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阅读前哨站的站长瓦基欢迎收听下一本《读什么》你会不会很好奇写作真的可以变现吗?在这个 AI 内容已经爆炸的时代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的文字脱颖而出呢?甚至还可以成为你的收入来源呢?这一集我邀请到了让你一下笔就能变现这本书的作者 Jemmy 来跟我一起聊聊如何透过写作来变现《写作》
本集节目由聪明学习 World Up 赞助播出我最近在脸书上面最常看的粉专就是 SEO 专家 Jimmy 分享的写作文章那很多人可能会好奇娃鸡你干嘛还要学写作啊你不是已经写很久了吗其实原因很单纯就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求知欲
我会想说为什么 Jimmy 的长文就是让我想要继续看下去为什么 Jimmy 分享的东西会促使我想要去研究某一位我还不认识的创作者我想这个背后有很多的诀窍我还不知道的诀窍所以我就跑去买他的书来看听了他的线上讲座我把学到的一些方法套用在我最近新写的一些访谈文章里面像是如何提升文字的速度感让长文也可以读起来比较短
结果互动率就提高了 20%让我感到非常的开心那 Jamie 他掌握了一套叫做透过文字创造流量再透过流量实现变现的一个具体方法那现在呢他就要把这项技能浓缩成一堂线上课程叫做影响力写作课程里面会教你文字变现的完整流程还会结合一些国内外写作大师的写作理论还有技巧让你拥有一套不败的写作心法
最棒的是课程搭配了 15 个小时的实作练习老师还会亲自批改你的文章让你的练习得到更有效的反馈你也喜欢写作但是不知道如何变现吗那这堂课就非常适合你来学习课程现在正在募资优惠当中结账输入专属的优惠码 WAKI250 就可以再折抵 250 元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前往节目资讯栏参考看看
我简单介绍一下 Jammy 她是 SEO 领域的实战高手她很擅长帮企业还有品牌去提高网站的流量去优化他们搜寻关键字的排名然后可以增加购买下单的客户的转换率简单来说就是透过写文字带来流量再把流量变成销量如果你对于写作变现有兴趣的话那我认为这本书的作者 Jammy 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对象
那么 Jamie 现在已经在线上了我先请他和大家打声招呼大家好我是 Jamie 我是让你一下笔就能变现的作者
OK 那我今天的这一个访谈呢我们就不露脸啦就是我们有 YouTube 的录制节目我们就不露脸因为 Jimmy 老师他在这个课程里面就是会跟我们讲用文字嘛所以你要感受一下用文字就可以变现就是你不需要靠脸不需要露脸也可以喔所以我第一个问题想要来跟 Jimmy 请教一下你有一个 quote 就有讲过说我不用露脸而且是领广告根本就是没有下广告
你到底是做了哪些事情可以达到这样的成果
首先我的本身的职业是搜寻引擎的最佳化也就是大家可能比较常听到叫 SEO 它是帮客户把关键字往前排名的这个任务
那么我在执行这个任务的时候本身就是主要依靠文字跟内容创作为主来做这样的帮客户带来价值的动作那这是不用露脸的后来我为了要达到很多订单我就开始在就是
做了很多尝试但其中最有效果的是在脸书上面写长文日更那么长文这些东西我并没有把我的这个脸啊或者是刻意的就是包的这个长什么样子放在网路上让大家看
所以我基本上就是靠纯文字跟纯内容还有在脸书上日更还有在网路上写作这些流程来打造我的事业然后来增加客户的询问所以确实是不需要露脸也是可以做到这些的任务
Jimmy 我自己很好奇因为我也有在看你的脸书文章然后我发现那个字数都真的是蛮多蛮长的可是它有一个特色就是我很容易就是一看就想要接着一直看下去把它看到完
那我很好奇的是说因为我们在脸书上只是写作写文章发文章发贴文这个东西它没有办法直接带来现金的转换那我很好奇你说你是要怎么样用这样的一件事情来协助你的事业达到更好的变现或带来额外的收入它是怎么样发生的
他的逻辑是这样就是当你如果在脸书上或者是社群上面让别人相信你对这个专业是很在行而且可以帮助到他的需求的时候他就可能比如说视讯问你说你可不可以帮我操作或者是你可不可以协助我排名关键字
有一个我印象蛮深的案例是我在网路上然后写文章是关于说你遇到负评就是老板遇到负评的时候要怎么处理然后就发表一些我的意见那么这个文章就吸引到有个某品牌的老板他就来私讯我说你好像看起来蛮会写的好像有点厉害然后你可不可以来我办公室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来帮我写一篇就是
把这个我的品牌往前排名的部落格文章然后他的品牌跟商品其实蛮有趣的是是女性的衣着就跟我的不管是讲富评啊还有我本身知道的没有什么关联可是其实他这样讲就是说他透过我的文字然后看到我这样子分析就相信我应该是对于这些事情是有在行的人那对于我专业肯定是有一定的自信大概是这样的一个逻辑嗯
等于是说你透过这样的文章让潜在的客户去注意到你甚至他可能会因为你的文章会信任你所以他主动的找到你可能做一些案子这样子对所以就是透过你写的东西让他看到你的价值然后进而让他觉得你可以满足到他的需求
所以他的文字变现的逻辑或者是商业的这个价值原理我认为是在这里至少透过这些客户的回馈可是我很好奇一点是说你在书里面就有提到说如果要以这样子的一个形式来发展你的事业例如说你要用写作为基础的话你会很建议大家或者说你自己很推荐的方式就是每天更新嘛是日更嘛
你还有说一件事情是你说要写一个好的写作并不需要有太好的文笔
我就比较好奇说如果没有好的文笔是指什么意思难道是平铺直续的这样讲就可以吗有没有什么样的标准可以参考一下关于文笔这件事情它其实好的文笔大家会以为好像作文写得很好然后迟早写得很华丽然后很会用成语跟堆叠一些很有文学艺术气息的东西可是在于有商业价值的写作来讲它的写作原则是你要让读的人看懂
