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阅读前哨站的站长瓦基欢迎收听下一本《读什么》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我读起来觉得很震撼的书叫做《抛弃 B 计划》它的副标题是《破釜沉舟,释放全部潜能的人生新策略》我自己呢,平常是一个比较谨慎甚至有一点保守的人
每次我要做决定之前我都会希望可以准备得很周全可能有做到 plan B 可能 plan C 做了很多很多的准备可是这本书呢它是颠覆了我的思考方式让我开始去认真地重新思考或许我一直留着一些退路反而是我人生的最大阻碍吗
这本书呢其实坦白说啊我在第一次看到它的书名的时候我有一点不以为然哦因为抛弃 B 计划这个概念就跟我刚刚说的我一直以来比较保守的性格是完全相反的所以我过去总是会觉得说要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先想好很多的备用方案这样会比较保险但是呢这本书却让我有了一个新想法有的时候在一个没有退路的状态之下反而会更好嗯
本期节目由生鲜识书赞助播出回顾过去这一年瓦基我自己推出的卡片和笔记实战课线上课程呢参与的学员已经将近 8000 位了甚至获得了 4.9 颗星的好评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课程推出之后我还加码访谈做了 12 场的精彩直播
透过我和 12 位不同领域的专家从知识管理行销写作理财创作甚至到喜剧演员各个领域的名人讲师我都跟他们访谈请教让不同领域的高手来分享他们做笔记的实战经验帮助大家破解卡片和笔记的一些使用迷思更有效的可以运用这套笔记方法
那最棒的是我已经把 12 堂的精彩访谈影片都已经完整收录到了正式课程当中如果你已经购买过课程的话赶快开启学习模式把这 12 场精彩访谈给看完假如还没有购买的朋友也不要再犹豫了让我和 12 位专家一起帮助你轻松地把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力量有效地提升你的系统建构还有笔记能力如果你觉得这 12 场访谈听得还不过瘾或者是对课程还有一些
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前往节目资讯栏参考看看
这本书的作者他叫做麦特·西金斯他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从高中的时候就辍学家境也非常的困苦他的母亲在过世的时候账户里面只有一百美元的存款
但是这个作者后来却成为了很知名的企业家和创投家他也成为了哈佛商学院的讲师专门在教企业经营还有创业策略那除了呢他自己的经历之外他也认识了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创业家还有成功人士如果你对于欧美的体育界影视界还有创投界有稍微了解的话这本书里面会出现大量你熟悉的名字那作者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
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懂得破釜沉舟透过这种方式去激发出自己最大的潜能所以他在书中写到这句话如果你担心自己不会成功那你已经失败了也就是说呢当你已经准备了很多退路你就更不可能会成功只要你开始去回避犹豫或者是你屈服在各种从角落冒出来唱反调的那种声音的话你就无法成就丰功伟业
老实讲啊我觉得这本书它是写给有梦想有开创精神有抱负的人看的你需要的不是那一些会扯你后腿的老旧观念而是可以释放你全部潜能的一个具体的方法所以相反的如果你想要活的只是一个很平淡无奇的平庸人生的话那么你就不需要看这本书因为你看起来你会觉得很痛苦
所以我今天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里面我画起来的这个四个核心观念这些观念呢它不只刷新了我的认知它也很可能会刷新你的认知那也希望说你在听完我的分享之后会有很多的收获有一种动力满满的感觉那在分享的同时我也会提醒大家有时候啦也是不要冲过头了哦也是要评估好一些些风险掌握好你自己的底线
那第一个观念要分享的就是真正阻碍你的不是能力而是犹豫不决
书本里面有提到一句话我觉得写得非常的好他说人们的梦想会夭折多半都是因为犹豫不决而不是迅速行动他在书里面说当你就是这样犹豫不前的时候当你拐弯抹角当你要把注意力分散在这个实践目标跟建立自以为需要的安全网之间的时候就会让人家来问你说那你到底还在等什么你在准备什么
这段话也戳中我的内心深处因为它很清楚地点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会不会花了太多的时间在等待所谓的更好的时机却没发现说时间已经悄悄地流逝了机会也悄悄地消失了
书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研究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华顿商学院他们的研究团队曾经对于两组人做过一个相同的任务的实验其中一组人被要求想出备案计划就是想出 B 计划另外一组人不用结果发生什么事情不用 B 计划的那一组人他们的执行率他们的成功率比起一直在想 B 方案的人还要高很多光是你去拟定备案计划这个行为就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了
