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股市如此活跃,在10年中能有几年会如此,估计不到40%,所以说悲观是没必要的!动不动就头部,动不动就不能玩了,如果我持有这样的观点,估计会误人子弟。 悲观是没有必要的,参与眼前股市是必须的,只是怎么交易的问题。如果我过分吹捧眼前的行情,对大家交易也不利,也可能误人子弟。过分吹捧,一旦吹到部分人过于激动、信心爆棚,然后追得太猛,接下来会经常吃亏。为什么会这样? 1、科技股虽好,作为这轮经济的主脉,但是科技股经过一轮上涨后,目前股价偏高(泡沐不至于),走势会越来越动荡。现在的科技股盘中最大波动如此之大,追在当日高点,只需要一个回落,就会套得有点难受。 春节后三周的科技股涨势就和二傻子一样,途中少有回头的动作。只要敢追,利润便滚滚来。 接下来的科技股至少在1个月内不会如此。如果真想疯,等过了4月中旬估计才有可能。 弄明白这一点后,科技股的操作只能是:大跌的时候回补一些仓位;猛冲的时候减一些,仓位;中长线底仓不动。个人科技股中长线底仓三分之二,持有一年半有余,三分之一是浮动仓位。昨天开盘略有回补,经过昨天和今天上午的上涨,个人的浮动仓就逐步卖。只能这么干,利润才会落到实处! 2、主板传统股的价格是便宜,但是并非是这几年经济周期的主风格。从2019年算起,无论何时追高主板个股,最后就是小悲剧收场,接下来大概率还是如此。就算是券商股,这2年,每次券商大涨一段时间,而后都跌了回来。昨天,市场从新基建联想到传统基建,我在想,传统基建怎么能和新基建比呢? 本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确导致经济压力较大,有启动基建拉动经济的可能。不过,我的观点很简单,这一块是没有决心的。眼前经济压力大,的确会豪言壮志要启动多少万亿基建项目,可是一旦经济在几个月后恢复常态了,我估计立马又往回缩。启用基建并非战略层面,充其量是临时之措施,这不能和“核心科技”这种大战略相比。 所以,主板传统类个股的走势应该是不持续的,就像2013-2015年的传统股一样,要么是几个交易日的小脉冲,小脉冲的出现是基于利好猜想和预期;要么等宏观基本面来个神来之笔,比如等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宏观经济超预期恢复,届时传统股来一波月级别的大脉冲,沪指很快就4000点去了! 分析下来,主板传统的操作方式应该是这样的:短线上,看到底部去潜伏,持续涨几天就可以出货。如果你在板块性暴涨的那天,你去追这些传统股,我估计不会有好的利润。中线上,要看宏观经济苗头,如果出现身来之笔,可以做大波段。长线上,做主板传统股是不可以的。 3、从沪指的形态看,我感觉,接下来大概率是磨一段时间3000点。以3000点为中心,上下乱窜至少一个月吧。一个月后往上走,目标应该很高!至于乱窜一个月往下走的情况,我考虑都不考虑,真这样走,亏了就拉倒! 基于这个看法,操作上也要求在将来一定时间内:即不能悲观,也不能过分吹捧行情。等指数把眼前的大平台结构走得差不多了,再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