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作为前战地记者摄影师为啥选择到小米莱卡影像大赛来工作呢我觉得小米有一个文化非常好就是一把手二把手都是亲自带头去做的今天我很开心和韩冲老师一起聊聊小米和莱卡合作背后的故事韩冲老师个人经历也很传奇啊你之前是一名战地记者前段时间我看你们还搞了小米莱卡影像大赛
我自己就很好奇小米莱卡为啥要办影像大赛大家好我是清河摄影部的主播韩冲我们这个影像大赛其实是从 2022 年就开始第一届了因为我们在日常做影像运营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其实用手机拍照的用户群体还是以非专业的摄影师居多虽然我们专业的摄影师也很多在转向用手机在拍照但是群体更大的其实还是大众用户
所以我们想举办一个影像大赛通过一个非常漫长的运营期我们影像大赛一般都持续八九个月的时间来接收更多的影像用户的投稿
其实也是宣传我们小米影像理念的一个途径吧我觉得这个比赛其实还挺有意义的每年都有差不多十几万的参赛者然后收到的图大概都是几十万张几十万张的图看照片会不会都选花了眼啊对因为运营的时间太久了嘛从二月份开始征稿到十一月结束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稿件投到我们官网的后台上面去
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大家的投稿然后进行人工的审核和推荐到临节稿这几天大家就开始疯狂疯狂的投稿每天都是茫茫多的图片投过来就大家到最后几天就把精力全都用在大赛上面去了对 而且我看你们也跟一些比较明星的或者是在摄影行业比较大咖的合作
包括我自己经常关注的周一军老师也是之前经常上圆桌派啊枪上三人行啊就这些节目的那你们和他们这些比较专业的人合作感觉怎么样
特别好因为我们影赛虽然我们是一个面向大众的一个比赛但是我们想体现出我们最终评审的这种专业性和多元性所以我们会请到一些不光是摄影领域的大咖比如说像严明老师像顾正老师这种都是摄影界鼎鼎大名的老师不光是这种摄影界的还有包括像周毅君老师这种文化界的名人我们也希望通过另外一种角度就是非影像的这种角度
当然周毅君老师也是有影像创作的但是他更多的可能在文化的层面来去评判我们的参赛作品让我们的参赛作品能获得更多维度的展示包括我们还有技术类相关的评委也会在
我知道周一君他其实也是之前你的同行都是战地记者我自己还挺好奇的就是你自己作为前战地记者摄影师为啥选择到小米来工作呢因为以前在驻外的时候在战乱地区我其实最喜欢就是拍照拍视频跟影像相关的这种工作而且当时工作需要我也确实要拍摄大量的照片
但是前两年回到国内以后因为工作的变动我做办公室的工作会更多一些就渐渐远离了摄影两年的办公室的工作让我觉得有点不太适应了我其实还是想跟摄影离得更近一些多接触一些拍摄的东西正好小米有这个契机
我就选择过来了而且我觉得这个时代移动影像它会逐渐占据一个相对主流的位置我们目前看到的很多社交平台各种我们能看到的地方其实出现的更多的还是用手机来制作出来的影像所以我也想进入这个行业看一看影像未来的趋势吧它的发展的走向我看你还体验各种徕卡的相机对吧我看你最近发的一条就是用徕卡的第一款量产机去拍
对 其实莱卡相机我用了十多年了我其实一直是一个莱卡粉丝因为小米跟莱卡合作以后小米整个影像理念其实都是跟莱卡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坚持人文的审美我是比较认同这一点的我也跟小米有过合作就是作为他们的样片摄影师或者是拍照片去参赛我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就是觉得非常的投机
首先从产品的角度在之前我还作为 KOL 的时候或者说合作摄影师的时候小米会找到我们这些摄影师让我们体验产品然后给出一些反馈给他们这个产品研发部门的同事来进行产品的改进而且我会很欣喜的发现就是我们提出来的反馈很多都会在新的产品上就体现出来了
这就说明其实小米是很注重用户体验和用户反馈的这么一家公司当时作为徕卡摄影师也跟雷总有过面对面的交流交流我们使用徕卡的心得体会以及我们用小米徕卡合作手机的感受我觉得这种跟用户直接交流这种体验特别好这是我在小米一个最大的工作感受包括我现在在小米工作其实也是有很多的工作是面对用户或者面对专业摄影师去听取他们对产品的意见
然后我的工作内容你看我经常会出去拍照片也是在几时间拍完了你像我们日常的影赛的运营其实也是占据了很大的精力日常拍照片可能有时候我们会针对一些新品它的影像功能去做测试或者是去拍样片这个时候我可能就有机会出去拍一拍还有就是我们日常会跟一些摄影圈层或者一些影像爱好者进行一些线下的交流活动这个时候可能也会有机会去拍拍照什么的跟把摄影的朋友一块交流交流