启动了一个负面的心理循环就是让你有一个退路嘛这就会降低你对于成功的渴望和决心所以透过这个故事呢我们可以更加体会到作者所强调的观念真正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我们所担心的能力不足而是因为我们犹豫不决所导致的很多的内耗还有犹豫的消耗
所以呢如果现在的你正在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或者说你在规划很多的安全计划的话我想要告诉你这样的等待可能才是真正的风险要鼓起勇气现在就要开始跨出你的一小步那第二个观念跟大家分享资源跟经验是不会白费的而是你前进的养分
这本书里面呢他提到的所有案例包含作者他本身的故事都有个共通点破釜沉舟的人不会傻傻的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只为了获得这个幅度很小的深浅或佳心
作者举他自己的故事为例子他 23 岁那一年在纽约市长的办公室工作他希望可以快速地升任到新的这个副新闻秘书的职位但是主管认为他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建议他再等一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多数的人应该都会选择耐心地等待依照这个职场可以线性爬升的模式一步一步向上爬
可是作者的直觉告诉他如果他在这样子无止无尽的等待下去的话他只会错失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就没有遵从主管跟同事的建议他反而做出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他就直接辞职了他想要更快的摆脱他的贫困的状态他想要让他的母亲有快点有更好的生活于是他就跳槽到了纽约人寿的保险公司
这个新机会呢给他更高的底薪也有更大的增长空间虽然他在做了一阵子之后开始觉得有一点点枯燥乏味但是这个算是非线性的跳跃反而让原先的市政厅主动回头请他去担任副新闻秘书的职位也就是他原本想要争取的那个位置他也成了纽约历史上呢最年轻的这个新闻秘书
那更夸张的是他在这段期间他在晚上的时候去读法学院准备律师资格考试甚至呢在这个资格考试之前他就已经获得了一间很知名的律师事务所的签约金对方说等你考完试你就来上班吧
这个时候呢他跟其中一位律师前辈请教在这个律师事务所如果要升级成合伙人的话评估的条件是什么合伙人的意思就是很像股东你可以拿到很多的分红这样这个前辈就告诉他律师就是你工作时间工作时间越长的人就越有机会升成合伙人
作者听到之后其实有点傻眼他到处打听之后发现好像还真的是这样所以没过几天他就把签约金全部退还给这个事务所后来连律师的资格考都没有去参加他的书里面就写到说如果我真的去参加考试了哪怕只留一丝的机会也会让我难以抗拒可能会做出日后会后悔的职业选择那我干脆就烧掉这艘船我就破釜沉舟
后来呢他就获得了市府的重用然后负责去重建 911 事件之后的世贸中心他接着还跳槽到了 NFL 的这个纽约喷射机队担任高阶主管他后来又成立了 RSE 的创投这个公司负责这个数百万跟数千万的投资基金专门在挑选那些新创公司那听到这边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眼花缭乱作者怎么会做过这么多种职业这边碰一点那边摸一点
没错这个就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成功人士的印象他不是死守在某一个专业领域他是多方的涉略每个领域他都投入了这种破釜沉舟的努力打通第一关之后再前往下一关就如同他在书里面写到的无论职涯是如何的转变你过去所做的事情都可以让自己得到新的能力增加自己的价值
不要因为害怕浪费原本的技能而果足不前因为从长远的角度看来各种不同的技能和经验只会让你更有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过去所累积的每一次的经验跟资源其实都是你未来成长的养分而不是害我们停滞不前的包袱那我认为是这样子的
破釜沉舟它不是要你去烧掉以前的经验跟资源而是要你去烧掉你以前的旧思维我们大可以带着你原本的经验和资源去采取一个全新的思维在一个全新的领域继续的去开创那我认为这个才是破釜沉舟它真正的用意再来跟大家分享第三个观念就是你不需要等到别人许可你自己就可以主动争取
这个作者在书里面有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往往都会幻想说只要等我累积更多的资历或者等我的经济更稳定完美的一刻就会来临我们一直欺骗自己随着我们的经验跟阅历的增长我们好像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但是呢如果你今天就放手一搏的话绝对会比你以后才放手一搏还要容易所以随着这个年龄增加我们有时候承担风险的能力反而会降低
那书里面有一段作者的故事就让我觉得非常的惊讶我们不一定要等待别人的许可你也不需要等待什么叫做合适的时机自己就可以主动出击全力争取像这作者他说他在他 45 岁已经中年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应该永远不可能成为哈佛的学生了吧因为他知道说最适合的时机早就已经过去了
但是他灵光一闪有什么事情比上哈佛当学生还好呢我好像喜欢教学喜欢指导别人我一直想要在一个正式场合来做这件事情那如果我可以去哈佛教书呢
他一旦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就迫切的想要去实现而且感受到这个渴望的悸动所以他就开始去追求这个目标那所有人都知道嘛每年想要去哈佛教书的人这么多谁会想要让一个高中辍学的人来哈佛教书啊所以呢负责评估这个讲师的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他就问了作者一个很重的问题他说你比世界上任何人还要更了解什么事情呢
