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038.全封闭自体(下)|当思维筑起高墙,人便在墙内慢性死亡

E038.全封闭自体(下)|当思维筑起高墙,人便在墙内慢性死亡

2025/4/28
logo of podcast 自成音浪

自成音浪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Topics
周遥静: 我和皮斯令在节目中探讨了自体封闭和认知闭合这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认知闭合者倾向于快速寻找简单的答案,避免摄入新信息,这与自体封闭者拒绝外界信息,封闭自我,害怕真实地活着,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分析了认知闭合者的几种类型,以及他们独特的反应模式,例如拒绝解决方案,扭曲信息反馈,篡改记忆等。在人际交往中,他们表现为单向输出,缺乏接收反馈的能力,试图将他人纳入其固有的认知框架。 我们还分析了自体封闭和认知闭合的成因,认为其根源在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大脑倾向于快速得出结论以减少认知不安的机制。信息茧房的出现,加剧了认知闭合,形成心理和信息双重封闭的循环。全能自恋者是自体封闭和认知闭合的高危人群,他们的核心是极度不稳定,在自大与疑病、理想化与宗教性恐惧等极端状态间摇摆。 最后,我们探讨了应对认知闭合者的策略。首先,要尝试与之建立链接,降低其防御机制。其次,要分阶段输入信息,避免信息过载。再次,要试探性地寻求帮助,避免直接挑战其权威。最后,要运用认知和情感分离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实。 皮斯令: 在节目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自体封闭和认知闭合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这类人群。认知闭合者表现出持续性或急切性两种特性,他们寻求容易获得的答案而非正确的答案,并通过避免新信息摄入来维持认知平衡。这与自体封闭者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封闭行为密切相关。 我们发现,认知闭合者存在认知三冷镜:单向信号塔的耳朵、扭曲信息的哈拉镜眼睛、以及只运行预设程序的加密硬盘大脑。与他们沟通,如同跨系统对话,障碍重重。他们的恒久受害者认知机制,以及绝对正确的认知闭环,使得客观事实被异化为可塑材料。 信息茧房是社会层面的放大器,加剧了认知闭合。全封闭自体者与开源大模型和闭源小模型的类比,形象地说明了他们信息获取的局限性。应对策略方面,我们建议建立心理安全区,分阶段推进信息输入,试探性地寻求帮助,并运用认知和情感分离术。对于长期关系,则需要系统性干预,例如借助外力,激发自驱力。对于短期关系,则应注重自我保护,设定边界,避免过度消耗。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你身边,是不是总有这样一些人:

他们只愿谈自己熟悉的行业框架,对任何超出舒适圈的话题迅速打断、粗暴分类、简单否定。起初接触,会误以为是见识有限,但跟这类人交流深入后,才感到一种深层次的冻结——

他们不是认知力不足,而是认知闭合,甚至自体封闭。

他们害怕的,并非复杂,而是害怕真实地、彻底地活着。

这种状态,并不是个例,而是当代人群中日益普遍的精神症候。

上期内容,我们将自体封闭者的各种症候一一展开,本期我们将继续剖析全封闭自体与认知闭合之间的关系、归因和面对这类人群的应对之法。

shownote

00:06 认知闭合者:特征、危害及归因分析

28:13 信息茧房与自我封闭的关联及影响

39:18 低自尊与全封闭自体相关探讨

47:51 全封闭自体高危人群:全能自恋者

01:19:39应对认知闭合倾向者的社交策略及自我保护方法

Ref

📚

海因茨·科胡特,《自体的分析》(The Analysis of the Self,1971)

海因茨·科胡特,《自体的重建》(The Restoration of the Self,1977)

🎥

《黑镜》S03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