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雅量和无所谓的态度,是非职业选手赚钱的根本。 非职业人士玩股票,赚钱的一定是无心插柳的心态。如果你不是职业园丁,你天天是拾到这颗柳树,这柳树一定会被你弄死了。 无心插柳的心境是什么?其实就是不在意不在乎,反正这里有块空地没什么用,插点柳树。对于一个普通投资人来说,在股市最佳的办法是:选股方面,选择行业佼佼者。指数2700下点,如果有点闲钱,买些股票,然后随他去,这可能就能成荫。 而你此刻又想当经济学家,又想当战略家,当得了吗?经济学家是指,你来分析全球金融系统是不是要流动性枯竭,战略家是指你来分析着全球局势该如何。这就像2018年下半年,很多人既当经济学家,又当战略家,去分析全球贸易局势。其实这都不用分析,你只要清楚两点,一指数当时只有2500多点了,二国家战略方向是核心科技。那就你慢慢的分批买入优质科技股,然后持有就可以了! 技术上,一般人玩股票做的都是趋势交易,即上涨趋势中跟一把,下跌趋势中就回避。这在投资者间被传颂为圣典。道理没问题,可惜在于“趋势在前,你在后”,你相当于你在跟着趋势跑。做个形象的比喻,这就相当于盯梢,盯梢也不是业余人员能做好的,这是职业间谍或者警察的一个高级技能。盯梢,盯得不好,经常也会把上涨趋势跟丢了;还有很多时候,也会被昙花一现的上涨趋势带沟里了。 其实玩股票,到了后来,1、简单感知一下指数点位:从历史角度看眼前的指数到底是便宜的,该是贵的。目前沪指2700点,从历史角度看一定是比较便宜的。此刻适合买入股票。2、买股票看国家战略方向,眼前依然是科技为主;选股要选行业佼佼者。 二、抄底行为到底是不是正规交易手段,这主要看你怎么理解。 没有一种手段是职业的或者是业余的,关键看你对这种手段怎么理解。看似圣典的交易法则,有时候被某些人用着用着就成了业余;看似傻大憨式交易手段,有些人就成了经典。 股市16年,个人就是爱抄底,爱凑热闹,可是没有那一次就玩死了。原因在于:1、为了热闹而来,还真不是幻想着我抄底能发财。这种心态是你能不能使用抄底这个交易方法的根本。抄底之际,马上做梦你要赚多少钱了,并因此而兴奋,抄底的交易手段千万别用。2、何时抄底?当你说出来,有人会劝你别抄底。在公网上些文章出去,有很多人会骂你。3、把握好经济风格,比如2016-2017年每次跌就抄底白马。2018年下半年来时,一直到今天,每次跌就抄底科技股。4、选股方面,要选行业佼佼者。5、不要放杠杆。 三、能不能玩好投资,关键在于你自己,而不是我们这些做分析的。我们怎么分析其实无关痛痒,关键在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分析。 在2月中旬后,沪指3000点时候,我当时建议是最好减些仓。可是你知道有些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吗?他会说“你难到只认为中国股市只值3000点吗?”无语。 到了现在沪指2700-2800点了,今天盘中一度打到2646点。这几天一直鼓励人们可以增些仓。很多人会说“你存心不良,全球海啸趋势如此严重,你在误导别人”。我说,沪指2700点,即使买了股票,能误导到哪去? 很多人,很多事,**关键不是别人说了什么、建议是什么。关键是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些言论。**个人成功的经验是:如果我不想参考于人,我就不听不看别人的东西。如果我求教于人,必然选择自己感觉对的地方,一旦认定便无怨无悔,对错与人无尤。当今社会,不是说学不到知识,不少人的毛病是“根本没有人能胜任你的老师”。股市中,没有一个老师是全对的,而你的要求是老师必须全对,那你就失去学习与沟通的人,只剩下吵架和谩骂的对象。 四、眼前股市看法1、关于本次全球公共卫生时间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事件引起全球股市下跌很正常,但是引起金融海啸可能性极小。下跌是基本面的反应: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确有可能减少一些公司半年的利润。而金融海啸是流动性枯竭的反应,那么我相信当今的各国央行处理金融系统流动性枯竭的能力是杠杠的。 只要不出现流动性枯竭,沪指2700-2800点之间就是将来的底部。只是,需要磨底,不会V转。一切跌破2700点的行为都是纸老虎,2700点下方根本待不住。 2、短期看法今日上午就说“蓝筹股全体下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已经到来”。日常跌跌无妨,可是到了大蓝筹集体杀跌之际,如果此刻不合理处理,那只能说明机构无能、国家队不尽责。股市可以跌,但是不能跌残、跌废,必须要留有一点生机为全面复工后的经济发展继续提供支持。当今股市,在经济中的地位较高,已经略微取代房地产行业的某些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