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这里是树树的播客,衍生抚育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除了你的在抚育代表团你还有我,有我们祝你天天开心今天跟大家聊聊苦难这个话题面对苦难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态从中解脱,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大家也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遇到挫折、低谷或者是生活不顺心的时候,痛苦就会在我们的大脑里被无限放大,让我们忍不住在脑海中反复地思考内耗,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别人都比我幸运怎么就我的人生过得这么难呢这种思维模式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我们困在了自己的情绪里面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有人环游世界,有人事业有成有人沉浸在甜蜜的爱情或者美满的婚姻当中而如果自己正处在低谷期就会很容易陷入别人都过得那么好,只有我是个失败者的错觉从而进一步加深焦虑和自我怀疑当然了,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历当我们的注意力过度聚焦在自己身上的时候痛苦往往就会被无限放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过度关注自己的情绪、需求还有想法的时候,反而更容易陷入焦虑和抑郁因为这种关注通常伴随着自我评判,我们会忍不住与他人比较,不断怀疑自己,甚至陷入了自怜和自责的循环,越想越钻牛角尖难以自拔
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苦难的束缚呢?如何换个角度来看待人生的挑战,让自己活得更加轻盈自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刘宇老师在《可能性的艺术》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说,人类常常有一种倾向,就是把自己这一代人所遭遇的困境当作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因而每每夸大它的重量与高度。
换句话说,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夸大苦难的心理陷阱,把普通的困境当作世界末日,把生活中的挫折归结为命运的不公。情绪的叠加效应会让我们无意识地放大痛苦,把意识的低谷误认为是漫长的绝境。很多时候那些所谓的阴谋、绝望和难熬,不过是我们在自己筑起的围墙里兜兜转转,庸人自扰。
有些事情其实本不至于让人崩溃但我们的大脑反复咀嚼沉溺其中让痛苦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沉重最终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然而呢换个视角看待问题也许这一切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我曾经经历过一次很严重的车祸导致腰椎三节骨折从车子坠落山下到最终出院我一次都没有哭过整个过程我的内心甚至充满了一种我怎么这么牛的感叹
事发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还活着冷静地跟 120 通了电话加了微信把我的定位发给了医生到了医院医生让我通知家人的时候我说没事我先等片子结果再决定要不要告诉他们做核磁共振的时候好几个人撑着床单拖着我把我抬到机器上耳边全是刺耳的嗡鸣声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后来我妈告诉我她说她以前做核磁共振的时候都难以忍受而我竟然还能全程淡定
躺在床上根本动不了的那段时间我还买了个手机支架躺在那里看网课和纪录片那段时间也是我看书最多的时候
后来全身肌肉都掉完了,腿上的肉一拍就像波浪一样晃动,在我妈的监督下我每天躺着锻炼腿部肌肉,到医生说可以试着下床站一站的时候,没过几天我就出院了。全程并没有觉得说为什么是我这么倒霉这么命苦,反而在这次的意外中我发现了自己内在的力量如此坚韧和强大,让我对自己刮目相看。
所以我想说的是,许多痛苦的本质并非现实本身,而是我们如何解读现实。当遭遇困扰,比如说在工作中受了委屈,或者是在人际关系里遭遇挫折,我们往往下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把所有的不公,所有的苦难都归因于环境或者他人。
这种反应很正常也是人之常情但与此同时呢它让我们不断加深了对自身处境的关注沉溺于情绪之中甚至不自觉的去寻找更多的证据来佐证自己的受害者身份
于是呢,一个原本可以调整的困境,逐渐就被放大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牢笼,让我们越陷越深,最终影响心态,甚至是改变了整个人生走向。更甚者呢,有的人可能会习惯性的预设困难,认为未来必然充满了坎坷与失败,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便已经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这种思维模式让人未占先切,在无心之中也筑起了恐惧的围墙,困住了自己。可是现实呢,往往比我们想象的宽容得多,许多我们害怕的事情其实并不会真的发生,许多所谓的难题也并非无法解决,真正让问题变得沉重的并非它本身,而是我们对它的揣测,反复的咀嚼与夸大。
思虑过度反复琢磨最终就会让一个小问题在心里生根发芽化作难以承受的巨石最终呢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了