那看得懂呢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他要很简单然后最好是跟口语是很像的那么这跟我们刚刚讲的文笔的概念是截然相反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今天弄了一个很多成语或者是写的这个词早非常华丽其实就读者来说他在看字的时候的吸收的效率是不好的也就是他没有办法很快的看懂
我常常用一个方式举例就是当大家在搜寻关键字或者是在读社群文章的时候他的心境其实是像在坐在捷运上或公车上其实没有花什么脑力他的精神是涣散的所以你的文字必须在他精神涣散而且没有很高注意力的时候还能够看懂你在写的东西所以这个表达的内容一定要非常的简单浅显然后不能使用看不懂华丽的文笔好的文字
所以我认为好的文字它的原则就是要写得简单反而不是好文笔如果你有好文笔反而会写得不好
那么他也不只是我的这个个人的一家之言我查了非常多的文案写作书不然从 1990 年代甚至在更早以前 50 年前甚至 100 年前每一个广告文案的专家跟大师都会说 Be clear, not clever 就是你的文字要清晰简单不能是卖弄聪明所以他的原则是这样子
那这样可不可以解释成说有点像是你在跟朋友说话例如说 Jemmy 现在你跟我对话是要用这样子对话的程度的东西转换成文字就会是一个够好的写作了是这个意思吗没错写作就是要用口语化的文字就是要写白话文
而且是要用读者他在讲的这个文字所以确实就是瓦基讲的没有错就是在写作的时候用这样的文字来表达那反而是好的写作我很好奇 Jemmy 你有没有用例如说现在我自己喜欢用就是语音转文字的服务就是我可能会用手机或者说像现在用麦克风我就是简单的讲话然后讲话完之后它就会转换成
很流畅的文章或者说把我讲的东西就直接变成是文字形式我不晓得你在写作的时候比较技术上的事情你是一样习惯用键盘写呢还是说你觉得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种好像要写作文的这种心魔
我个人还蛮执着就是在写作这件事情所以我的写字呢就是确实是用键盘打甚至是用手拿笔来写所以我比较不擅长比如说用网路用口语啊或者是用这个音讯来转换就是我不会用讲话或者是拍影片来转成写字这样的形式但是我在书里有提到一位他叫好哥那他应该也是大家可能会认识的就是他
他練就了一個好序列好歌他的招數就是說他很喜歡在想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就用嘴巴講話記下來或者是他在演講或跟別人溝通的時候他就會刻意的鍛煉自己文字的精準度所以練到後來呢他的講話就會跟他協作
同頻的也就是說他其實講話的東西直接翻譯成文字的時候就會變成一篇文章或甚至寫成一本書這個就是我覺得是做到極致的時候確實是長這樣子的情況當然對我來講雖然文字寫作是要口語化啦但是還是要去掉一些罪詞比如說這個那個啊或兒兒這種
明显不应该出现在文字上面的还是要修饰一下了解了解我觉得这好像是每个人他可能喜好的或者说他擅长的表达方式就不太一样对不对例如说我可能现在越来越习惯用讲话的
但是 Jamie 如果是说我可以直接从像是用萤幕啊或者说直接用键盘我就可以去讲出来就可以去写出来写在这个变成数位的形式的话其实这样也是可以的嘛那我比较好奇的是就是在用键盘打字的时候或者说要用手写的时候
我猜有些朋友可能会有那一种就是他还是会觉得好像要打字要显示在键盘这萤幕上面的时候就会觉得那个文字要很严谨或者说想要打字的时候就觉得好像有点难下手这边卡那边卡我这样打字对不对这边要修错字对不对不晓得 Jemmy 有没有遇过这样子的瓶颈或者是说你会对于这样子的一个状态你会有什么样的建议那这个就会回归到我们讲写作不需要文笔的这个概念有时候对某些人其实是很难的
因為如果你一直想著文筆跟作文的這個概念的時候你反而會比起
就是没有文笔或不太擅长作文的人更麻烦因为你必须就是要改掉你既有的这个可能心魔或门槛的这个习惯然后去用口语化大家能理解的方式来写出好的文字那我觉得有一个技巧是这样就是我们自己当作者的时候一定要时时刻刻的想着看这个内容的人是读者就是我们要时时刻刻为读者着想
你写出来的东西不是给自己看的而是要给读者看的所以最优先而且唯一的主角一定是要让读者当作站在这个 C 位的当主角的这个位置所以一旦你这样想之后你就会想好那我今天还是要坚持我很想要的文笔吗所谓的成语或文笔或迟早华丽吗还是我应该写的让读者很轻松就能够看得懂的这个好内容清晰而不是聪明的好内容呢
那这个时候我觉得站在读者的角度着想就会是一个可以让你突破然后让你理解好的协作的原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嗯了解我也有一个小诀窍想要分享给 Jemmy 还有听众朋友就是我之前听到就是说你可以用在传那种 LINE 讯息给朋友的时候你会怎么打字你会怎么写就用那个方式写
然后我觉得这个诀窍对我来说有一点帮助是说的确啊我在打 LINE 讯息传 message 给朋友的时候我就很容易就打字就一串话就全部都打完了可是为什么当我要写给公开发表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么多阻碍所以后来就稍微转换如果说我在打字的时候我就会想好那我现在是要打讯息打给谁谁谁我会这么打然后我后来就这样子写我就发现好简单哦当我这样打完之后我发现更顺畅了对哦
对我这个这是我最近得到一个小小的诀窍想说跟大家聊聊
我自己蠻喜歡瓦吉這個建議的那我在關於這個 Threads 的寫作技巧的時候我有用類似的比喻就是你應該要把 Threads 當作是一個聊天室不要把它當作是會議室你在裡面簡報就很奇怪那你把它當作聊天室對就很像你在 Line 上面跟大家群組聊天就是用那個群組聊天的那個方法在上面發文跟這個頻率啊然後跟你講話的方式