作者就回答他说我很了解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这个行销领域英文叫做 DTCDirect to Consumer 所以呢他说我身为投资者我跟其他的投资者还有企业家是密切合作所以我对于哪一些做法可行不可行我有一个独到的见解那这个教授就被说服了那个作者呢他就产现出了他这个强大的企图心还有切而不舍的态度帮他赢得了这次的机会他
他进一步的提到他为了准备这次的挑战他投入了将近一整年的时间去规划和练习也收集了大量的企业案例其中有很多其实就写在这本书里面而且他在很大的压力跟焦虑之下也很成功的在哈佛商学院开了这堂 22 堂的密集的课程这个课程后来也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有一个学生甚至私下递给他一张纸条告诉他说这个是我在哈佛商学院上过最有影响力的课程
这张纸条现在还被他表框放在他的办公桌上面象征着他在面对焦虑跟不确定性的时候依然全力以赴的这个获得的美好的结果
在看似不可能的年龄跟情况之下他还是挑选了这个高难度的目标他完全不等别人的允许或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什么条件他的行动会颠覆我们的认知也再度激励了我们只要你的内心有足够的渴望我们其实不需要等待别人的许可你就可以主动出击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故事再来第四个要跟大家分享的观念叫做懂得借用别人的力量而不是一个人战斗
作者在书里面他强调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最成功的企业家并不是自己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一些懂得欣赏并且善用他人能力的人他还特别提到
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各方面都比你还强而且强到超出必要程度的人并且欣赏他们难以置信的才华那这个观点是让我印象深刻也影响了我就是今年所采取的一些行动的决策因为过去的我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内向然后习惯独自工作的人我总是会以为说只要我自己再努力一点再专注一点就可以把事情做到最好
但是我在读这本书之后在读这本书的过程当中我也开始意识到自己有一些限制如果我要突破自己的一些天花板创造更大的影响力的话我必须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所以在今年我就终于是打破自己的心魔我真的去招聘了第一位的内容行销跟业务专家
因为我发现我找的这个人他在外向的沟通能力他在沟通技巧还有业务开发上的这个能力是远胜于我的他可以做到很多我原本不擅长我本身也不喜欢去做的事情所以起初我也跟我爸讨论这件事情他也是充满担忧跟疑虑他就问我说你真的要确定冒这个风险吗你自己做不就好了吗不是更安全吗
但我知道真正的风险并不是做出改变而是不敢去尝试新的方法永远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那么此外作者也有一段话深深的影响了我他说这个是我生命中最棒的转捩点也就是让我意识到了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扛在自己肩上我们可以全心致力于去提升他人然后运用他们的天赋造福我们双方
所以我也发现其实有很多的旧观念我们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光是像我自己要从一人公司的观念转换成愿意去聘雇一个新的伙伴就花了我过去整整三年的时间那我相信这个改变虽然是漫长的但是它一定值得
所以最后来做这本书的简单总结抛弃 B 计划我觉得在读这本书的过程真的会得到很多的启发因为人生真的不一定要有完美的 B 计划才可以前进有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只是决定去做决定去行动而已然后把风险控制在自己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样子才有可能真正的激发我们的潜能可以走出一条更好的路那如果我们要做这本书
这本书也让我明白说其实最安全的道路就是靠自己去掌控命运就像是作者所说的当你的成功是需要依赖别人的行动的时候就会有风险你应该要尽量掌控自己的命运拥有规划自己未来的力量把最安全的赌注就是压在自己身上你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所以你的胜算会最大这种对自己的内线资讯是最珍贵的
所以说到这边呢我猜有些人在看这本书或者说看到书名的时候肯定会批评啊说哎呀这些成功故事都是幸存者偏误啊都不值得参考那我的想法是这样子的这种批评或许也是正确的因为悲观的人正确但是乐观的人会前进你越是不相信某种观念你就越不会去执行你就越不可能会有相对的成果那你也就更加验证了你自己的不相信所以你会是正确的
那如果只能从这本书里面带走一句话呢我会带这一句也分享给大家作者在书里面写说小孩子才排队那身为成人你需要把握机会我们身边动机最不单纯的人往往都告诉我们要有耐心例如极度的配偶没有安全感的老板我们似乎离不开的亦敌亦友