此外呢,预设困难往往也在无形中制造了困难,我们或许遇到过这样的人,甚至自己也是曾经的其中之一,就是在事情尚未开始之前便在脑海中勾勒出了各种糟糕的结局,比如说,这次面试一定很难,我肯定不会被录取,或者是,对方大概不会喜欢我吧,还是不要主动了。
甚至在本来应该尽情享受的时刻也难免会生出不安会觉得现在过得太顺利了会不会有大灾难在等着我呢然而现实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那些让人望而去步的障碍大多数都是我们思维的幻想而并非真正存在的阻碍可怕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还没有行动就已经在心理上输了犹豫和退缩最终就会让本可以抓住的机会悄然溜走
道德经有句话讲,无为而治,顺势而为,真正的智慧不是被未知所束缚,而是在每一个当下轻装上阵,不让沉重的思想包袱成为前行的枷锁。人生的道路也不应该被异想的荆棘封锁,当我们在迈出脚步的瞬间,也在渐渐地铺展出新的可能。
如果我们能将目光从自己的身上移开放眼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去审视事物发展的长远趋势就会发现许多困境本身并不可怕真正让我们受困的还有我们对它的执念今天呢我们就借《道德经》第七章天地长久的这段文字看看它能给我们怎么样的启发
原文是这样的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生而生先外其生而生存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
我们都知道世间只有通过绵延不绝的繁衍生息才能够做到天长地久那天地为什么反而还通过不自生就能得以长生呢这个不自生到底是什么我们一句一句来看首先天长地久天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意思是说,天地长久运转,而人类的生命却短暂渺小那么天地为何能长久不衰呢?老子给出的答案是,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也就是说,天地不执着于自身的存在,不为自己而活所以才能恒久运转,不被自我的局限束缚
天地它不会困惑,为什么今天下雨呢?为什么我是云而不是风呢?我还能存在多久呢?它只是自然的运行,顺其自然,日出日落,风起云涌,该下雨就下雨,该晴朗就晴朗。它不去抱怨,也不沉溺于自己的情绪,更不会焦虑未来的变化,而是自在地承载一切,永续流转。
天地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所以对于天地来说时间和空间反而是用不完的到处都是属于天地的
相较之下我们人类却时常被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所束缚着执着于够不够快不快迟不迟害怕错过害怕落后害怕不如别人很多人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但其实真正困住我们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对时间的焦虑所以有的人就老是着急觉得自己已经老了还什么都没有干
除了着急催婚干什么都要跟时间赛跑但是干嘛要跟时间赛跑呢时间都不存在对不对
我再拿自己举个例子,我是老孙家这一辈里面年纪最小的,随着我堂姐即将在下个月结婚,我也就成了家里面唯一一个所谓的大龄圣女,成为了所谓的众矢之的。除了我妈妈之外,其他亲戚每个人对于我的婚事都显得非常积极,有人说今年一定要把我嫁出去,甚至有人因此开始讲一些否定我的言论。
过年期间因为某些长辈的做法和说法实在是无法理解我就索性退出了亲戚群聊
虽然这种人微言轻的抗议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人察觉但是对于很少正面反抗的我来说算是一个小进步我以前会顾虑说这样做会不会不好那样会不会不礼貌其实是无人在意的不把自己当回事反会活得久一点不把烦恼当烦恼烦恼也就不存在了当我们从我的痛苦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面跳出来去关注更大的世界的时候焦虑和压力也就会被稀释了
所以老子就是看懂了规律,他就说了下半句话,是以圣人后其身而生先,外其身而生存,非以其无私也,故能成其私。是以圣人后其身而生先字面意思就是说,圣人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别人的后面。
意思是说懂得不执着于自己的位置不让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反而因此获得了更加长远的成长和生存之道这也让我在这个春节假期对于那些长期以来不太有边界感的人本来我其实是很想严肃的提出来表明我的态度的
后来呢我选择了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表面上依然客客气气但内心开始树立一个墙边界也不再让他们知道我的任何动向和发展情况如此一来无论我们过得好还是不好他们都无从置回
而我们也得到了真正的安全这也就是下一句话外其身而生存的意思把自己置之度外我们就能够安然存活不被世俗的执念裹挟才能真正自由的活着那接着我们来到最后一句话非以其无私也故难成其私
看似是在说无私才能成就私心但是更深层的含义是当一个人不再执着于自身的私利而是专注于当下的道路他反而更容易收获真正想要的东西当我们不为自己的私心谋求利益的时候我们就只会专心走好当下的这条路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有了外界的乱七八糟从而就会慢慢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热言与心理学中的自我超越这个概念是异曲同工的
当我们能从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转变为我是更大世界的一小部分的时候那些曾经困扰我们的琐事往往就会显得微不足道了其实我们每天面临的问题没有那么重要每个人都会遇到而世界每天也仍然在正常运转着那些困扰我们的琐事