這樣其實你就會覺得好像發文沒有那麼難嘛就寫作就是在上面發那你就可以發出一篇文你就可以比如說日更啊或者是時常有想到你就可以很順暢的發出來這樣子 OK 對啊我覺得這個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如果想要寫東西的話就是用 Thread 聊天的方式或者是用這種訊息傳給朋友的方式都是一個很好突破自己心魔的一個方法
那刚刚我听到 Jemmy 你一开始有提到一个客户找你是很特别他是说他要你写一些女性衣物的东西可是对你来说你又不是这样的一个产业专家或者说你可能本身也没有这么了解这个东西你是个初学者嘛那我们在很多时候要公开发表文章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好像也不是专家我也是刚开始起步
我要写的东西感觉会不会太浅会不会被人家笑这种就是有点像初学者的心魔我不晓得 Jimmy 你在对那个案子或是说在对一些你还是初学者的领域你会怎么样让自己去写作初学者有几种这个方法可以想我的第一个最建议的就是你在写作之前你要花 70%以上的精力时间去做研究而不是先写
研究的本身其实对我来讲就是写作的一部分因为假如说你对这件事情非常懂比如说你今天很懂某一个衣物的品牌材质等等今天要你把它写出来其实你只要花很短的时间因为你都会就把它写出来很快可是你今天在完全外行的时候你要写出来你就算花再久时间去写那么你的写出来的东西都不会好因为你就是不懂嘛
所以你寫出來就有點像是比如說可能是偏下巴牙或者是像 AI 的那一種就是純 AI 的比較
空泛的内容所以我建议对初学者来讲第一个最好的这个做法就是让自己变成就是有一些专业知识花 70%以上的时间研究 70% 30%的这个比例那么如果你担心写出来的东西会被批评的话你可以想象成你在教你自己比如说三年前的自己或者
或者是一年前的自己你只要比自己稍微懂一些比别人稍微懂一些你的目标的这个读者呢是初学者那么你不需要是对专家解释嘛不用对市场上很强的这些强者们解释所以你只要把目标设定成他完全不懂你让他从完全不懂到会一些些这个角度或许就会
比较值得这个可以让你踏出第一步那么对我来讲我必须是接客户的所以我自己
不能是不懂或有一點點懂因為這是商用的真實的場合它跟寫作貼文不一樣所以我做的一件事就是直接找專家怎麼找呢我就是比如說我要評測這個女性的衣著那我就找一位女性然後派案給她請她來就是身為消費者來評測的東西因為我不是專家嘛我也不是這個女性所以我有點像是用訪問專家的這個角度我認為它也是在研究的那一塊的一部分
嗯这也是很好的方法就是其实你透过真正专家或者说你用访问间接的方式你就可以获得从他们口中讲出来的很专业很有内涵的内容这样嗯我觉得这是一个蛮好的一个方法
那我在看你的脸书文章的时候我刚刚有提到说你的文章虽然字数很多很长可是我会很想要一直看下去就觉得说到底接下来要讲什么到底结尾是什么我很好奇就是说你怎么有办法写到又长又人家又想看这个里面有没有什么样的一些特别的技巧可以跟我们分享
我用的技巧其实就是第一个练习很多第二个为什么他写的长却又让人家能够往下看得下去呢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字数长或字数短而是在于他里面的这个价值是不是密度够不够高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今天看一段东西让你觉得很有兴趣的时候其实你不会在意他是真的长真的短
那我们拿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就是大家常讲的短影音好了就是大家都没有耐心嘛都看了短影音就是可能三秒五秒就滑过嘛可是我的概念是这样子你今天在抖音里面滑短影音的时候你还是在看长影音只是这个长影音呢是由无数个短影音所组成的那么是不是这一长串的每一篇的短影音组合起来就会变成一个很长很长的长影音只是它在每一段都给你不同的惊喜嘛
那么长文也应该尽量做到这样的方法那么做到这样的策略它其实你的竞争对手是什么其实就是这篇文章滑出去看别人的贴文这是你的竞争者所以你的写作的内容只要做到有趣到别人舍不得滑出去看别的东西他会觉得待在这边好像比较有趣那么他就可能继续往下看这就是写作的一个技巧所以你的意思是说像你会
把段落之间你会有那种乘上起下的那种写法吗就是说等一下会讲什么或者说接下来我即将讲什么就是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小技巧可以让好像想要接着一直看一直看好像一直想要续集下去这样子这个的话让人想要接着一直看是有一个技巧的确实就是有一个文案写作法叫做千万不要在翻页之前把东西写完
所以比如说我们在写 threads 串文的时候如果你的串文是一串两串三串的时候那么在串跟串之间的交界点就不要是一个句点可能就是讲到一半一个逗号然后就让人忍不住往下看
可是它的真正的核心在于是你的不管是长文也好或串文也好它的价值的密度要够高就你今天讲个美料一直在那边脱戏其实大家不会想看因为你就是浪费读者的时间对所以它真正的这个我觉得核心的关键重点在于每一个小段落都充满了价值那么你不看就是你的损失嘛但是我也可以让你不看就是你随时要跳出去我不阻止你
這是一個我就是放在這邊讓你免費看讓你自己決定那麼反而它的效果會比較好
了解那我很好奇 Jemmy 你在写的时候假设说我一篇文章写很长要怎么样可以确保说它的知识浓度这个品质是够高的浓度是够高的你会用例如说删去法吗就是你可能会在重新看的时候把一些觉得有点拖沓的地方把它直接砍掉或者说那把哪边就直接修掉你只保留那些最棒的部分你是用这个方式去做的吗
嗯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到核心然後我也覺得這是非常好的問題如何讓這個價值的密度很高呢那有一句話是這樣就是一個好的句子不是意外它是把一個句子呢就是簡化到它最不能簡化的一個存在
也就是說所有的這個廢話都要砍掉那所有的文字呢只要它消失也不影響閱讀的那這個文字字句也可以刪掉那有些人會想說那 3135 的文章就變 200 字啊怎麼辦就變沒有幾個字了那麼你再把這個字壓縮過後的字呢濃縮過後的字怎麼樣再擴充然後比如說你擴充到 1000 字再壓縮回來壓縮到 500 字嗯
