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CD Voice,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中国和世界。专家表示,中国最近扩大了免签证计划和完善的退税政策,再加上该国制造能力的升级,引发了国际游客购物热情的激增。
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赵江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外国游客带着空行李箱抵达中国,却带着满满的东西离开,这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话题。”
江指出,这种“在中国购物”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包括中国延长的免签证政策、世界一流的制造能力以及所提供的消费品的种类和价值主张。江说,自去年以来,中国扩大了对越来越多国家公民的签证豁免,极大地促进了国际游客的购物体验。
根据国家移民局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到目前为止,中国的240小时过境免签证政策已扩展到来自55个国家的人。除了免签证外,中国还对离境退税政策进行了微调,以优化全球游客的消费环境。
主要变化包括降低申请退款的最低消费门槛,提高现金退款的上限,扩大符合条件的零售商数量,扩大可退款商品的范围。新政策的核心是“购买后退款”模式,允许外国游客在收银台立即申请增值税退款,而不是等到他们离开该国。
国家税务总局本月早些时候的数据显示,在国家于4月27日推出修订后的离境退税政策一个月后,处理的退税交易数量同比飙升116%,而参与商店的销售额飙升56%。
江说,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使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显著提高。江指出,外国人的购物清单已经从丝绸和茶叶等传统商品演变为无人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中国制造商现在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商品,
此外,江说,随着外国游客探索中国文化,穿着中国传统服装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活动产生了新的消费需求。
江说:“今后,我们应该创建更多的旅游友好型商业区,配备多语言标牌、导游和专门的购物和餐饮地图,以满足外国游客的喜好。”此外,江补充道,促进商业、文化、旅游和体育的融合可以使消费场景多样化,最终提升中国作为全球购物目的地的吸引力。
江说,在保护主义抬头和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追求全球消费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
江说,它缓冲了保护主义,增强了全球贸易的韧性。“虽然某些国家实施贸易限制并倡导供应链脱钩,这加剧了贸易不稳定,但中国扩大开放有助于维护正常的国际经济合作和贸易安全。”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更多新闻和分析,请购买报纸,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