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86 体制内工资条(三):你税退了吗?你公积金多少?又来聊点工资干货

Vol.186 体制内工资条(三):你税退了吗?你公积金多少?又来聊点工资干货

2025/3/18
logo of podcast 原创播客 | 房号3110

原创播客 | 房号3110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繁繁
蛋蛋
静静
通过真实、温暖和互动的直播内容,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导师和社区的温暖代表。
Topics
静静:作为在体制内从事个人所得税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我将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解读体制内个税政策。首先,体制内免税收入项目众多,但都存在额度限制,例如通讯费、车补等,具体额度需参考当地政策。其次,个税APP汇算清缴时,应正确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例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选择最有利的计税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只能二选一,子女教育支出和婴幼儿照护需填写准确信息,赡养老人扣除额度受家庭成员情况影响。此外,个税APP会与银行等第三方数据进行比对,切勿相信网络上虚假信息,避免因填写错误导致补税。最后,建议大家及时进行汇算清缴,超过三年后将无法申请退税。 蛋蛋:本人在体制内从事公积金工作多年,对公积金政策有深入了解。公积金缴存额计算方式为:缴存基数乘以缴存比例。公积金主要用于购房,可用于公积金贷款(利率低于商业贷款)、提取公积金作为首付、或使用公积金直接还贷(通过划扣业务)。此外,部分城市支持公积金提取用于大病医疗、异地购房、子女购房等,但需满足特定条件,例如提供正规发票、符合大病认定标准等。新入职员工公积金缴存从第二个月开始,基数选择需考虑个人情况。公积金存款利率较低,建议有购房还贷需求的职工及时提取使用,减轻经济负担。 繁繁:本期节目邀请了两位在个税和公积金领域经验丰富的嘉宾,深入探讨了体制内工资的性价比问题,以及个税和公积金的计算方式、相关政策和注意事项。节目中,嘉宾们解答了听友们关于免税收入、汇算清缴、年终奖计税、公积金提取、住房补贴等一系列问题,并提供了许多实用建议。例如,年终奖计税方式有两种:单独计税或合并计税,应选择税负较低的方式;夫妻共同还贷,应根据双方收入情况选择最优的扣除比例;公积金提取需满足特定条件,建议及时了解当地政策。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持人: 繁繁(体制内10年现已辞职)  嘉宾: 静静(体制内19年,从事个税5-10年) 嘉宾: 蛋蛋(体制内8年,从事公积金工作) 体制内收入真的“月薪三千,福利三万”?一线城市住房补贴竟能一次性领取20年?本期节目,将邀请两位个税与公积金领域的嘉宾,直击打工人最关心的“钱袋子”问题—— 个税APP怎么操作退得多? 体制内有哪些收入是免税的? 申报汇算清缴时错误填写会导致什么? 公积金缴存、取用、贷款的那些事 夫妻共同还贷个税怎么分配区别大吗? 顺便聊点住房补贴…… 本期满满干货,快来听听看吧! 时刻: 03:32 听说体制内很多工资明面工资低,但性价比特别高? 07:00 体制内有哪些收入是免税的? 10:59 在个税APP操作退税时,怎样可以让我们少交税? 28:20 怎样计算年终奖?为什么年终奖不能一部分放到工资薪金,一部分当做年终奖? 34:51 你那儿公积金有多少? 43:47 刚入职第一个月公积金怎么算?基数如何选择更划算? 听友留言回答: 54:07 夫妻共同还贷如何分配扣除比例更省税?需考量哪些核心因素? 58:34 不主动申报个税会有什么影响?超过三年还能申请退税吗? 觉得我们的节目对你有帮助,记得订阅、或者给我们评论留言,也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哦!想加入我们的野生听友群,请添加小助理的微信哦。 联系我们: 听友群:扫码小助理企微2号(2号!2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小红书:体制内|小职员们的聊天局 b站:播客-体制内 微博:房号3110 咨询/陪练小超市:扫码小助理企微

以上二维码图仅对接小超市,不对接听友群,加群请先添加小助理企微2号哦 加听友群-小助理微信:扫码小助理企微2号

同系列特辑直通车: Vol.135 体制内工资条解读(一):医保、养老、职业年金,香吗?说人话 Vol.142 体制内工资条(二):考上公务员,月薪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