然后你再反复的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所以表面上看起来它是一个好像是个长文其实它是背后经过很多次的锻炼跟压缩跟浓缩然后拼凑成一个有一个比喻我很喜欢它叫做这个你以为它是一杯大的黑咖啡其实它是这个每一口都是极致浓缩的意式浓缩 espresso 嗯
就是它又大又浓对这是我认为它的一个小技巧我觉得这个也是会突破我们蛮多的盲点就是说我们以为哇这个长文已经很有料了或者说这个很多很多的干货在里面可是呢其实在这个长文的背后它原本应该是一篇超级无敌长文只是它透过了很多的编辑手法很多的经验它才变成了目前的长文所以是不是
真正背后的东西其实是长那样我们必须要了解到的对啊那我觉得瓦基问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谦虚了因为瓦基自己也在这个社群上还有部落格上面做类似这样的长文的或者是经验的发文嘛那其实瓦基的这个每一篇相关的内容或这个剪辑还有浓缩呢他背后也是一本一本的书或者是专家名言专家名人的金句那么其实他的这个道理也是类似的
就是当你在看这是一篇贴文但其实不只是这样因为这篇贴文跟别人的贴文比起来它的含金量又高很多甚至是一本书的这个精华都缩在里面的确我会回想到我如果是写一篇 3000 字的文章背后可能有
超过可能五六千字甚至一万字的基础的一些素材但是我就会把一些东西砍砍砍砍砍砍到最后剩下那三千字顶多四千字这样子的确是的确是会砍很多东西这样那怕的是一般人在创作的时候会想说好那我今天只有三百字我怎么把它写成三千字
就是灌水这样子反过来对反而反过来是比较不好的 OK 是不好的对那我们刚刚还有提到说其实我想听这一集的朋友可能会很好奇一件事情我们讲到现在还没有聊钱这件事大家很好奇写作要变现
因为这个可能很重要嘛否则大家觉得我写半天都没有变现的机会那我到底是在写什么我到底是在写日记对不对所以我想要请问一下 Jemmy 就是写作跟变现这两个字中间到底还有什么东西因为如果我们只是传统的观念觉得写作变现的话好像说我写一个字就是一块钱趁两寸金卖这样子应该不是这样子吧这样好像太廉价了可不可以告诉我们一下写作跟变现中间它到底正
真正重要會發生的事情是什麼這個電線的價值才更高大家聽到寫作變現很容易把這個寫文字然後跟賣錢畫上一個等號它雖然是一個等號可是它中間是有一段過程的它不是寫了字之後把這個字好像去衡量它的字數或者是秤它的重量來賣
它的原理是用写作的方式让别人看到你的专业然后相信你能够满足他的需求然后看见你的商业价值建立了信任感跟影响力之后呢再变现所以中间是有一段额外的过程那我讲一个最近发生的案例就有一个拍短影音公司的老板
他就看了我的這個臉書貼文文章然後他就用我的這個寫作架構跟我寫作的技巧去寫他自己的短影的這個 know-how
那么写了之后呢突然就有一大群这个潜在的客户涌进来说可不可以帮我代钞可不可以帮我代钞他的分析是这样就是今天路人按照我这样的模板有没有办法写出就是大家想找他代钞短影音的生意呢当然是没办法因为他只有他自己才是做短影音代钞的老板嘛别人路人不是对那么你路人照这样写就没有办法变现
可是為什麼這個老闆可以用這樣的 know-how 跟透過這樣的寫作來變現呢因為他成功用文字展示了他的專業給很多潛在的客戶看到那這個文字可以擴散到很多人那麼看到之後大家就相信你講了這麼多短音的技巧肯定很行吧肯定會嘛那我剛好有短音操作的需求我是不是就可以找你
所以这个方式就是其实是变现的这个商业背后的道理我听起来觉得非常的有趣因为你刚刚讲他是短影音代操的老板听起来短影音是一个现在最夯的媒介没错可是他却用了一个最古老的媒介叫做文字你说他学了这个方法去写了文字发表贴文其实我应该知道你在说谁我只是很好奇说
这个中间的力量怎么会这么奇妙就是我们明明会以为短影音才是一个可能最厉害的最夯的最有注意力的可是他却反过来用最传统的文字去做到了这件事情是不是他让人家对他产生信任感对他的品牌产生一个就是一个信赖的感觉是这样的意思吗
我沒有認為短影不厲害啊它依然是蠻厲害跟這個傳播效應很廣的這個媒介但是短影畢竟不是文字嘛所以你還是可以用文字在額外觸及到一些更多你本來沒有觸及到的人
而且比起短影音呢文字其实让人家的信任感跟他说服的能力其实力道会更强一些因为你可以用文字去看到你这个你的专业跟你帮别人的这个 know how 可是你很难拍个短影告诉别人说我今天就是很适合拍短影的这个代钞公司的老板比较难传达这样的讯息比如说娱乐状态啊或者是华州很爽和洗脑的歌在短影或许是非常有用的一个媒介
但在這個傳達文字或商業價值上面這個寫作依然是相對來講更有就是它的效益的狀態那麼還有一個點我最近也覺得蠻有趣的就是其實你在注意力很破碎的環境之下你的文字其實才是更可以見縫插針的這個形態為什麼因為你可以文字寫很短啊或者是你可以寫就是兩三行就讓別人看見
可是你如果就算是短影它是 15 秒短影你还是要从头第一秒开始看看到第 15 秒嘛那文字是可以用跳的所以注意力破碎的时候用破碎的文字去见缝查证反而还是文字在这边可以做得到的确我觉得透过 Jimmy 刚刚讲的那个例子还有你刚刚在补充的
例如说零碎的这种文字其实我就会发现说文字的力量它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强大的就是即使现在端音很好但是文字还是能够触及到或者说它能够提供更多不同形式或者说更扎实的内容反而是从文字里面去出发的这样
那我可不可以透过这访谈我通常访谈都有点私心就是我都会想跟专家直接请教一些问题所以我想要给 Jamie 一个挑战题就是这样子就是因为我本身是写部落格起家的我一开始其实是做文字我很不敢露脸我也不敢录音之类的我一开始是写文字的所以不晓得在你的观察之下就是瓦基的写作有没有做对了哪些地方
那相反的,你有没有觉得,有哪一些不太符合你所谓的写作变迁的逻辑,觉得应该要少做一点,或者是调整一下做法的?