那些真正伟大的人往往不是单纯为了自己的私利去努力的而是因为他们肩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最终反而影响也会更加久远比如说乔布斯雷军等等他们的驱动力并不仅仅是赚钱而是创造对这个世界有价值的事物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我们并不一定要成为伟大的人但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比如说有些人在失恋之后会不停的思考是不是我哪里不够好为什么他不爱我了呢
这种想法只会让痛苦加深但如果他们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未来的成长上比如说去学习新技能去结交新朋友去旅行去帮助别人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世界并不仅仅是那一段感情而是更广阔的天地痛苦的感受也就能够被稀释了这种心态的转变其实也是前面提到的那句外其身而生存当我们
当我们能放下对自我的执念我们不仅不会失去自己反而能够活得更加自在更有意义
这种超越自我中心的方式呢也让我们可以获得更深远的平衡感所以真正的让我们摆脱痛苦的往往不是找到答案而是让自己关注更广阔的世界马斯洛就提出了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为更大的目标而活真正让我们感到满足的不是我得到了多少而是我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
比如说有些朋友在经历情感创伤的时候会选择去做志愿者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这个时候他们常常就会发现自己的痛苦被分散了甚至逐渐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不再局限于自己而是扩展到了更大的世界这个我就深有体会
大学的时候我经历过一次非常难过的分手这在当时的我来说分手确实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正巧当时看到有社团在组织乡村支教的活动我就报名了
在支教的那段时间条件还是挺艰苦的我们没有地方睡觉就用几张客桌拼在一起拼成了一个大通铺上面铺一层被子就那么睡了一个多月也没有地方洗澡只能用水简单擦一擦最后离开那里的时候去县城洗澡搓完澡泥之后整个人都感觉轻了好几斤然后每天下午放学还要翻两个山头去送小朋友回家再翻两个山头回来做饭吃饭休息
但也是在那个过程中我没有再纠结于失恋的痛苦即使没有爱情我依然有爱人的能力即使失去了某个人我依然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那么在爱神再次降临的时候我就依然可以稳稳地接住幸福
在缘分走到尽头的时候我也可以坦然面对这份戛然而止开始新的生活这种现象其实也可以放在退休人群里面有些老人他们退休之后没有什么事情干就会感到空虚感到没有意义
但是当他们开始帮助社区帮忙带带孩子做一些相对来说有价值的事情的时候他们的生命就又找回了动力和满足感焦虑减少了生活也会更加的充实一些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确认偏误
就是当我们坚信某个想法的时候大脑会自动筛选收集能够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最终让它在我们的现实中自我应验举个例子我们应该都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当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够好我的未来是不是注定艰难别人是不是都在背地里看不起我的时候一旦这些念头生根发芽我们的注意力就会不自觉的在现实中寻找印证
一次微妙的眼神变化一句无心的话语一次社交中的冷场都会被解读为对自己不利的信号最终让我们确信这些想法是对的这就是确认偏误的力量它
他让我们活在自己建构的世界中而非真实的世界中一个总是关注自己缺点的人眼中看到的永远是自己的不足一个害怕失败的人也会因恐惧而不敢迈出脚步最终真的被困在失败的循环里面
反之呢如果你减少对自己的关注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你就会发现那些许多让你曾经焦虑的问题根本不值得耗费那么多精力许多看似无解的困境原来不过是情绪的幻境
情绪是可以被强化的当一个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种错觉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苦难是独一无二的是最沉重的是最需要被关注的可事实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容易的众生皆苦人生来便是渡劫修行的但是这并不是悲观的结论反而意味着我们并不孤单
我们都是普通人都会经历困境,也都会遭遇不顺,如果能够放下对我的执念,把注意力从为什么是我转移到更加广阔的世界里面,就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倒霉,生活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很多时候让我们受困的不是命运的不公,而是我们执着于这不该发生在我身上。
但放眼世界每个人都在经历自己的考验我们并非特殊苦难也并非只眷顾我们当我们跳出了自我囚笼世界会变得更辽阔而我们呢也会更加的轻盈
在这个过程中呢我们还需要警惕一种心理叫做苦难自恋所谓的苦难自恋指的就是有些人他们习惯于向外界诉说自己的不幸渴望得到安慰和同情甚至呢在内心深处形成了一种信念就是我吃过的苦最多所以呢我比别人更值得成功
这种心理不仅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也会渗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面比如说有一些亲戚朋友他们可能并不希望我们过得比他好他们会在心里暗暗的较劲我吃了那么多的苦凭什么你可以轻轻松松获得幸福呢
