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下班經濟學_商戰】聰明翻倍退休金!定期定額不會讓你變有錢?跟著富人投資實現財富自由!ft.張凌雲|謝哲青、蔡尚樺

【下班經濟學_商戰】聰明翻倍退休金!定期定額不會讓你變有錢?跟著富人投資實現財富自由!ft.張凌雲|謝哲青、蔡尚樺

2025/4/3
logo of podcast 下班經濟學

下班經濟學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张凌云
Topics
张凌云: 我认为单笔投资的效益比定期定额更高。年轻时应配置更多高风险资产,如股票,但也要保留部分低风险资产,如债券,以防万一。避免将所有投资都集中在与自身行业相关的资产上,以降低风险。高风险投资在经济危机时期可能导致巨额资产损失甚至失业,也可能导致巨额税务负担。投资组合的风险配置应考虑个人职业风险,避免过度集中风险。退休金规划应从工作、投资、标的物选择等多个方面考虑。投资的关键在于持续工作,并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让钱生钱。投资规划应选择长期持有、波动较小的标的物,避免频繁交易导致错过收益。长期持有投资组合,避免因市场波动而频繁交易。投资组合需要兼顾稳定性和收益率,避免因低收益率而无法抵御通货膨胀。退休金规划需考虑个人消费习惯,并预估退休后生活所需。随着年龄增长,医疗保险的比例可以降低,因为投资收益可以覆盖医疗支出。定期定额适合有稳定收入的人群,而单笔投资更适合拥有大笔资金的人群。建议将部分资金配置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如债券,以应对突发事件。建议将大部分资金配置于股票和债券,并保持平衡,以应对市场波动。从数据来看,单笔投资的效益高于定期定额。ETF成为投资新宠的原因是其透明度高、交易便捷,更适合小资族。基金的销售渠道主要依赖银行,导致其服务对象主要为高净值人群,而ETF则更方便小资族参与。ETF的兴起是由于其低门槛和网络推广,吸引了更多年轻投资者。基金和ETF的营销模式不同,基金主要依赖银行渠道,而ETF则依靠网络推广。ETF的透明度高于基金,其持股信息每日更新,而基金则需要一个月后才能公布。ETF的流动性高于基金,交易更便捷。ETF的费用低于基金,包括申购费和管理费。基金和ETF都是基金,但基金是主动型,ETF是被动型,追踪指数。基金和ETF各有优势,选择取决于个人投资偏好。ETF的兴起是由于其被动型投资策略,而基金则追求超越市场表现。基金经理追求超越市场表现,而ETF则被动跟踪指数。基金曾帮助其积累人生第一桶金。基金在2000年后兴起的原因是台湾利率下降,以及境外基金带来高收益产品。基金在早期兴起是因为当时市场上高收益产品稀缺,而境外基金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早期选择基金投资,是基于对新兴市场的判断和对基金经理的信任。早期投资中国市场受限,所以选择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相关的原物料。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吸引投资者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相关的原物料。一些基金公司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吸引投资者,但这种方式已不再有效。基金公司忽略了网络推广,导致ETF的兴起。ETF的兴起是年轻投资者推动的,他们更倾向于便捷的网络交易方式。ETF的便捷性在于其交易方式,投资者无需依赖银行或基金公司。ETF的交易集中在一个账户,方便投资者管理。在当前全球局势下,更倾向于投资市值型ETF。市值型ETF投资的是大公司,相对风险较低,而高股息ETF则不考虑公司规模和竞争力。高股息ETF适合有现金流需求的人群,而市值型ETF更适合追求长期增值的投资者。市值型ETF在市场调整期可能出现收益下降的情况。在市场盘整时期,可以通过高抛低吸的方式增加投资收益。在市场调整期,可以通过高抛低吸的方式增加投资收益,但并非停损停利。2025年投资建议:先在高股息ETF中收息,待市值型ETF跌至合适价位再转入。2025年投资建议:在市场盘整时期,可以考虑一次性投入。主动型ETF与基金的区别在于交易场所,主动型ETF在交易所交易,而基金则在银行或基金平台交易。主动型ETF是主动型基金的一种,在交易所交易。主动型ETF和被动型ETF的区别在于投资策略,主动型ETF由基金经理操作,而被动型ETF追踪指数。川普政府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关注其他市场机会。在川普政府时期,应对市场波动,应调整投资组合。富人的投资理念与普通人相似,但他们拥有更多选择。富人投资通常门槛较高,锁定期较长。普通人可以通过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来模仿富人的高收益投资策略。普通人可以通过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来模仿富人的高收益投资策略。普通人可以通过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来模仿富人的高收益投资策略。

Deep Dive

Chapters
本單元探討退休金放大術,並分析定期定額與單筆投資的效益差異。專家指出,單筆投資效益更高,定期定額適合每月有固定收入者,但需考量自身產業風險,並做好資產配置。
  • 單筆投資效益高於定期定額
  • 需考量自身產業風險進行投資
  • 建議將部分資金配置於流動性高、穩定的債券或債券型 ETF

Shownotes Transcript

比別人早知道!照著專家的投資心法,讓你提早退休、資產還能有效翻10倍!定期定額為什麼會是捶心肝的後悔決定?就讓Webzz基金事創辦人張凌雲告訴你! #投資 #退休金 #退休

00:00 精彩開場 01:15 退休金放大術! 專家示警1危機:這樣做太危險! 03:36 三明治族經濟負擔重!達人分享樂活享退4大關鍵 06:14 單筆投資VS定期定額怎麼選? 1張表揭最佳解方! 07:46 基金、ETF買哪個好? 專家分析3大差異一次搞懂 12:39 投資人放棄基金轉往ETF?內行人揭背後原因! 16:04 高股息.市值型二選一? 專家點出最大關鍵差異! 17:39 2025年台股盤整趨緩?高手靠這招增高報酬! 19:40 投資新選擇!?一張表秒懂主、被動式ETF! 20:39 投資美股注意1心態? 破解你與富人的投資差異

影音版本:https://youtu.be/YOCwB0wVZhA)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