我覺得瓦基出這個題目真的是還蠻挑戰的因為不管在比如說 SEO 的關鍵字排名也好網站整體的權重還有瓦基的個人的品牌也好都達到了一個非常強悍的程度然後我也觀察了一下瓦基其實在社群上發很多內容光是臉書大概平均一天都是兩片到三片以上所以一個月可能就會有 60 到 90 片的內容
要说做不好的哪些事情可能有一点不太我不太敢直接这样讲但是我如果用一般人我先用一般人的角度如果你是瓦基的话那我会建议你要小心一件事就是不要有太多
变现的花样比如说我这边又有一个大家来订我的电子报大家来买我的推荐的书然后大家来就是参考我的卖的课程等等这里只是一般人不是瓦基因为瓦基它在这个内容上面跟流量上都非常的已经很成熟那么一般人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情就是你卖的东西太多嗯
然后你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要选哪一个那最后它不会变成除以 2 除以 3 它是变成 0 就是你一旦选择太多的时候我就都不做选择我就都不付钱了
所以比如说我自己的话流量没有这么高那么我可能要读者做的事情就只会剩一件事就是如果你订我的电子报那我的整篇内容就只会有这一个呼吁行动就请你帮我做事情的这个呼吁对那么再回到挑战题的话这有点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但如果以给瓦基建议的话
我会认为是可以考虑聚焦在商业价值比较高的就是 niche down 就是让它更立即那么我自己看到的情况是比较多的知识是比如说各种书籍跟分类但是比较少看到一个
好那我今天就是找瓦基就是可以做這門生意的這個狀態比如課程啊對比如說這個業配啊也好對那麼看到是比較泛但這個是有點就是超出我專業範圍啦就是沒有那麼厲害這樣子
了解我觉得这个想法也不错因为我最近也都在就是重新的去省思尤其是像我在读完呢 Jamie 这本书之后我是实战派的所以我读完我就开始用里面的方法开始写一些文章所以像前几天反正我们在录的这前几天我就有发表过文章然后就发现哇这流量很好啊很棒啊
而且是很多好的回馈的就说哇就像我发表的那个是我听了一个 YouTuber 叫做阿里就是国外的一个 YouTuber 阿里他有 600 多万订阅我就发表了他的一个访谈的一个重点在路那个只是我的简单的小笔记然后我就用你的方法稍微调整一下然后把它发出去没想到哇这个比我认真写的文章还有流量耶我就觉得说就是觉得蛮有意思的这样子所以我跟大家真的说这里面我后来有标很多重点嘛
然后我就把这本书里面的一些算是框架也好或者说它是一些 guideline 一些指示我就把它调整一下然后就开始去跟我的 AI 机器人对话就是我以后什么样的内容稍微要用这样的框架去调以后什么样的内容我要用这个
所以我就觉得说这里面的因为我自己已经做过好几篇然后发现它真的有成效所以我就觉得原来这里面说的就是都是很有料的所以我才特别跟 Jemmy 也回馈一下说这个东西对我来说也很有帮助所以我也很推荐大家说到时候你如果找这本书的话我认为你真的要直接去实战去实作这样子不晓得 Jemmy 有没有听到我这个学生的话
太客气谢谢娃姐愿意把功劳分给我这样对我觉得就是很有趣就是他真的是你当然看了你会发现原来这些道理我好像是知道的我好像有印象可是要有这样的提醒或者说 Jemmy 他有把它整理成这样调列式的让我们
可以去追随可以去跟可以去复制来自己使用那我觉得这个是最难得的地方把以前很多零碎的片段可以整理成有系统化的一个学习的方式对那我刚刚又聊到 AI 嘛那也顺便来问一下 Jemmy 因为你前阵子也在或者说这阵子其实也在那个脸书上我看到也贴了很多 AI 相关的文章所以我很好奇以你的角度来说你认为现在蓬勃发展的 AI 会
怎么样的影响到以后的写作变现的市场我们未来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或适应比较好我认为 AI 它不会取代写作的人所以 AI 它是一个很强大的工具但是它没有办法取代人那我除了自己是这样认为之外当然我没有那么厉害说可以由水晶球看透这个科技或未来的发展那我怎么做呢我去看这个相关专业人士的方
比如說 Sam Altman 他就有針對寫作這件事情上了 YouTube 上 Podcast 然後發表他的意見他說 Sam Altman 就是 OpenAI 的執行長發明就是 GPT 的那一位他說
他没有看到任何 AI 取代写作的迹象那这句话很重他说没有这个迹象意思就是说他不认为 AI 是有办法取代写作的人可是 AI 这个工具强大到会让你觉得好像他可以把
写作的人取代掉了那我举个例子我看到的就是我们都知道 GBT 你可以叫他就是生成一篇贴文或文章或什么任何概念或总结等等嘛他就可以产出一篇好像五百字一千字的长文之类的
在這個時候如果你沒有辦法區分說這是 AI 整理出來的總結長文或者是 AI 寫出來的貼文的時候其實它就已經可以取代掉比如說初階的可能以前我們講的社群小編或者是這種每天發文的寫手因為在這個時候它的品質跟 AI 的產出已經分不出來了
可是你今天如果往上一层想你今天是那位小编的话你是不是可以用这个 AI 来帮助你快速的就是产出你要的内容然后你把你的时间花在怎么样做这件事情把它做到更好比如说怎么样产出更多内容或怎么样产出 AI 目前还写不出来的这个就是你有没有被取代跟你能不能借用这个工具让你变强的一个契机
那在这个时候万一你是属于我就是想打打字我就是想要快速把字就是交差复制贴上交差的时候就比较有可能会是被 AI 取代的那一位就是所谓的小扁这样子所以他真正的核心写作的核心是在于思考那么写作的本质呢是让思考变得更清晰就是来自 Sam Allman 他的这个说法
简单来讲我们认为 AI 不能取代写作者但是 AI 是个很强大的工具那如果你今天不会用这工具很可能就是会被很不幸的被淘汰掉了解了解所以其实我们反而更该学习怎么样去使用它就是好好的把它当工具然后来加强我们其他层面的价值或者说在其他专业领域变得更好