我们需要合理的怀疑这些忠告因为风险太大了要你耐心等待的这些错误建议可能会拖慢你的成长轨迹你知道自己准备好就是准备好了不应该去听信其他人劝你要慢慢来所以说这个书本的一些观念跟它一些比较颠覆我们旧思维的一些观念我觉得是蛮值得去参考看看的
接下来分享一下 Apple Podcast 上面的听众留言首先第一位是希望一夜好眠的睡猫他说感谢瓦基的节目能让我在工作劳累还有家务劳动之余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吸收这个书籍的行之 OK 感谢这个睡猫这位听众朋友的留言然后也很开心可以在这个零碎的时间陪伴你
那么再来下一位听众叫做西西他说感谢瓦基几乎是每天利用空档的时间听瓦基说书那有时候一天可能听不完一集但是现在呢也这样子听听到了四百多集了对于其中有兴趣的书就会去找回来慢慢的细读收获有好多好多
OK 感谢希希的留言哇 然后每次讲到这个数字我自己也都会有点惊讶像现在这一集是多少 400 应该 445 吧应该没记错的话 445 所以不知不觉好像也要迈进接近前往 500 大关了这个是
蛮特别的一个数字当时我在一开始在录节目的时候其实想说这个 100 集应该是一个很厉害的里程碑吧就是哇可以讲一百本书这应该非常非常的已经很努力很努力才可以做到了所以那时候就突破了 100 然后再接下来到 200 再 300 哇没想到其实去年嘛去年的时候就突破了 400
那接下来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啦今年应该就是会达到 500 就是 500 也就代表了跟大家分享了 500 多本书了嘛然后有些朋友很有趣就问我说哇吉你这样子讲讲讲一直讲不同的书介绍不同的书给大家那你的这个最终的目标会是什么就是有些人会问说那你这个这个北极星指标是什么就是你做这件事情你最想要达成什么样的成果
那其实我一开始是想除了其实我一开始设的目标我是设 1000 本就是至少至少要做个 1000 本然后把很多很多的书就是我自己会想要看很多很多的书我觉得 1000 可能是一个还不错的数字无论是随便乱谈的或者是说大家看到 1000 那个数字可能就会觉得蛮有意思的
所以在这边也跟大家说一下如果说可能在未来的这个五年吧就是一年一百本就是会持续的这个跟大家分享多少书所以就是基本的这个目标啦我觉得一千本是我自己一定要达到的这样子这样子那
那再接下来可能说在多少本这个数字其实也不是那么样的重要的啦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说有没有透过这样的方式持续的再去吸收一些新的知识或者说看到一些新的东西然后认识一些新的可能社会议题啊科学的议题之类的
能不能够透过这个方式持续地让自己保持在动脑的状态尤其是像我要写成文章或录制成说书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我觉得最有趣的收获就是一直在动脑袋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然后去
就是去提起很多的回忆啊甚至是有些比较可能工具类型的或是方法类型的我都会很想要把里面的东西就用在我自己的生活上面然后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
所以呢我觉得这个数量其实到最后来看都没有那么重要就现在如果你跟我说我 400 本好厉害接下来 500 本怎么样的这个数字对我来说其实没有说这么的重要也不会说拿这个数字当成是这个驱策自己前进的一个动力也不会啦就只是说它只是一个呃
我们走过的路的那一些点点滴滴的记录那它只是代表了我们曾经就是你看如果是 400 多那就是等于说我绞尽脑汁思考过 400 多次这种感觉就是它只是你过去成长轨迹的一个记录而已这样子
所以说这个接下来的话就持续的会来跟大家继续的分享那就继续的把这个数字往前推进那也就是像有点像是我们自己人类的年纪一样我们随着年龄成长我们的年纪也会增加但是有些人说这个年纪增加了不一定代表智慧的增长
有时候会这种很奇怪的事情,怎么活得越老,怎么这个越像小孩子,这个脾气越像小屁孩这样子但是有些人就会,他随着年纪增加,他的智慧增加了,他变得越来越睿智,越来越圆融了,越来越有智慧了那这就很奇怪了,明明都是一样数字的增加,为什么会有这么截然不同的表现,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那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数字他就不是最关键的,数字不是最关键的
但是你在过程当中我们有做过怎么样的思考我们有做过什么样的行动我们有冒过什么样的险我们有怎么样的尝试突破什么困难我认为这个才是始终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好所以说就持续的就往前继续推进
然后呢也期待在未来就是继续的跟大家在线上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做交流那之后也是有办一些读书会啦就是如果说大家想要现场来交流讨教的话那都欢迎在现场也可以参加就是读书会走在阅读路上的读书会那就会持续的举办然后透过一些线上线下的方式来跟大家继续的交流让我们一起就是透过阅读然后呢开拓自己的视野就成为一个好的自己好那就先跟大家聊到这边咯感谢
那么节目到这边就进到了尾声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订阅下一本读什么也可以订阅我的免费电子报每周收到最新的读书心得还有好书精剧我们下次见咯拜拜