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导致血糖过高,影响血管健康,可能引起血管阻塞或出血。视网膜是眼睛中负责感光的部分,含有大量血管和细胞。当血糖过高时,视网膜的血管可能受损,导致出血或阻塞,进而影响视力。
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那些糖尿病控制不佳或患病时间较长(超过五年或十年)的人,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更高。此外,马来西亚的糖尿病患者比例较高,约20%的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可能感觉不到任何异常。只有在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视力模糊、视野中有红色或黑色斑点等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糖、激光治疗、注射药物和手术。轻微病变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来缓解;激光治疗用于止血;注射药物用于控制严重出血;手术则用于切除玻璃体和血疤。
如果不及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失明。尤其是在病情严重到需要手术时,失明的风险约为20%。然而,即使进行手术,视力也可能无法完全恢复。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建议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
怀孕期间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应尽早进行眼科检查,必要时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来控制视网膜病变,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激光治疗无伤口,副作用较小,适合孕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