然后可以写出如果是以写作来说好了可以写出连 AI 都写不出来的东西我想哇那如果你一直是表持这样的一个水准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有人取代你的连 AI 都不行了人更难嘛 OK
那我再来问一下下一个问题是说我们刚刚已经有聊到一些关于写作变现的事情那可能有些朋友会想到那我到底要在哪些平台写作它才会有这样真的很好的变现效果像现在 FBR 什么 ThreadsIG 然后书里面有提到像电子报比较私人的私域的平台
我很好奇是说以 Jemmy 的角度来看写作变现这件事情跟这些平台有什么样的关系吗如果能够建议的话你会觉得在哪些平台做开始
會更好還是說你的想法是什麼我自己是在臉書然後在臉書的社群上面日更貼文來做類似起家這樣子就是我的聲量跟我的這個流量主要都是在臉書上面後來我有做研究就是臉書這個平台呢它就是 Meta 嘛
那 Meta 或者是所谓的 FB 是在这个世界上或台湾的社群人口里面人口最多然后年龄分布也相对最平均的也就是说它不会特定集中在好像年轻人特别多或者老年人特别多它是每一个年龄都够成熟然后人口也是最多的所以呢有了这个逻辑之后就是你的客户一定都在脸书上面 OK 他们要不要发文或他们有没有互动而已
所以这个是我也就是研究的这个状态那我自己呢就是在脸书上面那是不是只有脸书才适合变现呢那为了写这本书跟研究的主题我就逼自己要去尝试各种不同的写作平台比如说 Threads 我也在 Threads 在短时间可能六个月做到这个一万追踪然后也经营了这个 email 然后也有做这个本来就有在写部落格嘛
那他是这样子就是我刚讲在 Threads 上面呢他比较像是你在这个群聊就是有点像你去这个酒吧跟大家聊天而不是在工作场所的会议室这样子针对这些不同平台的选择与其你去背他哪一些是比较震惊哪一些比较不
不严肃的有一个社群大神 Gary V 他是这样说的就是内容为王但是情境是风神就是 content is kingcontext is god 情境就是你的各个平台你要观察大家在这个平台的
使用的情境那麼你就根據這些平台大家的使用的環境跟情境去判斷你要寫怎麼樣的內容這樣子就會是比較能夠吸引到大家跟得到變現效果的一個比較好的狀態那比如說 Threads 大家就是情緒化嘛
就讲屁话或者是讲废文那脸书可能相声就不太那么适合了因为脸书可能有人在写长文或者是他的这个互动性在留言会比较没有那么的像 Spreads 那么及时那么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写长文啊或者是比较多的这个图文或比较正经一点点
那 email 就是你在工作的时候在用的大概是类似这样但是你知道是观察而不是用 bait 会是更好的一个情境风神的状态了解那我再来问一个延伸题因为就我自己而言我一直有
分享一个观念叫做一鱼多吃啦就是说我可能看完了一本书我做完了一篇心得这篇心得我会希望说它可以让很多不同平台的人都可以看到那我觉得是不是能够搭配 Jimmy 刚刚所说的我不能把一模一样的东西贴到所有平台上而是我
应该要去考量那个平台特别的情境,可能要稍微改写或转化,让它可以成为那个平台情境的使用者,会比较容易吸收的内容。我不晓得我这样的理解是不是对的。这题我有一招大家应该很好懂的,就是这样子哦。你如果把长文,脸书的长文贴在 threads 上面,你本身就没办法复制贴上了。
为什么因为 stress 它只能 500 字嘛所以你如果写了一篇在脸书上超过 500 字的你再怎么样都不能复制贴上你本来就要转化了对那这个是你在它的这个技术限制上你就得转那么我们刚刚讲
content is king 内容为王然后 context is god 所以你就算没有按照这个情境你的内容好你还是王啊所以好内容你还是可以就是一语多词没有问题的就是前提是你内容够好那 OK 但是更好的方法就是根据大家的情境然后试着去微调其实瓦基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本身自己也一定做了适当程度的转化比如说 IG 是图卡嘛
那圖卡當然可以貼在臉書上面但是臉書是文字在上面然後你不管塞多少的圖片它是在文字的底下才會出現可是 IG 是反過來的是圖片在上面然後對文字在底下所以在這邊它本身你不想轉它也會讓你轉只是你就是能不能再藉由這樣的觀察再多做一點細緻的微調那就可能會更好
然后我自己在 threads 上面就是避免发图片就很少就是除非必要否则的话我就不发图片因为就当做是跟朋友聊天就是纯文字我好像也发现的确这个方式比较能够被吸收或者说比较多的互动就像 Jamie 说的那个是一个情境的问题
就是我用设计就是会想要就是会想要聊天会想要打屁哈啦就想要看一些轻松的简短的文字内容的确我就渐渐的使用也的确有感觉到 Jemmy 刚刚所说的这个状况所以瓦基其实已经会了而且有在用这样的意思吗
的确的确因为我在看这本书的内容的时候我就一直有在思考这些事情然后我就试着去做出对应的转化然后因为 Jemmy 你的书里面其实你有提到很多不同平台的例子像你有提到 IG 的你有提到像 Vlog 的对就是很多种平台我就觉得光是书里面的这些东西就带给我很多很多的刺激跟思考
所以我才能够去试着去做出一些调整跟改变然后我也去实验看看结果也发现这个结果的确是很好的这样所以这个是我就是觉得看书我觉得很喜欢的就是我可以把书里面的东西把它真正的用出来把它拿来练习有用就有用没用的话我再去做一些调整那我觉得最幸福的是我还可以访谈到书本的作者在做很多很多的厘清跟咨询对对对 OK 那
那我还有看到一个资讯想跟 Jemmy 来聊聊就是因为除了书本之外我又最近又被你另外一个东西打到就是我有看到你正在筹备一堂线上课程叫做影响力协作