对刚才你提到了跟雷总一起切磋用莱卡的心得我不知道你从近距离观察雷总你的感受如何对
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他是一个很谦虚的人很谦逊当时小米跟莱卡合作之后小米组织了高管来上这种莱卡大师课让这些高管都学习一些摄影的知识然后当时我记得几乎小米跟影像相关的所有的高管包括雷总啊卢总他们都参与这个大师课的学习其实在经过学习之后他们对影像有一个非常全面和深度的认知了当时有雷总还有莱卡的 CEO
对 是我觉得小米有一个文化非常好就是一把手二把手都是亲自带头去做的原来做影像要上大师课现在做车的话都要考赛照什么的我觉得这个确实是很好的一个风气对 因为我们也很认可就是你既然要做这个东西你最好是对这个东西有比较深的了解
对那我好奇小米在和莱卡合作过程当中磨合的会不会有一些比如说遇到的困难啊什么毕竟这是一个跨国的合作嘛中国的和欧洲的风格还是挺不一样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比较有趣的故事呢
有我听说过的故事那个时候还是特殊时期各种封锁到处都封锁交通也不便然后小米在跟莱卡合作以后要共同研发双画质一直到现在我们的产品上还是有莱卡生动和莱卡经典两种画质的选择就是当时在那段时间两家一起研发出来的当时小米这边派了很多工程师去莱卡那边学习当然莱卡也派了德方的工程师来到小米的园区但是当时因为这种特殊时期所以这个园区有时候可能会被封锁
那个时候工程师可能就在园区待着就被困在园区里面但是没有影响他们开发的进度这一点我觉得还是挺感动的当时现在因为大家都知道手机的影像进步是特别特别快而且是跟相机的水平越来越接近了我自己其实现在就把主力机都换成小米了我自己使用下来我也感觉影像确实是非常好用
而且我自己也有另外一台徕卡的 Q2 的相機嘛我其實挺好奇徕卡那邊他們怎麼想的
他们会不会担心以后手机影像功能太强大了卖相机都不好卖了虽然跟小米合作能赚到服务费之前跟华为合作能赚到钱但是会不会影响他们以后相机的销量从商业的上面我不太清楚莱卡会不会有这个担忧但是以我个人的看法来看其实莱卡是很认可小米对于影像的观念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超越人眼感知人心因为移动影像它的发展其实是一个不可逆的潮流
手机拍照的用户跟相机拍照用户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我觉得莱卡其实可能是积极的拥抱这种变化而且其实你从历史上来看莱卡一直是一个积极拥抱变化的公司虽然这么说可能给大家的第一感受并不太符合因为莱卡比如说 M 机身可能几十年的样子都没有变但是你包括你用的是 Q 对不对包括莱卡出 SL 的微单其实莱卡一直在追求变化
它的 Q 其实是很先进的 Q 系列它其实是一个放在当下也是一个性能上包括它的一些技术特点对焦包括像素其实都是非常先进的东西它并不排斥先进的东西出现它也是很积极的拥抱这种先进的东西它不光是跟手机合作它也跟其他的形态的摄录机器比如运动相机我们看到它其实也是有合作的
对我觉得你说这点特别好就是从莱卡的角度他肯定不能是去对抗潮流还是要去拥抱潮流而且他百年的光学技术的积累包括他高级的审美人文精神的这种积淀他其实也是现在移动影像所追求的吧
对 是的那我挺好奇就是从你的角度来看的话就是你觉得莱卡给小米带来的最大的价值都有哪些呢我刚才说了可能莱卡给小米带来的最大的价值就是我们在对于人文领域的关怀上达成了一致并且我们坚定地走上了这条人文影像的路
这个路其实很难走因为相对于大众来说很多的人文影像它看起来第一眼它并不好看我们可以去看今年小米莱卡影像大赛的获奖作品跟其他的类型的摄影比赛来看的话
他的照片可能不是最好看的那一张但是他绝对是你值得再看第二眼第三眼仔细杂抹的那种照片我觉得莱卡本身他也是喜欢这种照片的很少有摄影师拿莱卡去拍大风光拍极光拍那种野生动物这种眨眼看上去就特别美丽的画面莱卡可能大家用的更多的就是记录生活记录这个时代
其实小米坚持也是这样我们用自己的手机用自己随手可得的摄影的器材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记录我们身边的世界我觉得这一点就是大家的理念是相符的
是的我觉得小米也是在徕卡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刚才你也说了嘛就是这种人文影像说实话第一眼它并不是那么讨喜的所以呢小米在手机上还做了那种徕卡经典徕卡生动就是这种饱和度更强就一眼还是会让人有讨喜的让人对人文的影像能更容易的接受的这种创新吧对
