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back
黎建辉:科研背后那张网
25:12
Share
2025/3/13
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
李建辉
Topics
中国科技网三十年:连接科研,服务国家
我,李建辉,回顾了中国科技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连接科学院内部研究所,到连接全国科研机构,再到服务于大科学装置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评估,见证了中国科研信息化建设的巨大进步。 我参与了中国互联网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历史性时刻,并分享了中国科技网建设过程中的诸多挑战和经验,例如在青海湖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经历,以及为FAST等大科学装置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计算服务的案例。 在服务于SDGs评估方面,我们利用科技网和科技云构建了地球大数据科学平台,为全球土地退化和恢复评估等工作提供了数据和方法论支持,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建设高速、互联的科研网络,连接科研要素,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为数字时代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Deep Dive
Chapters
中国科技网30周年:从64K专线到百G网络
本文讲述了中国科技网30年发展历程,从1994年4月20日接入国际互联网的64K专线,到如今的百G网络,回顾了中国科技网建设的历程和重要节点,以及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Play From
00:05
Share
中国科技网于1994年4月20日接入国际互联网
最初的网络是为了共享昂贵的超级计算机资源
科学院领导具有远见卓识,坚持建设64K专线连接国际互联网
中国成为第77个接入互联网的国家
野外台站的联网:青海湖生态监测的挑战与突破
大科学装置的数据传输与高效计算:FAST射电望远镜的案例
地球大数据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指标评估的新方案
中国科研网络的未来:构建数字化科研环境
Shownotes
Transcript
没有互联网的野外台站能不能实时传输数据?大科学装置产生的大量数据,能不能高效率分发调度?通过指标分析工具也可以开展SDGs评估?这一张“网”和这一朵“云”,对于科研工作者竟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
Collap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