那我很好奇因为这堂课程好像现在在募资期间只要募资就还送这本书就是还送让你一下笔就能变现我想说哇买课还送书这么好康那我很好奇是说你这个课跟书它最大的差别会是什么课程的话会提供我们什么样更不同的东西吗
我在书里面有写到一个概念就是日更然后你可以不用担心说你发文很频繁的时候别人会被吵到尤其是在 threads 上面那么我讲的这个概念就是你就算连发一天连发十篇文也不会怎么样那书里面可能就是讲述这样的一个新概念如果你愿意执行的话这个就对你非常有帮助了
那么在课程里面我做什么呢我会打开我的 Threads 的后台然后直接连发十篇文给你看那这个就是课程跟书的差异它可能讲类似的事情因为写作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但是在书里面我只能用文字的这个纸上面如果你愿意执行那么它就会对你很有帮助了但是在课程呢因为它可以录萤幕它可以实作就可以把这个过程展示给你看
实际的操作跟有图表式的或者说真正在社群上长什么样子的那种图文或影像的这个呈现是课程里面的很大的卖点是不是对啊理论上我会让这个书跟课程基本上都是完全不同的这个样貌只是说他们毕竟都是在讲写作嘛如果你表面上看起来不真的动手下去做会觉得可能有像的地方那么你要快速分辨他们的差别在哪里就是我刚刚讲的那样一个就是告诉你日更的重要
一个就是日更给你看了解那我还有发现一个点是说你在课程里面我看有提供各种不同的方案就是它不只是一个单纯买一个课程这样的方案还有其他的搭配方案像是我看到一个叫做顶级实战的变现方案那这些方案它里面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些差异因为写作呢其实它说穿了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
做了这个核心你其实就已经可以学会了但不做呢你就算看再多书你就算懂再多理论可能也没办法就是实做就是执行就跟骑脚踏车一样你就算有世界上最厉害的教你怎么骑脚踏车的教科书你看了一百本但是你没有下去骑
你都学不会可是相反的你只要愿意下去写就算你没看书你还是会学的会嘛对所以这个重点在于要怎么样让愿意有心想学习写作影响力写作的人能够有效果呢最重要就是执行
就是你要做執行這件事要寫那麼頂級實戰變現方案呢就是用各種的刺激誘因來避免你就是買了課然後不用課或者是你很想寫但是你有各種理由不想寫的這個機制所以我們就是有很多的超過 30 題的練習題嗯
然後還有一個是這個讓你 60 天日更就是幫你陪跑啊然後幫你改作業幫你就是省略的這個機制然後你可以交作業嘛你可以互動然後我也會定期的在這個社群上比如說直播跟大家聊天等等這樣的機制然後來
让你就是一边上课一边操作刚刚你讲的是不是那个实战营的这种 60 天的写作社群那这个东西它是在哪里进行那会怎么样的进行原则上它会在私人的脸书的社团上面就是你买课之后就会帮你加入这个社群里面一起做这个沟通啊然后定期在里面跟大家解答问题等等
就是私人的脸书社群了解所以你说的这个私人脸书社群的这种 60 天的练习是指说我只要写作贴文发在私人社群就好了呢还是说这个任务它是要我们去真的公开发表在其他的就是社群平台或是自己的页面上面它是哪一种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写作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叫做数据然后你必须要能够公开的练习给大家看那很多人对于这件事情就会有一个心魔过不去可是你没有数据你就不知道这个内容的表现好不好或你也不知道你这个内容有没有打中读者的需求有没有引起他们的共鸣
沒有的話我們沒關係我們就再換個主題再試試看就好那有的話怎麼辦呢加碼繼續寫但是他的重點在於如果你不做公開練習這件事情剛剛講的那些數據全都沒有就很像你在射飛鏢但是你看不到靶那你這樣子射有沒有可能射中呢有但是機率很低而且你不知道怎麼調整所以變成你要就是在公開練習然後去看那個靶去調整你的這個射擊的角度啊力道等等你才會越射越準
所以回到日更练习就是我们会鼓励你达成这个解锁任务呢你就要在公开的地方发表你的这个内容那不管是可能部落格也好或脸书也好那对新手最友善的我认为是 threads 因为他很快就可以开始写嘛对
而且看到回馈是很及时的那我这样听起来其实我还蛮有共鸣的就是说因为我们整个访谈我们一直在聊一件事情叫做写作然后建立信任最后能够变现这个东西
他之所以要公开的去发表跟分享就是为了后面的事情嘛所以我想问 Jamie 的是不是我只是问的比较白话一点如果说这个学生他只是想要写日记只是想要写给自己看或者说我都不想发表不想看数据不想要看公开的我是不是我干脆就不要参加这种东西因为这样没意义啊这不能变现这不会有影响力我白话一点是不是这样或者
我觉得是没错那我认为他的真正的关键不在于他最后不能变现而是如果我只想写日记我只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跟我只想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的时候就违反了我们刚刚讲的好的写作的原则是要读者优先对因为你在写作的时候你没有想着读者你都想着自己那么这个时候他我就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好的写作
当然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追求这个商业或者是我一定要让很多人看到或者是我一定要很照顾读者我可能真的只想写自己的东西啊那么确实这堂课就不是在讨论这样的事情那么我鼓励你可能就可以改在写日记啊或者是真的就是把它
以前我們叫做銀板就是把它關起來別人看不到只能自己看到或小數好友看到這樣子的確的確因為我只是想說特別的來幫大家來釐清一下真正自己的需求或者說跟我們的期待會不會是一樣的所以