对 因为前些年在小米和莱卡合作之前我们发现市面上很多的手机它过于追求计算摄影当然我并不是说计算摄影是错的计算摄影是手机的一个优势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是在追求计算摄影的时候可能对于图片的审美就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点过于追求参数上的极致而忽略了美感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可以想想之前今天的一些这种手机拍出来的照片它有的可能是过度锐化有的可能是过度的做 HDR 导致真正的光线的明暗关系都是不太符合现实的不太对的
然后小米跟莱卡合作之后呢通过双画质的调教吧我特别喜欢莱卡经典画质啊因为我作为一个莱卡用户我觉得莱卡经典拍出来的感觉很有光学成像的那种感觉虽然不可避免的会有计算摄影的东西掺杂进来但是你一眼看过去你不会觉得这个东西是真的这个照片很有塑料味
是的以前大家都是追求参数什么一亿像素然后又把美颜饱和度拉的都特别高那种的对对然后做特别过度的锐化还有就是我拍夜景拍的像白天照片里的夜景可能没有体现真正的一个夜晚的氛围我觉得作为一个从相机用过来的一个摄影师我是不太能接受这样的审美的那我想请你给这些像我这样的摄影小白就你觉得评判一个手机或者相机它影像到底好不好
因为大家经常会比较主观的去评价这相片好看这不好看那从你这种专业的维度来去看的话能不能给大家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客观评判维度去评判这些相片到底好不好
我觉得单纯的去评判照片的话其实很难做到客观来评判就包括在我们影赛的后台我们在面对一张照片的时候也会产生争论就是我觉得这张照片特别好那另外一个同事可能就觉得我觉得另外一张照片比他还好大家可能就此会争执不下
但是我个人对于一张照片的评判是我首先看它有没有还原我当时对于那个场景的感受比如说我现在跟你在对话的时候我看到窗外的一束光照过去然后光很亮四周比较暗那我希望我拍的照片也是这样的效果我是因为被这个场景所打动我才会有这个动机去拍照那我就希望我呈现出来的照片
它是还原了我看到的东西的我觉得这可能是对于大部分的用户来讲评判一个相机评判一个手机它拍照效果好坏的一个可以做一个参考吧然后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讲我觉得可能更多的在于首先在操控上它可不可以满足我对各种参数的快速调整的需求
还有就是它有没有足够宽容的后期空间让我来进行我的个性化的处理我觉得这对专业摄影师来讲很重要对于大众用户来讲就是我可不可以以最简单的操作和最快的时间来拍到并分享一张我觉得很好看的照片对 我觉得刚才你提到一个关键词就是还原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概括其实就是还原当时的真实的无论是场景也好还有就是当时的情绪也好
都是挺关键的对而且我觉得相对于更多的大众用户来讲可能还希望在还原的同时要好看一点点之前我们经常会说好看的照片其实要比真实要好看一点点就够了
就够了对但是这个一点点可能大家就很难去把握他怎么才是好看一点点还不是我后期太过火了或者说我的计算摄影太过分了其实这个是很难拿捏的一个度对以前的经常是一点点的那个亿都是一亿两亿像素的那个亿对吧对尤其是早些年我记得很多影像他追求特别高的饱和
特别高的动态范围但是它在有些场景下可能是 OK 的比如说拍一个风光或者说拍美食它饱和度高一点它可能显得好看但是我拍有些场景它可能就不太适宜你既在外部跟小米合作过就是作为 KOL 与此同时你又进入小米工作过你觉得有哪一些你感受到的是外人所不知道的一些事情吗当一个功能要改进或者说推导重来的话其实它的工作量是远超我们外人想象的大的
在之前我以为 Leica 所谓的双画质可能就是一个滤镜就是你套一个滤镜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么认为我也现在是这么认为的在我进入手机厂商工作以前我觉得厂商所强调的什么所谓的画质或者是一种成像的风格它其实就是套一个滤镜但是我到后来我才明白它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套滤镜这么容易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需要 Leica 的工程师过来跟小米一块慢慢的去调教这个东西了