他们的逻辑是自己承受过更多的苦难,因此更应该拥有更好的生活,而那些比他们更顺遂的人,不过是运气太好罢了。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取得一点成就或者是过得自在一些的时候,身边就总有人酸溜溜的评价说你不过是幸运罢了。
但幸运并不是原罪幸运可以是成功者的签词却不应该成为旁人嫉妒的借口那些真正努力过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幸运不过是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和积累的回响
可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把苦难当作是一种资本甚至期待它带来额外的回报苦难本身并不值得歌颂经历苦难的意义从来不是在于苦难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穿越它超越它
磨练意志并不是因为苦难本身有价值而是因为我们无可避免的会遇到它那么既然如此与其沉溺于苦难的沉重感不如主动去强化美好的快乐体验我努力向上不是因为我吃过多少苦而是因为我本就活在爱里面我有爱自己的能力有爱人的能力也有被爱的自信我的人生价值从来不是建立在苦难之上而是建立在爱与创造之上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训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只要熬过了无尽的苦难就能够登顶人生的巅峰迎来成功与荣耀还有比如说苦难会让我们变得坚强似乎苦难是强大的必经之路只有经过折磨才能脱胎换骨再比如这句多吃点苦以后才会有好日子过好像当下咽下的每一份苦都是在为未来积攒资本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话真的无懈可击吗事实肯定不是如此吃得苦中苦封为人上人这句话是我们小说经常会听到老爷被人念叨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我一直非常抗拒的一句话
正常的生活过得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没苦硬吃呢人生来平等为什么非要成为忍上人呢不是说一点苦都不能吃人生本来不可能一帆风顺适度的磨练的确能塑造韧性但问题是真的所有的苦难都是值得的吗
生命不会因为苦难自动变得积极向上如果一个人始终坚信苦难让我成长其实是在无形中忽视了美好和快乐的生命体验甚至让自己陷入了只要够苦就一定会更好的偏执循环可现实是痛苦本身并不会让人变得更好真正塑造我们的是那些温暖善意纯粹的瞬间是那些让人心生希望充满爱的经历
回望过去那些真正让我们重新振作重燃希望的时刻从来都不是苦难本身而是苦难中闪耀的光
或许是你在陷入低谷的时候朋友的一个真诚的拥抱让你感受到关怀的温度或许是在失落无助的时候路人随手递上的一杯茶让你瞬间被善意填满又或者是在某个平凡的清晨你站在窗边看着晨曦破云而出光芒洒满人间内心涌起着生活的期待只有这些温暖的瞬间才是真正治愈伤痛赋予我们潜心力量的源泉
所以不必听信那些感谢苦难的陈词烂调,与其强调苦难让人成长,不如思考哪些美好的事情让我们变得更好,让自己多经历一些快乐,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真正有意义的瞬间。
当我们学会在生活中寻找美好,而不是执着于苦难,就会发现真正推动我们前行的是那些温暖而明亮的光束。它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让我们不再迷茫,带着希望与力量走向更辽阔的未来。那如果想减少苦难带来的痛苦,我们可以尝试切换旁观者视角,看看自己到底在烦恼什么。
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所有的不幸都迎面袭来自己仿佛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这就是当局者迷但如果能够跳脱当下的情绪从第三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处境情况可能会大不相同
那如何切换第三者视角呢这里给到大家几个方法去尝试一下第一个方法呢是想象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假设你是一位局外人正在看一个朋友经历与你相似的困境如果是朋友遇到同样的问题你会如何安慰他建议他呢这个方法能让你跳出情绪的束缚更加理性的看待问题
第二个方法呢是用电影的视角来看待自己试着把自己的经历想象成一部电影或者是一本小说你是其中的主角而你也可以选择如何书写接下来的剧情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摆脱情绪的控制让我们更从容的面对挑战第三个方法是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在信中描述当下的困扰并且设想一下未来的自己会如何回顾这一切呢
当你站在一个未来视角看待现在的自己往往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最后一个办法回顾过往的难题可以去回想一下过去那些曾经让你痛苦不已的事情如今是不是都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呢当时的绝望如今是不是已经成为了过往云烟呢用这种方式来提醒自己那么现在的困境也会成为未来的尘埃
切换视角的力量在于它让我们从情绪的漩涡里面抽身以一个更加宏观更加理性的方式来看待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无法承受的苦难不过是自己被困在了一种狭隘的视角里面此外呢还有两点也是我时常提醒自己的首先呢不要逢人就倾诉自己的苦难不断诉说痛苦不仅不会让问题得到解决反而会带来破窗效应
当我们总是对外界传递消极的信号周围的人也会不自觉地把我们看作是带有问题的人甚至可能会对我们产生负面的刻板印象长此以往的话我们不仅无法得到真正的共鸣甚至可能也因此会被边缘化
