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A有控局者吗?估计都半信半疑,我们就且当存在这样的控局者,就当这股力量是郭嘉队吧。这一路走来,控局者的操作简直是神乎其技。 3月末,大A有流动性危机的兆头,岌岌可危。就在此刻,从3月20日开始,控局者出手。出手的标的是:大金融+消费白马。在3月20日-3月26日,连续5天买入类似于招商银行和五粮液的一篮子股票。这就当做是控局者点出可以做多的方向,然后让市场资金在这种见做选择。市场资金选择是消费,而后消费股一路强势,逐步发展为消费概念的炒作。 消费概念一直炒作到泛滥,一直到上周四(4月23日),市场借助“全民检测”的利好,消费概念股(农业、食品和抗疫概念)大幅泛滥之际,此刻控局者出手,连续两天大幅减持消费股和消费概念股,导致4月24日那天指数下跌逼近20日均线。 控局者的能力是极强的,会提前估计到“消费概念股的退潮一定会引起整个市场概念股的退潮”、“科创板改革即将推出必然会影响垃圾股的情绪”、“一季度业绩尾声,烂公司的财报集中披露”、“消费股预期太好,一旦业绩公布必然有不理想的公司”。** 上周末估计就能提前预支和判断出以上的问题。如此,从本周一开始,便进入新一轮护盘,银行股直接开干,招行和3月20日一样直接阳线拔起。这次精选的是“金融+优质科技股+主板的高端制造(军工航天)+少量与基建相关的制造业个股”。估计也是5个交易日,从本周一到节后第一天。5个交易日就当控局者点出可以做多的方向,然后市场资金在这中间进行选择。 市场资金会接着以上几个群体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路线走呢?我是不知道的,不过范围这么窄了,还需要那么多分析吗? 看看今天的情况,消费股跌得一塌糊涂。这怎么说呢?但凡人们悲观认为某些板块业绩一塌糊涂的时候,等业绩真公布了,其实也未必那么坏,比如科技股区域;但凡人们乐观的认为某个区域业绩好翻天的时候,等业绩真公布了,也不见得那么好,比如今天的消费白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