滤镜最大的缺点可能是它在一个场景下会很好看它换了一个场景可能就不太适用了比如说我拍大晴天阳光特别好的时候我选择了一个好看的滤镜那这个滤镜不一定适合阴天也不一定适合晚上所以对于影像的调教我理解的是更深层次的调教可能是它基于不同的场景它都会有一个最优的结果所以这个调教的工作量我理解是非常大的跟我们之前外人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样没那么简单嗯
那确实确实真正自己做下来真的就是不是滤镜那么简单刚才你也提到了它是一个对多场景的要适配的对它甚至是对所有的场景因为我们不可能告诉用户哪些场景你不要用手机拍那倒是那你觉得小米的影像还有哪些方面是还可以再提升一些的
这个问题可能稍微有点敏感就是确实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自己把助理机从 iPhone 切换到小米 15 我自己对小米整体影像都是非常满意的超过我的预期的我说实话照片我本来就知道小米的就已经很厉害了但我没想到拍视频现在也挺厉害的
之前大家都说苹果拍视频还是最厉害的但是我觉得现在小米跟苹果相比是各有所长真的是有点难分伯仲了对 因为小米这两年尤其是跟蓝海合作之后其实小米在之前也是很注重影像的这两年跟蓝海合作之后在影像上发力尤其猛其实都能看到无论从硬件的选型因为小米 12SU 好像是第一个用一英寸大底的然后后面引起我友商纷纷开始卷这种大底包括蓝海卡的双画质
其实在影像上小米一直都是很在发力的但是我觉得需要解决的其实不光是小米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所有的手机厂商都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影像性能和它作为手机本身的使用体验更好的结合再说清楚一点就是你看所有的影像旗舰我们看其他的厂商的影像旗舰
它如果在影像上堆料堆的特别足的话它不可避免的就会变得比较厚尤其是它的摄像头的部分会变得比较厚和比较重作为日常使用的手机来讲的话可能会比较累手一些吧你现在用的是小米 15 对不对对 是的就很轻便嘛对 小米 15 因为它还不是 Ultra 那样的影像堆料的那种产品所以我其实现在的主力机也是小米 15 对 因为这种小尺寸的手机它对于我们的手来讲是非常友好的
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累但是它的拍照的性能单纯从硬件上来讲它就是不如 Ultra 系列的 Ultra 系列的缺点就在于它的重量它的尺寸尤其是手小的人来讲可能都不太友好所有的厂商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可能大家都需要在这方面再提升再改进还有另外一个就是 AI 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卷 AIAI
AI 对于图片的优化和处理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觉得未来可能各个厂商可能都会在这上面再继续发力这也是移动影像可能有别于传统影像的一个最大的一个特点吧我觉得对 是的我觉得刚才你说的很好一个就是关于各种平衡的一个问题之前也确实有不少人吐槽那个 Ultra 的影像很厉害但是头重脚轻然后摄像头凸的太猛了
这个没有办法您看看其他厂商的手机只要上一英寸只要上大底基本上都是这个问题大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吧对我自己还想反映个问题就是在系统体验方面偶尔会出现相机卡住黑屏然后打不开的情况下是吗我用 15 的因为它已经是升级到了澎湃 OS2 我感觉还是挺流畅的
对整体是流畅但是遇到过几次黑屏的对反正之后系统的稳定性还是有待加强对我还想延伸问一个就是刚才你也提到了 AI 对影像的优化你觉得未来像 AI 对影像哪方面帮助会比较大呢或者是哪方面你觉得是可以重点去突破的呢
我理解也是两个维度吧第一个维度还是从大众的用户来讲刚才我说其实针对大众用户一台好的影像旗舰吧它应该能让我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去拍到好的照片所以 AI 在摄影辅助上面我觉得它可以下一点功夫比如说我在面对一个场景的时候 AI 可以给我一个提示这个场景我应该怎么去拍或者说 AI 帮我做决定直接帮我拍我要是一个好照片我并不是要学摄影我在想是不是有这个可能还有就是
像目前已经有的大家都有了这种比如说去杂物啊去人啊这种对于图片进行后期的优化的工作
是不是也可以更完善一些更让他了无痕迹一些我觉得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它其实主要在于图像质量的优化以及帮助用户用最简单的操作去完成拍摄的这个上面对于专业的用户可能更多的能服务他们的创作吧这个可能目前对于手机来讲是不是还是有点难因为很多摄影师他们其实已经开始利用 AI 工具去创作了不光是摄影师啊一些视觉艺术家他们其实也在做这种事情