我自己也会鼓励就是其实是真的是公开发表然后去看这个回馈去看这个数据去了解说自己写的是不是变得更好一点或者说要再调整什么地方这个才会有进步那我觉得有进步也才是我们要学东西学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嘛
那我这边还有看到一个很有趣的一个数字那也想要问一下 Jemmy 我看到说你讲这个课程里面有完成任务的话可以获得一千五百块的返现这个一千五百块是什么是现金回馈给我吗还是说上课可以赚钱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是非常酷的一个机制就是刚好这个写作平台类似一个读门的机制你只要解锁
把這些任務習題做完之後呢那麼你就可以得到 1500 塊學費的退還有點像獎學金啦就返現機制這樣那返現會是透過你原來就是你付款的方式然後就是
打到你原来的付款的就等于你少付这笔钱但是有个重要前提你必须按照课程的设计去把作业缴交那这也是为了让你就是真的能够让这堂课不是买了先放着或者是买了我就不做我就想到再做偷懒而是要让你买了之后执行照着做然后把学费赚回来这样子
等于说我先花了一笔钱但是我把这个课程学完学以致用我跟着练习跟着发表我完成了这些任务之后我还可以再就是现金嘛你说直接退到那一个可能是刷卡的户头或者什么就直接得到现金的回馈等于我又省下了这笔钱但是我又学到东西这种感觉对那对我来讲当然少赚了一点嘛但是我确保你
有执行对这就是让这堂课我觉得很酷的这个平台的机制的确的确真的是等于也是站在学员的角度想因为最重要其实我们都还是希望可以帮助学员可以真正学以致用可以把这些东西转化为他真正的一个技能可能更会写作更知道怎么样这个写作变现的逻辑然后可以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这个才是我们会希望看到学生展现出来的嘛
没错 OK 那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想要问就是说像我们刚刚在聊就是有关于写作变现嘛然后甚至是公开发表才能透过写作去建立影响力嘛那我蛮好奇 Jimmy 的一个看法就是说像在未来的时代啊社群媒体上面的写作因为我自己担心的会是说好像在脸书好像在 threads 上面写的社群媒体的这种写作它是不是
比较不容易被搜寻引擎给搜寻到或者是说在未来 AI 好像也都是会透过搜寻引擎去抓资料所以我很好奇的是说除了透过社群平台写作之外我看你书里面其实也有写像可能
可能部落格啊像电子报之类的这些平台它是不是也是我们值得去关注甚至是我们如果是更进阶的写作者我们是不是要再更关注下一个变化那你觉得那个是什么这个我刚好关于搜寻这个题材刚好是在我另一本书也就是第一本书叫让人一搜寻就找到你专门在讲说搜寻的原理那我的观念是这样子的就是呢一定很重要的一件事叫做社群归社群
搜寻归搜寻所以你今天如果是要让搜寻引擎更好地找到你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不适合把社群的这个观念融进来那么我们以平台经营者的角度来看好了社群最大就是 Meta Facebook 他的老板是这个 Mark Zuckerberg 马克祖克博他需不希望他这边今天的平台经营之后他里面的内容
很容易被大家搜寻到那大家就不用上脸书了肯定不希望所以我发现呢当然这是我猜测但我们发现呢所有的这个社群都有一个类似这样的趋势就是在里面的内容很难被搜到那么很难被搜到它也很难跟这个搜寻引擎之间互动所以建议的方法就是尽量不要在别人的这个平台就是马克祖克博的平台里面经营你自己的比如说搜寻的排名或关键字这些因为那是别人家的
然后他也不适合这个搜寻那如果你要做怎么办就是分开来做比如说像瓦基这样我同时在社群经营但是我部落格也放一份针对这个关键字或针对让搜寻引擎可以很好的收入然后排名那这样子我两边都有嘛这样才是一个比较平衡然后比较合适的状态然后在 AI 的这个时代呢在目前我的研究跟专家的这个研究之间呢其实还是以搜寻引擎为准
也就是說你今天的內容想要出現在 AI 搜尋裡面的話最好你的內容除了在社群裡面還要在搜尋體上面也就是可能你自己的官方網站上面也要有
这样子 AI 才抓得到不然他很难进到比如说马克祖克伯的这个 Meta 的系统里面然后去抓这些资料他可能不想让你抓或者他某一些原因让技术设定的很难抓或者他只让自己家的 AI 来抓可是搜寻引擎是大家都能用的类似一个比较偏公共财产那么你今天要优化 AI 的声量的时候你就要尽量让搜寻引擎的能见度也提高那这就是搜寻的比较重要的地方
嗯了解所以我是觉得像我自己是两本书我都有看我都有买所以我问这个问题也是想说其实在下一步例如说我可能开始写作公开写了很多之后其实我下一步我也要思考到的是怎么样在搜寻的部分去建立一点点的影响力或建立一点点的这个声量所以这个当然是两本书大家可以照顺序就去看这个我是非常推荐的
好那我今天也很感谢 Jemmy 可以接受我的访谈然后真的也从你身上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那如果大家想要追踪到你的话可以到哪些平台去找到你我现在主力就会在我的脸书上面如果你搜寻脸书的 JemmyKoJemmyKo 就可以看到我的这个脸书的像是一个个人档案
OK OK 那所以说这个脸书的页面还有今天提到的课程线上课程的资讯再加上两本书的资讯我都把它整理在节目资讯栏给大家可以方便去取用那也非常推荐大家可以来去看看会得到更多更多好料的内容
那么节目到这边也进到了尾声如果大家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订阅下一本《读什么》也可以订阅我的免费电子报每周都收到最新的读书心得还有好书心剧那我和 Jemmy 就和大家说声拜拜咯谢谢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