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剧的本质是通过优越感产生笑点,而优越感来源于一部分人能理解而另一部分人不理解。因此,任何笑话都需要有一部分人get不到,才能让理解的人产生优越感,从而成立。
优越感是通过一部分人能理解笑话而另一部分人不理解来产生的。这种理解与不理解的差异是喜剧成立的土壤。
如果一个梗能让所有人都能理解,它反而可能对喜剧性造成伤害。优秀的梗应该符合二八定律,即80%的受众能理解,20%的受众不理解,这样才能产生优越感。
演员需要在照顾现场观众和全网观众之间做出权衡,尤其是在竞赛节目中,现场观众的投票更为重要。因此,演员可能会优先考虑现场观众的反应,但这可能导致全网观众的观感不佳。
有些内部梗让人反感是因为演员没有用这些梗去打开一个更有趣、更值得探索的世界,而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名字或事件上,导致观众感到没有获得感。
颜赫祥老师在使用内部梗时,不仅仅是提到名字或事件,而是通过这些梗引导观众思考更深层次的喜剧议题,如相声与脱口秀的差异、职场关系等,从而让观众感到这些内部梗是有价值的。
内部梗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使用它。如果演员能够用内部梗打开一个更丰富、更有趣的世界,观众会愿意接受这些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