那手机作为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这么一个产品我觉得它其实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这样的功能对就是相当于手机成为这些 AI 艺术家的画笔的感觉对刚才你还提到了一个就是帮小白用户他可以 AI 自己拍照这个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我看你们 HyperOS 2.0 已经开始做那种你不用打开扫一扫就能直接自动扫码识别了这个可能也是有点
AI 帮你拍照的铺垫我能想象的场景就是说你就把手机往那一放一摆然后也不用各种对焦也不用选焦段什么的就你直接 AI 帮你拍出最好的然后甚至给你剪辑完了
做一个小视频那种感觉对其实现在我记得有一个运动相机的厂商国内的它的 APP 里面就可以直接进行自动剪辑 AI 来识别你的精彩的画面对然后来进行画面的剪辑其实我觉得是很友好的虽然我是会剪辑的但我也希望让 APP 来帮我做剪辑
对对对说到运动相机就经常会拍了一些画面以后放在半年再不会导出来如果当天想分享到社交平台上的话等我拍完我的 APP 就直接给我剪出一条小片子了并且质量还不错的话我会非常喜欢用这个功能
我理解你说的应该是 Insta360 全景相机对 Insta360 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厂家对包括它拍的素材也确实是 360 度都拍也确实是需要 AI 剪辑对 特别方便我想问你一个有点敏感的问题你觉得除了小米你认为还有哪家手机厂商影像系统做的比较好我也就大胆的说了对
我觉得国内的厂商做的都挺好的谁都不得罪也不是谁都不得罪其实已经得罪了其实我觉得目前在硬件上其实大家都大差不差可能软件上的调教不同的风格这个东西你也不能比它好或者不好只是审美方向的差异我觉得这是差异化而不是好和不好的区别
对我觉得国内的主流厂商没有谁的硬件是彻底落伍的大家基本都在一个相对军事的一个状态那从你的角度来看各个不同的国内手机厂商他做的都很好只不过是风格不同那你觉得各家不同的风格有什么具体的不同呢什么样的人适合买什么样品牌的手机能不能跟大家推荐一下呢
说说小米吧首先声明我是利益相关方大家就做一个参考不做客观的评判因为它本身就不客观首先如果你是一个轻度的摄影爱好者或者说你压根就不是很爱摄影你只是日常的时候可能比如说我下班路上看到夕阳会抬手拍一张这种轻度的摄影用户那我觉得标准版的手机就够了因为它做的很均衡它的影像功能其实不弱然后它整体的体积它的重量其实都特别的均衡
因为我现在用它当主力机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发现有什么让我不爽的地方尤其是小米 1513 14 其实都 OK 根据你自己的预算来选机器 15 尤其让我满意的一点是它的电量非常的充足对对对我不知道你的用机习惯反正我是出门的时候充满
因为它快充满很快就充满了你洗漱的时间就能充个七七八八然后带到办公室我基本上想不起来会把它插到电源上我以前用 iPhone 的时候如果在办公室就要一直把它插到电源上用如果出门就是只要一出门马上打开省电模式然后带着充电宝现在用小米之后可能就没有这种情况了所以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是一个轻量的手机摄影用户的话没有必要追求大而全的 Ultra 系列就一个标准版就可以
如果你对于影像有一定的要求或者说你拍的特别多我的小宝宝特别可爱或者说我家的猫猫狗狗特别可爱我就想记录它们还有就是我想去进行一些创作但是我又不想带着沉重的相机
那我觉得这两类人都可以试一试小米的 Ultra 系列尤其是 14 Ultra 因为首先我说它的主摄它一英寸的底其实了解相机的都知道这可能是以前专业卡片机的标准的传感器的尺寸而且同时它有专业的模式还有 Rog 式给专业摄影师来讲我们有很多摄影师
他们进行那种专业的创作以后他们会把他们的作品集结成册有时候会寄给我们给我们欣赏质量是非常非常的高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包括回到我们这个小米雷哈影像大赛我们可以看很多祖族的作品其实是摄影师的一个长期的一个项目可能拍了一整年有可能有些获奖者他就是专业的摄影师他以前可能用相机来拍照就是在这个领域一些长期的计时项目对于摄影师
