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甘懷真:兩稅法成立與中國國家的轉型(下):從名到錢的統治原理轉換(在世界中的中國第48集)

甘懷真:兩稅法成立與中國國家的轉型(下):從名到錢的統治原理轉換(在世界中的中國第48集)

2025/1/18
logo of podcast 在世界中的中國

在世界中的中國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甘怀真
Topics
甘怀真:我深入探讨了公元780年两税法的实施对中国国家体制的深远影响。它标志着中国从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向以资产为本的转变,这不仅是税收方式的改变,更是国家统治原理的根本性变革。 首先,两税法以资产为征税依据,抛弃了均田制下按人丁授田的模式。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即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土地私有化的趋势。均田制下的人头税难以适应这种变化,而两税法则更有效地对社会财富进行征收。 其次,两税法实行单一税制,取消了以往国家税和地方税并存的复杂局面,以及地方政府随意征税的现象。这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财政的控制,提高了税收效率。 第三,两税法实行量出制入,根据国家财政支出情况制定税收预算,税额每年浮动。这使得税收制度更灵活,更能适应经济变化。 第四,两税法以纳钱为原则,以货币作为衡量资产的标准,这反映了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允许折纳,但实际执行中由于市场物价波动,导致了诸多纠纷。 两税法的实施,也与唐代中期出现的逃户现象密切相关。逃户现象并非单纯的农民破产,而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的综合结果。逃户的出现,使得传统的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赋税制度难以维持。 两税法试图通过对资产的征收来解决税收问题,但“资产”的认定,特别是土地所有权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涉及到古代土地所有权的社会认定机制,以及国家如何介入和确认这种社会认定。 总而言之,两税法的实施是古代中国国家体制的一次重大转型,它标志着中国从以“名”为中心的统治原理向以“钱”为中心的转变,也为近世中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个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其中充满了挑战和矛盾,但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Deep Dive

Chapters
除了乡村,唐代城外还存在一种“草地”领域,拥有自主的政治经济网络。居住在草地上的部落民被整合到以草市为主干的商品和货币经济网络中,使用国家发行的铜钱。草地组织与郡县体系存在若即若离的关系,拥有自主性和自力行为。
  • 草地经济以市场和市场间的网络为主干
  • 草地上的居民主要为部落民
  • 部落民使用国家发行的铜钱进行交易

Shownotes Transcript

這一集的主題是「兩稅法成立與中國國家的轉型(下):從名到錢的統治原理轉換」。延續上一集,我續談780年成立的兩稅法如何改變了中國國家體制。這一集討論兩稅法開始對資產課稅所產生的歷史變化。 	關鍵字: 草地,草市,草賊,開元通寶,胡商,碾磑,契約佃農,律今官制,使職,度支使,鹽鐵使,轉運使,笞四十,量出制入,折納,買地券,租佃制。 	封面圖片:開元通寶,出自維基百科。 	 本節目的講者甘懷真,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台灣大學中華文化講座教授。史學專業是中國政治制度史、東亞王權與國際關係等。 	我們正處在一個鉅變的時代中,歷史正在以史無前例的速度向前推進,我們不可能停留在過去,甚至不可能駐足於現代。其中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再起」。於是十九世紀以來的這一波西方(歐美)霸權的全球代浪潮將消退,包括中國在內的非西方重新崛起,將改寫世界新秩序,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中國,包括歷史中國,且刻不容緩。甘教授在台灣大學推動新中國學中的新中國史研究。這本有聲書是將他的教研成果與各位分享。相對於二十世紀的中國史研究,重新認識歷史中國的關鍵在於中國自古以來如何在一波波的全球化中。所以本節目的主題是「世界中的中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x8p9vu012t01y11p36g5t5/comments](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x8p9vu012t01y11p36g5t5/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