取了一个未分配的内存地址时,主机并不会当机,而是直接返回数据总线上最近一次的值。Donkey Kong Country 2 在读取筒旋转状态时刚好用到了这一特性,正常主机下会返回特定的值,但模拟器没有这种机制,导致筒操作判定混乱。

其实游戏的代码是写错了,原本应该用 N 仅号美元 2000 来和一个常数作为运算,但误用了 N2000 美元,把本该当立即数的地址写成了绝对地址。不过在真实硬件上因为 open bus 行为,误写也能用,只有在 ZSNES 这类不完整模拟的环境下才暴露出本。其实这个问题早在 20 年前就被社区成员发现了,不过 ZSNES 已经停止维护很多年。

评论区有老程序员表示,自己在用 6502 汇编编程的时候也常常因为这个立即数和绝对地址的写法搞错,甚至连 Rare 这种顶级厂商都会犯这种习惯性失误。还有人补充说,OpenBus 现象其实在当年的早期硬件里很常见,但现代总线协议基本都会处理这类异常,更不会出现模拟器和真机差异这么夸张的情况。

高通最近在自家 Snapdragon 处理器上引入了一项叫 EUD 的 Embedded USB Debug 功能,这项功能自 2018 年左右开始集成进了绝大部分高通芯片。它让开发者通过 USB 口就能访问一个内嵌的调试接口,不仅支持主 CPU,还能对内置的 Hexagon 斜处理器和 DSP 进行调试。

实际操作中,只要在开发版或者部分支持的量产设备上写入几个寄存器然后启动 USB,就能在电脑上看到一个 7 口 USB hub 其中一个端口就是 EUD 控制接口用合适的 USB 命令,还能直接通过数据线开启 SWD 调试接口不用外接调试工具或焊线,也不用买价格不菲的专业调试器等于直接让低成本必可调试变得触手可得,这比 Google 的 SuziQ 还要方便

这样的 JTAG 和 SWD 机制能够实现断点暂停单步等操作用来查找和定位系统底层的问题之前这个 EUD 接口只在高通内部和合作厂商间开放 Linux 上对设备端的支持也有限今年高通终于把相关代码开源到社区并且还提供了针对 OpenOCD 的适配补丁目前已在 Snapdragon 845 上完成测试 855 和 865 也可以类似开启后续估计会有更多型号跟进

现在开发者只要简单配置就能用上这些功能,对于内核 U-Boot 甚至更底层的安全环境调试都有很大帮助,也能极大减少以往硬件调试的成本和复杂度。

评论区有老开发者表示,这种方式比高通之前早期那种简陋又不安全的 USB 调试体验好多了也有人提到像 OnePlus 6 这种量产机型虽然 eFuse 已经熔断,但 EUD 入口居然依然可用说明实际出货市场上可能留了一手还有网友夸高通最近在调试和 USB 音频优化上花了不少精力给开发者带来了不少便利

Chris Crawford 作为交互式叙事领域的著名游戏设计师,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致力于推动电脑游戏成为真正的艺术。他早在 1982 年就希望做一款有艺术性的游戏,最初尝试是 Gossip,后来又把相关想法带入了 Excalibur,Balance of the Planet 这些作品。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发行商的态度转变,他尝试开发新的亚瑟王题材游戏时受到冷遇。

此后,Marco 基金会出资请他开发 Ears Matron,一款让别人可以做交互叙事世界的工具,尽管他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几乎无人问津,后续 Storch 人也是同样的结果。Crawford 一直在探索怎样让交互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花了十年时间持续开发,但最终不得不承认太复杂,没啥人愿意投入时间学习和使用。尝试用 Sibud 和 Elliemort d'Arthur,最后再冲一次,也没能引发大众兴趣。

到了 2024 年,准备带着自己的技术参加 Naryscope 互动小说大会,无奈因为航班耽搁只能远程讲座,回应依旧寥寥。多年努力下来,他坦率承认除了自娱自乐的 L.E.Mort D'Arthur 算是达成心愿,其他都失败了。他用亚瑟王和梅林的对话作解,表达虽然目标未能实现,但留下了值得传送的故事。

评论区有网友认为 Crawford 在推动交互叙事工具上虽然没有市场上的成功但理论和技术探索本身极具启发意义也有人感叹技术终究还是要和用户需求接轨复杂度高往往阻碍了传播还有人被他那种对理想的执着深受鼓舞觉得即使时代没有准备好为理想而坚持也是一种美 Figma 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的注册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将是 FIG

招股说明书中还没有具体公布发行的股份数量和价格区间,所有的上市安排还得看市场情况能不能顺利推进。参与承销的包括 Morgan Stanley,Goldman Sachs,JP Morgan 等多家投行。

Figma 从 2012 年成立到现在,已经从一款在线设计工具发展成了一个连接团队,支持 AI 协作的设计和产品开发平台。根据财报数据显示,Figma 去年营收达到了 8.21 亿美元,同比上涨了 46%,毛利率高达 91%,运营利润率为 18%。

有程序员网友专门提到,FITMA 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跟联合创始人 Evan Wallace 主导开发的 C++和 JavaScript 混合架构密不可分,既优化了编辑器性能,又让 UI 开发很灵活。还有人表示,多用户实施协作同步协议的底层实现,最初是用 TypeScript 写的,后来又迁移到 REST 提升了稳定性和速度。

评论区不少人都提到 Figma 能在 Adobe 收购未果之后继续壮大靠的就是产品专注和技术执行力也有人建议在 AI 方向还是要保持对设计师的核心价值

感谢您收听今天的黑客新闻中文日报。每一个技术细节与行业变动,背后都有无数开发者和创业者的故事。希望我们的分享能为你带来新的启发。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别忘了订阅并分享给朋友。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