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艾滋病,一条最孤独的抗疫之路

艾滋病,一条最孤独的抗疫之路

2024/1/22
logo of podcast 猫鼠游戏

猫鼠游戏

Shownotes Transcript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 第一次向社会公众公布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作为HIV病毒主要攻击对象的男同性恋者就成为了被社会和宗教摈弃的对象。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从1981年的个位数,迅速上升到1990年的百万级别,到1995年,全球肺范围内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已经上升到800多万。

在身体遭受病毒入侵的同时还要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面对政客、科学家和媒体的冷漠,美国社会以Act Up为代表的公益组织,一次次走上街头,走上国际会议的讲台,承担起起向公众普及知识的卫道士,为有效治疗药物的奋起争取的战士的角色。

公益组织竭力奋斗的同时,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政客和科学家,对这场瘟疫采取着怎样的应对措施?是在尊重抗议黄金期的科学前提下争取早日抑制病毒?还是反而将疾病当成他们抢占利益的工具?

最终在艾滋病患者的努力斗争下,1996年成功上市的抗逆转录酶治疗法得以有效控制HIV病毒在患者体内的传播。但是这样的治疗方式是否可以完全治愈艾滋病呢?

以及虽然立足当下,大家对于艾滋病已经有了一个相较之前更科学、客观的态度。但是当我们尝试了解“攻克”艾滋病的历史之后,也许我们会对这个疾病、这些患者有一个更客观、理性的态度。这背后是一个更繁荣、强大、平等的世界。

收听愉快~

    

【本期索引】

03:10 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为什么是男同性恋?

04:20 艾滋病患者在20世纪80年代所遭受的歧视与困境

06:10 艾滋病:从1到百万

10:45 HIV病毒攻击方式

14:10 艾滋病患者的艰难自救之路

有效药物上市的一波三折 HIV病毒在体内的攻击方式 有效治疗方式的最终问世

27:30 艾滋病的爆发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福泰为何不将HIV项目作为首要创业项目 法国和美国的专利之争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不予理会研究经费的申请 疾控中心会议期间各方利益纠葛

36:45 目前的药物是否能治愈艾滋病

39:30 艾滋病在日本和中国的情况

46:10 艾滋病究竟是如何进入人类社会的?

    

【本期提及影片】

  • 纪录片

《瘟疫求生指南》

《与艾滋病同行》

《好死不如赖活着》

  • 电影

《每分钟120击》

《传染病》

  • 电视剧

《问心》

   

【提及往期播客节目】

堕胎之前,避孕自由如何抵达生育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