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养老不去养老院?和从业人员聊聊其它选择

养老不去养老院?和从业人员聊聊其它选择

2021/8/23
logo of podcast 中年延长线

中年延长线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内容】 谈及养老,几乎所有尚未老去者都迫切的询问:“哪里有好的养老院?”; 而对于真正需要养老的长者而言,家,永远是最好的。 是因为“观念落后”么?我想不是。 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50-64岁的老人中,84%的调查对象表示“I’d like to stay in my home and never move(我希望一直住在自己家中,永不搬离)”;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希望一直在家居住的老人比例高达95%。 虽然意愿与现实未必能够完美重合,但这些数据应该足够发人深省、敦促我们思考:家,绝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 家,定义了我们是谁、关乎个体对生命生活的掌控、更是承载了美好记忆的场所,因为年岁渐长,就要搬离熟悉的环境,是一件多么可悲而又可怕的事。 这一期,我们邀请了一位养老行业的从业人员,聊聊他眼中的养老服务现状以及对于在哪儿养老的思考。 必须再次申明的是:无论我们在节目中介绍了多少种国内外现存的养老机构类型、听起来颇有成效的养老模式,我们、或者任何人都很难也不应该断言哪种养老形式就是最好的**。归根结底,这是一道权衡家人需要、家庭安排、经济条件、服务供应后的艰难选择题。 时间轴: 02:16    从业人员的养老选择快问快答 08:21    为什么人人都想在家养老 10:55    居家养老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14:17    为什么说退休初期是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最佳时间 18:52    社区环境的重要性 21:08    急性期、愈后康复期有哪些服务选择 23:50    家庭床位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31:16    个人需求及养老选择梳理 35:25    从个人角度,我们如何实现“按意愿养老” 36:51    抱团养老的现实操作难度 41:19    养老产业不是独立的产业,每个行业都需要为养老产业再造一次 46:36    为什么说上门打针服务不能用 【重要信息】 1.环境压力 Environmental Stress 根据P-E theory of aging:不良的外界环境会引起老人的不适并直接塑造老人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下降,老人对于环境及环境导致的限制更加敏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什么是安全可行的、哪些是我能够独立完成的),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当他们难以适应环境时就会产生压力,如果这样的压力不能得到及时解除,可能会打击他们生活、生存的信心。 因此,老年学中强调要尽可能帮助老人找到贴近其需求和过往生活环境的适宜居所,也正因为此,在地安养(Aging in Place)能够最大程度帮助老人获得自在舒适的生活。帮助老人长期保有对生命、生活的掌控感、安全感、自主权,保持稳定幸福的情绪。 2.适老化改造措施** 如果有条件且家人不抵触,感兴趣的朋友大可咨询专业的适老化改造公司进行居家环境的评估、改造;以下仅提供几条家人快速可实施,但有利于营造安全居家环境的适老化建议 1)检查烟雾及一氧化碳报警器是否可用,及时更换 2)将不固定、容易移滑的小地毯替换成防滑的、固定的(胶粘/可吸附)地垫,防止摔倒 3)灯光改造:将家中灰暗的灯泡进行更换;卧室至洗手间路途中加装感应夜灯(选择粘贴墙面式感应灯操作方便) 4)将家中拖鞋更换为防滑拖鞋 5)将家中不适合老人用力的球型把手更换成线型把手 6)在洗手间、床边加装红外感应装置,设定摔倒警示(通知家人),叮嘱父母随身携带手机或在洗手间、洗浴间加装电话 7)在浴室浴缸、马桶适宜处安装扶手(可移动扶手亦可) 8)确保家中主要通路平整(没有门槛、落差)、无障碍

3.推荐阅读** 《后半生我想这样住》-林黛羚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关于我们】 我们的节目在同名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小宇宙、QQ音乐、Podcast(苹果播客)同步上线 欢迎大家收听、留言与我们互动,每一句体会、每一则分享、每一封邮件对于我们而言都十分珍贵,欢迎写信来:[email protected] 从30到80的路那么长,年龄增长所带来的变化绝不仅仅只有“养老”这一个困惑。虽然我们或许并不能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在他人的经历中多一点启发和身心的准备,少一点遗憾,晚点投降总好过卧床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