摄影师来讲他其实可以完全拿手机去创作还有就是刚才说的可能更贴近大众用户一些的就是我想用手机来记录我的生活我想去拍得更好一点更专业一点或者说我想更深度的去了解摄影我觉得也比较适合奥特莱细列
既然韩冲老师不推荐那我就推荐一个吧就别搞得我们太像小米上单一样了其实我们不是上单对 是的我其实在小米 15 之前主力机还选过用 OPPO Find X8 Pro 其实它的影像也让我感觉挺满意的
他拍人的时候尤其是也是那种氛围感这个我也可以说我也说我不怕得罪老板 Oppo 的影像其实我一直也挺喜欢的因为 Oppo 这个哈苏的这个他有个大师模式对吧他在那大师模式下拍出来照片那个氛围感其实特别好的质感也特别好是的是的
夸友商这个不会得罪的这个大家都是喜欢的对吧对对对好的影像我们都要学习我觉得 OPPO 这方面做的确实不错他跟哈苏合作以后他那个色彩什么的我觉得也都很高级对 是的雷总还经常夸特萨摩托三对吧对对对因为友商的手机其实我用的不是特别多所以就不像你真实的用户可能会了解的更深一些友商手机可能有时候看到朋友在用我就说那我拿来感受一下或者有时候
看别的摄影师他在社交媒体上发的这种友商的作品有的时候真的让我觉得还挺惊艳的对 是的 您谦虚了我觉得您肯定是对于相机比我们这种小白了解太多了从你的角度来看的话你觉得现在还有哪些相机值得买或者是哪些相机干脆就不推荐大家买手机完全替代了
我觉得分好几种情况比如说我就是一个严肃的影像创作者我是一个商业摄影师或者我是一个风光摄影师还是有一个相机来说对于创作会更便利一些手机它现在的问题在于它的传感器还是有点小玩相机的都会说抵大以及压死人你要说手机完全干掉相机目前来说还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手机有自己的优势它抵小但是它的镜头多
像 14 Ultra 它是有四颗镜头它涵盖了从超广角到长焦的这个变焦范围那在我日常的一些题材里面所以我说这个要分题材我如果就拍这种社会计时类的项目或者就拍日常的生活记录那这个手机是完全够了你不需要买相机而且相机可能也不会有人随身带但是手机我们会随身带手机随身带的时候你的拍摄机会就会比相机要多一些
随时看到一个场景我就给它拍下来所以如果你是这方面题材的话那我觉得你就可以不用买相机可以考虑就用手机来替代你的相机进行创作还有就是说有收藏价值那就是跳脱创作之外了我觉得收藏价值的话以我的感受来讲可能一些历史上经典的机型会比较有收藏价值比如说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或者说是一个产品门类的开山鼻祖
或者说是一个品牌里面最经典的相机我觉得都是有收藏价值的比如说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莱卡小米莱卡合作为什么跟莱卡合作因为莱卡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经典的相机
从它的巴纳克系列的机型到后来的 M 系列我觉得很多经典的机械相机都可以值得收藏而且它还能用你想想莱卡 M3 五几年发布的机器到现在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它依然还能拍照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对摄影史或者说相机发展的历史感兴趣的话可能一台国际相机
古老的莱卡胶片机是不要错过最好它可能在你把玩或者是拍摄的时候给你带来很多乐趣还有就是我觉得哈苏老的哈苏胶片机也是值得收藏的之前我们看周杰伦的一个 MV
那里面出现了哈苏的一台相机结果那个机器的价格一下就被炒上去了是都怪周杰伦对然后你想为什么 OVO 选择跟哈苏合作呢也是因为它是一个老牌的传统的相机品牌而且登上过月球它有很多历史可讲的它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我觉得这种传统的经典的相机像哈苏 500 系列
它其实是你如果有预算如果有时间其实可以收一台来玩一玩我觉得都挺好的感受一下老的这种相机的操作的方式然后也研究研究相机的发展历史其实是挺好玩的事情对 是的我觉得这也对应我很喜欢丘吉尔的一句话这个也是美团的王兴经常在演讲中引用的就是他说你能看到多久的历史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是这样的
我觉得刚才你说的一点也是有不少我的观众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他该买什么样的车有什么车推荐然后我的回答跟你有点类似就是说真的要看你在什么场景你的具体需求能不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就这种你才能推荐一个对应的车就像你推荐一个对应的相机一样对我们选择相机或者选择其他的工具也好