其次,不要给自己贴上能吃苦的标签自我暗示的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强大如果我们总是对自己说我就是一个能吃苦的人宇宙真的会让更多的苦难流向你的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已经把吃苦当成了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觉得吃点苦没事,吃点亏没事甚至会主动忽略生活中的美好去强化苦难的存在
但人生的意义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能承受多少苦,而是去寻找更多的幸福和美好。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拉开自己与情绪的距离,跳出痛苦的视角,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学会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自己的经历,不再沉溺于苦难,而是主动去创造美好。当我们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快乐,并愿意为之努力的话,命运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的。
最后呢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分享如何放下以自我为中心的执念获得更广阔的心境第一个就是少问为什么是我多问我能怎么做当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为什么偏偏是我这么倒霉的自怨自艾但如果换个角度问自己这段经历中我有哪些地方做得好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或者我能用这次经历去帮助谁就会发现原本那些让人焦虑的情绪会逐渐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苦难本身不会赋予我们意义但我们的思考方式会那些能够快速走出困境的人不是因为他们运气好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将痛苦变成成长的燃料而不是沉溺的深渊
第二点,关注他人拓展视角,当我们遇到情绪低落,觉得自己被困住的时候,不妨去倾听别人的故事,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你就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的辽阔,人生也不只有眼前的困境,我有时候也会情绪低落,这个时候我就会去腾讯公益上捐款。
这种流动的确会让人感到开心但是我要补充的是捐款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开心更不是为了期待回报捐款本质上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就像某一天突然想去散步就起身出门仅此而已
但这种行为的长期积累会让我们在不经意的时刻意识到,原来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帮助,而我的存在也能带来一丝温暖。这种感受能够让我们跳脱出只有自己的苦醉值得被关注的这种思维陷阱。第三点,培养利他思维,收获更持久的幸福感。
当一个人做事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自己,他最终获得的往往比想象中更多。这并不是在倡导完全的无私,而是说当我们的目标不再只围绕自己的得失,而是能够为他人创造价值的时候,我们的幸福感会变得更加的深远和稳定。
那些真正长久幸福的人,往往不是那些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人,而是那些在自身成长的同时也能让身边的人受益的人。当我们不再只是去追问我能得到什么,而是去思考我能创造什么的时候,世界也会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回馈。
放下自我执念世界才会变得辽阔当我们不再被自己的情绪束缚不再沉溺于我的苦难最特殊的这种思维循环而是主动去创造去给予就能够真正的跳脱出狭隘的自我获得更深层次的自由和幸福
说到底呢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不如意是常态顺遂反而是例外十之八九的人生都是有遗憾的没理由我们就得是那个被幸运眷顾的人然而真正让人释然的不是苦难的消失而是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当我们放下对完美人生的执念轻装上枕反而能够活得更坦然一些在学会缩小自我的同时很多痛苦也会随之变小
曾经难以释怀的执念会变得微不足道曾经反复纠结的问题也开始找到新的平衡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雏狗天地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世界从未与我们为敌真正困住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过度关注
那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大家有所收获在面对苦难的时候少一些沉溺多一些释然依然在节目的最后祝大家天天开心如果觉得哪里是叔叔没有讲清楚的也可以在评论区里面留言交流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微信搜索野生抚育的拼音全拼家好友就可以进群一起聊天了群里不定期会有抽奖送书的活动我们每周三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