他都脱离不了场景我在什么地方会用它我要怎么样用它同时还脱离不了一个更重要的就是预算我有多少钱是的那我问你一个具体的问题吧就是我们经常问你的 Dream Car 是什么然后我想问一下你的 Dream Camera 是什么这辈子肯定要买一个或者是你这辈子你现在手头上已经有的相机绝对不会卖的那
正好我就可以说因为我确实已经买到了已经提前实现梦想了对 我的 Bloom Camera 其实是 Leica 的 M4 然后我正好可以在这个节目大概讲一讲这台相机好啊它其实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Leica 推出的一款全机械的焦片机它本身不带侧光它是从 M3 演变过来的
就是 Leica 在推出 M3 的时候它的取景器只能适配 50 毫米的现况就是你用 35 毫米的镜头可能就要接眼镜才能取景所以后期又推出了一台 M2 上面是有 35 毫米的取景的这两台其实卖得非常好然后在 60 年代的时候 Leica 就推出了 M4 对于 Leica 相机的上卷之前 M3 是把底下的片轴抽出来然后把胶卷塞进去然后再把胶卷和那片轴整个推进去整个的操作过程是比较繁琐的
包括它回偏的时候是一个扭提起来然后拿手这么给它转回去到 M4 的时候莱卡对它进行了一个大胆的改进就是它采用了快速上偏的这种方式就是你胶卷扯出来往里一塞然后过两下偏它就上卷了就上好了然后同时呢它那个回偏拨杆变成了一个斜肩膀的那种回偏拨杆像现在的 M6 啊 M7 这种
他抽出一个那种小把手然后你转那个把手就可以很快地把焦点缩回去所以这个对于当时的摄影师来讲因为当时很多是专业的摄影记者在用来看对于他们来讲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工具然后当时六七十年代大家也知道其实是新闻摄影的最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报纸 杂志最辉煌的年代
所以当时很多优秀的摄影机的他们用手中的 Leica M4 拍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其实我是为了致敬那个时代我觉得 M4 是一台乘上起下的相机因为后期的 M6 啊 M7 的设计它的前脸的设计啊都是沿袭 M4 过来的然后 M4 也继承了 M2 M3 一些好的优点比如说这个用料非常的扎实特别的坚固耐用所以我后来买了一台 M4
然后 M4 的价格现在到没有贵的特别离谱我觉得可能一万多就能买一台橙色还不错的而且因为它没有电子元件它没有测光所以你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你不用担心电量的问题对吧表现你有劲你就能拍
而且它出故障的概率还是挺小的它没有什么可以老化的地方它就是玻璃加金属可能它的最脆弱的地方就是它的快门不联然后还有一个就是东岛美雪有一首歌就叫来看 M4 你这么说我都有点心动了心动了因为它适配的镜头很多像我常用 35 毫米的镜头所以 M3 可能就适用性会稍微低一些
我其实听你刚才说的就是我觉得两点还挺有意思一个呢就是它虽然相比于现在相机或者手机拍照来说它的方便程度肯定是差很多的但是呢它其实是在那个年代它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跨越式的创新的进步对吧
对它在那个时代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工具它那时候还是工具不是摄影视频那个时候也是很多摄影记者在用的我那台 M4 被用的成色特别差就是因为它肯定被用来拍了无数张底片才会变成那样对是的然后第二点就是我听你说其实它是非常有故事的它是有很多创作的经典的作品的
他确实见证了整个纸媒最蓬勃发展最辉煌的那段时间对 是的这也让我想到为什么很多球迷爱收藏什么 Air Jordan 系列嘛他甚至有些都没有气垫的然后你穿起来很难受的但是呢他毕竟是乔丹而且背后的故事非常打动人那你就其实是想收藏
对因为我刚才就说了嘛收藏其实你看中的是它对于文化的承载而不在于它在当下是不是一台好用的设备它在当下肯定不好用它连测光都没有也没有自动对焦然后还是一个胶片机现在胶片又这么贵所以你用当下的目光来评判它它肯定不是一台好的机器但是你站在历史的维度去看它的话它又是一台很经典的机器是的还是确实要了解这段历史用起来才更有感觉啊
因为莱卡从 M4 之后生产了 M5 然后以及后面的这个时代就被单反逐渐的所取代了市场就是旁着偶像机的市场逐渐就被单反取代了因为后面日本除了很多优秀的单反他们对于记者来说更好用
而且单反还能接长焦镜头还能用 200 毫米 300 毫米都可以用但是莱卡的 M 不行对那我问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吧就是如果现在我想买一台莱卡 M4 的话你觉得从哪些渠道买或者是怎么评判它相对来说靠谱一些因为我们也怕买到假的吗或者是那种就是被坑吗我可以讲一讲购机指南啊对
我觉得首先就是肯定大家买二手相机都在那个小黄鱼上嘛首先就要找一些靠谱的商家就是声誉比较好的我觉得这个可能相对好一点但是他们价格可能也会相对来说会高一些然后我觉得比较重要就是不要有太大的磕碰吧因为相机毕竟它是一个很精密的东西
它外表有磕碰的话可能里面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我是这样感觉所以最好不要有磕碰像外观它被磨得很惨或者是看起来比较旧或者是皮脱落我觉得这不影响拍照这都 OK 的我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如果你收藏另说收藏现在还有带盒的特别新的
这个就不再讨论范围之内就是我们买来用一用感受一下它的文化的话我觉得稍微就有点的 OK 然后最好就是跟卖家说有没有一次拍摄的可能就是我拍一卷洗出来觉得没有问题我再收获这样的话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可以把它的快门速度每一个都试一遍因为有的相机它在高速快门的时候是 OK 的但是低速快门它可能就不准或者有粘连
那个时候你的低速快门或者自拍可能都会出问题如果有这样拍摄一卷在确定收获的机会你可以在这个时机的时候发现出来对那这里我也推荐一下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韩崇老师的播客节目叫清河摄影部
我也是你们节目的忠实听众但是我发现你们最近几个月咋都停更了呢所以我为了催更我直接找你录一期播客吧对吧直接线上催更是吧对对对 是的感谢 感谢推荐我们清科摄影部我们清科摄影部其实是我另外一个同事刘小川和我我们俩一块做的我们主要是想在这个播客里讲一些
比较轻松的话题跟摄影相关的还有一些我们日常的感受还有我们的一些摄影师朋友对他进行一些采访这个节目播出以来其实大家都挺喜欢的我们现在听众也是挺多的但是为什么停更主要原因就还是我们最开始提到的小米莱卡影像大赛我们后面这几个月的时间都铺在影像大赛上面去了
所以这个一直没有时间来更新其实我们心里有很多选题是要做的但是一直没有时间来静下来录所以可能我们这个影像大赛收官以后我们稍微清闲一些时间稍微宽裕一些我们会继续更新绝对不会让它停更对对
我刚才听你说播客要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就能感受到这几个月应该是不太轻松办大赛的对 而且我们不想说太多学术的东西我们可能就是就像你玩摄影的一个朋友一样日常的聊一些大家关心的这种好玩的话题那能不能给大家预告一下就是你们之后有哪些选题想要去聊的呢
我可以说一个最近我们在想的还是跟影像大赛相关我们在影像大赛里引入的评委像刚才说的不是有周毅君吗其实我们初审评委里头也有一些文化界的朋友作为初审评委来进行评选的工作我们想请他过来跟我们一块儿
从他的角度来聊一聊他对于影像的看法以及对目前移动影像的观点我觉得可能会比较有趣就是我们是摄影师我们评判图片可能会天然的带有摄影师的这种有色眼镜去看但是一个文化界的朋友过来看他可能会从社会的角度从其他他所关心的角度去来讲这个东西我觉得可能大家这么思想一碰撞可能会比较好玩
这个小米影像部门啊我听下来就除了要办这种小米莱卡影像大赛还有哪些重要的工作支撑小米其他的部门
比如说我们跟摄影师一起举办一些线下的拍摄交流这种活动让大家更好地去交朋友小米不是一直喜欢跟用户交朋友吗我们还承担交朋友这个功能大家有时间可以关注一下感兴趣的话我们有小米影像的公众号就叫小米影像还有小米影像的小红书号这些都是我们日常更新的内容我们更新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日常看到的一些小米的合作的摄影师还有一些用户他们拍到的优秀的作品我们都会在上面去发布主要
可能就是这些还有就是我们会收集一些摄影师对产品的反馈对我觉得最后给你们这个小米影像能不能打个广告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来小米影像工作呢我觉得就是你对摄影感兴趣或者说想更深度的了解摄影还有就是喜欢交朋友我觉得都可以欢迎大家来投简历好啊那谢谢韩冲老师做客好的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